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你所不知道的隐秘世界的商业机会

7 评论 3714 浏览 4 收藏 13 分钟

小编导读:“在这个基情燃烧的岁月里,QQ群里每天都有“肥皂图”,貌似人人都在搞基,但LGBTQ群体中是否有着我们未发现的机会呢?

同性恋在人群中占比大概5%,古今中外这个比例都相差不多,整个中国男同和女同的数量在7000万以上,男同的数量在3000万以上”。这组数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同志社交应用Blued的创始人耿乐告诉《创业家》&I黑马的。而这个目前用户也近1500万的社交应用,最新的估值已经达到2亿美元左右。”

从”同志=流氓罪”的时代走来

作为同志创业者,耿乐第一次在媒体面前和我们说起了自己的创业故事。耿乐原是警校毕业,当2000年开始兼职做淡蓝(中国最早的同志社区之一)时,他还是秦皇岛的一名警察。也正因为这个特殊的身份,耿乐觉得需要更多的体制外的释放和表达,于是在网上搭了一个个人网站开始写文章,分享自己的经历。在那个站长横飞的时代,耿乐的博客开始吸引了 “同志”的人群关注,并且慢慢有人开始投稿。不久后,耿乐居然说服了其他的同性社区站长放弃自己的社区加入他,这便有了当年的web同性社区——淡蓝。因此,淡蓝其实是靠同志文学起家,2007年耿乐终于转型做了一个同性社交社区BF99,而在移动互联网风行之时,也就有了移动端APP Blued。

同性恋是个敏感的话题,中国对待同性恋群体的观念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进步过程。“断袖之癖”“龙阳之好”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所争议,而中国也是直到1997年《新刑法》将流氓罪分解为几个罪名之后,“同性恋”才被“非罪化”。

尽管在1997年之后,“同性恋”被“非罪化”,但媒体在面对这个话题时依然是缄口少谈为主。在中国的现代化历史,对中国同性恋话题来说,可以以2004年12月31日为划分基准,这一年中国卫生部首次向世界公布有关中国男性同性恋人士及艾滋病感染的数据,消息发布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同性恋话题伴随着以艾滋病为报道主题也逐渐增多。2005年,第一届北京同性恋文化节举行。

2008年的奥运会被视为“同志”社会环境改善的一个转折点,奥运前夕,中国官媒新华社向海内外报道了中国的同志网站淡蓝网的存在与发展。这被耿乐认为是一个绝好的发展契机。

为了解决人才招募和发展机遇的问题,2009年,淡蓝将团队从秦皇岛搬到了北京,2012年淡蓝开始做移动端APP——Blued,同年耿乐在卫生部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接见,耿乐汇报了基于同志网站开展艾滋病防治和反歧视的工作成绩,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肯定。这一年,耿乐辞去警职,成为了一名全职的互联网创业者。

中国同性恋APP市场

慢慢地,同志变成一种常态的文化,身边“出柜”的同志越来越多,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偏见也在慢慢消解中。同性恋在中国不再敏感和被受歧视,据百度刚刚发布的移动互联网数据调查,85后的青年人,对于同性恋的接纳程度超过85%,面对近7000万的同志群体,这将是一个互联网领域的垂直与细分的蓝海。

在中国的APP市场中,同性交友软件前三甲当属淡蓝网旗下的Blued ,美国的同性社区软件Jack’d,和Zank。

Jack’d堪称同性社交软件鼻祖,进入中国已近四年。但Jack’d作为国外软件,在中国也表现出各种水土不服,包括使用不顺畅,以及不符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等。

Blued的官方数字是1500万,预计不久将完成B轮融资,估值高达2亿美元。行业第三的ZANK日前宣布的用户规模数为500万并宣布完成A轮2000万人民币的融资,从数据和估值上看,Blued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

中国“LGBT群体”及“同性经济”分析

LGBT是指女同志、男同志、双性恋和跨性别人群,这个群体不只在性取向上有别于异性恋,在交往方式和消费行为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同志经济”(代指粉红经济)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细分市场。

耿乐介绍,中国人口基数大,同性恋消费市场庞大,据福布斯中文网报道,中国的同性恋消费市场每年可达数百亿,jack’d官方公布的数据提到,其全球用户600万中有300万在中国。而且异性恋的社交服务无法满足这一人群的网络需求。

同性恋做为一种天生的性取向,无法逆转,这也就说明如果他们接受一个产品的服务有可能成为终身用户,黏性极高。同志很难被掰直(就像直男很难被掰弯一样),因为他们无法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成家,因此有着更强的社交需求。尽管全球对同性恋有着接纳的趋势,但同性恋的线下社交场合和条件仍旧远落后于异性恋。互联网的便利性和隐私性自然可以弥补同性恋的社交空白,满足同志的强社交需求。这也是“同性恋经济”得以在互联网上出现和发展的原因之一。

耿乐向我介绍,早年的淡蓝网除了放一些广告位以外,还有一些同志用户自愿捐赠帮助网站存活下来。这也是因为同志用户需要一个满足需求的场所。

耿乐发来一份由旧金山一家调查机构与Blued共同开展的《首届中国LGBT群体生活消费指数调查报告》。以下摘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分析:

1、虽然在中国LGBT人群分布在各行各业,但调查中人数最多的五个行业分别是广告/营销/公关、金融服务/会计、科技/IT/互联网、制造业和教育。LGBT群体主要分别在高收入行业,这也符合我们的认知,在我们的认知里,“同性恋一般都比较有钱”。

