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一款流行的陌生人社交软件,究竟是如何迭代的?

11 评论 13330 浏览 49 收藏 20 分钟

本篇文章作者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创业经历,以及其产品从0到1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

继14年夏天NOP结束后,时隔四年,我再一次上路创业了。

这次的创业方向有点“离经叛道”,因为这次做的是社交产品,而非我之前做了十多年的线上零售;同时这次的产品JOIN是一款面向年轻人群的陌生人兴趣社交软件,35岁以上是不能注册的,而我自己今年夏天刚过完35岁生日。

半年前跟身边近友提到我要做社交产品时,他们的反应往往是:”你做了那么多年电商干嘛要做社交?社交多难做/社交有啥可做的?”

当时我知道自己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一个新方向,但还没开始可能没办法用语言表达清楚。

直到现在产品终于有了点样子,总算可以试着回答下了:

35岁的我,做了一款谢绝35岁以上用户的社交软件”JOIN”

一、JOIN是怎么诞生的?

前年我认识了我现在的合伙人于宙,在我们共同的朋友雕爷组织的饭局上,那时他正在考虑同城玩乐O2O的创业方向,也就是JOIN的前身。

之后我们也就是偶尔微信上聊聊他的创业进展,直到去年春天的一天,我俩心血来潮在我家附近约了晚饭。

我还记得一年半前的那天晚上,饭后我俩沿着长安街往我家方向走,边走边聊他的创业进展。

路上我随口问了他一个问题:如果他这次创业不成功,以他之前不错的个人经历,会不会考虑去大公司工作几年见识见识?他的回答是:不会,那就换个方向继续创业。

我听到这么“中二”的回答,当时心里的画面感是这样的:

直到去年底,于宙的同城玩乐O2O上线后,发现虽然很快积累了一部分活跃用户,但这个方向确实存在环节过多和线下部分太重的问题。

而我从今年开始每周定期去看医生调理身体,地点正好在他当时的办公室附近,所以完事后都会顺便去他那里坐坐。

有一次聊到很晚俩人都饿了,就跑到一家俄罗斯餐厅继续边吃边聊,听于宙讲他在美国留学时的故事,怎么想尽办法加入只有白人可以参加的学校里最好的兄弟会。

我问他为啥一定要加入那个兄弟会,他说在美国,无论是交朋友还是找伴侣,社交能力强的人都是最受欢迎的,而加入最好的兄弟会,既能证明自己的社交能力,更会拥有更多的社交资源。

后面他还讲了很多刚到美国时怎么通过人人网认识在相同学校/城市的中国留学生,以及后来怎么使用FACEBOOK等社交软件认识陌生人的趣事,而且那些在人人网和FB等社交软件上认识的陌生人,最后都成为进入生活并联系至今的朋友。

正巧那段时间我有一个越来越清晰的认知:当前互联网行业的普遍增长焦虑症,并不是市场到顶了,而是流量红利到头了。之前整个互联网那么多年来一直关注的是流量,而不是流量背后的用户潜在需求和用户真实行为。

而当听完于宙在美国的社交经历,我想到社交软件正是最需要去理解用户精神需求,最能反映用户真实行为,最返璞归真把用户当成人而非流量的互联网产品。

所以当场向于宙提议应该转型,一起做一款面向青年群体帮助陌生人之间建立兴趣关系的社交软件。

我俩一拍即合之下,新的JOIN就从这家异域风情的餐厅里起航了。

二、JOIN的从0到1

于是在我们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完成了同城玩乐O2O向陌生人社交产品的转型,并尝试了多个不同的产品形态,直到国庆期间上线的这个让我们有信心可以拿的出手的版本:

35岁的我,做了一款谢绝35岁以上用户的社交软件”JOIN”

5月份,我们探索社交的第一个版本上线,产品形态是一个瀑布流式的“前置朋友圈”,当时我们是希望通过图片日记结合地理位置的形式,帮助存在相互兴趣和距离关联的用户建立联系。

