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量这事自古有之,这锅蓝标到底背不背?

1 评论 2530 浏览 9 收藏 9 分钟

所谓“刷流量”,就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手段(俗称“水军”)有偿增加对网站、网页、视频、社交媒体信息等各种对象的访问量、浏览量、点击量、回复量等。

现在的人一点小事就去怼大公司,看起来勇敢无畏,实际上就是个事精。

民国时期,为了捧红一个明星,疯狂买票免费赠送贴钱请看,造成万人空巷的局面,不也是刷榜刷量嘛。

微博已经存在9年了,随着微博规模的扩大,各种灰色、黑色产业都盯上了这块处女地,主要包括恶意内容、垃圾信息、产品推广、私信骚扰、刷赞等,这是一个存在9年的生意。

如果说现在知乎、小红书的造假尚且有难度,那对于微博微信来说,这是个再透明不过的黑色产业,新浪微博是继天涯、论坛后刷量的重灾区。

反作弊对应的一个产业就叫黑色产业,微博的造假业务已覆盖全行业,橘子老师见到的旅游、汽车大V只是再小不能小的个体,诸如:明星、母婴、电影宣传、电视剧发行等。

最典型的是在影视领域,通过互联网手段雇佣“水军”、“刷流量”等方式进行“流量造假”。比如:电视剧《孤芳不自赏》被指“买水军刷好评,做完后赖账”,引发大量“水军”在论坛、豆瓣刷屏“讨薪”。

所谓“刷流量”,就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手段(俗称“水军”)有偿增加对网站、网页、视频、社交媒体信息等各种对象的访问量、浏览量、点击量、回复量等。比如:通过“水军”刷高某网络播出平台上影视作品的观看量、某条微博的转评和点赞量、某场网络直播的观看人数等。

当前,‘水军’分成技术型和人工型两种。“技术型水军”通过写代码、开发软件等方法寻找网络平台漏洞,或通过自动化程序同时操控大量手机端、电脑端注册账号,来实现“刷流量”的目的。

你应该能够想象,水军背后的人群是同一批,只是在不同的平台有着不同的形态,每个平台都有相应的任务,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今日头条系、百度系、搜狐系、网易系、豆瓣电影均有涉猎。

这一切的根源来自于平台本身。

微博的反作弊机制一直饱受诟病,知乎有铁面“网警”——反作弊系统悟空,今日头条有不断进化的“灵犬”,微博一直迟迟未跟进,各大平台流量分发都有各自的机制,仅从截图转发、评论、点赞、互动数据的“波动”太失偏颇,微博的数据造假早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例如:百度AI成功实现了智能互动、智能写评论的功能。

甄别方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众多检测机构,针对微博、微信提出了分钟级监测“博文话题阅读量增长曲线”,这只是最初级的做法。

分析整个行为,初步总结主要依靠:

(1)来路(Referer)

想一想真实的点赞行为是怎么发生的,你浏览了一个问题,发现这个人的回答写的真好,忍不住给他点个赞;或者你在时间线上看到了帅哥美女,立刻给他点赞。

这时的HTTP Referer是http://weibo. com或者https://Weibo.com/p/xxxx,但如果你是点击url进入的,来路就是直接进入,没有了中间的跳转过程,所以从Referer值一看就知道。

(2)停留时间

每个刷赞者点击链接后,就会迫不及待地去点赞,点完就关闭页面了,页面停留时间就几秒。显然,正常的用户会先浏览一遍,有时可能会停留几分钟,看完所有内容再点赞,这个特征也很明显。

(3)密集程度

借助一般的舆情分析工具(或者插件)看32秒内11个人点了赞,大量赞集中在短时间内,这个增长率显然太高了。每次刷的赞不能太多,到一定数目就停止,分多次慢慢刷,用刷去带动真实的赞到1千赞还是很快的,不过某几个时间段内点赞特别密集,就会被发现了。

(4)账号

通常情况,一个人只有一个账号,特别是现在需要和手机绑定,而水军的账号通常是网上买的老账号,基本是网易邮箱注册的,基本上养号、买号的都会被封禁。你想买个小号来刷赞,也要走点心,要让这个账号更真实。平时基本不用,每天突然来点几个赞,不封你封谁?

(5)关联性

账号间的关联性大家都懂。

这里我只列举初级的甄别方式,KOL质量甄别是个长期的工作,AdMaster 提出的KOL影响力指数KII(KOL Impact Index),综合评估了KOL各方面的表现。

KII在传统的数量上(曝光数、转发数、评论数、点赞数)的评估,还加上了质的维度(互动水平、互动情感倾向、转发层级、品牌提及),点击数、点击转化率作为加分项。

在“漏斗”模型的基础上对KOL与品牌进行精准匹配,品牌主们还需要综合KOL各方面的表现,而不仅仅只是以互动量来断定一个KOL质量的好坏,而这些能力显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蓝标媒介小姐姐可以做的。

汽车行业,大都喜欢投放粉丝数10万以下的小号,在微博上,汽车行业喜欢跨界宣传,而在微信上会更多使用专门提供汽车资讯的KOL,不然以“慢速公路”的客观几千阅读,难入蓝标法眼,更入不了BWM审核这一关。

所以在本次事件上,蓝标媒介在选取上没有错误,在微博账号的甄别上功夫不到位,或者说蓝标对于媒介供应商的审核存在纰漏,这是个长期需要持续坚持的活。

内容还是KPI,不止蓝标一个潜规则的受害者。

有人的地方,就有潜规则,不止广告公关行业如此,是每个行业,有人的地方,就没有什么是非黑白,只有利益啊。要么适应,要么改变,就是改变的代价比较大。根源来自于:

“客户希望媒体报告好看,才能体现媒体的价值”。

这个问题从媒体人、大V、蓝标、BWM、媒介供应商大家都有,并不全是执行公司的责任。在预算有限的情况在,如何请到优质的KOL?

在行业普通充水的情况在,头部KOL依然是头部,不会受到丝毫影响,头部是伤不了的,任下面的吊丝作假、打闹、搞事,头部KOL和这些没关系。其次,网络媒体和平台,这两者都覆盖着层层迷雾,这些KOL的甄别如上文讲的甄别难度非常之大。

最后,借用朋友圈的转发“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把客户拉出来,就是媒体行业的底线了。对广告公司来说,雇假网红是没问题的,但雇个刺头儿,我仿佛听到了隔壁的文章蓝标小姐姐的哭泣,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正义使者”橘子老师怒揭行业黑幕的大戏一闹,踢猫效应不远了。

 

本文由 @IT三少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