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视角下的知乎产品体验报告

2 评论 13618 浏览 96 收藏 21 分钟

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知乎与知识管理

互联网上常出现“实名反对票数第一的答案”,“谢邀/卸腰/泻药/,我是XXX协会/工程/院的XXX师/,这个问题我想我比较有资格回答”,“评论 / 点赞过(百、千、万)就取匿 / 上图 / 爆照 / 放出XXX”等辨识度很高,语言模式相对固定的句子,这些句子叫做“知乎体”。“知乎体”的走红,既变现了知乎——这个垂直的社会化问答社区的流行,又暗示了知乎运营模式,知乎要求相关领域的专家回答相关问题,匹配问题和专家,快速得到高质量答案,这是知乎上知识合作生产的一个体现。

知乎的宣传语是: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句子中“知识”的概念相对较窄,代表知识分类中的显性知识,而“经验和见解”代表互联网上知识分子的隐性知识,同时强调“与世界分享”,表现知乎在知识传递与分享上的目标和野心。

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在2010年10月15日写的一封全体信,表现了知乎的初心和知乎希望在知识管理领域的贡献,“我们相信一点,在垃圾泛滥的互联网信息海洋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是绝对的稀缺品,知识──被系统化,组织化的高质量信息──都还存在于个体大脑中,远未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利用。知乎提供了一个产生,分享和传播知识的工具,我们鼓励每个人都来分享知识,将每个人的知识都聚集起来,并为人人所用。”文中表述体现知乎想要挖掘储存在网民大脑中的隐性知识,成为知识生产、知识分享的工具,最终希望成为网民的知识管理平台,在这平台上沉淀知识。

知乎的发展历程从建立初期,邀请码注册的小众社区,到向公众开放注册,用户数量飞增的大众化社区,再到引入腾讯和搜狗战略投资,改进搜索技术成为大众化工具。它的知识管理目标也从高质量的问答平台,到知识共享的SNS,再到建立民间智库——即沉积足够的体系化的学科知识,一直在发展在进步。

登入界面看知乎上的知识传递

注册、登入界面能直接浏览热门回答,表明知识传递再注册、登入前就开始了。知乎的产品推广与知识传递是一个重合的过程[1]。知乎作为中国最好的问答社区,连接了各界精英,网络形象好,因此它的内容推广和知识传递很容易得到大众的认可,内容的转发量和知识的传播速度非常惊人。高质量的答案通过微信公众号转载、知乎周刊精选邮件、知乎日报等形式推广,基于病毒营销的社会化传播,将优质问答强制推送到用户面前,利用网络力量改变了知识获取的方式。以用户为连接、以信息分享为特色,使得依靠人机关系传播的病毒营销得以方便实施,可以促进知识传播广度和传播效率。强制接受模式,使受众收到一些不在需求之内的信息,扩大“认知盈余”,激发分享欲望,分享也是一种知识的合作生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知乎是一张混合网络,由个人结点和知识结点两种结点构成[2]。如图1-1,蓝点为知识节点,绿点为个人节点。

图1-1 知乎的混合网络模型图

每个知识结点可从网络中持续不断地吸收知识养料,同时又能把这些养料进行组织和优化。这张网络是去中心化的社区,用户的力量比运营的力量大多了,能将网络上的优质回答和知乎的品牌推广出去。但知乎并不是既想做知识网络又做社交网络,它很清楚自己想干什么,就是做大做好知识网络。社交网络在整个知乎系统中的地位是从属性的,是手段不是目的。

有报告指出:80%多的人注册后没有写过任何答案。写过答案的人里,有一半从来没得到过赞同、三分之一没有人关注。至少有一个赞同的人里,超过1000赞同的人只占1.86%,放到全体用户中,则只占0.1633%。近70%是完全没有被人关注过,超过96%的人粉丝少于10人,而粉丝超过1000人的只占到了万分之九。可见,知乎用户基数大,但贡献和关注度的差距绝对不是80-20原则能形容的,简直是万里挑一[3]。意见领袖是知乎上提供观点视角、引导舆论导向、营造社区氛围、改变态度行为的关键人物。人际网络和社交属性只是知识传递的手段,知乎更像媒体属性较强的精英自媒体集群[4]

首页Feed流看知乎上知识的推荐机制

知乎的40%以上的流量在首页的Feed流,首页Feed是获取信息的第一途径。Feed流里的内容,是知乎推荐知识的逻辑。知乎的知识推荐机制,有提高信噪比,个性化推荐,及时更新三个原则,有高质量的问答,感兴趣的问题,高效的展示三项要求[5]。具体知识推荐逻辑为,以人为核心的推荐,“我关注的人 ”动态为主,考虑时间,保证信息即时;对 “我关注的人 ”和“我关注的话题 ”的动态进行“ 并 ”处理,在保证高质量的同时,增加精确度;对 “我关注的话题 ”的动态进行 “ 社会化过滤 ”,并优化动态上浮和下沉的机制,被过滤掉的动态下沉的会更快;将相同信息进行合并:对同一个问题、同一个答案的动态进行合并,以降低噪音,提高展示效率。首页Feed知识推荐机制脑图如1-2所示,蓝色线条表示上浮的内容,黄色线条是下沉的内容。

