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户诉求出发,看手机通讯录创新的几种可能

0 评论 5664 浏览 8 收藏 14 分钟

这样的差异和各自的需求与定位,具有各自的单一性与互补性,这或许就是OTT永远不可能替代手机拨号盘的内在原因:打开微信就是为了刷存在感,拿起手机,就是要打电话。用户的内心需求与天然习惯就已经为产品定位。“我要”与“我在”,在信息与联系诉求上一强一弱,相反相成。

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OTT应用及业务的出现,仿佛革了手机通讯录的命。至少在微信刚出现的那一阵,运营商紧张过。

但是,几年过去了,手机通讯录非但没有死,还活得挺好。微信的免费视频、语音、实时对讲也早已上线,但通讯录应用仍然方兴未艾,触宝手机助手、小米拨号盘黄页、360来店通等基于通讯录的创新及应用层出不穷。政策原因外,当然还有其内在因素。

笔者看来,这还只是开始,手机通讯录的市场空间还远远不止如此。

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正在明朗:我们的日常通信与联系正在逐渐被分为两类:OTT通信与通讯录通信。一方面OTT业务风生水起,另一方面,传统的通讯录通信方式仍然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后面笔者将尝试分析,这两类通信满足了不同群体不同场景各自的信息需求,它们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我们的日常通信生活,各自不可替代。

看看自己的手机就知道了,日常使用最多的两个应用,恐怕主要是“微信(或类微信软件)”和“(通讯录)拨号盘”了吧。也即是每天通过手机“玩微信”和“打电话”的比例最大。通讯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对比微信等OTT业务,业界显然对通讯录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作为一个传统的通信方式,手机通讯录和拨号盘,正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获得新的发展可能,其内在的产品特性与用户需求心理,给予了它长期存在与更大发展的可能。

 

下面,笔者尝试从各自的使用场景出发,分析其中的原因,进而判断手机通讯录存在的市场空间,推断未来发展的可能。

一、基于使用场景维度的分析

微信等OTT业务的出现,特别是免费的语音和视频通话、实时对讲功能的推出,确实分流了一部分传统语音短信业务的市场。但是,我们每天仍然有大量的通讯录拨号语音通信。总结起来,大致分为三类人群,最亲近的人、同事或工作上的合作伙伴、陌生人,如寻找店铺、订餐等。

由此可以看出,通讯录通信主要基于事情的紧急性与情感传递的原因完成,适合这种使用条件的,大致集中在以上三种人群与场景。而其余人的联系,例如一般的朋友、社交需要的联系人等,基本上由微信等OTT应用实现:一条信息,一句语音,乃至转发一篇文章,已经足以完成我们大部分的日常沟通与联系,比如问候、约会、日程安排等。

当然,这其中会有交叉,例如,在情况紧急的时候,日常维系的朋友也会使用电话通信;而亲人同事之间也不是每时每刻都要靠电话完成联系。这是大致的划分,用以说明使用场景与情况。

基于事情的紧急性与情感传递的需要,通讯录通信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占据一席之地。这是微信等OTT通信服务不可能取代的。

1、产品特性与使用习惯。通讯录是最简洁的产品,拨号即搜索、所见即所得。使用语音通信往往解决紧急强需求及时性的问题。在需要通话的时候,直接拨号呼出正好满足这一需求。相比起来,启动微信—寻找好友—点击+—点击视频通话—点击转语音。这漫长的通话步骤,如何选择,不言而喻了吧?

2、免费或许根本不是问题。曾有的担忧,在于OTT的免费。其实,现在通话费用也很低廉了,在国内或者本地的通话环境里,包月套餐等完全可以承受语音需求,甚至比流量还更廉价。而且,通讯录通信的语音质量还有QOS保证,能传递更清晰的话音与情感,这是微信视频通话所不能比拟的。

即便微信等OTT软件将通话功能做得如拨号盘一样简洁,但是在及时性、质量保证等方面,手机通信仍然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免费也逐渐不成为微信等的优势。况且,手机通讯录本身也会不断进化的。

二、更深层次的原因:“我要”与“我在”。

上述使用场景与维度的分析,还只是表象。而基于用户心理与需求角度的诉求,或许是通讯录通信未来市场空间的驱动。基于此,我们相信通讯录业务能有更好的市场空间拓展与商业模式。我们先来看看通讯录业务与OTT业务的几种内在心理区别。

1、高压、低压。在精力和时间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电话通信被视为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一旦电话拨通后你就会进入谈话,需要在通话中投入大量的注意力,电话交谈仍然有压力。显然,这种方式显然显得不合时宜。相比起来,人们会选择更为轻松自由的微信等OTT方式,可以自由编辑信息,发出的语音还可撤回,而看到信息不回也不会带来紧张感。

