疫情之下,企业如何做用户增长?

0 评论 5553 浏览 17 收藏 15 分钟

一场声势浩大的病毒疫情使许多企业面临亏损甚至倒闭的状况,那么疫情之下,企业如何做好用户增长?笔者通过案例分析归纳出了几种企业在逆境下实现用户增长的思路,疫情过后,相信这些思路也值得借鉴使用。

谁也没有想到,2020年居然是以一场声势浩大的病毒疫情开场:商场停业、企业延后开工、学校推迟开学、城际交通限流等等,一个个噩耗接踵而来。

由于疫情,国内电影、餐饮、运输、零售、旅游等行业均遭受重创,有专家预测:一季度中国经济受疫情影响或将损失近万亿元。这让原本就在风雨飘摇中的互联网中小企业捉襟见肘,纷纷出现亏损甚至倒闭的情况。于是有网友调侃道:没等到复工,发现公司没了。

但,危机,从来都是危险与机遇并存。

一、从几个案例说起

在这种局面下,还是有一些企业主动出击,在动荡的市场中另辟蹊径,寻找机会或者转型,从而改变市场格局,实现逆境中用户增长。

案例1:《囧妈》线上逆袭

每年的春节档历来都是电影人的必争之地,2020年也不例外,号称“史上最强春节档”——《唐人街探案3》、《夺冠》、《囧妈》、《紧急救援》、《姜子牙》等一众佳片蓄势待发。

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电影行业措手不及,为防止疫情扩散,全国上万家电影院全部关门停业。作为依赖院线上映的电影也别无选择,只能集体撤档。有电影从业者预估:整个行业票房损失保守估计在一百多亿。

然而,同样是撤离春节档的电影《囧妈》开创了首次春节档电影在线首播的历史:宣布与字节跳动旗下的几家媒体平台合作,绕开电影院走上了线上发行这条路,在大年初一如约而至,还是免费播放!

结果就是:闷在家的广大观众有了免费的休闲娱乐内容,全国人民一片喝彩,《囧妈》投资方收回了成本,出品方股票大涨,字节跳动获得了大把的新用户,多方共赢。

案例2:生鲜电商借势崛起

疫情期间,老百姓响应国家号召,自行隔离在家。平日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只剩下吃饭可干。

顿时,柴米油盐、蔬果肉蛋成为生活必须品。各种隔离措施使得以蔬菜、水果、肉禽蛋为主的生鲜食品成为当下用户刚需。此时,有两家生鲜电商平台顺应市场趋势迅速做出反应:

美团买菜

率先在全国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即用户下单时在线与骑手沟通商品放置位置,如小区门口等,送达后骑手通知用户自行取货。通过减少面对面接触,保障用户和骑手在送货环节的安全。

从而,美团买菜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四个城市的销售量在疫情期间明显上涨,其中,北京地区日均订单量是节前的2至3倍。

美菜

一家中国餐饮供应链服务商,原本专注于为全国餐厅提供食材采购服务。

在武汉封城后紧急启动家庭配送服务,并迅速将个人家庭配送推广到全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正常生活所需。根据美菜提供的数据,2月1日到2月7日一周内,美菜商城家庭/个人注册人数增长了400%,下单用户数增长500%。

案例3:在线办公平台群雄逐鹿

很多企业受疫情影响选择延迟开工或者在家办公,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线上办公软件瞬间火了。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新春期间中国远程办公企业规模超过1800万家,远程办公人员超过3亿人。此时,占据在线办公应用排行榜第一、第二位置的是钉钉和企业微信。

钉钉

为了解决广大学生因疫情不能上学的问题,钉钉将“在线课堂”功能免费开放给全国大中小学使用,随着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用户也随之不断增多。

复工首日,全国300多个城市共60万人民教师通过钉钉直播为学生上课。钉钉借此机会在 App Store 免费App排行榜首次位列第一,首次超过微信。也是因为这个“在线课堂”,让学生们体会到在家学习的“乐趣”,集体给了“一星好评”,这算不算是一种幸福的烦恼呢?

企业微信

在疫情爆发后,企业微信也做出紧急升级,针对奋战在防疫第一线的医疗行业,上线在线问诊、在线会议和紧急通知等功能。目的是为了降低疫情期间部分轻症患者恐慌性就医造成交叉感染,以及最大可能地减轻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此外,微信还利用合作商家与个人用户规模优势,将企业微信与个人微信互通,帮助零售、教育、健身等行业的商家通过群直播与个人用户交流互动。

除了上述两家平台外,还有腾讯会议、飞书、ZOOM、WeLink、Teambition 、石墨文档等在线办公软件也同时杀入市场解决用户远程办公问题。

可以预见,企业协同办公市场已成为新风口,未来将进入快速发展期,竞争升级将促进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案例4:餐饮企业的自我救赎

一场疫情,使很多餐饮企业被迫按下“暂停”键,面临大规模停业关店和随之而来的门店营收损失、现金流难以为继、储存物品无法消耗而造成的库存成本、租金成本以及人工成本。即便陆续复工,未知的客流量对餐饮业仍然是严峻的考验。

这种情形下,如何保障企业现金流,让企业转危为安?