结果是虽然早期用户的原创内容写入率还不错,但用户相互之间的互动率显然并不OK。

由此我们发现,图片日记的形式更适合于自我展示,而这样的内容形式却并不利于互动关系的建立。

于是在7月发布了第二个版本:产品形态从瀑布流变成信息流,并且强化了基于关系的关注和IM聊天功能。然而虽然用户的双向互动率确实有所提升,但同时也出现了信息流的内容杂乱问题。

8月份,针对信息流的内容杂乱现象,我们想通过信息分类的形式,把内容结构化。然而这次的尝试并不算成功,收到了一些老用户的反馈,获取信息的路径变长了,同时一些随机性的心情状态,也无法清晰直观地对应到相应的频道。而好消息是经过之前这三个版本的试错,我们也不断地迭代对社交的认识,终于开始在产品上有了手感。

于是到了9月,JOIN的第一个里程碑版本终于上线了,在这个版本中,我们提出了社交名片的概念,产品形态由最初的以内容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通过社交名片卡片化结合三观语音问答的形式,把真实有效的社交信息提炼出来,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直观连接。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里程碑的版本,因为从数据指标上,日访问量/停留时长/打开次数/留存率直接就翻倍了;而在用户行为上,亦能看到每天通过社交名片和语音问答建立的双向好友关系数量持续不断增加,且用户生成内容的数量和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并且通过用户调研,我们发现新加入的自然用户里,有相当比例是通过朋友/同事/同学推荐而来的。

说白了,新的产品形态,开始能让用户在这里建立真实有效的新好友关系,并在这个社交场景下,主动地发布日常的生活状态和真实的观点态度。而且用户开始愿意主动把JOIN推荐给身边的人,也说明这是个他们觉得有意思有价值对他们有帮助的社交软件。

所以到了这个版本的产品形态,我们终于完成了从0到1的过程。就是在产品前端的视觉和交互层,给人的感觉还是些重。

于是我们又用了几周的时间,进行了前端的轻量化改版,让信息结构和细节更加简洁;并且在IM聊天界面使用了比较明显的圆角矩形化,在视觉上更加强化突出message;同时之前黄色和紫色的主色系基调,调整为在视觉上更加活泼且统一的渐变西柚色。

国庆期间上线的新版本,广受用户尤其是女性用户的好评。也就意味着现在的这个版本,终于可以公开亮相了。

当然现在站在1的起点上,我们并不会停止产品形态和社交关系的探索和进步,随着这些天新用户的持续涌入及随之带来的新的用户行为反馈,我们有了更多更好的想法和手感,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JOIN每个月都会有日新月异的进化。

站在今天的视角,回顾最初版本的产品形态和表现,可以说打0分都不为过。然而,如果不敢从0开始,又怎么走到今天的1甚至未来的10到100呢?

我前天在JOIN上发了条心情:1和100之间是99的差距,而0和1之间是100的差距。

之前我一直很不喜欢“初心”,因为这是一个被用烂了的词,但现在我可以给出一个我对初心的定义:像幼童面对全新的世界那般好奇且勇敢,无知但虔诚地学习,笨拙但迅速地进步。

三、JOIN想做成一款什么样的社交产品?

虽然产品形态上不断变化,但我们对JOIN的理解和定义一直没变:面向青年群体的陌生人兴趣类社交软件。陌生人社交的领域很大,JOIN和市场上其它陌生人社交产品有如下几个区别:

35岁的我,做了一款谢绝35岁以上用户的社交软件”JOIN”

首先,JOIN不是纯粹的异性交友(YP)软件,为了在产品早期就避免男性用户冲着约而来骚扰女性用户,我们在每日的陌生人社交卡片匹配策略,是按照同性异性各半的比例,且在早期暂不提供匹配卡片的条件筛选功能。

而且,我们相信陌生人社交产品更应该奉行“女权主义”,产品形态和机制上更加倾向保护女性用户,满足女性用户需求,给予女性用户更好更安全体验更佳的社交环境(在实际生活中是由社会约束机制实现的)。

