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蜗牛读书产品体验报告

45 评论 28491 浏览 218 收藏 43 分钟

本文将从用户需求、产品功能、商业模式以及竞品分析等多个维度对蜗牛读书进行分析,力求对该应用进行全面的体验与剖析,同时在用户需求深挖与现有功能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目录如下:

  1. 概述
  2. 产品及需求分析
  3. 改进建议
  4. 商业模式
  5. 竞品浅析
  6. 总结与展望

2017年2月,网易蜗牛读书悄然上线,这款主打出版书深度阅读的APP力求为用户打造专注、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构建全方位的移动阅读社区,成为了纷繁复杂的数字阅读与知识付费浪潮中的一股清流。

本文将从用户需求、产品功能、商业模式以及竞品分析等多个维度对蜗牛读书进行分析,力求对该应用进行全面的体验与剖析,同时在用户需求深挖与现有功能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1. 概述

产品定位:网易蜗牛读书致力于为热爱阅读的用户提供沉浸、简洁的电子阅读体验,并希望与用户一起构建起立体化、全方位的移动阅读社区,满足不同阅读层次用户的个性化阅读需求。用户可以“每天免费读书一小时”,并由此提出购买阅读时长的全新概念,同时有专业领读人入驻荐书,意图从时间维度服务读书人,培养用户购买阅读时长的全新习惯。

产品slogan:每天免费读书一小时

主要功能:

  • 以购买阅读时长的方式提供阅读体验,每天可领取一小时免费阅读时间;
  • 良好的出版物电子版深度阅读体验,书桌上只可放三本书籍;
  • 帮助用户通过排行榜、分类以及领读人荐书来发现想要阅读的书籍;
  • 用户可阅读知名领读人读书体会,交流读书心得。

体验环境:

2. 产品及需求分析

2.1 市场与行业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发展进入结构优化的新常态。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以吃、穿等基本生存需求为主的消费比例降低,人力资本投资为主的教育、文化、娱乐的新消费结构正在形成。同时,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日渐崛起的中产阶级对消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品质或高服务的商品拥有较好的付费意愿。

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阅读与知识付费市场在近年来迅速扩大,网易蜗牛读书恰好切入其中,它以出版物电子版阅读的主要功能切入了数字阅读行业,以创新的购买阅读时长的概念切入了知识付费行业。

作为一款阅读APP, 蜗牛读书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整个数字阅读行业的发展。数字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如网络小说、电子地图、数码照片、博客、网页等等;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就是阅读的载体、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如PC电脑、PDA、MP3、MP4、笔记本电脑、手机、阅读器等等。

本文中提到的数字阅读主要指通过PC、手机、平板电脑等互联网设备进行文学作品的在线或离线阅读,仅包含网络文学与出版物的电子版。据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研究报告》显示,随着数字阅读市场的加速发展,在2016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PC端用户规模约2.17亿人,移动端用户规模约2.65亿人。PC端数字阅读的覆盖人数变化不大,人口红利已用尽,而移动端的用户规模则仍呈增长态势,使用时间上基本以移动端为主。数字阅读用户已经在逐渐向移动端迁移。

庞大的市场使得众多企业进场厮杀,主打网络文学的数字阅读APP层出不穷,QQ阅读、掌阅iReader、书旗小说、百度阅读、起点读书等应用占领了大量市场,而主打出版物电子版的数字阅读应用,却很少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精品,微信读书之类的APP虽有新意,本质上仍带有微信较强的社交基因,与出版书阅读所需的沉浸与专注的气质有些不匹配,这正是蜗牛读书的机会。

蜗牛读书提出购买阅读时长的全新概念,意图从时间维度服务读书人,培养用户购买阅读时长的全新习惯,这一做法与近年来知识付费的浪潮不谋而合。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逐年增长,在竞争愈发激烈、时间成本增高和信息大爆炸的多重背景下,居民对提升自身素质和为知识付费的意愿不断增长。伴随知识冗余与知识专业化的冲撞,以及流量变现模式的难以为继,人们对于知识付费行业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参考易观发布的《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白皮书2016》,以下几点是知识付费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 知识付费的形成离不开移动支付的普及,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工具在线上线下的持续渗透,移动支付渠道的愈发成熟,是知识付费在移动端爆发的基础。
  • 用户对于“内容”和“知识”的付费意愿和消费观正在发生转变,从不愿付费变得对于显著高质量、服务更好的类似产品愿意付费;用户信息获取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从漫无目的地接受信息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信息的选择行为更为成熟。
  • 自媒体人、知识类网红等个人IP成为流量和资讯集散地,他们通过垂直内容的长期耕耘,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忠实用户。
  • 国家政府机构对于原创内容的版权保护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平台鼓励支持原创,引入原创保护机制;内容数字版权技术的发展,激发原创工作者的版权保护的热情,知识工作者迎来最好的知识经济时代。
  • 移动互联网让垂直化服务和个性化需求成为可能,加之以知乎为代表的在线知识型社区多年的运营沉淀,知识付费在知识共享、网生内容、社群电商以及移动音频、移动直播等风口产业交织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值乎、得到、分答、喜马拉雅FM等知识付费项目运行良好,人们越来越愿意为知识付费。付费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也利于用户进行高效的信息筛选,两者相互作用逐渐形成完善的交易市场和生态。

