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析报告 | 宝宝巴士,抢占互联网早教行业浅滩的先行者

4 评论 20122 浏览 94 收藏 37 分钟

宝宝巴士如何在互联网早教行业稳扎稳打度过七个年头呢?以下,笔者将从产品概况、用户分析、产品分析、商业模式分析等方面来与大家探讨宝宝巴士的发展优势以及不足,还有未来的发展方向。

各位宝爸宝妈们,你们的宝宝喜欢缠着你们要手机吗?你有关注过他们喜欢用手机看什么吗?

搜索翻阅了整个网站,互联网教育相关行业的讨论度实在是不怎么高,谈论学前教育话题的就更加少了。作为一位曾经的互联网早教行业从业者(虽然呆的并不长),就我所知道的,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这里就以宝宝巴士为例来展开。当然,作为一名产品新人,其中肯定有很多不太成熟的地方,希望各位路过的大神予以斧正(Orz)。

宝宝巴士:抢占互联网早教行业浅滩的先行者

早教行业显然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新兴的产业,也有着不少传统的内容厂商和配套资源商,当然成功跟上互联网浪潮的并不算很多。

宝宝巴士作为一家以互联网早教为卖点的企业,不仅在国内的ios儿童教育排行榜以自己的产品群成功刷榜,并且在海外不少国家相应板块下名列前茅,出海之路可谓走的相当顺畅。

并且在走量的同时,依然还保持了相对的高质量,大部分应用在app store都有四星的评价,在儿童群体里产生了一定的口碑。作为2013年成立的企业,其到目前看来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一、产品概况

1.  主要信息

产品名称:宝宝巴士产品类型:学前教育(k12)

产品slogan:宝宝巴士,快乐启蒙!

产品logo:如下图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产品定位:专注0-6岁宝宝启蒙的移动互联网早教品牌。

产品介绍:以多领域兴趣启蒙为目的,根据宝宝不同年龄段的左右脑发育、敏感期特点和学习重点来设计产品,打造“年龄+能力”的教育产品体系。为全球的孩子量身定制了学(APP)、看(视频)、听(儿歌)等全方位的教育启蒙产品。即,打造给儿童使用的看听玩学的产品合集。

商业模式:主要依靠广告营收和内容授权。

体验环境:安卓/ios(官网并非主攻方向,本文暂不做探讨)

2. 迭代分析

宝宝巴士的相关app众多(根据其官网的说法,超过160款APP),但作为宝宝巴士相关产品的主入口,这款“宝宝巴士 – 启蒙早教父母必备”无疑是最有分析价值的。

下面我们就根据这款app的重要版本更新记录,来看看这款app的迭代思路。

版本记录来自app store、七麦数据和豌豆荚。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由于iOS端的版本记录相对齐全,这里主要记录了iOS上有重要功能更新的版本。

可以看出:更新频率基本保持在每2-3个月更新一个中版本。我们可以从记录中,观察出产品迭代中出现了思路的摇摆。

一开始的目标可能是定位为整个产品集群的应用下载入口,然后加入视频和音频的播放入口,逐渐成为公司的核心产品。其中,从版本2.6.0开始试图引导用户创建个人账户、记录个人信息;并在版本3.0.0加入社区版块,加强用户之间的联系,尝试建立UGC社区,增加用户粘性,手段包括论坛构建、用户关注、参与福利、积分系统。

到这里为止的努力方向可能偏向于类似妈妈帮、宝宝树类似的母婴论坛。而到了版本4.3.0后,社区改版为话题和热帖,并加深了用户关注部分,似乎又有点微博类的社交倾向。

也许是因为社区构建的失败,或是公司策略的偏移,将产品战略着重于内容本身,在5.0.0之后的版本大刀阔斧的砍掉了社区模块,并降级为小程序。

P.S:在最新版本的app中,已然找不到这个社区小程序的入口,甚至任何相关信息。我也是在版本迭代信息中才发现了这个“妈妈话题”小程序的存在。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3. 目标用户分析