2、强、弱。通讯录通信是一种强联系方式,所见即所得,联系即可得及时响应。而微信等OTT是一种弱联系方式(不是弱关系),用户对信息的处理时限没有电话通信要求那么高。

3、确定性、不确定性。使用手机通讯录的时候,联系谁目的很明确;而使用微信等OTT软件,更多基于一种社交需求,很多时候打开是无意识的,没有明确的目的性。

因此,通讯录通信与OTT通信满足了人们不同使用心理,有截然不同的受众人群。

从OTT的角度看,上述的场景和维度,包括低压无目的的沟通,对碎片化时间精力的满足,通过发信息,发表情,点赞等与外界维持的弱联系,都使得用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信息的编辑,去准备要说的话,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再去刷新,去寻求与外界的联系,可以在网络上再创造一个自己。这样的状态与联系方式,表达了用户一种深层次的心里需求:“存在”。(用户内心的声音是:我在)。

这种存在感的诉求与生俱来,传统社会的人们通过血脉宗亲地域维持,工业和信息时代打破了这一关系,社交网络的出现,刚好弥补上了这样的需求。这也是为何我们有了基本的通信,但还对社交网络如此热衷的内在心理原因。
这样的需求与场景更多表现为朋友的、生活的,与“存在”相关,与强联系的诉求无关。

而手机通讯录因为有使用的高压力、明确的联系目的性、很强的互动性,亲密感,它满足的是强烈及时的需求,能及时传递情感,表达信息,能及时得到回馈,解决了“我要”的问题。它是紧急情况下寻求的外在世界的回音。
使用场景与人群更多时倾向于工作、以及强需求的。更适合陌生人、企业,以及更亲密的社交(陌生人和亲密社交能化解高压力,“比邻”是这样的创新)。

这样的差异和各自的需求与定位,具有各自的单一性与互补性,这或许就是OTT永远不可能替代手机拨号盘的内在原因:打开微信就是为了刷存在感,拿起手机,就是要打电话。用户的内心需求与天然习惯就已经为产品定位。“我要”与“我在”,在信息与联系诉求上一强一弱,相反相成。

 

手机通讯录创新机会何在?

遇到紧急重要的事情,用户自然会打电话而不是用微信OTT。这样的分析似乎有点无病呻吟,但是从“我要”与“我在”的角度,却有助于厘清受众人群与使用场景,看清手机通讯录的创新空间。

1、企业级应用。企业级应用是最为鲜明的“我要”型需求。我们日常大量的通讯录沟通来自工作,通讯录仍然是企业间往来的更主要的联系方式。通讯录更适合做企业级应用,具有天然基因。结合企业邮箱、支付、定位等基础能力,基于手机通讯录的创新能满足及时性、紧急性等诸多需求。电信运营商的某些产品,如“总机服务”,是这方面的例子,我们不需要去记住每一个同事的电话号码,而在使用时,打开拨号盘即可获取;基于通讯录,还可以将企业与企业关联,总机和总机关联,再结合云存储,挖掘更多业务往来、商机发现的机会,由通讯录带动企业的交流交往,这里仍然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小米黄页、360来店通只是开始。

如果把微信的联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微信更适合朋友间的交往,保持联系,维护关系,感受存在),那么,基于企业通讯录的联系则是一种工作方式(有着更明确目的性,能更快解决问题)。

2、小区应用。小区是不得不说的另一个重要场景,基于小区的应用同样是“我要”型产品。这正是当下正热的O2O服务范畴,嘀嘀打车、E代驾是这方面的先驱。广阔的垂直本地服务为手机通讯录带来了同样广阔的空间,O2O服务满足的正是 “我要”型需求。而这样的生活类服务需求又以生活小区表现得最为集中,有更多的创新可能。例如对周边商家资源的整合,在通讯录中完成对商家信息的推荐(拨号即搜索),等等,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3、农村市场。这是更广大的市场。事实上,微信主要还是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更多使用qq,或者直接用手机通讯录。从“我在”的心理需求来看,那里地域血脉宗亲等关系的健全,他们不需要用微信去刷存在感。“我在”的需求已经满足,留给农村的机会,更多是“我要”型需求。农村市场这样的使用习惯与内在需求,正好给了通讯录创新广大的可能空间。

基于通讯录的创新,在农村区域大有可为。运营商的“乡情网”等语音通信组群,如果加入更多的互联网元素,或许能实现更好的新生。

4.另外,诸如私密社交等场景,因为亲密感或陌生感释放了通话压力,电话语音也能传递更多的情感。因此,基于通讯录的创新也是可尝试的方向。

或许,回到通信的根本,手机,最基础的功能还是通话。

 

本文转载自 钛媒体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