在数字阅读与知识付费市场快速发展的双重背景下,蜗牛读书的应需而生,恰逢其时。

2.2 用户及需求分析

蜗牛阅读的用户有着独特的特点,与主打网络文学的数字阅读APP并不完全相同,这也是网易继云阅读后又推出蜗牛阅读的原因。

用户特点:

  • 喜爱阅读出版书的人群;
  • 有使用电子阅读器进行阅读的习惯;
  • 享受对书籍的深度阅读,足够专注,即使是在碎片化时间里;
  • 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打发时间与获得快感,而是希望通过阅读获得感悟,学习知识,提升自我;
  • 希望能不断发掘与阅读适合自己的书籍,并与其他读者交流心得;
  • 愿意为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付费,或有成为付费用户的潜力;
  • 大部分位于一二线城市,有坚持阅读与学习的习惯和驱动力;
  • 领读人的特点则是热爱读书同时在所在行业有一定影响力,并希望进一步提高影响,或者是能产出优质书评并推荐书单的书籍发烧友。

需求分析:

在出版书籍阅读以及知识付费行业背后,其是一个习惯于持续学习,同时拥有危机感与焦虑感的知识阶层,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一二线城市生存的不易,这个群体正变得越来越大。大家不仅仅是热爱读书,同时也将提升自我以改变现状的期望寄托于读书这种行为之中。阅读,从古至今便不是一件小事,除了作为爱好,中国人往往认为通过阅读可以改变命运。

  • 良好的阅读体验:大家用APP看书时首先一个需求就是有一个好的体验,比如界面美观,看书流程顺畅,方便记笔记、打标签、分享感悟等。
  • 阅读引导与习惯养成: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人们的注意力被扯的七零八碎,很难集中精力来读一本书,作为一个阅读应用,要能够引导人们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即使是在碎片时间阅读,也能保持专注,进而通过一段时间定时或定量的阅读,养成读书的习惯。所以一个良好的阅读引导机制非常重要,要能够激励用户珍惜时间、认真读书。
  • 智能书籍推荐:阅读应用就像一个图书馆,用户打开应用就好比站在了图书馆门口,也许有一部分用户清晰的明白自己想看什么书籍想获得什么知识,但大部分人不是那么清楚。所以如何更好的发现适合自己、有用的、喜欢的书籍,就是很多用户的需求。除了分类、排行榜之类的传统推荐方式,个性化智能推荐在现在看来越来越重要了,这年头信息太多,大家甚至已经懒得“点菜”了,希望直接获得定制套餐。
  • 分享与形象塑造:一个人在看完一篇好文或者一本好书后是有很强的分享意愿的,他希望与读过这本书的人交流心得看法,也希望向没看过这本书的人推荐。同时,这也是他在别人面前塑造自己优秀形象的机会与过程。所以阅读应用有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的分享机制很重要,既要能帮助用户宣泄情感与心得,又要能帮助用户提升逼格和形象。
  • 自我提升:用户看书,不管是出于喜爱还是出于焦虑与压力,都希望看完书后自己能有所领悟,感觉仿佛学到了什么,如果能对自己的现实生活产生一些正面作用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呢。所以,作为一个阅读应用,不仅要让用户学会看书、养成习惯,还要让用户感觉有所得,将用户读书所获得的提升量化、具象化,比如说让用户分享他看完某书后实践书中知识或技巧的经历、生活中发生的好的改变等等,仅仅用读完多少书,或是花了多少时间读书来激励用户是不够的,一定要帮助用户发现、具象化并放大“提升感”,读书的结果其实很重要,尤其是对于现在略带功利性的社会来说。
  • 知识沉淀与输出:用户在看完一本又一本的书籍后,脑海中装了很多的知识,但是在知识的关联与结构化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所以作为阅读应用,需要能够帮助用户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进而消化沉淀,比如通过搭建用户知识图谱等方式。同时应用要为用户沉淀知识后的输出做准备,结合用户职业、擅长领域提供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知识输出渠道等。