2、年轻的中国LGBT群体十分沉迷于移动设备——71%的所有受访者及76%的18至21岁的学生在过去12个月内购买了智能手机,91%的受访者在过去12个月呢用移动设备上网购物。中国LGBT群体是天生适应移动互联网的群体。

3、受访者中49%的女同志/女双性恋及34%的男同志/男双性恋拥有有效护照,而这个比例在25岁及以上LGBT中上升至54%。30%的女同志/女同性恋及18%的男同志/男双性恋在过去的一年中有过至少一次的境外(包括港澳台)休闲旅游经历。中国LGBT群体是个高消费群体,出境游等服务的营销在这个群体中有着极强的针对性。

4、LGBT们的旅行伴侣多元化,他们会和异性恋朋友、LGBT朋友、同性伴侣或家人一同出游。虽然经济型酒店及中档酒店是他们旅游出行时的首选,和其他LGBT结伴出国(包括港澳台)旅行的受访者倾向于预订更多的精品及豪华酒店。酒店消费标准也远高于异性恋的平均消费水准。

5、18%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的12个月内曾旅行去参加LGBT社群活动。最受欢迎的LGBT活动为舞会/派对及骄傲活动。LGBT群体有着高于平均水平的社交需求。

耿乐透露了一个数据,“同性恋群体的消费大概是异性恋消费能力的三倍以上。比如说异性恋一个月可能花10块钱,同性恋可能花30块。更多与时尚相关,比如时尚行业,服装、美容、健身、旅游等”。

耿乐对此作出了解释:同性恋没者有家庭,没有孩子,没有更多的经济负担。 同时,同性恋更容易被歧视、被边缘化,因此,他们需要用更优秀的事业更好的收入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所有生活的更小资,更有消费欲望。

”同志经济“的变现模式?

由于用户群体的特殊性,同志群体有着极高的购买力,所以电商就是基于这个群体的最好的商业模式。耿乐表示,已有多家国内顶尖电商与Blued接触合作,因为同志用户是他们非常喜欢的用户群体之一,不但因为他们有着超强的购买力,还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品味和明确的消费指向。耿乐透露,淡蓝网的广告位几乎是一出来就被一些某知电商网站买走。

从全球趋势看,互联网同志市场仍然在不断地成长中,中国目前发展还显滞后。2004年,PlanetOut网站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公开上市的的同性恋互联网公司,其中比尔盖茨也是他们的主要投资者之一;而知名的设计类电商Fab.com也是从同性恋社区转型而来的。电商是“同性经济”的首选。

另外,正如上文《首届中国LGBT群体生活消费指数调查报告》中显示的,同性群体有着如此强的社交需求和旅游的消费习惯,可以利用此特性搭建商业模式,旅游导购、旅游广告、甚至旅游套餐的直接购买都是可以考虑的。

当然,正如本文开始提到的,中国有着7000万的同志群体,在如此大基数的用户前提下,增值服务和游戏也能为“同性经济”创业企业带来不错的现今流。

未来,随着社会对同志群体的接受度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群体的创业项目必将有人可以吃到螃蟹。“同性经济”会创造一个量级不小的公司,我们拭目以待。

对此,耿乐说,以前曾有投资人说把做这个项目做大做好后可以被并购,但耿乐更想把Blued做上市。他说他的目标是做成一个10亿美金级别的公司。

本文作者:@ 许妙成   来自:i黑马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欢迎来玩

    来自河北 回复
  2. 纯属扯淡,一个不是LGBTQ的人去做这个行业,了解的只是肤浅的东西,很多东西说的太绝对。不要来想要赚他们什么钱,而是真正的为他们解决了什么烦恼、心理的困苦是最大的需求。

    来自四川 回复
  3. 其实这个只是一类人群而已,他们本身的组成和其他人群没有什么不同,有钱的没钱的,消费力强的消费力弱的,都有。以他们作为一个可以开发的人群,应该从他们的心理去开发,他们需要认同,理解以及平常的目光。可惜,看完本篇文章,有点以偏概全。我不认同这个是一个很好的点子。。

    来自北京 回复
  4. 表示完全不赞同咯。。而且,这东西和产品经理有啥关系?一句话,“同性恋”会成为产品的关注点即可,何必列出那么多似是而非的论据出来。。。而且很多论据还很蹩脚

    来自广东 回复
    1. 业界动态嘛[嘻嘻]

      来自广东 回复
  5. 耿乐对此作出了解释:同性恋没者有家庭,没有孩子,没有更多的经济负担。 同时,同性恋更容易被歧视、被边缘化,因此,他们需要用更优秀的事业更好的收入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所有生活的更小资,更有消费欲望。

    扯淡 跟有没有孩子根本没关系,同性恋者比正常人更了解自己该怎么活。不是小资,而是真正的生活。同性恋不代表不喜欢孩子 不喜欢负担 喜欢逃避好么

    来自北京 回复
    1. 没有了孩子确实生活支出上会剩下很大一笔呢。消费能力方面,我真的觉得他们的消费能力很强,有认识GAY的朋友,他们的朋友圈里,各种旅游,高端产品。
      同性恋者比正常人更了解自己该怎么活,这点我想说,这一点我也很赞同,他们很懂得生活,不过“正常人”这个词不恰当,LGBTQ是正常人呀[哈哈]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