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角度看,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17 评论 13404 浏览 35 收藏 13 分钟

昨天大量的百度已死的消息和文章出现各个网站平台,因为在百度通过搜索引擎将大量的流量导入百家号,搜索新闻是出现在第一个页面的内容大多是百度平台的内容。那我们今天从产品的角度看看,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01

原文作者得到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结论的论据有两个:

第一个是百家号内容质量差,并举了一篇朋友分享过来的百家号文章为例:

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这样一篇明显违背事实的新闻在百家号上面的阅读量已经超过40万。

并以此为例,作者迁移到了百度经验、百度百科等百度系产品上。

第二个是百度通过搜索引擎将大量的流量导入百家号,搜索新闻是出现在第一个页面的内容大多是百度平台的内容。

那这样就得出一个结论:“作为搜索引擎的百度已死。Baidu.com已经不是你寻找中文互联网内容的地方,而是百度自家的站内搜索;它将你引向的不是中文互联网中的优质精神食粮,而是囤积在自家的腐臭变质内容。”

作者认为是百度这个万恶之首祸害了中文互联网的优质食粮,这很具有理想主义情怀,也很与我们的认知在很大情况上相符合。

论证确实很精彩,但是有一个逻辑问题和两个事实问题。

一个逻辑问题

百家号上面有大量推荐的虚假信息,但是搜索引擎上面推荐出来的百家号信息也是虚假信息吗?如果不是,那么两个论据就没有办法相关联,也就无法推断出“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的结论。

两个事实问题

  1. 第一个问题是百家号的内容质量很差,那么是不是其他平台的内容质量就很好?是真实、客观的?
  2. 第二个问题是百家号的内容是怎么上的百度搜索入口推荐页?换句话说,为什么百度搜索为什么给我们推荐的是这些信息,而不是其他的信息?

02

要弄清楚这三个问题,就得先弄清楚搜索引擎百度和百家号的基本产品逻辑。

先说搜索引擎百度,当我们查询某个信息,比如人工智能,一般出现的内容会有这些:

第一位的是广告,这个不用说,百度的最大现金奶牛。

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第二位的是百度百科,如果有这个词条存在的话。

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百度百科这个产品的逻辑是什么样的呢?

百度百科其实是一个维基百科的复制产品,上面的所有人都是由用户自发撰写、修改的。百度负责的是对用户提交的信息进行审核,查看是否有政治错误、大的语法错误、格式等等。所有这种维基式产品都不可避免的有很多纰漏和错误,但有总比没有好吧。百度百科比维基百科的中文版内容完善许多,并且很多维基百科的词条是用户直接从百度百科上copy过去的。

百度经验是于百度百科同一个逻辑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内容都是众智成果,并且对于很多用户而言具有巨大价值。相信这一点没有人可以否认,基本上中文领域的每一位用户都可能受到过这两个产品的帮助。

紧跟其后的两条,一条是一个人工智能相关网站,一条是36氪的一篇相关文章。

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再然后是信息聚合,内容全部是来自于百家号。

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解释一下这一块内容:除了百度,在其他搜索引擎,比如:360、搜狗上搜索新闻的时候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块信息聚合内容区。这个产品的目的就是能够让用户快速方便的查看新闻。

我们看一下上面的百级号是那些:新华网、光明网、虎扑足球、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基本上都是一些比较有信誉的新闻网站,国字号的新闻网站还别排在了最前面。唯一可能感觉有点乱入的可能是虎扑足球。

从百度新闻聚合区的内容来源开看,百度推荐的新闻还是比较靠谱的。从后面的时间上可以看出,这些文章都是最新发布的,这也符这块区域的产品目标。

百家号后面是名为人工智能的电影的豆瓣页、人工智能概念介绍的文章(百家号)、人工智能电影的百度百科。

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这三条和前面的两条,应该是真正搜索引擎给我们推荐的内容。至于为什么会是这五条内容而不是其他,会和很对因素有关,这涉及到搜索引擎的底层规则。影响内容展示的主要因素无外乎时间、关键词匹配程度、浏览量、用户标签、权重等等。

大家查询之后最喜欢看那些页面,搜索引擎就给你推荐那些页面。而一些百家号内容出现在百度搜索前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文章是大家喜欢的。(至于为什么搜索出现的百家号内容低质,后面会在解释百家号产品逻辑时解释。)