2.3 产品功能

产品主要功能结构:

(1)书桌

蜗牛读书的书桌是其主要功能之一,书桌设定同时最多放置3本书籍,帮助用户保持阅读的专注。用户点击书桌上的书籍,即可开始阅读。书桌上显示用户的在读书籍、阅读进度、书籍在读人数、评论、剩余读书时长等等,用户也可以在书桌上查看阅读时间并购买时长,可以说是蜗牛读书时间付费概念的载体。

(2)分类

蜗牛读书的找书方式是书籍分类+排行榜+搜索+领读人推荐的结合,分类模块包含了书籍榜单以及书籍分类,书籍榜单帮助用户发现新书、热书,书籍分类帮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与关注点去寻找书籍。搜索功能,则可以帮助用户搜书、搜人,在有一定目标的情况下快速定位想了解的书籍或用户。

(3)领读

领读模块是蜗牛读书为帮助用户快速找到好书、实现阅读价值最大化而提出的解决方案。通过关键意见领袖即“领读人”的带领下,为读者推荐好书、制作书单、发表书评,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一本书,同时培养用户分享交流读书体会、发表书评的习惯。网易蜗牛读书对领读人的审核相当严格,需提交自己的身份简介、擅长领域,并需持续发布有效且优质的推荐内容,目前已有来自读书会、书店、共读社群、出版社等领域的读书达人入驻成为了领读人。同时,网易蜗牛读书的态度也是开放的,“领读人征集计划”正在面向所有用户进行中。

(4)我

在“我”这个模块,除了展示和编辑个人信息、消息提醒通知、我的关注及粉丝、设置这样常见的模块外,用户还可以查看自己收藏的或编写的书单与书评、查看与搜索笔记、购买阅读时长、查看购买记录。在关注及粉丝模块中,通过查看蜗牛读书官方荐书账号“蜗小牛”的粉丝数量,基本上就可以了解到蜗牛读书的用户数量,因为每个用户都默认关注蜗小牛,目前用户量在105万左右。

(5)阅读界面功能

作为一款阅读应用,阅读界面给用户带来的体验至关重要。蜗牛读书的阅读界面在简约风格的基础上加入了复制、划线、笔记、词典、分享、搜索、纠错这些细节功能,力求提供给用户方便的阅读标记、记录、查询体验。尤其是在笔记这一模块,蜗牛读书花了不少心思,用户可以按照目录、时间等维度查询与编辑笔记,还可以按照书籍名称管理同一本书内的笔记。同时蜗牛读书为用户提供了多种设计精美的笔记模板,可以直接生成读书笔记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微博,分享出去的图片上也会有蜗牛读书二维码,作为宣传拉新的手段。

(6)书籍详情页面

书籍页面包括了书籍简介,书籍评论,推荐书评、猜你喜欢、分享功能以及版权信息,用户可以将书籍加入书桌或者直接开始阅读感觉合适后再加入书桌。页面中的书籍评论按时间方式呈现评论,新的评论展示在评论顶端,不过个人感觉排序机制可以考虑按点赞数排序,这样可以靠优秀的评论来引导用户下决心读这本书。版权信息这一模块很棒,能让用户一下明白蜗牛读书上的书籍是正版的,有版权的,有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

3. 改进建议

在这一部分中我会阐述对蜗牛阅读的一些想法以及不成熟的建议,希望对产品有所帮助,考虑到这篇报告的阅读者很可能都是比我专业的多的产品人,如有不合理处,还请大家包涵与指正。

3.1 书单

第一点建议的提出主要针对如何更好的满足用户阅读引导、书籍推荐以及自我提升的需求,主题可以归纳为两个字:“书单”。

蜗牛阅读给了读者良好的深度阅读体验,但在进入阅读体验之前,用户首先需要找到自己的目标读物。目前蜗牛读书通过搜索+排行榜+分类+领读人推荐的形式帮助用户发现书籍,但这还不够,为什么?因为用户通过这些方式发现的书籍,不成体系,这样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体系也将是零碎的,这很不利于用户的知识沉淀与输出,难以让用户通过阅读产生足够的“提升感”。