3.1 目标人群

产品定位很明确,0~6的孩子及其父母。由于我个人并没有appannie和易观万象的付费账号(穷人的眼泪……),这里选用移动观象台中给出的用户画像做一定的分析。

  • 宝宝巴士女性用户高达73.12%,男性用户仅占26.88%,侧面验证了女性用户在早教领域上的影响力;
  • 26-35岁的用户占比达64.5%,与育龄女性的年龄分布基本吻合,呈年轻化态势;
  • 应用人数较高的省份包括广东、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基本集中在东部人口大省;
  • 应用偏好关键词包括:教育、生活、母婴、资讯、工作、影音、阅读、网购等,可以判断出主要用户为对网络熟悉度较高的年轻宝妈。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

宝宝巴士的用户群体的基本信息为:用户主要分布在东部城市地区(可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绝大多数为女性,以80、90后和他们的子女为主。

结合产品定位,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下主要用户特征:

  • 26-35岁、正处于上升期的中青年职员,以女性为主。
  • 拥有0-6岁的婴幼儿子女(他们也是主要用户)。
  • 关注子女教育。
  • 对网络较为熟悉,对在线购物/阅读/教育也时常接触。

3.2 用户场景画像

用户1:

姓名:小陈

性别年龄:女,29岁

职业:在职母亲

收入:中等

设备:iPhone

特征:经常网上购物,在线看电视剧和网文,平时喜欢逛母婴论坛,特别关心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

常用APP:爱奇艺,晋江,淘宝,美柚,微信,支付宝

场景:小陈是一名2岁男孩的母亲,忙于职场的她基本没时间逛街买东西,常常依靠淘宝京东来满足自身的生活购物需求,偶尔在午休时间和晚上回到家后,翻翻网文和电视剧聊以解闷。

作为一名新晋母亲,她对育儿并没有什么深入的了解,只能说是新手上路,边学边练了。她经常关注一些儿童教育专家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翻阅美柚、宝宝树等母婴/女性论坛找找攻略。

作为一名知识女性,她希望能给孩子较好的教育环境,但又苦于自己和老公忙于工作,根本没时间陪孩子,只能交给托儿所和家里的老人来处理。

一次在appstore上找寻教育类软件时,她在排行榜上发现了宝宝巴士系列软件。她发现宝宝巴士涵盖了视频、音频和游戏资源,操作相对简洁,做到寓教于乐的同时也解放了父母的部分时间,能够让她在家中忙于家务的时候,不用分心去照顾孩子,另一方面还能让孩子提升专注力。

她打开应用,选择了年龄分类0-3岁,系统自动推送了对应的各类资源。她点击了动画片,然后把手机交给了孩子。自己开始了自己的家务,时不时的和孩子说说话,聊聊故事剧情。

她突然想起:婴幼儿不能长时间对着屏幕,对眼睛发育不太好,于是在设置中找到了护眼设置,设定了禁止观看时间和每次观看时长,并开启了防蓝光模式,防止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并养成时间的初步观念。

她打算周末开车带孩子去看爸妈,为了防止孩子在路上哭闹,她把部分游戏和视频离线到手机上。

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她对宝宝巴士的产品相当满意,在应用商店打了一个五星好评。

用户2:

姓名:小小林

性别年龄:男,3岁

职业:无

收入:无

设备:iPhone/ipad

特征:喜欢玩闹,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看动画片,玩玩具。

常用APP:爱奇艺奇巴布(儿童版)、小伴龙、洪恩、熊猫博士

场景:小小林是一个3岁的小朋友,他会咿咿呀呀地说一两句简单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爸爸妈妈经常不在家,最近刚刚把他送进了幼儿园,园里的小朋友都没有见过,感觉特别陌生,他不好意思和小朋友交朋友。

下班时间,爸爸妈妈把他接回了家,他闷闷不乐地坐在沙发上玩玩具。妈妈把手机递给了他,上面播放着宝宝巴士系列的宝宝幼儿园游戏,他在游戏里和奇奇、妙妙交上了朋友,他们鼓励他在幼儿园里大胆地和其他小朋友说话玩游戏,还告诉了他好多有趣的小故事。

他再也不胆怯了,第二天在幼儿园里主动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和他们说奇奇妙妙的故事。他变得活泼开朗起来,院里的小朋友也都喜欢上了宝宝巴士。

3.3 用户需求

根据宝宝巴士官方给出的产品定义,以及功能在产品中的表现形式的优先级,可得到以下需求:

  • 基本需求:视频、音频资源的内容推荐和播放,游戏应用的下载安装。
  • 期望需求:离线播放、护眼功能、个人账户体系。
  • 社交需求:社区功能、交友功能、消息功能。