绝大部分女性用户上社交软件的目的不是来Yue的,这点大猪蹄子们心里要有点B数且充分尊重,而健康可持续的双向社交关系,最终受益的是两性双方。

35岁的我,做了一款谢绝35岁以上用户的社交软件”JOIN”

其次,相比大部分社交软件,JOIN的注册门槛相对较高,需要用户使用真实照片作为头像,并填写更详细的社交资料。因为我们认为,一段有效的社交关系的建立和维系,离不开较为丰富的个人信息展示,以及相应的健康的社交目的。

在实际生活中,陌生人之间建立连接,除了需要场景介质以外,亦需要真实且对称的社交信息,比如你不能戴个假面具形象见人吧?而且认识人时总要做个自我介绍,而且介绍越详实,才能让对方对你感兴趣,并放心和你交朋友吧?

然后,与其它陌生人社交产品不同的是,在JOIN上,用户之间需要通过向对方发出好友请求,或者通过语音回答对方设置的个性问题,待对方通过后成为双向好友关系,双方才可以进行点对点的聊天。而不是象其它陌生人社交产品那样,可以零门槛地单方面搭讪甚至骚扰他人。

陌生人社交之所以难做,因为需要帮助用户有效而非高效地建立连接和关系。而且我们认为关系比连接更重要,不能建立持续正向关系的连接是看似高效实则无效的。

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哪种持久关系基于单方面索取;到了网上亦是如此,用户之间是互相需要互相满足互相提供价值的对等共生关系,而不能是不对等的零门槛地单方面索取价值。

最后,为什么要限制35岁以上的用户?因为人到中年后,随着社会身份和家庭责任的强化,自然会身不由己地进入社交需求固化和社交目的功利现实的状态。

而我们希望打造三观契合和兴趣相投的非功利需求社交关系,为了保障JOIN的社交属性,所以早期可能暂时无法服务中年用户。当然35岁前注册的用户,在之后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而且说实话,我们亦希望在JOIN上每个用户可以畅所欲言自我表达,而不是父母领导老师都在的朋友圈。

比如下面这张和哥们在都江堰的爱情第一楼下“搞基”的照片,我是不会发在朋友圈上的,这辈子都不会:

35岁的我,做了一款谢绝35岁以上用户的社交软件”JOIN”

四、JOIN的于“大护法”

前两天我的合伙人于宙在他荒废已久的公众号上,发布了他用一整个国庆假期写的《JOIN于宙:“我遇见了所有悲伤,但我依旧欣然向往”》。

说实话在他发布之前我并没有看过,当然我这篇也没提前让他看过,我们彼此有这个默契。

相信大家看完他这TOO FUCK LONG的万言书后,会觉得他特别随性傲娇,和我完全是不同风格的人。

按理说我应该是完全受不了他这样的人的,然而可能是缘分吧,我俩无论是之前的朋友交往还是之后的共同创业中,居然从来只有讨论没有争论,要不他接受我的观点,要不我赞同他的意见,要不就是我俩化学反应出更好的想法。

别看于宙的文章风格天生骄傲放荡不羁,实际上作为朋友和伙伴,我看到了他的两面:一面留学期间就是成功的美股衍生金融产品独立交易手,回国后又摇身一变创立了在多个城市排名第一的网红蛋糕店(榴莲宝宝),还是在全网拥有数十万粉丝的知识大V“风尘棋客”,也是拥有雕爷和醉鹅娘等众多网红朋友的社交达人。

曾经有一个于宙的粉转黑,听到我和他一起在做JOIN时问我:你为啥和他一起创业啊?他之前吹的那么厉害,那个同城玩乐O2O不也没做起来。

我是这么回答的:人生两件难事,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放到自己口袋里(美股&蛋糕),把自己脑袋里的东西放到别人脑袋里(粉丝影响力),他不到30岁都做到了。