第一页最后面是人工智能吧和相关信息推荐。

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百度贴吧对于很多用户而言也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产品,提供给具有某一相同属性用户聚集的场地,虽然现在是大量百度广告、专业骗子的聚集地。

相关推荐不说,搜索引擎上一项很棒的功能。

总结一下:

  1. 百度搜索出现的信息聚合区域的信息基本上属于相对可靠的。
  2. 百度搜索推荐出现的百家号内容都是受到用户认可的。
  3. 百科百科、百度经验这些产品的内容属于众智产品,虽然内容质量可能有所欠缺,但价值巨大。

通过以上梳理,一个逻辑问题和两个事实问题中的第二个问题可以得到解答。

03

现在剩下两个问题:一个是两个事实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另一个是上面解析过程中出现的“为什么受到用户认可的百家号信息是低质量信息?”

这个问题我会从百家号及推荐类产品的产品逻辑,人的心理这两个方面进行解说。

百家号类产品的产品逻辑:

(1)推荐引擎资讯类产品的游戏玩家

我们看到的百家号内容是如何到我们眼前的呢?

内容生产者在百家号中生产出一篇文章,然后经由平台推送到可能会阅读这条内容用户的信息流(信息就,就是大家在APP中看到的内容列表)中,如果第一波推荐用户阅读数据好,平台会进行更大规模的推广,如此往复,直至到了某一时间期限,会停止大规模的推广,给新的内容腾挪出推荐空间,但是还是会有零星的推荐。如果第一波推荐的阅读数据不好,那么平台会及时止损,通知推荐资源的投入。

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推荐资讯类产品的玩家

从上面的解说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类产品的玩家由三部分组成:内容生产者、平台和用户。

  1. 内容生产者:专业内容生产者(如各大新闻网站)、个人自媒体从业者、普通写作者和妖魔鬼怪。
  2. 平台:平台的工作是推荐策略的设置和内容审核。
  3. 用户:消费内容。

(2)一篇爆款文章的诞生路线

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一篇爆款文章诞生的路线图

只要你的内容得到平台用户的认可,你的数据数据就会起飞,成为爆款,这与搜索引擎的内容展示策略很相似,但是为什么这样诞生的文章却内容质量很低?

答案很简单:用户使用目的的不同。

当我们使用搜索引擎是,一般有确定的目标,会快速规律和选择信息内容,这样得到认可的内容一般而言都是比较有价值,能解决问题的内容。但是当我们使用资讯类产品的时候,我们是一个单纯的消费者,看到什么吃什么。

如果我们把用户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使用搜索引擎是的用户是一个精明果敢的猎手,使用咨询类产品的用户就是等吃食的小孩,更何况在资讯类产品这个平台上还有一些“妖魔鬼怪”。(妖魔鬼怪:推荐引擎资讯类平台上专门通过快速生产吸引人眼球垃圾内容以获取利益的内容生产者。)

就这样,谎言和低俗的内容就被我们认可。百度将这些降智状态的“用户”挑选出的内容推送给高智状态的用户时,一切不言而喻。

所以说,还是希望百度能够以更合理规则来推荐百家号内容到搜索显示结果中。

04

一个骚情的结尾。

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提到了未来的十二种必然,过滤就是其一,但是显然这种过滤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虽然很艰难,但作为平台方,应当承担起更重要的内容审查责任和内容管理机制。除此之外,政府、用户等等都应当承担起责任。

 

本文由 @曹同学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百度没有已死,它是正在死而已

    来自广东 回复
  2. 你说了这么多,我还是觉得百度搜索引擎这个产品提供的搜索结果很垃圾。。。
    P.S. 单从文章中挑一个曹作者的观点,比如“百度百科其实是一个wk百科的复制产品,上面的所有人都是由用户自发撰写、修改的。百度负责的是对用户提交的信息进行审核,查看是否有政治错误、大的语法错误、格式等等。所有这种wk式产品都不可避免的有很多纰漏和错误,但有总比没有好吧。百度百科比wk百科的中文版内容完善许多,并且很多wk百科的词条是用户直接从百度百科上copy过去的”,就可以看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逻辑混乱的,并没有深度思考和查阅相关数据资料来支撑自己的论点。
    一、 论证的结构通常是“结论+理由”。结论是作者想要证明的、说服别人相信的观点,一般具有不确定性,而理由是用来证明结论的。这里作者的
    结论:百度百科(这个产品的逻辑)是wk百科的复制产品。
    理由1:百度百科上面的所有人(内容)都是由用户自发撰写、修改的。
    理由2:这种wk式产品都不可避免的有很多纰漏和错误。
    理由3:百度百科比wk百科的中文版内容完善许多。
    理由3.1:很多wk百科的词条是用户直接从百度百科上copy过去的。

