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离一个全能型运动社区还有多远

5 评论 7650 浏览 50 收藏 15 分钟

笔者站在用户的角度,从训练者和课程改造两方面,分别对产品keep提出了相关建议。

先表明身份,笔者为了减肥和变美开始健身,现在是运动爱好者。私以为KEEP是现如今最优秀、影响力最大的的运动课程类APP,但目前对我没有太大实际作用,我对KEEP有着更高的期待。

打开KEEP就是一个巨大的健身动作课程库,但是运动者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健身者需要的不仅是一个海量的信息平台。在我看来KEEP的野心还不够大,现在的KEEP功能定位更像是一个在健身方面任君选择的课程库,离成为全功能运动社区还很远。用户想要的是一站式保姆式的运动信息服务,让用户不必浪费其他时间精力,希望培养用户形成这样一种认知“运动——除了需要亲自流汗,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放心地交给KEEP”。

如今的互联网手机端时代,购物者一定淘宝、社交一定有微信、吃喝玩乐等服务都用美团点评饿了么…那么,所有运动者都离不开KEEP吗?未必。起码现在平台还没有符合我的期待。本文简单将健身者简单分成两大类:自由健身者、健身房会员。显然KEEP针对于前者用户做出各种设计,这样平台就把自己天然地定位成与线下健身房是一种竞争对立的关系。在我看来这大可不必。

拿数据说话,请平台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些在KEEP端展现出优秀的训练成果的会员,是否几乎百分百是健身房会员。这也也就是说,拥有扎实的运动基础的用户更容易把KEEP玩儿地更优秀。真正靠着KEEP入门的运动小白在KEEP一般存在感较低,而且这部分用户恰恰是最容易放弃、最终远离KEEP的人群。

所以不必抗拒健身房情境,如果KEEP把自身定位为一种生活方式,那么线上平台的渗透能力和培养的用户忠诚度绝非任何一个固定场所可以比拟的。毕竟没有哪个健身者上来就会操作各种器械、掌握动作要领、匹配适合自己的重量和组数、制定各种训练动作的组合搭配。健身房的新手想要磨炼成老司机无非三条路径:

一是自己慢慢摸索:易受伤、易挫败、耗时长、易半途而废;

二是有熟人带飞: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条件;

三是私教:有钱真的可以任性,省心、高效,只要听话就可以了。

健身房不能为每个训练者定制运动计划,不能做出每次训练的运动记录,也不能对训练计划做出评估,不会给出健康饮食建议,不会评估热量摄入是否达标超标……即便是健身房的私教会员,当私教课程结束后相关的VIP服务也会停止。

没有哪家健身房能对所有会员做到这些,但是每个健身者都希望获得这些全方位保姆式的服务,也都乐意获得自己运动生活的点滴记录。

但是这些,线上平台都可以做到。

划重点,健身房训练者的需求在这里,KEEP真的不考虑一下吗?

以我自己为例,我的健身日常:薄荷记录饮食,爱豆激励我每天出勤,自己的日记本和公众号里记录着我对抗暴食的挣扎,不能去健身房的日子里坚持无器械训练。每天的运动量、运动时长、热量评估、挣扎的点滴心情……都记在薄荷、知乎、个人公众号、日记本里。记录分散,精力分散,感情也分散。

所以,在运动健身方面,我更希望有个APP在我的生活中扮演“24小时私人教练、营养师、心理调节师、陪练”这样的综合功能,让我在一个平台搞定与运动相关的一切。

下面针对“自由健身者”“健身房训练者”给出改善建议:

一、对于“自由健身者”

KEEP的体验感还不够好。

打开APP,更多的展现给用户的是巨多的课程供训练者自由选择。但对于初级健身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科学入门和合理规划。

肯定会有人反驳我,页面“智能训练设计”就是在为用户量身定做课程。但是,在我看来,所谓“智能”却很低智。显然KEEP没有想要对用户获得足够的了解。还是以我自己举例,要知道按照我的运动习惯每次力量训练至少1个小时,单纯有氧运动至少变速跑40分钟,但是KEEP提供给我的“智能训练设计”中每天训练时间仅30分钟。这样我会觉得所谓的定制计划很低智,当然不会信任平台。

所以给出的建议是,请KEEP拿出诚意充分了解你的用户,获取用户信任的第一步是比用户自己还要了解他自己。包括但不限于身高、体重、燃脂心率、体脂率、运动基础测评、运动习惯和强度等等信息。

第一方面,生理构造的了解:体测报告。

对于运动者而言,体测是最直观最真实的展现,健身房能做到,线上平台做不到,缺少体测环节,训练的科学性、智能性、可信任度就会打折。

如果现阶段可穿戴式设备技术尚不能实现精准体测,那么可以考虑第三方合作。比如,与各地区的社区医院、医美机构、健身机构合作,为用户提供线下体测预约,并完成体测报告一键上传或者实现数据共享。或者,再简单点,由KEEP在“体测”选项中链接到美团等生活服务平台,通过流量引导的方式请用户购买线下门店的体测服务。当然,KEEP可以在自身线下体验店KEEPland提供各种运动服务,但是在线下体验店大面积铺设开之前,与第三方合作才是最优解。

第二方面,外形的了解——身体维度录入。

用户需要的工具仅一把卷尺。

KEEP建立人体3D模型,可以分别显示身体总体、局部的构造,测量维度时指导用户测量的具体位置、测量时的呼吸方式、肌肉状态等等细节。此处设计可以参照“3D解剖”APP或者与之合作开发该项服务。