书单的出现,可以给用户一个清晰的目标,我想看啥领域的书籍,那么我看完这一领域相关书单上的书籍,那我就会对这一领域有结构化的大概了解,感觉自己好像入门了呢。如果用户是出于对文学作品的喜爱而读书,通过书单他们也很容易发现自己喜欢的风格但又相对冷门的书籍,深入挖掘自己喜爱的书籍,逐步成长为此类书籍发烧友。书单使得平台上冷门的书籍有更多的机会被用户这些皇帝老爷们“翻牌子”,从而为产品创造价值。

那么书单从哪儿来?目前我个人想到这些方面:领读者打造熟悉领域的书单+用户自建书单+名人书单(各领域名人曾推荐过的系列书籍)。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都懒了许多,提供单个解决方案已经很难满足需求,得打造“疗程”,而书单正是读者们需要的疗程。

3.2 智能推荐

蜗牛读书相当于把大家带到了图书馆门口,有一部分用户清晰的明白自己想看什么书籍想获得什么知识,但大部分人不是那么清楚。所以如何更好的发现适合自己、有用的、喜欢的书籍,就是很多用户的需求。

目前蜗牛读书通过搜索+排行榜+分类+领读人推荐的形式帮助用户发现书籍,但被网易云音乐惯坏了的大家总感觉少了什么,觉得蜗牛没有那么懂我,因为大家对智能推荐的依赖已被逐渐养成。一个好的书籍智能推荐模块可以帮蜗牛加许多分。

我认为智能推荐可以分两种方式进行:

第一种就是结合上一部分所说的书单根据用户行为及信息匹配可能感兴趣的书单或者书籍单品,列表式呈现,以供用户选择,帮助用户明确阅读目标,发现心中所爱。

第二种则是语音个性化推荐,比如领读人们可以对阅读过的书籍做一个5分钟以内的语音介绍,穿插书籍故事与趣闻、自身阅读体会,达到增强用户阅读欲望的效果,然后放到语音推荐里,用户需要听时,可根据用户信息匹配可能感兴趣的语音介绍。为什么会想到语音推荐这种方式?有以下几点因素:

  • 碎片化时间是大家阅读欲望比较强的时间段,但大家不一定能够腾出双手来看书,比如公交上、散步时,而且这些时候即使能腾出双手也不一定适合深度阅读,语音书籍推荐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解放用户的双手,又可以引导用户对阅读的渴望,5分钟的短暂介绍既可以使用户放松,又可以激发用户对被推荐书籍的好奇心,为后续跟进阅读埋下伏笔。一首歌的时间,便有可能使用户随后投入数个小时进行阅读。
  • 在中国,说书人是个很神奇的职业,总是能勾起人们对后续内容的渴望,蜗牛读书主打深度阅读,引入语音书籍介绍这种短而精,又能充分勾起人们对书的好奇心的方式很适合,至于是否要支持书籍全文语音朗读,则取决于应用日后的发展方向。
  • 语言书籍介绍中的故事与趣闻可以使用户放松身心,同时,语音形式可以为日后蜗牛读书领读人亦或是用户的知识沉淀输出埋下伏笔,帮助他们走上知识付费的道路。

3.3 评论展现机制

目前蜗牛阅读的书籍评论展现是按照时间维度进行的,最新的评论出现在最上方,我觉得是否可以考虑按照被赞次数进行展现,通过展现好的评论吸引用户下定决心来读这本书。当然,也许是因为现在用户还不多,书籍评论被赞次数差别还不明显,所以展现机制并没有按赞来排列,希望随着用户的增加而有所改进。

除了书籍评论,对于领读页,在展现领读者书评的同时,是否可以显示该书评下被赞最多的评论,也就是呈现“神评论”,增加互动感,否则普通用户仅仅是停留在看这些书评,而没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意愿和冲动,社区氛围不够强烈。下图左边是领读页动态右边是神评论,是否可以考虑这两个元素的结合。

3.4 支付环节完善

蜗牛阅读iOS版本上购买时间需通过AppStore购买,这与直接通过跳转第三方支付应用支付有些不一样,中国用户习惯了使用免费应用,Apple ID中不一定有钱,可能需要充值,所以需要一些引导。参考“得到”APP的支付页面,其中的绑定支付宝教程与绑定银行卡教程显得很贴心实用。

3.5 强化用户“提升感”