图1-2 知乎首页Feed知识推荐机制脑图

提问页面看知识的合作生产

每个问题需要设定相关话题,即关键词,方便匹配相关领域专业人士,让他们看到;问题描述需要真实、客观、简洁、明确、规范[6];问题可以有说明,描述问题的背景、条件等,提高问题可读性,可加照片、视频、链接等。问题、问题说明、话题、话题说明、答案总结都是可以被所有人编辑的,这些内容都是公共资源,不属于个人。问题等公共资源可能还存在改进的空间,公共编辑可以改进其规范性,也能减少重复的问题出现(社区质量保障),但公共编辑的时候应该慎重。

问题下,会根据话题(或称关键词)自动推送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有邀请回答的按钮,知乎用户可以点击“邀请回答”,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增加信息交流的社交价值和社区吸引力,是社区氛围的重要运作机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回答问题,快速等到高质量的答案。公共编辑和邀请回答,都是知乎商典型的合作生产。知乎上知识合作生产的形式汇总如表1-1所示。

表1-1 知乎上知识合作生产的汇总表

表1-1中知识合作生产的形式,70%-80%源于提出问题,提出质疑这类交互意向较强的行为。图1-3为知识质量评估维度图,知识合作生产中的协作交互能让知识质量的信息量、完整性、细节性这3项指标明显上升,知识合作生产对知识质量有正面贡献。提出质疑则能让知识的客观性和说服力增加[7]

图1-3 知识质量评估维度图

回答页面看知识的筛选机制

答案质量的基本要求为,尽可能提供详细的解释和说明(支撑你的答案的原因、提供有用的信息、介绍链接指向的内容、避免与问题本身无关或没有意义的回答)。不要灌水,不要把“评论”当作“答案”来发布。为了保证答案质量,知乎有一套自己的知识筛选机制,筛选出优质答案。

知乎上知识的筛选机制通过Digg投票机制实现,是市场上运行最好的内容筛选体系,Facebook发明了“赞”按钮,人人网没能很好的Copy to China,知乎的“赞”中国化得很好。Digg投票机制具体为,每个答案都有一个隐藏的“质量得分”:“赞同”加分,“反对”减分[8]。在某个领域下(根据问题添加的话题区分)的好回答会提高用户在该领域下的投票权重,领域下高权重用户的投票对排序有更大影响,他们的回答排序也更高,使用匿名身份投票或答题时,不会计算用户的权重。用户权重一方面优化答案排名算法,另一方面激励用户在擅长领域下回答高质量问题。具体用威尔逊得分算法[9],知乎先计算赞同率,再计算赞同率的置信区间下界,得到得分,最后根据得分排序。举例具体来说:900 赞同,100 反对的 A 回答,赞同率 90% ,有 95% 的把握可以断定,赞同率在 [89%,91%] 之间。而 9 赞同,1 反对的 B 回答,赞同率 90% 。有 95% 的把握可以断定,赞同率在 [85%,95%] 之间。 B 回答的赞同率下界 85% 低于 A 回答赞同率的下界 89% ,所以 B 回答应该放置在低于 A 回答的位置。算法会自我修正,基于更多的投票数据更准确地计算得分。威尔逊算法下沉了抖机灵爆照但没有帮助,煽动性较强但没帮助,大 V 用户的低质量回答,以攻击性回答。并且几个赞的回答能战胜几千赞的回答,被放在顶端,小透明不怕被忽视,普通用户更愿意答题了。但争议性话题下的优质回答也被下沉,而较为中庸且没有实质内容的回答却被置顶,某种程度上鼓励“知乎政治正确”。整体来讲,该算法利大于弊,成就了知乎的核心功能问答。

圆桌页面看知识的体系化

每个知乎圆桌会有一个主题,圆桌由一个主办方发起,主题下会有若干相关问题,相关专业人士和知乎大V作为圆桌的嘉宾,回答这些问题,出产高质量的回答。以圆桌主题为中心,将碎片化的知识汇总在一起,实现知识体系化。例如,明星公司PayPal作为主办方,组织“自由职业之路”为主题的知乎圆桌,进行一次关于自由职业者的人间观察,看看他们是如何身体力行地诠释「自由与压力并存」,而且共同探讨跨境自由职业的机遇。本期圆桌的嘉宾有自由撰稿人张佳玮,做软件开发的自由职业者陈圣晗等,有诸如“没有同事、工作小组的自由职业者如何保持自己前进的动力?”或“向往自由职业,本质是对现实生活中重重困难的逃避心理吗?”等38个问题。