详细功能分析在功能体验分析中展开。

二、产品分析

1. 产品结构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其中涉及到播放模块的功能交互如下: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从产品整体结构来看,产品属于层级结构,主要划分为四大板块:好看、好听、好学和我,结构清晰明了。

产品层级深度基本不超过4层,大部分页面更重在页面内容的展示。但缺点在于:想要向用户展示的东西较多,页面呈现的信息入口太多,部分内容展示区块的分类区别并不是特别明确(比如:热门推荐下的分类和下方的展示区分类就有重叠部分),新用户可能会觉得有点杂而乱,多到不知道应该点哪个。

2. 用户任务流程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这里只记录了部分核心功能的流程(不包括基本播放操作等等)。

3. 功能体验分析

作为一个致力于教育游戏化的内容app,这里根据系统的四大板块,尝试从视频播放模块、音频播放模块、应用管理模块和个人账户体系模块分别进行详细阐述。

需要注意的是该主入口app是针对父母的,更多的文字描述和信息整合。针对孩子的入口型app是“宝宝巴士奇妙屋”,基本靠动画的形式来呈现,避免出现大量文字。

3.1 视频播放模块:

(1)功能

  • 定义:整合现有视频资源,清晰分类,方便家长给孩子挑选合适的资源。
  • 频率:作为视频类资源的主要入口,视频播放模块使用频率比较高。

(2)用户需求

用户情景:家长想要在学习/工作时让孩子独自进行娱乐活动;家长想要陪伴孩子一起玩游戏看动画。

根本需求:精准地找到想要的资源,并给孩子播放

用户期望:

  • 大众用户:清晰的视频分类,快速找到相应内容;丰富的视频资源;锁屏等防误触模式,防止低龄孩子到处乱点;离线下载,方便孩子随时随地看视频。
  • 专家用户:能针对不同的孩子推荐相应内容;可在后台统计孩子近期观看的视频内容,并给出一定分析和推荐;适当加入能够亲子互动的内容。

产品表现:

  • 宝宝巴士免费提供用户大量视频资源,但肯定达不到视频平台类网站的数量。
  • 为了能让家长找到对应的内容,设计了详细的内容展示页面。
  • 加入锁屏、后台播放、离线下载等功能。

(3)可能的优化

在视频展示板块上有部分重叠的部分,例如:0-3岁的第二层级,“唱唱儿歌”系列和上边栏的儿歌分类基本重合,而且都排的比较高。

建议可以将顺序替换为:精品推荐>最新上架>其他来排序。

另外,同样是第二层级,其分类下肯定不止展示的4个视频,是否可以通过跳转板块页面/对应搜索页面来实现?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在视频播放页面,注意到视频按照系列播放结束后,就只能自动单曲循环或者列表循环(默认设定),是否可以添加一个系列结束页面,让用户点赞,并且可以自动跳转推荐视频?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在视频量足够大时,考虑根据浏览量、点赞数、视频是否完整看完和用户个人数据,加权后做一定的个性推荐。

3.2 音频播放模块

整体上和视频播放模块类似,部分可优化的点如下:

在内容展示上,最近播放最好移到最前,和视频部分保持一致;其次也是板块排序的问题,尤其是推荐第一的流行童谣部分,并非自制产品(可能没有版权),不宜排位到最前。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在音频播放页面,歌词最好采用滚动歌词的形式,而不是现有的文稿展示,文字最好要大,支持是否显示拼音。

另外就是可以添加歌曲站外分享功能,让用户自己去做口碑推广。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3.3 应用管理模块

(1)功能

  • 定义:整合现有应用资源,清晰分类,方便家长给孩子下载、管理合适的资源。
  • 频率:作为应用类资源的主要入口,一般在找新应用的时候才会打开,使用频率中等。

(2)用户需求

用户情景:用户发现手机上应用太多,打算删除一些应用;用户打算为孩子找相应内容的游戏应用。

根本需求:精准地找到想要的应用资源,快速管理现有应用。

用户期望:

  • 大众用户:清晰的应用分类,快速找到相应内容;丰富的应用资源;简单的管理机制。
  • 专家用户:能针对不同的孩子推荐相应内容;可在后台统计孩子近期使用的游戏内容,并给出一定分析和推荐;适当加入能够亲子互动的内容。

