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衣库事件之后,无节操借热炒作再度来袭

1 评论 9829 浏览 1 收藏 7 分钟

一、

7月15日一大早,刚打开电脑,就被一则消息刷爆了。

北京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流出,各路网友“无私”奉献了各种内容,两位主角以及躺枪的路人都被挖了出来。

一场全民狂欢开始了。

有人怀疑这是优衣库的自我炒作,如果这真的是一次炒作,那么只能说这种手段实在是太没节操了,将品牌形象和“约X”挂在一起,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优衣库的资源与网友的需求并不匹配,即便利用这种炒作获得了大量的关注,这种关注可以有多少能转化为销售,实在是有待考虑。

而且从女性市场来考虑,恐怕是会流失一部分女性用户的,谁也不想让别人说自己穿得是“约X女”穿的衣服。

太掉价!

所以如果优衣库的领导脑子还清醒,应该不会做这种傻事。

二、

从网络上流出的照片来看,主角用的手机是苹果手机,画面略微有些燥点,这让某手机厂商觉得有点太那啥了!

15日凌晨两点,某手机厂商官微发了一条微博,吐槽苹果手机,并同时宣称自己的手机很好以及非常好,它是这么说的:

不会让你的爱情有噪点,绝对是爱拍的神器。

这又是一次借势营销,视频刚刚流出不到几个小时,某手机厂商科技就立刻跟了上去,这反应速度也算是牛掰掰了。

可是这样真的好么?

这又回到前一部分说的,将品牌形像和“约X”联系在一起,依靠无下限刷节操来博出位真的有人买账么?

我们不去讨论视频两位主角的道德问题,单从企业来说,这种无视个人隐私,只为了博眼球而借势的行为真的应该吗?

企业的社会公德何在?

三、

还是在这一天,朋友圈又流出了一个消息。

某招聘网的某工作人员流出一组优衣库不雅视频的照片,并附上某招聘网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引导网友关注某招聘网的公众号,回复关键词获取视频内容。

这里艾瑞克闻到了两个味道:一个是临时工,一个是借势营销。

这东西不是官方微博或者微信发出的,而是一个“某工作人员”放出的,自然可以理解为这是员工的个人行为,就是我们最熟悉的临时工行为。

出了事跟官方没有关系!

某自媒体帐号和某招聘网的这位“某工作人员”是好友,以此写了一篇文章,用来详细报道整个优衣库事件的,然而这个报道似乎有哪里不对劲的地方。

文章引用了大量的图片,当然秉持着保护和谐的基本原则,将很多基本信息都给隐藏了,然而通篇文章却处处都在时时提到某招聘网的名称,以及某招聘网的公众号,还有回复关键词就可以获得“不雅视频”的信息。

文章的最后还特意写了一句:关键微信公众号“XXX”,回复“XXX”即可的字样。

节操碎了一地的感觉。

四、

从企业来说,想出名无可厚非,可是在关注度和企业公德方面,是否该有个权衡?

不雅视频的行为本无可厚非,都是个人行为,我们唯一可批判的就是在公众场合放纵私欲以及将视频上传到网络这两件事。

抛开这两个行为再来看,网友的各种人肉搜索以及企业的借势营销,都是对两个主角的人身攻击和隐私侵犯。

尤其是一众媒体在报道的时候,仅仅在“和谐”的角度对图片进行了处理,却没有站在“隐私”的角度对主角的面容进行模糊。

这让艾瑞克想到了以前经常看的报道,被采访者说可以打马赛克吗,然后下一秒马赛克就出现了。被采访者接受采访的前提是打马赛克,然而这种要求却变成了一个笑点,变成了一个用来逗观众笑的梗。

如果口头承诺有法律效应的话,主持人已经违反了契约,同时侵犯了个人隐私。

回到不雅视频事件。

各种媒体为了曝光,堂而皇之的将主角的照片摆出来,而且还进行深挖,将网友人肉出来的生活照也摆出来,甚至是将主角的朋友照片也放出来,这种做法是否该受到批判?

回看过去种种门事件,媒体为了点击量疯狂转发,各种披露主角的信息,最终在全民人肉的狂欢中搅乱一家人正常生活,弄得主角们不敢与外界接触时有发生。

难道还要再来一次吗?

#专栏作家#

艾瑞克,微信公众号:艾瑞克自留地(ID:zwlp520),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观察员。自06年起持续关注互联网行业发展,对互联网各种商业模式和案例有些粗浅认知,长期混迹于各大新媒体,发表一些浅知拙见。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农夫与蛇 ,农夫被蛇咬死不是因为农夫善良,蛇恶毒。蛇妖人为了自卫。这是大自然规律。而农夫却不知道。 农夫太蠢。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