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扑街”热看如何讨喜的炫富

1 评论 3074 浏览 5 收藏 14 分钟

扑街炫出来的东西或许就是你最擅长、最热爱或最真实的一面。青年人在互联网上以自损自贬的口吻描述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生活境况,他们拥抱污名并且乐在其中,这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潮。

扑街跟炫富,狼狈跟光鲜的两个词儿组合在一起就是前段时间大热的网红姿势。最初由俄罗斯DJ Smash 发起并 @ 几位朋友接力行成话题#Fallingstars,名媛们纷纷从跑车,私人飞机上“不小心”摔倒,不经意露出大长腿和一地的名牌包包,黑卡现金,昂贵单反……主旨就是姿势要美,内容要硬。

从ins名媛圈风行并且日益平民化的#Fallingstars在后期逐渐转变了画风,大家纷纷效仿、恶搞,开始借此进行创作,在国内形成了网友们的大型摆拍现场。

拼财富的扑街也逐渐变得靠脑洞和自嘲。性别、年龄、职业、国籍开始随之扩展,网友摔出了诗和远方,祖传的茶叶蛋,各种辣条,甚至是花呗账单……

自嘲恶搞的背后:网民的自我定义

这种个性化的戏仿恶搞是自嘲的一种模式,而互联网中的自嘲越来越从单纯的社交手段转化为对自我身份的定义的娱乐。扑街炫出来的东西或许就是你最擅长、最热爱或最真实的一面。青年人在互联网上以自损自贬的口吻描述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生活境况,他们拥抱污名并且乐在其中,这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潮。

在网络自嘲亚文化中,酷炫的话语和矛盾的身份之间的互动,蕴含着新媒体环境以及文化、社会、结构的张力。

消费时代让人成为符号的主人,也让人们成为符号的附庸,通过标志性的符号标签来进行身份标榜,让这种传播更加接地气和容易模仿——新手妈妈摔出奶瓶,小学生摔出作业,大学生摔出花呗账单……这些与游艇飞机相比显得多么穷酸,但这也正是网友对个人爱好大张旗鼓的炫耀。

不管是 Instagram 还是微博,到现在,在社交网络上认认真真扑街炫富的人已经不多了。从平民化那一刻起,这场炫富游戏的本质就慢慢变成“如何定义自我”的高级命题。

这种个性化的自嘲恶搞包含了对于自我身份的审视,因此在网民们进行接力赛的时候便包含了再生产者的文化语境,身份信息等新文本。恶搞的狂欢是通过结合网民自身的话语发力,走向群体抵抗的一种典型身份认同。网友发现自己的渺小与平凡,并通过戏仿、恶搞来拿回话语权进行自我的展示与定义。

能够拿回话语权的自我定义式传播借助话题本身强大的传播属性,迅速蔓延到更行各业,甚至延伸到一些严肃媒体或政府单位的新媒体账户。人民日报发起的话题下就炫富挑战也展开正能量的征集,内容包含消防员,电网工人,应急呼叫中心,江西消防借助炫富挑战来做消防装备的知识普及。这些劳动者的奉献精神借助变了形的炫富挑战展现出来,是每一个职业的“自我”展现

不管是个体网友的脑洞恶搞,还是媒体对群体的职业展现,都是在对于自身进行审视之后的定义与认同,经过“主我”的清晰自知,归结出有代表性的符号来展现主我。

“接力”式挑战的本质:归属与认同感

由于人处在一个普遍联系的社会之中, 要想协调自己的行为并实现自己的目的, 就要达到“主我”与“客我”的统一。经过主我的精准展现进行自我定义与认知后,个体仍需要来自客我的信息,即来自于外部世界以及他人的认同。完成挑战后的每一个点赞和转发,都可以带来这种外界“客我”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由于接力挑战的模式引起的“网络围观”的群聚现象更加精准有效,超越了单纯的看客心理和事不关己的态度,让这种外界认同感更为重要,与之相同的冰桶挑战也是如此,借助网友对外界认同感的需求引发全民参与再创造。

同时扑街炫富的本质也触及到了“人有我有、不能落后”的社交货币本质。这类病毒传播让人上瘾的原因是人们对群体归属感和自我认同的渴望,网友希望能跟身边的人产生关联,希望被接受,希望受欢迎,成为最酷的那群人。

当社交网络上流行一个模式的游戏,网友便很容易被群体的簇拥而上和兴奋情绪所感染。鬼步舞、海草舞、小猪佩奇……这些网红作品也都是同样道理。

但相比之下,海草舞、鬼步舞、#KikiChallenge等“网红”挑战虽然影响力大,更为“洗脑”,但没有炫富扑街用户参与的多元化。因为相比之下其年龄范畴较窄,偏年轻化。内容形式更加娱乐化,传播主体上便过滤掉了一些严肃媒体、官媒。