知乎编辑团队也会将一个特定主题下的精选问答,集结成电子书——知乎周刊,在kindle等第三方阅读平台上提供下载,或者通过邮件推送给订阅用户,将体系化的知识传递给用户。类似的产品还有盐系列电子书,与知乎周刊不同的是,盐系列电子书是对某位知乎大V的精选集。知乎出品的纸质书更是对特定主题知识的精选和体系化梳理。

话题页面看知识库结构

知乎用户可以关注话题、用户、问题三个维度,关注用户和话题,会在首页和话题页,以动态流的形式展示,占了大多数知乎网的流量,用户关注的具体问题有了新的回答等更新,只通过通知的形式,弱提醒观众,在消息界面可查看。所以,知乎话题页面是首页之外最重要的内容展示页面。

知乎上有33个父类话题,父话题下有上百个子类话题,截至2015年7月,有600多万的具体问题,1900多万的具体回答。知乎的知识库,通过父类话题-子类话题-具体问题-具体回答的树状结构展开。知识库依托人际网络的Wiki众包形成,基本流程如图1-4知乎知识库形成的流程图。

图1-4 知乎知识库形成的流程图

知乎网的问答运营采用游戏化的策略,游戏化运作形成用户黏度[10],其四个必要特征有目标、规则、反馈、自愿参与,知乎网上活跃的大V用户目标是分享知识或者获取知识,规则是回答问题后经网友投票筛选,给用户的反馈是个人品牌的建设成为大V,用户都是自愿参与。普通用户级浅度参与其中,通过赞成、反对、评论、感谢、分享、收藏、举报等动作,形成参与感,参与感带来活跃度。游戏化和强调参与感的运营策略,保证用户的黏度,让优质的问答不断沉淀在问答系统的知识库中,慢慢形成体系化的学科知识。

同时知乎还通过知乎日报、读读日报、知乎盐club、知乎Live、吉祥物刘看山等周边产品,补充用户的需求场景,打造丰富的知识生态。

知乎与百度知道的竞品分析

百度知道是用户自己根据具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通过积分奖励机制发动其他用户,来解决该问题的搜索模式。知乎是一个真实的网络问答社区,社区氛围友好与理性,连接各行各业的精英。用户分享着彼此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中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信息。由于两个社区定位,即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社区的人群划分也存在异同,百度知道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和搜索引擎的完美结合,让用户所拥有的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用户既是百度知道内容的使用者,同时又是百度知道的创造者,在这里累积的知识数据可以反映到搜索结果中。通过用户和搜索引擎的相互作用,实现搜索引擎的社区化。这种搜索形式的匹配度及广度便成了百度知道的优势。知乎连接的是行业精英,分享专业知识和见解,决定着知乎得到的答案比知道的回答更加深刻,答案的形式也是更多的观点列表形式,点赞的功能设计让答案由高到低排序。相对百度知道,知乎的优势在于深度。

知乎上知识管理的优点和不足

知乎上知识管理的优点

知乎依托人际网络 “病毒营销”进行知识的传递。以人为核心的知识的推荐机制,生成及时更新,信噪比高,个性化强的动态。知乎是一个公共空间,通过Wiki众包等方式协作生产知识。优化后的Digg投票机制高效筛选出优质的知识。经过父话题-子话题-具体问答展开知乎知识库的树形结构,对知识有效沉淀和管理。在话题、圆桌下,会沉淀出体系化的知识,知乎用这些知识沉淀打造知识生态。知乎的社交基因,给知识管理的方式注入新的血液。

知乎上知识管理的不足

过多地强调用户参与,导致议题重复率增大。开放注册使有价值的议题比重缩小,观点偏颇性加大。没有阅读记忆功能,一次没看完,下次打开,需要寻找,从头再看。点评、筛选机制有改善空间,认真回答的用户没有得到肯定,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仅限于UGC内容,不能满足知识管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韦勇娇.认知盈余时代,网络问答社区的知识传播模式探析[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2]网络图谱论知乎[EB/OL].http://www.blogbus.com/xuexinlulogs/144013509.html

[3]第一次民间版知乎用户分析报[EB/OL].http://www.huxiu.com/article/41317/1.html

[4]王秀丽.网络社区意见领袖影响机制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4.

[5]说说知乎新版 Feed[EB/OL].http://www.douban.com/note/231558588/

[6]知乎指南[EB/OL].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81624

[7]黄梦婷,张鹏翼.社会化问答社区的协作方式与效果研究:以知乎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5

[8]知乎的另一面:如何用数据管理内容[EB/OL].http://www.huxiu.com/article/124787/1.html

[9] 从产品的角度,分析知乎核心功能“问答”[EB/OL]. http://www.jianshu.com/p/4a42d0fbf8c7

[10]刘丹.知乎网的游戏化运营及其收益模式探索[J].传播与版权.2015.

 

本文由 @HIIIRO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首页的Feed流的脑图中是不是少了“我关注的收藏夹“?

    来自新疆 回复
  2. 意犹未尽…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