拓展线上业务

疫情的发生大大限制了线下消费场景,但却给线上消费带来短暂的红利期。

如肯德基、麦当劳这类快餐企业,疫情期间门店客流量骤减,通过线上手机点餐、无接触送餐、以及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提高配送产能,减少门店损失的同时,也为企业转型带来新契机。

开辟新商业渠道

基于成熟的线上预订及配送基础,很多餐饮企业争先布局“半成品”业务,打开家庭厨房概念的全新商业道路。包括海底捞、西贝、外婆家等多家餐饮企业,将堂食菜品在保证健康、口味的前提下,做成半成品或速食品,通过电商渠道向全国用户销售。

据悉,半成品菜肴和速食商品在疫情期间均备受追捧,缺货程度仅次于口罩。

清理商品库存

对于一些无法提供外卖服务的餐饮企业,为降低食材和库存成本损失,向周边社区居民出售食材库存,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如呷哺呷哺,通过区域性摆摊,将火锅食材、配料对消费者出售,降低库存压力的同时还解决了百姓买菜的问题且积攒了人气,可谓一举两得。

案例5:传统企业跨界造口罩

疫情发生以来,口罩瞬间成为需求最为迫切的防疫物资,如果疫情期间全面复工,国内口罩日需求量或将达到5亿只左右。按当前国内产能,日均生产口罩约7600万只,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但,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

面对如此庞大需求的市场,不少企业纷纷跨界开始生产口罩,其中包括中石化、富士康、OPPO、格力电器、比亚迪、洁宝日化等多家大型企业。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1月1日至2月11日,中国超过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呼吸防护”等业务。虽然目前国内疫情趋于稳定,相信很长一段时间内,口罩的需求量仍然很大。

企业们为何集体“跨界”生产口罩?原因很多,以下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几点:

  1. 能缓解市场上口罩巨大需求,为社会贡献力量;
  2. 解决了自家员工需求,保障复工后企业自身防疫能力;
  3. 通过口罩作为刚需高频入口,为其它产品营销吸引流量等。

二、逆境之下,如何实现用户增长?

根据上面的案例,可以归纳出几种企业在逆境下实现用户增长的思路。疫情过后,相信这些思路也值得借鉴使用:

业务线上化

将线下业务转移到线上,通过互联网技术帮助以线下业务为主的企业更高效地经营和管理。

以餐饮行业举例,即通过搭建线上预订平台,实现在线预订、线上付款、线下送餐上门的闭环服务。业务线上化可利用互联网用户流量、展现形态和空间范围等优势,通过社群互动、小程序分销、直播带货等方式,将商品价值更直接、高效地传递给消费者。

借势营销

借势营销不是简单地蹭热点,而是有战略、有战术、体系化的营销方案,热点只是达到爆发性结果的导火线。

借势营销是从时机、产品、价格、服务的维度切入,将流量转化为销量的方法。它考验的是企业在市场洞察和快速反应的能力,能否抓住时机推出解决核心痛点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业务规模从10到100,甚至从100到1000的增长。

如疫情爆发后,推出的:

  • 免费领口罩
  • 无接触配送
  • 医保保险金
  • 双黄连口服液……

社群营销

社群营销主要是基于微信、微博、直播、B站这些社交平台,通过内容营造消费场景,从而完成商品与人的链接、传播和交易。

社群营销即“社群”+“营销”,社群是一群有共同目标或爱好人的聚合。营销就是找到人,完成对人的影响,实现销售。

社群营销为何重要?

  1. 人们注意力集中在社交媒体上,注意力越高,营销机会就越多;
  2. 充分发挥口碑效应和从众效应,实现品牌快速传播;
  3. 可有效促进群内老用户带来新用户,实现用户持续裂变。

产品差异化

对于产品研发及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可利用产品能力优势,挖掘自家产品与同行产品差异,塑造新的价值曲线。

产品差异化分为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

  1. 垂直差异是指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
  2. 水平差异是与竞争对手不同的产品。

如何打造产品差异化?可参考《蓝海战略》第二章,通过四步动作框架找到打造产品差异化策略的思路。

跨界转型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跨界”的确是个加快转型升级、引起市场关注的好选项,正所谓:

“真正的对手,总是在行业之外”。

历史也验证了这一观点:

  • 智能手机的普及,抢走了数码相机的市场份额;
  • 外卖的出现,导致泡面销量下降;
  • 因为微信爆发,口香糖销量减少了三成。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要注意两个问题:

  1. 要保持品牌定位的一致性,以形成联动效果;
  2. 要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聚焦消费领域变革。

最后

这次疫情,直接导致诸多企业停摆,从短期来看,对中国线下实体经济冲击很大。但,同时疫情也在倒逼企业觉醒、反思、创新。与其被动挨打,不如拥抱变化。

相信大家可以看到,危机之下,很多企业已迅速做出反应,加速转型升级,不仅成功自救,还一并实现了用户爆发式增长。

困难总会过去,万物凋零之时,也是万物重生之日。

 

作者:伍德安思壮,公众号:PMBetter(ID:pmbetter)

本文由 @伍德安思壮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