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APP透析(一)—— 医疗健康平台化产品:阿里健康APP的升级

16 评论 24245 浏览 158 收藏 13 分钟

编辑导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看病不再只有去医院一个选项,人们可以在一些医疗健康APP上进行看病和买药。阿里健康作为一个典型的医疗健康APP,背靠大厂,具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本文将对其进行多个角度的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做为一个从事医疗健康行业的产品经理,由于一个项目的原因,笔者花了几天的时间撸了一遍目前中国市场中主要的医疗健康APP的产品功能并进行了分类归纳分析,希望能够对行业内以及对医疗健康行业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笔者将目前医疗健康APP分为了医疗健康平台、健康体检、问诊就医、社群平台和细分垂直领域五大类,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

一、医疗健康平台

这一类的典型特点是产品的功能面覆盖广、平台化运作的思维明显,典型代表为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两者都是以医药电商平台为基础来不断向大健康的各个领域进行渗透。

阿里健康做为阿里“Double H”战略中Health的旗舰平台,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处于行业领先的地位。

其APP端的主要分为“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健康百科”、“问诊就医”四大核心板块,形成了以健康商城为核心,健康管理、健康百科、问诊就医为辅,同时为健康商城引流的模式。

其中健康百科包括“疾病常识”、“重症指南”和“找药品”三个入口,问诊就医则是通过“问医生”入口来引导用户线上问诊或进行预约挂号。

阿里平台化思维体现除了构建药店、线上问诊及互联网医院平台外,更为明显的体现在健康管理模块。

阿里健康引入健康管理垂直领域的各个优质服务供应商来构建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同时构建智能医疗设备信息采集平台来吸引医疗设备厂商和有健康管理需求的C端用户。智能设备平台沉淀的健康数据可以为平台的健康管理服务商赋能,同时也为健康商城导流,转化为对于健康服务和智能设备的购买需求。

这样的平台化构建模式充分体现了阿里的格局和视野,但是目前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智能健康设备在C端用户中并未普及,健康管理服务在国内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行业模式,在一个服务行业还在模式探索的阶段,没有足够的对于流量平台的强烈需求。

其次,阿里健康还没有像淘宝的电商平台一样构建出完善的平台基础设施,比如智能终端的数据对接标准、健康数据的应用和保护体系、完善的健康管理服务选择和评价奖惩机制等。

4.8.9 版本 – 健康服务与智能设备

有意思的是,笔者刚刚写完上一段落然后发现阿里健康的APP有版本更新,点击更新之后发现界面及功能有了很大的变动,我们不妨也分析一二。

APP由之前的“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健康百科”、“问诊就医”四大板块,转变为专注于互联网医疗。首页包含“健康百科”、“预约挂号”、“预约体检”、“疫苗服务”、“药品闪送”五大功能,新增的“本地”功能页签,则方便用户查找本地的医疗机构来进行在线问诊及预约挂号。

5.0.2 版本 – 更名为“医鹿”

1. 阿里健康APP改版的特点

笔者总结了本次改版的几大特点:

  1. 用户场景聚焦。将之前的“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健康百科”、“问诊就医”的四大场景聚焦为方便用户得到优质医疗健康服务服务这一个场景来布局产品,有了更为清晰的定位。
  2. 弱化“商城”概念。在之前版本,“商城”是APP的主页签,新版本取消了商城的主入口,转而由“预约体检”、“疫苗服务”、“药品闪送”等医疗健康服务入口引导到商品的购买。这一变化也体现着阿里健康由医药电商的思维向医疗健康服务思维的转变。
  3. 放弃“健康管理”。上个版本中核心的健康管理服务和智能设备平台,在新版本中被本地医院所替代。

新老版本功能对比

2. 阿里健康APP改版的原因分析

此次阿里健康APP的功能升级,可以看的出阿里健康在C端的战略由医药电商的流量入口转变为聚焦医疗健康服务本身。

笔者分析促使阿里健康战略方向转变的原因有一下几点:

1)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重新站上风口

新冠疫情以来,为方便广大参保人员就医购药,减少人群聚集和交叉感染风险。

2月28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鼓励定点医药机构提供“不见面”购药服务。

4月7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医保结算、支付标准、药品网售、分级诊疗、远程会诊、多点执业、家庭医生、线上生态圈接诊等改革试点、实践探索和应用推广。

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打开了线上诊疗医保支付的突破口。在支付费用相同的情况下,线上问诊、复方开药等众多线上的诊疗场景无疑更为方便。众多三甲医院也纷纷设立自己的互联网医院,使得患者能够在线上享受到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这一系列的转变,使得互联网医疗再次站上了风口。

2)疫情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接触和习惯线上问诊

疫情期间,医院是交叉感染新冠病毒的高风险区域之一,众多轻症患者在这期间选择线上问诊来获取医疗服务。

平安好医生董事长王涛透露,疫情以来平安好医生累计访问量达11亿次,新用户注册量比疫情之前增长10倍,日均问诊量比疫情之前增长9倍。春雨医生有关呼吸内科的问题量增长近6倍,全平台日均问诊量与2019年相比增长接近一倍。可见从认知和习惯上,线上诊疗已经逐渐被大众所熟悉和接受。