第三,运动能力测试,建议在现有设计中增加测算用户的肌肉力量、运动能力、燃脂心率等信息。

做完上述步骤,从外形、脂肪肌肉构成、用户的可实现性等各种角度,用户和KEEP都可以建立全面的认知。

接下来KEEP给出个人形象分析,由用户选择训练时长、训练周期、阶段性目标,平台综合制定课程搭配和训练计划。计划中需要给出科学的时间、锻炼肌肉群、饮食安排和分阶段效果预估,并对用户的出勤率做出高频提醒和强力警示。

二、针对“健身房训练者”

我为什么建议你不要放弃“健身房训练者”群体。前面长篇大论已经给出了原因。那么下面来说说,KEEP能给这个群体提供哪些服务。

KEEP现在的“健身”页面几乎完全针对健身房外的“自由训练者”设计,对健身房场景下的训练者很不贴心。

对于初入健身房的小白来说,对运动一无所知,所有器械都不敢轻易尝试,面对各种重型器械露怯与畏难,只会在跑步机上傻跑,然后等待被私教搭讪推销……场景很熟悉,也很糟心。健身房训练者混迹健身房时间久了,慢慢能够被指点几个器械,但也很难全面掌握每个器械设备的各种变形动作,更可能连器械的变形开关都找不到。

新手健身者渴望成功解锁每一个器械的每一个动作,然后能够自如地选择自己适合的重量,制定自己的综合训练规划……单纯依靠用户自己的话,这每一步进阶都会不太顺畅。给健身房人群更好的服务,成就KEEP更好的未来,毕竟就运动的忠诚度而言,线下健身房训练者远高于线上自由训练者。

给KEEP的课程改造建议:

【健身房】模式下设置【解锁器械】、【器械训练动作库】子菜单。前者的功能是器械教学,后者的功能是器械组合训练。思路见下。需要提及的要求是,KEEP能否提供图片识别的技术支持,要根据训练者上传的器械照片做出快速精准识别。

三、饮食记录

在饮食记录方面,现在的KEEP只体现了记录功能,而且只侧重于上传照片,这种设计更多的展现了秀生活的社交功能,缺少对健身和减肥者的激励和警示作用。

建议根据用户的体测、维度、目标时间设定等数据,为用户制定每天摄入热量的建议,每天拍照上传做好饮食记录。在这里KEEP需要实现这样的技术提升,能够根据上传饮食图片和参照物估计重量、识别食物、分析营养成分、估算热量。在训练者饮食摄入不符合计划时给出提醒和建议,另外对于超标摄入的热量给出需要对等消耗的运动量,也可以跳出用户设置的健身目标、成果图片、计划进度等对用户做出精神激励和警示。

食物记录功能和热量分析功能建议向薄荷学习,但对于食物热量估算的操作复杂度需要简化,期待KEEP能实现技术创新。

四、社区运营

社区的存在不能仅仅停留在交流训练心得和分享饮食食谱,还需要为训练者提供现实群体中的竞争和紧张感。这就需要对用户的训练进度、时长、强度、饮食等信息于社区内公开。

每周形成训练报告和饮食报告,并默认对所有人可见,以公示的方式为用户在群体中获取荣誉感或者竞争感、危机感。将每个用户的上述信息默认对所有人可见,并在社区设置训练“红黑榜”,对用户的每一次正面成就、负面行为在社区做出公示,以求为用户提供更加接近现实的环境,从而让自律亦或怠惰不再只是自己不为人知的生活隐秘。

“红黑榜”的正面、反面行为举例:

  • 正面:“XXX提前完成减脂任务”、“坚持XX日训练从未中断”、“成功实现XX力量晋级”、“解锁八块腹肌、人鱼线”、“突破半程马拉松”……
  • 反面:“已连续X天没有训练”、“今日热量摄入超标”、“体脂上升”……

五、打造“运动即是KEEP”的品牌形象

如此设想这样一个全功能运动社区,能够实现对用户在任何场景下的运动陪伴,扮演着7*24小时私教、营养师、健身导师、陪练、心理疏导专家等全方位的角色。在这个平台,用户持续解锁每天训练计划,随时上传每日饮食、每刻心情,照片视频渗透着汗水,饮食记录着自律,社区活跃收获危机与荣誉……为用户生成个人运动日记,让用户看得见自己一路走来的点滴努力。

对于用户而言,平台见证了我的一切努力和挣扎,也陪伴了自己所有的运动时光,那么KEEP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如同支付就是支付宝、社交就是微信、购物就是淘宝一样,KEEP就是运动。

做得到这些,用户与平台的情谊就是永相随了。

 

本文由 @进击的玫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作为一个健身爱好者,很赞同笔者说的,KEEP对于自己实在帮助不大,因为我们是keep暂时未开发的一个人群。
    KEEP课程、动作库定位其实就是不用去健身房、在家也能锻炼的自由运动。目标人群更多是缺乏锻炼、想要尝试锻炼、没固定时间锻炼的小白;
    KEEP的社区,人气高的,粘性大存在感强的基本都是健身爱好者,且是练得好的那一群人,他们不需要课程,需要一个社交分享的社区;
    而我们夹在中间的,在锻炼不是特别好,又有点基础的人群,想要更加规范自己锻炼计划的人就是在缺乏作用,正如笔者说的,keep可以开发这一部分人群的,但显然keep选择的是更加下沉的人群,最新的广告主题:拍苍蝇、挤地铁也是keep,keep要做更加生活的社区

    来自广东 回复
  2. 这个红黑榜挺有意思的,想在线下做个社群活动

    回复
  3. 很棒!

    回复
  4. keep的定位就是家庭 办公室运动 这与健身房运动者的日常训练是有很大差别的 没有一款线上产品可以取代私教。其次,看了前边的描述 觉得作者的意思是keep的粘性不大,其实对于运动产品而言,我认为它能做到的是让有动机运动的人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并且达到目标,而不是让一个人爱上运动

    回复
  5. 分析的很棒,很多观点十分赞同!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