用户看书,不管是出于喜爱还是出于学习的驱动,都希望看完书后自己能有所领悟,感觉通过看书有所提升。所以,作为一个阅读应用,不仅要让用户学会看书、养成习惯,还要让用户感觉有所得,将用户读书所获得的提升量化、具象化。蜗牛读书在用户激励方面还有待提升,在此提一些建议。

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加强用户的提升感与获得感,分别是鼓励用户完成体系阅读和学以致用。

完成体系阅读是指鼓励用户通过完成某领域书单的阅读或者在该领域书籍中投入超过100小时时间,当用户完成后即表示对该领域有了体系化的大致了解,仿造一万小时定律打造阅读领域的一百小时定律,为用户设立目标,当完成后,用户就会自发觉得自己完成了体系化的学习,在这一领域有了提升。

学以致用,则是通过中国传统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概念衍生而来,用户读书,如果能将在书中的感悟或者学到的知识成功用于实践,就会产生成就感和继续读书的驱动力。所以,作为阅读应用要鼓励用户学以致用,比如当用户读一本书超过50%时,应用上便浮现一个学以致用按钮,鼓励用户自我监督,当他在生活中实践书中所学所感后,便可以点击按钮完成成就,并分享实践历程。完成实践的用户会感觉到阅读确实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作用,读书会更积极,其他读者看到他分享的经历,也会感觉这本书确实有用,从而促进他们开始阅读。

3.6 版权数量

可能因为蜗牛读书上线时间不长,所以很多书籍没有收录,版权数量有些偏少,希望随着应用的逐渐发展,可以上线更多的书籍,同时与版权方达成多样化的合作,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4. 商业模式

(1)阅读时长付费

目前,蜗牛读书主要的收入来自于用户对阅读时长的购买。它通过每天提供一小时的免费阅读时间,试图培养用户阅读习惯以及购买时长的习惯,还通过购买全年时长即赠送纸质书等方式激励用户付费。目前蜗牛读书总用户在105万左右,当用户习惯养成并且总群体进一步扩展后,这一部分收入将变得相对可观。

(2)电商

电商环节几乎是互联网变现的一个标配,蜗牛读书可以考虑通过卖书与周边的形式扩展收入渠道,也可以尝试打造粉丝经济,然后电商变现或者导流。结合网易旗下的考拉与严选,蜗牛读书的电商变现还是很有想象空间的。

(3)线上线下活动

通过发起线上线下读书会、演讲、直播等形式,借助各种平台,输出知识,扩大影响,收取门票、会员费等,使得蜗牛读书由阅读工具扩展为知识社区。

(4)知识付费

目前的领读人机制是将来扩展知识付费形式的机会,通过平台吸引资深读书人,并扩大其影响,打造为大V,随后通过这些大V向用户输出知识,通过开设专栏接受订阅、咨询等方式,实现多元化的知识付费方式。

5. 竞品浅析

作为一款涉及到数字阅读与知识付费两个行业的读书APP,蜗牛读书面对着众多强大的竞争对手,比如数字阅读行业的QQ阅读、掌阅、微信读书,知识付费行业的喜马拉雅、知乎、得到等等。本文分别在两个行业中选择微信读书和得到,与蜗牛读书进行简要对比,作为产品未来发展的参考。

5.1 定位对比

通过产品定位的对比,我们发现蜗牛读书=阅读+社区,微信读书=阅读+社交,得到=多元化知识服务(文章+专栏+音频+电子书阅读)+知识社区。三者之中蜗牛读书对阅读模块最为重视,阅读体验也是最好的,因为简单,所以让人更容易专注。但是,蜗牛阅读在社交或者知识传播方面的功力,与微信读书和得到相比,相差甚远。微信读书借助微信这个社交霸主,天生具有社交基因,而得到则是由罗辑思维团队打造,对于知识服务的提供很有经验,所以蜗牛阅读只有坚持自己专注、简约的路线,依靠好的体验来吸引和留住用户,才能在红海中扩展出属于自己的市场,收获一批忠实用户。

5.2 产品热度

App Store 图书类应用排名:

微信指数:

通过App Store图书类应用排名以及微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三者之间的差距。应用排名中,微信图书最高,得到次之,蜗牛读书的排名距离前两者还有些距离。微信读书起步较早,于2015年8月上线,得到于2015年12月上线,而蜗牛阅读上线较晚,2017年2月才上线,所以目前排名偏低也相对正常,很多数据统计网站上目前都还没有它的数据。