3)行业竞争的压力

阿里健康目前的核心业务还是在医药电商板块,在互联网诊疗领域虽然一直在积极布局,但是C端线上诊疗领域用户认识程度更高的还是像平安好医生、微医、春雨医生这类专注于互联网诊疗的垂直行业的产品。

疫情期间阿里健康APP的活跃度也不如平安好医生和微医。更重要的是,京东健康的迅速崛起使得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虽然在市场份额上不及阿里健康,但是京东同样具有着完善的京东线上药房+京东物流体系,同时京东重点发力“京东家医”服务,在互联网诊疗环节开始构建自己的生态闭环。

反观阿里健康,虽然亏损逐年收窄,但是主要的医药电商及药品追溯码业务的护城河正在被更多的竞争者一步一步紧逼,在互联网医疗领域一直没有找到另一个增长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阿里健康在APP端重点发力互联网诊疗服务,一方面是为了紧随行业热点,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互联网医疗领域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3. 发展的建议

1)构建互联网医院平台

目前的线上问诊服务,都是以医生个人签约,以平台的互联网医院资质开展的服务。

这种模式下,一是受限于和医生本职工作的时间冲突,一些名医无法到互联网平台上看诊,二是一些地区和医院还是会限制医生进行线上兼职问诊的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平台的扩张本质上是在和医疗机构抢夺优质的医生资源,平台和医疗机构渐渐会陷入这样的零和博弈之中。

而另一方面,各级的医疗机构也都意识到了线上诊疗的优势,纷纷寻求优质的供应商来构建互联网医院。

所以,笔者认为以阿里一直以来的平台化思维来看,在做好自身互联网医院的“自营”建设的同时,更应该着力为各级医疗机构搭建互联网医疗平台,让医疗机构能够进驻平台开展自身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阿里整个生态的平台和技术优势,搭建互联网医疗的“新基建”平台。

2)不能忽视健康管理业务

出于聚焦业务重点的需要,新版本的APP取消了健康管理服务和智能设备平台的入口。虽然笔者也表明目前互联网+健康管理的赛道还不成熟,行业模式还在探索阶段,但是健康管理是整个医疗健康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产业之一,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战略目标不可缺少的产业支撑。

笔者认为阿里健康之前推出的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和智能设备平台,随着健康管理行业更多细分领域的服务公司不断的探索和优化自身的服务,以及5G+IoT时代的到来,需要一个服务平台来整合智能医疗设备的数据、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用数据赋能平台上的各个健康管理公司,使得各个领域的健康管理公司能够更专注于提供优质的服务,减少在设备和数据层面的基础建设投入的成本。

而这样的平台的搭建,也是像阿里这样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所擅长的领域。

 

本文由 @吴之猫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谈谈您理想互联网医疗是什么样的?

    回复
    1. http://www.woshipm.com/it/4230154.html 在这篇里描述的比较全面了。

      来自浙江 回复
  2. 目前好像还很少有能集合各互联网医院入口的平台,似乎医院没有做这块服务的动力。区域类的倒是有

    来自福建 回复
  3. 感觉阿里现在也快接近天花板了呢 所以找出路

    回复
    1. 互联网造富接近尾声,资本都在找出路。

      来自浙江 回复
    2. 什么时候更新文章啊!!

      来自福建 回复
    3. 肿么还写出了小说的感觉,明天~

      来自浙江 回复
    4. 互联网医疗本质上还是没有一个清晰可见的盈利模式,说白了除了卖药没别的了。

      来自四川 回复
    5. 医疗比较特殊,不能像消费行业一样脱离本身的体系在线上单独搞一套出来,即便卖药也受处方、医保等等的限制。不过约不清晰的领域,机会越大。

      来自浙江 回复
    6. 怎么可能就单单是卖药这一种盈利方式,图文问诊,案例解析也都算是比较热门的赢利点

      来自福建 回复
    7. 你就是不懂行情,在线咨询类型的例如图文问诊,一般比列是2:8是最高的了,也就是说100元,平台收20,分给医生80,如果你稍微懂一点就知道,你抽的20%根本连开发和运维的成本都不够。况且大多数平台连2:8都做不到。

      来自四川 回复
    8. 我就是做医疗的怎么不懂,我们是做患者康复内容服务,再说公司盈利图文问诊只是其中一点,哪个企业会靠这个来养活员工

      来自福建 回复
    9. 你是做医疗行业的那为什么还会说图文问诊是一个热门的盈利点??????这一部分起码的盈利都做不到还变成了盈利点了?

      来自四川 回复
    10. 我说是赢利点之一,并没有说是很热门的点

      来自福建 回复
    11. 处方这一块政策目前已经放开了,处方外流已经被政策允许了,所以出现了大批的医药电商。但是医保这块约束性太强,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壁垒太高,目前不可能打通医保。

      来自四川 回复
    12. 害,互联网医疗。搞了这么多年,最终还是离不开强线下,毕竟灰色地带比其他行业敏感又深太多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