产品表现:

  • 宝宝巴士免费提供用户大量应用资源。
  • 为了能让家长找到对应的内容,设计了详细的内容展示页面和内容详情页面。
  • 应用管理页面,删除/下载/安装应用。

(3)可能的优化

在应用介绍页中,将视频预览提到最上方,详细介绍提到图片介绍上方,并添加1-2句话的文字介绍,帮助父母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应用详情,视觉上更直观一些。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3.4 个人账户模块

(1)功能

  • 定义:整合个人信息和设置项,清晰分类,方便家长查看和设定。
  • 频率:作为设置和数据的主要入口,一般在查找记录和修改设置时才会打开,使用频率比较低。

(2)用户需求

用户情景:用户查看之前的播放记录和离线文件,用户调整之前的系统设置;用户打算和其他用户交流。

根本需求:管理系统信息和设置,并进行一部分社交。

用户期望:

  • 大众用户:清晰的设置管理,快速完成设置活动;保存和查看自己的历史记录;能够和同类人群进行一部分社交活动。
  • 专家用户:能针对播放、流量、内容推荐、家长管理做更多个性化设置;可在后台统计孩子近期观看的视频内容,予以图表显示和个性化推荐;能够和其他同龄父母建立有效社交;能够在社区中交流本地化亲子活动和经。

产品表现:

  • 应用中提供简单的个人历史记录和离线播放功能,但由于主入口app没有账户登录系统,无法同步信息,只在部分游戏app中有登录信息,不能很好地联通整个产品集群。
  • 播放模块、家长管控模块和基本设置基本能满足使用的要求。
  • 交流上仅提供了用户群的加入入口,忽略了仍在运营的妈妈话题小程序入口和微信公众号入口。

(3)可能的优化

将其他游戏应用中的个人信息登录设置,移到主入口中来,加强app作为信息整合入口的性质。支持家长账号下创建多个儿童账号以及对应的积分成长体系,根据个人历史数据做一部分的整合后,予以图表显示——也就是将主入口app作为家长管理和查看孩子成长的数据入口。

将原有比较混乱的板块设置重新整合,如缓存中心和我的下载功能趋同,欢迎评分可以放在关于我们里,将用户大本营移到用户交流里,并且添加妈妈话题,微信公众号等入口。

考虑妈妈话题的处理,将一个社区交友类论坛重心放在小程序上可能不是特别合适,也不太符合小程序用完即走的定义,可以在主入口app现有的四大板块中添加一个“话题”板块。

但主入口app毕竟定义上是孩子和家长共用的入口,可能不是特别合适(大概是之前将这一块从软件中剥离的原因);也可以尝试将儿童用户记录分析、社区问答、社区交友、早教咨询和本地线下活动结合起来,创立一个新的app(既然现有的体系已经是产品群结构了)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三、商业模式

宝宝巴士分类上属于早教行业,也就是大家常说的K12教育的一部分。

目前国内外从事K12教育的在线或传统教育企业都相当的多,有腾讯课堂等大厂,也有像作业帮,快对作业等爆红IP。其中专注幼教的内容厂商,传统的像洪恩教育、巧虎、迪士尼英语,主攻在线的像熊猫博士、碰碰狐、tinybop系列等等。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宝宝巴士,以及相关产品的盈利方向。

当然,我这里只能就应用本身以及相关资讯来谈谈其盈利思路,如果有知道相关内情的人也可以在评论区留个言。

1. 宝宝巴士现有的商业模式分析

1.1 广告收入

广告收入无疑是互联网企业盈利的主要模式之一,经典的如谷歌和百度。

和内容厂商紧密相关的大部分视频类网站更是将广告模式推到极致,网站在片头广告、网页banner图以及网页浮窗等方式大下苦功,而内容商则有时加在片头片尾,有的巧妙的融合进内容中,尽力将嵌入式广告做到不生硬,人称“防不胜防”的套路(典型的像papi酱)。