    二、这里作者想证明百度百科是ek百科的复制品,但是下面给出的支撑论据中,没有一条是有说服力的。高质量的论证应该符合“可接受性、相关性和充分性”这三个标准。
    1. 首先,可接受性就是,如果是主观的观点,那应该是普遍共识或被权威认可,若是客观观点,那应该确保真实可信,要有准确的事实陈述、提供靠谱的数据。这里作者犯了概念模糊的逻辑错误,认为“百度百科是wk百科的复制品”,但给出的理由中却没有用事实或数据说话,而是想当然将主观的观点或感受作为证据,例如出现了很多宽泛抽象的形容描述:“所有人(内容)”,“很多纰漏”,“完善许多”,“很多是用户直接……”,还出现了一些涉及价值判断的词,如“完善”。这些其实都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觉,没有用到准确的数据去验证所谓的“多”到底有多少,占多大比例,因此并不能证明“百度百科是wk百科的复制品”。
    2. 其次,相关性就是理由和结论之间必须存在关联。这里作者我们从发文平台上并不能找到曹同学的相关身份信息,但如果作者是跟百度有利益关系的人,那么可能会违反利益中立原则,这段话的可信度也就没那么高。
    3. 最后,充分性就是指理由要“足以”推出结论。这里作者想证明“百度百科是危机百科复制品”,但却在理由2、3中表示“wk式产品有纰漏和错误”“百度百科比wk百科的中文版完善”,这些论据似乎并不能直接推理出百度百科复制了wk百科。

    三、综上所述,我认为曹同学至少在撰写这篇文章的这段话的时候,并没有仔细思考,列举充分的事实依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反而犯了一些逻辑谬误,因此没法说服我让我觉得百度百科的产品逻辑是复制wk百科。

    来自广东 回复
    1. 可以不用,现在互联网 产品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随走随用。
      中文互联网本来就鱼龙混杂,微信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号、大鱼号等其他内容圈子平台主意要把优质内容放在平台上让网友和需要的人来看,只是有些“自媒体作者”等同恶心,自己有意写低俗、下三滥文章放在上面,没有逻辑、没有内容、纯属标题就能吸引一些人来关注和评论,中国网友本来就多还蠢,极具煽动性的文章就能把你们这些小年轻给煽动起来,可结果呢。一样骂着公司、用着人家产品、领取人家红包? 笑话吧,当然可笑。
      自己没有进入大厂的能力,没有大厂的思路,没有实际的了解工作背后的性质和努力,就不要随意评论无任何事实的观点,纯属自讨没趣。

      来自浙江 回复
    2. 感谢这么认真回复。我在这儿想要说明的是百度百科是一项中文信息领域很有贡献的产品,且是类似维基类产品中中文词条最完善的。当然百度百科能优化的还有很多了,而且百度也一直在做。

      来自甘肃 回复
  3. 02 总结第二条 搜索推荐的百家号内容都是受到用户认可的。我认为这点不尽然对。
    1.很多用户每次搜索出结果根本无法辨别哪些是百家号内容,甚至点进去之后才发现是百家号内容。
    2.而且如果小明想找一个很权威的微积分概念,搜索出结果他选择标题看起来很不错的一条,结果点进去是百家号,内容都是各种胡扯,他作为用户,是会认可这个百家号的内容吗?
    所以我觉得搜索出的内容,百度不设置专业识别,甚至存在故意引流低识别能力人群。而这些人都不尽然是认可百家号的。

    回复
    1. 😀 您看下后面的

      来自湖北 回复
  4. 百度搜索当前主要工作是如何有效审核管理UGC

    回复
    1. 确实,推荐类咨询产品问题都很严重

      来自湖北 回复
  5. 是个托

    回复
  6. 感觉这篇文章有点主观成分, ➡

    来自广东 回复
  7. 然而今天百度首页已经看不到百家号内容了 😮

    来自广东 回复
    1. 舆论监督的力量,就是不知道能保持多久。

      来自湖北 回复
  8. 没啥技术含量

    回复
  9. 如果你不是百度的托,那么你的文章还不错,时间会证明

    回复
    1. 哈哈哈,那就等时间证明吧

      来自湖北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