通过微信指数数据,我们对比三者在同一周期(近三个月)内的热度,可以发现得到APP热度最高,微信读书次之且差距较远,而蜗牛读书热度最低,与前两者差距很大。

5.3 亮点/主打功能对比

在此本文将列举三者的一些亮点/主打功能,为蜗牛读书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1)蜗牛读书

功能1:阅读时长免费领取及购买机制

  • 优点:利用机制的创新提醒用户珍惜时间,提高阅读专注度,意图从时间维度服务读书人,培养用户购买阅读时长的全新习惯。
  • 缺点:由传统的内容付费转变为时间付费,用户一时之间未必能够接受,而且以时间付费有可能引起用户阅读时的焦虑感。

功能2:领读人领读+荐书

  • 优点: 领读人为读者推荐好书、制作书单、发表书评,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一本书,同时培养用户分享交流读书体会、发表书评的习惯。
  • 缺点:领读人的推荐有时缺乏一些体系,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不够强,难以建立社区氛围

功能3:笔记+标签

  • 优点:笔记功能很贴心,操作简单样式多,可以按目录、时间、书名进行查看,还可以通过设立的标签来分类查找笔记,便于用户写下多个笔记后的查找与整理。
  • 缺点:笔记以块状方式展现,用户未必习惯,是否可以考虑增加条状展现选项,同时笔记标签的设定必须要进入笔记编辑页才可一个一个设置,是否可以考虑在笔记展示页面提供批量加标签的功能。

(2)微信读书

功能1:读书排行榜

  • 优点:可以随时查看自己关注的好友阅读情况,主要是阅读时长,根据阅读时长进行排名,并可以分享自己读书时长和为好友点赞。
  • 缺点:如果是因为排名先后的原因来进行累计读书时长,可能读书本身的意义已经丧失了,反而变成一种为了排名而读书的行为,很多时候这种激励形式对于读书这种比较私人的事情没有显著效果。

功能2:FM42.3音频

  • 优点:音频功能给了大家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见解,向外输出的渠道,给用户提供了看书之余的消遣,同时为日后用户之间的知识传输与付费埋下伏笔。
  • 缺点:在提供语音朗读书本内容的基础上又推出音频电台,难免显得有些臃肿,使得用户难以专心读书。

功能3:想法记录及查看

  • 优点:方便用户记录想法,并了解好友及其他用户的见解,可以表示赞同、评论或者转发该想法,相当于朋友圈即时感。
  • 缺点:当前页会显示想法数量、划线内容,干扰读者正常阅读,可能使用户迷恋于刷想法,而忽视了读书本身。

(3)得到

功能1:智能推荐

  • 优点:根据用户想要收听时间以及用户行为智能推荐内容,也就是罗振宇提出的“父爱算法”,现在的用户其实不太清楚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内容,信息的过载造成了决策瘫痪,我们需要有个人“强势”一些,帮我们做选择。
  • 缺点:现在智能推荐部分的音频数量还不够多,推荐也不是很精准,智能化需要进一步提高。

功能2:专栏订阅+学习小组

  • 优点:专栏是以一次性支付全年的方式订阅,这样可以快速收回资金,激发作者创作的积极性,以进行长期的规划安排。在每个专栏中还有特定的学习小组,在每期内容的最后除了有用户留言可以发表看法和反馈意见,还有学习小组的快捷入口,形成从获取内容到交流讨论的闭环,学习小组只有订阅本专栏的用户才能发言,很好的营造了一种各自“帮派”的小组氛围,促进形成社区氛围。
  • 缺点:专栏订阅价格相对较高,对新用户的付费形成一个小门槛,学习小组内部的交流讨论难以沉淀,形成体系知识。

功能3:今日推荐

  • 优点:每天给用户一个目标,激励用户学习,培养用户碎片化学习的习惯。
  • 缺点:牵扯用户精力,难以形成体系化知识,太过碎片。

通过上述对三者亮点功能的分析,可以发现三者各有所长,蜗牛读书在阅读体验的塑造上别具匠心,微信读书在阅读社交与分享上很有心得,而得到在知名大V的塑造、粉丝吸引、内容创造以及社区营造上熟门熟路。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蜗牛读书还有很多需要考虑的改进方向,尤其是在社区培养、书籍推荐以及知识付费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在打造沉浸式阅读体验的同时,希望在领读人的带领下,打造阅读社区,那么在评论外就需要给普通用户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互动,打造社区氛围,比如引入对排名前一百的书单提供讨论小组等机制,否则用户在阅读之外的社区参与感太弱,难以产生归属感和黏性。