虽然火爆,但创作形式上只是同类型的模仿,变量除了主体和地点,二次创作的空间较小。它们主要以短视频为主火爆于抖音、快手、ins等平台,这些平台自身用户的单一性也使得其影响力的范围局限。

而扑街炫富的创作弹性更大,由于每个人都有“可摔”的内容,这个内容变量可变性更强。图片的形式更加方便模仿,微博多元化用户的传播平台也丰富了炫富挑战的创作空间,造成了各行各业都有话说的现象。

归属需要是人类动机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当看到自己的同事在扑街炫富秀技能,自己的同学在扑街炫富吐苦水,强烈的归属感激发了网友参与的积极性。当领域够宽泛,形式够接地气,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归属感,得到一定的感情支持和心理寄托。

如何讨喜地“炫富”

名流圈的炫富游戏能够得以“全民化”除了其后期脱离炫富本质的自我定义,“扑街”的表达方式也是原因之一。扑街和炫富的反差萌搭档,让即便在最初赤裸裸的秀财富阶段也没有被吐槽攻击,网友厌恶富豪们为满足“高级需求”的炫富行为,满屏的跑车、大牌包包、私人飞机,这些奢侈品本是点燃仇富情绪的导火索,在互联网上十分不讨喜。但扑街炫富的反差式表达却换来了追捧与效仿,让炫富的本质得到一定的化解。

互联网上网友们虎视眈眈的仇富心理让很多人有富不敢炫,很多明星网红习惯扭扭捏捏地露出名表,在自拍背景里‘不经意’秀出贵妇化妆品这种熟悉的套路,会让网友点透炫富小心思的同时还会下一场酸雨。

除了自嘲式的反差式表达,另一种聪明的炫富是通过显性直接式的安利跟直言不讳的表达来获得网友的好感,与其被网友猜出来心机满满地露富,倒不如真性情地表达:“碎钻不值钱。”

1. 反差式:富豪也扑街

纵观当下的社交网络,名人的照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滤镜、修图、角度样样不落。普通网友也不会上传自己的狼狈时刻,这种反差式的创意带来了吸睛的效果,使得炫富的敏感话题多了一点诙谐和讨喜。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网民使用社交软件时往往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某些需求,这一活动不仅可以让网民了解到别人的生活信息,更可以看到光鲜亮丽的名人扑街的狼狈,换来了全民狂欢,满足了网民获取信息以及娱乐的需要。

2. 显性直接式:炫富看人设

“人设”是指通过大众媒介渠道长期宣传营造,并传达给公众的整体形象。在网络的虚拟社会中, 真实社会角色与身份被剥离,出现新的界定。由于不依附于现实,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中扮演自己想要成为角色。

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人会极力找出某个角色的真实社会身份,仅仅依靠扮演者呈现出的表演来判定。

拿明星来说,按照自身规定的轨道,在不同的场所展示自身具有辨识力和标志性的统一形象,进行自我包装。

每个不同定位的人设的可炫富指数不同,张雨绮在小红书上强调自己用“平价”产品的女明星不一样,第一款推荐就是爱马仕的铂金包,大概14万元左右。不过这样赤裸裸的炫富不仅没有引起反感,反而获得了满满好感。大家觉得张雨绮这样才是女明星们的生活真相,使用平价面膜、平价化妆品,只是很多女明星的商业宣传或虚假传播罢了。

当直接、豪爽的炫富方式与平日不做作不假装的人设达成一致时,这种同类行为的频繁出现产生了“叠加效应”,使其作为积极因素让网友印象深刻并产生好感。而相比之下,当一些标榜朴素低调的明星有炫富痕迹时,产生与人设不相符的行为活动反而会直接导致网络仇富的负面倾向。

参考文献:

[1]蒋万胜,张芝龙.网络虚拟环境下网民集体观念的演变及影响[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 2015 (1) :52-56

[2]张艺凝,靖鸣.ALS冰桶挑战”事件的传播学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4.10.30

[3] 婷何梦.新媒体时代下“微博围观”的力量——以“冰桶挑战”为例[J]科技传播,2014.10.23

[4] 韩小燕.互联网时代“冰桶挑战”的病毒式传播解读[J]科技传播, 2014.12.23

[5] 黄勇.由“冰桶挑战”谈粘性营销[J]现代商贸工业,2015.03.15

[6] 梁晓燕,高志旭,渠立松.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社区归属感的关系:网络虚拟幸福感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06.15

 

作者:汤甜,公众号:S-Tech(ID:S-Tech1014)

编辑:蒋佳君

本文由 @腾讯研究院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