宝宝巴士的广告主要集中在了几块:开屏广告、游戏内提示窗、应用内banner图等等。

开屏广告也是常见的app广告添加模式了,但宝宝巴士似乎在开屏弹窗设置:如果在图1的开屏中点击跳过的话,就会弹出第2个开屏广告,不知道是否是有意而为还是bug,而且貌似只有在一段时间不打开应用的时候才会出现,反复打开应用时只会打开开屏广告2。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游戏内提示窗:主要出现在宝宝巴士系列游戏中,以百度联盟的广告居多,而且无法关闭,有时会遮挡游戏主要物体内容,需要设计时注意。

p.s.在游戏应用中看动画会有广告,但是在主入口中看动画时没有,可能运营的策略是想向入口app导流,加强入口端的建设?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应用内banner图:这一块在主app中没有发现,在对应的小程序中有,但投放的也很克制,数量上不是很多。同样是鼓励用户使用官方app。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整体上来说,广告投放还是相对克制的,除了游戏应用内无法关闭的广告外,如果没有刻意关注很难发现到广告的存在。

根据报道宝宝巴士COO庄鸿: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婴童产业,我们可以看出宝宝巴士在定制广告的开发上,还是做了部分尝试的:

今年(2017年)宝宝巴士和法国高端婴童洗护品牌妙思乐合作,推出了一款App“宝宝爱卫生”,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跟着我们的IP学习讲卫生,同时也在互动场景中展现妙思乐的相关产品,为品牌带来价值。

根据广告商的需求,深度定制嵌入式广告的产品,这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思路。其实深入下去还可以有很多类似的挖掘点,例如:魔力太空沙和宝宝巴士玩具系列,是否可以和各大厂商做对应的定制,并在片尾附上厂商玩具的淘宝店铺名称?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部分版权问题(现有视频中出现了漫威迪士尼等动画大厂的动画人物玩具)。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1.2 内容盈利

作为一家主攻内容的企业,内容盈利算是一块大头,尤其是以IP授权为主和深度定制两块。

IP授权包括:

将自身优质的视频/音频内容,转包给其他大型教育平台/视频网站/教育机构/相关教育硬件产品厂商收费使用。

其中视频网站包括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大型教育机构如金宝贝、红黄蓝等,相关教育硬件厂商如幼儿园配套教具厂商、儿童早教机器人以及儿童学习点读机/电脑等智能硬件。

加强自身IP的影响力,制作相关周边。和上面广告定制类似的尝试,可以根据用户量的实际留存度,考虑是否和生产渠道谈对应的周边制作。

笔者注意到:宝宝巴士实际上是有淘宝店铺的,然而似乎公司不太重视淘宝/天猫店的运营。

首先,淘宝搜索seo上似乎有问题。搜索店铺“宝宝巴士”竟然找不到官方店铺,只有搜索“宝宝巴士玩具”时才能找到对应店铺;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其次,整体关注度不高,粉丝数252,大部分商品最近购买人数不超过20,和实际的下载量完全不相符。

是否可以通过动画/游戏中的片头片花中添加相关的玩具贴片广告(以及店铺宣传)?孩子一般不会对动画/游戏主人公的广告产生反感。

再有,就是大部分商品的搜索页主商品图不够吸引人,无法使付费的家长(尤其是女性家长)产生想要购买的冲动,种类也太少了,基本只有相关的公仔,没有适合孩子“玩”的玩具。

P.S:搜索新闻时发现曾经有个“宝宝巴士商城”的app,但找不到任何下载,是由于客流不行最终放弃了吗?(根据:亿欧|基础在线教育“宝宝巴士“案例分析

除了以上的几种方式,我注意到之前的文章中提到:

另外,我们也专注于经营家庭流量,希望真正把我们的流量变成服务。

是否考虑在之后的运营中,在用户分布较高的大中型城市尝试一些本地化的操作?

例如:和当地早教机构开展活动,可以和现有的妈妈话题做一部分整合。或者说为早教机构定制化部分软件做配套服务?