而另一面,在一起并肩战斗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于宙更加内在的闪光点:他无时无刻不在研磨产品细节,每天都在深度思考产品形态方向的演进,从来不被挫折所影响情绪,永远保持莫名其妙的乐观。所以哪怕他之前没有过互联网创业经历和产品经验,我都深信不疑他是个天生的创业者和优秀的产品经理。

35岁的我,做了一款谢绝35岁以上用户的社交软件”JOIN”

五、蜗牛角上争天地

梁宁曾写过一篇公众号文章《蜗牛角上争天地》,其中提到一部漫画《棋魂》:被古代围棋高手灵魂附身的现代小学生小光,逐渐开始对围棋感兴趣,并要求附身灵魂不许帮忙,要用自己真实的实力下出属于他自己的棋。

当年我看到这篇文章无感,时至今日再看深得我心。社交正是在蜗牛角上争天地,看悟性,看理解,看手感。而我们也正是小学生小光,之前没做过社交,没有风光的妄念,只有简单的追求,抓住真实的感受,静静地进步变化,在这场社交试验的棋盘上,下出更好的一局。

另外巧合的是,于宙同学还有个身份是国家象棋运动员。

四年前我结束NOP的创业时,微信签名改成了“心有菩提手有刀,欲成舍利却成妖”。而今朝再启程,耳边响起的却是《西游降魔篇》里段小姐的话:“敢拿着一本儿歌三百首下地狱打妖怪,这才是真正的大勇”。

关于儿歌三百首本来还有个感悟,放在这里有点突兀,就删掉发在JOIN上了,想看的话可以去JOIN上在心情里搜索“儿歌三百首”。

好了,写了这么多,也没打算开打赏请大家捧个钱场,就希望大家好好用用JOIN捧个人场,我在这里等你。

35岁的我,做了一款谢绝35岁以上用户的社交软件”JOIN”

PS:因为有些心情我会发成仅好友可见,所以我通过好友的标准是:

基础条件是真实头像&有趣的签名和个人资料(尤其是“关于我的几件事”)&有趣的问题。

加分项是发布过有意思的动态&在JOIN上有5个以上的好友关系(我很多时候会通过一个人在这里的好友数量和质量选择通过好友或主动加好友)。

 

作者:风尘棋客(于宙),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Kelley商学院,同城玩乐平台JOIN创始人,曾受邀长江商学院做O2O相关讲座(知乎:风尘棋客;微信公众号:edisonlab;yuzhouedison@qq.com)

本文由 @风尘棋客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找了半天没找到搜join号加人 😡

    来自北京 回复
  2. 广告打的不错

    来自上海 回复
  3. 我下载看了下,前面注册流程过于麻烦,而且社交这方面、尤其是不熟悉的平台,强制要求用户上传真实的照片,体验感很差,我是拒绝上传的。

    来自江苏 回复
  4. 你这么温柔,我会忍不住去下载滴~

    来自四川 回复
  5. 做社交,是对人性、社会的深刻洞察,重点靠:悟!!这也是社交难做的根本原因,你悟懂了,你就很容易;悟不到就坐等凉凉吧。
    但在这一徒上,悟得最远的也就是某大鹅吧。
    但大道无边,终点漫漫,希望楼主可以眼冒金光,弯道超车吧
    但看楼主做题思路,貌似仍在某鹅、某斗的阴影下,楼主加油!!!

    来自广东 回复
  6. 前端时间帮客户规划产品可想到了这个“前置朋友圈”的形态,但是我觉得这还不够,太斯文,对于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年轻群体没有致命的吸引力,在做了进一步优化之后,信心满满的告诉客户时,他已经放弃了。

    来自山东 回复
  7. 上次用的时候刷的Feed流大部分是职场人士,我们学校也没有几个用户,活跃用户几乎为0,等到校园推广的时候,一定再下!

    来自湖南 回复
    1. dau翻了几十倍了

      来自北京 回复
  8. 一切就找那么一个引爆点,恭喜 😎 😎 新功能推荐:日常搭伙吃饭,纯AA生活

    来自广东 回复
  9. 好软

    回复
  10. 深有体会
    0到1 比1到2345都难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