同时,在书籍推荐这一方向上,蜗牛读书做的还不够,用户总希望在自己探寻书籍的同时,有人能把最适合自己的内容推荐到面前,做书籍的智能推荐很有必要。在知识付费方向上,蜗牛读书打造的领读人机制还有些弱,日后也许可以向领读人开设专栏,提供知识服务等方向发展,多样化知识付费的形式,探寻更多可能。

6. 总结与展望

蜗牛读书的产品哲学是网易一贯的风格——注重匠心,为用户提供好的阅读体验。总的来说,目前的它是一款好的阅读器,但离优秀的知识服务提供者还有一段距离。

就当前数字阅读及知识付费行业的发展方向来看,仅仅提供给用户获取知识的工具已然不够,打造系统化的知识服务体系才能俘获更多用户的心。在我看来,一个好的知识服务体系有三个要素:优秀的工具体验、贴心的个性化服务、体系化的知识学习与沉淀。

优秀的工具体验是蜗牛读书的强项,坚持提供简约、专注的阅读体验,以读者需求为中心,使得它有希望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抓住一批忠实用户,打造产品护城河。

在贴心的个性化服务这一方面,蜗牛读书还有待提升,现有的书籍发现与推荐体系还是太过被动,需要用户花精力探索,显得不够贴心,不够“懂”他们。因此,通过智能推荐等方式,为用户推荐与定制个性化的知识内容,显得迫在眉睫。

在体系化的知识学习与沉淀方面,蜗牛读书也有待探索,在未来也许可以通过打造书单体系等方式,使得用户的阅读更具结构化,进而获得的知识也能串起来,产生沉淀进而输出。知识归纳与输出方式的探索也是蜗牛读书在未来所需要考虑的。

希望蜗牛阅读在未来可以不断进步,成为用户的贴心智能图书馆,帮助大家享受阅读,引导大家更好地学习知识。

ps:这是去年(2017年6月)我参加网易PM599产培生项目前写的一篇热身报告,对蜗牛读书这款产品进行了简单的体验与分析,后来在网易参加项目时也有幸与蜗牛读书的产品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探讨了报告中的一些观点。在今年的PM599网申开始之际,我又想起了尘封已久的它,遂发上来,以供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给予指导。

 

本文由 @青山依旧在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源于网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写的很走心,思考的也很深刻,一定花了不少时间精力吧

    来自上海 回复
  2. 得到在微信的数据很高是
    因为微信指数的计算范围包含且只包含微信搜索、公众号文章及朋友圈公开转发的文章。

    来自北京 回复
  3. 蜗牛读书

    回复
  4. 欢迎19届的同学,加入产培生交流QQ群 620321878 嘻嘻嘻
    网易2019届PM599产培生计划详见:http://campus.163.com/#/pm

    来自浙江 回复
    1. 网易最美HR在此,大家有啥想问的别错过哟

      回复
  5. 请教一下楼主,3.6版权数量 上面的图是用什么软件画的呢? 🙂

    来自北京 回复
    1. Visio画哒

      回复
  6. 😉

    来自广东 回复
    1. ^o^

      回复
  7. 非常棒的分享报告,收藏了

    来自香港 回复
    1. 谢谢🙏

      回复
  8. PM599网申开始了,谢谢楼主,很有参考价值

    回复
    1. 哈哈,加油! !!写在最后就是希望提醒一下19届感兴趣的同学。

      来自上海 回复
  9. 前辈,你在文中说一个好的知识服务体系需要三要素:体验、个性化服务、知识沉淀。我觉得目前罗振宇的得到正在逐渐达成这个标准。

    来自湖北 回复
    1. 是的,得到在引导和激励用户上很有一套,但是个人感觉用户真正学进去沉淀下来的东西不多,很有可能是感觉自己开阔了眼界,看到了新奇很有道理的东西,仿佛学到了什么的感觉。有种快餐式的感觉,只要用户准点来吃,吃完感觉饱了,感觉付出了努力那就ok,满足了产品商业需求和用户内心的努力感和成就感,但是真正的营养和用户本身的消化(自我思考),有些不足,这样长久下去用户可能会陷入一个怪圈,实际的自我提升不足,长时间软拳头打到棉花上——一拍即合,万一哪天撞上的是铁板,可能就使不上劲儿了。