1.3 会员制收费

这点在主入口app中没有体现,但在关联的部分游戏应用中有所体现(并非所有)。

在“宝宝小警察”应用中,笔者发现了宝宝巴士的会员收费方式,主要是按月付费为主,但会员权益并不多,主要是免广告功能。

由于本身广告战略进行的就较为克制,广告量不算多,所以想来愿意付费去广告的用户并不是很多,导致只能在部分游戏app中找到该入口。可能将会员充值的入口移动到主入口app中会更好一些。

另外,会员特权也可以部分扩充,例如:在看动画时享受更好的画质,在游戏中增设部分会员彩蛋关卡(不影响免费用户的整体故事线);或是一些虚拟道具,例如:养成类游戏中的肥料,虚拟人物的服装等等,但还是要权衡一下其中度的把握。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产品分析报告|宝宝巴士:从商业模式看学前教育市场

2. 其他相关竞品的商业模式分析

不少类似企业如熊猫博士、tinybop等,都专攻ios付费模式,其中相似性最高的无疑是熊猫博士(Dr.Panda),相似点在于:

  • 同为国内早教相关互联网企业。
  • 重点在产品,而非在推广上发力。
  • 主角形象也是熊猫。
  • 同样是教育游戏化的产品集群战略。

不同点在于:

  • app下载付费模式。
  • 防止内容外泄扩大化,基本放弃安卓平台,专注ios平台付费榜单。这就意味着,不怎么重视国内大众市场(根据数据调研机构Kantar报告,2018年安卓在中国占比超八成)。

当然这样做的优劣势都特别突出,优点是:商业模式清晰简单,直接做用户生意。

弊端在于:互联网时代,个人付费用户的资源外泄已成为一种必然,难以把控版权收费;失去免费招牌,由于实际使用用户是没有经济能力的儿童,先天失去大量用户的口碑,也难以向市场推广。

根据相关新闻,宝宝巴士主要还是更倾向于C端免费,而从B端盈利的想法。(宝宝巴士唐光宇:APP付费下载商业模式难行通宝宝巴士CEO唐光宇:专注做产品,其他交给百度就行

四、总结

1. 宝宝巴士的优势

  1. 优质而丰富的内容资源:相较其他的内容商,宝宝巴士已经构建了丰富的资源库,而且建模精致,配色符合儿童审美,涵盖多个分类,故事情节生动有趣。
  2. 用户群体较为精确:宝宝巴士的目标用户范围虽然局限于0-6岁的孩子及其父母,但用户定位较为精确,用户多为80、90后女性,应用停留时间长,付费意愿较高。

2. 宝宝巴士的不足

  1. 产品集群应用过多:产品应用多可谓是双刃剑,虽然整体在下载排行榜上的数据会比较好看,但是容易导致用户留存度不高。毕竟一般人不会在自己手机上同时装20个同公司的软件,至少要保证用户对于主入口应用的留存度。
  2. 个人账户体系不完善:由于社区模块已经从软件中剥离,主入口上缺乏完整的用户信息,也无法和其他游戏类应用更好地信息互通串联。

3. 宝宝巴士的发展方向

目前,互联网早教APP仍在迅猛发展中,内容也日益丰富。

目前可以说,已经打响了口碑,并且有一定的IP知名度,但缺点也很明显,由于用户群少,而且随着孩子的长大,用户难以长期留存的问题会在后期逐渐放大,在渠道和推广上需要时时把控,让源源不断的新用户接触到自己的产品。

个人认为:宝宝巴士在内容体系逐渐完善的同时,未来可能会尝试做大IP,将动画向电视等传统渠道播放,扩大影响力,向衍生产品做一定的努力,并且结合自身ip,向k12中的小学群体做一部分业务扩展(如配套教学、科普动画等)。

构建自身的社区生态(如亲子交友社区、儿童交友社区等等),延伸到线下活动的建设,加强用户粘性,虽然难度也很大,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

唐光宇告诉我:他们当下必须做的两件事情:

  1. 用心巩固用户心中的IP形象,以便在未来某一个消费场景下,孩子能够引导父母去做更多的消费决策;
  2. 实现“高下载量”的流量变现,短期但有效的方式是广告,羊毛出在猪身上。

对于未来,唐光宇只说了一句:“这两年主要的事情是安心做产品”。

对于变现:“最终的路子是服务,并且是线下。”

到今年已经走过了第7个年头的宝宝巴士,希望未来还能走得更好。以上都是个人的一点浅见,希望大家指正和批评。

 

作者:盛夏未归,公众号:菜鸟产品经理

本文由 @盛夏未归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写得不错,就是稍有点啰嗦

    回复
  2. 有学前教育的运营吗,求加vw侃大山 112796722

    来自福建 回复
    1. 一定是特别的缘分~~~

      来自福建 回复
    2. 😆

      来自福建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