      来自上海 回复
    2. 而网易云阅读、QQ阅读和微信却着力于网络文学,目标用户定位的是青少年群体,真正有质量的经典文学作品得不到足够关注。
      可能国民整体阅读阅读素质不高,尤其是在移动端。这些移动阅读App选择迎合这个市场,无可厚非。毕竟,能静下心读大部头经典的人是少数,多数人满足的是猎奇、虚荣心理或者说是解决内心焦虑。

      来自湖北 回复
    3. 所以说都是套路,学习和思考这事儿,还是得看用户自己愿不愿意

      来自上海 回复
  10. 前辈,我也准备今年的PM599,能否留个方式交流一下~

    来自湖北 回复
    1. 也想投网易的产培生

      来自广东 回复
    2. 请问你主要想了解哪些方面?

      来自上海 回复
    3. 面经啊,笔试啊之类的,望前辈可以多多指教

      来自湖北 回复
    4. 其实,我在这些方面也没啥经验,笔试就多不多说,主要看个人的思考和创新力,面试的话关键在于在面试官前要敢于思考,在有思考的基础上完整表达自己,体现自己符合产品相关的能力矩阵,比如执行、创新、同理心等等,基本上面试官打分也会根据HR的要求从几个方面入手。然后就看眼缘了,双方都对面试的体验感觉ok基本就差不多了,是一个互相选择的过程。

      来自上海 回复
    5. 这个四月份是有几轮面试嘛,请问是线上还是线下?

      来自湖北 回复
    6. 去年是三轮,线下在杭州面的

      回复
    7. 求问大神前辈产培生面试有群面嘛~

      来自北京 回复
    8. 求问大神前辈产培生面试有群面嘛

      来自北京 回复
    9. 去年没有,今年可能有,准备一下吧

      来自江苏 回复
  11. 比较有深度了,值得学习

    来自四川 回复
    1. 哈哈,互相学习 😳

      来自上海 回复
  12. 就我个人而言,我不会去在乎什么时长,因为当我在全心全意的看书时,有时长来把我束缚着,我的阅读体验会很不舒服,仿佛一个人在盯着你必须要去做一件事情一样,会非常的不情愿。

    回复
    1. 嗯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微信读书做的比较克制,可能是因为它不需要靠自己本身来引流,吸引用户,所以承担好一个阅读工具的角色就已足够,但蜗牛读书可能得踩很多坑,才可能找到吸引用户使用它的点,一点点打造自己的护城河,算是螺狮壳里做道场?

      来自上海 回复
  13. 微信阅读没有过多的图片,文章,只有书,和它独有的文字,做得很极简,很干练

    回复
  14. 微信阅读好的地方是有新颖的交互方式,和简化的阅读模式,而且它字体的不同会让人有一种脱离手机之外的阅读体验,这两款之间我更倾向于微信阅读。

    回复
  15. 网易蜗牛读书,个人觉得还是做得蛮不错的,时长付费这种商业模式需要市场考验一下,我是属于免费看一小时的用户,时间太长也看不完。

    回复
    1. 话说蜗牛读书的主策划气质与这款产品非常合,可参考此视频:http://music.163.com/#/video?id=F88F5A69F3BB15F10018D15406EB11C4&from=timeline

      来自上海 回复
  16. 怎么收藏不了啊

    回复
    1. 我刚刚在电脑网页版和手机App中试了一下,都收藏成功了,是设备还是其他原因?

      来自上海 回复
  17. 很厉害,略有一点感觉不是很恰当。得到虽然在appstore里归类为图书。但因为其更碎片化的内容,更偏资讯类。包括用户在APP具体内容的沉浸时长都不一样。 图书类的停留时间更长。
    觉得可以把得到替换为有书做对比。
    个人理解哈
    最后点赞

    来自北京 回复
    1. 嗯嗯,把得到放在这里对比可能不如放图书类的应用那么对口,当时主要是考虑到都与知识付费有关,而且得到在用户引导与激励上做的比较好,所以放进来,希望能有所借鉴,进而给蜗牛读书一点启发。

      来自上海 回复
  18. 所以现在是网易的产品经理了吗 :mrgreen:

    来自浙江 回复
    1. 是呀,但还没入职,7月份毕业了过去

      来自上海 回复
  19. 走心了~~6666

    来自上海 回复
    1. 哈哈,当时因为这个报告要给蜗牛读书团队以及其他产品策划看,所以多花了点时间码字,具体内容方面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

      来自上海 回复
    2. 老铁,已经很用心了,赞~~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