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口、平台、出口三个视角,重新认识朋友圈

2 评论 3760 浏览 17 收藏 12 分钟

线上社交是线下社交的映射,朋友圈是个开放的广场,但它也有自己的范围,本文从入口、平台、出口三个视角认识朋友圈,更好地使用它打造自身形象。

距离微信上线已经八年了,2012年4月,微信4.0上线朋友圈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软件将图文音视频分享到朋友圈。

在2019年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表示:朋友圈从发布到今天,从整体上讲,每天进入朋友圈的人数一直在增加,每天有7.5亿人进入,每天进入十几次,可以说朋友圈承载了我国的线上社交。线上社交是线下社交的映射,朋友圈是个开放的广场,但它也有自己的范围,本文从入口、平台、出口三个视角认识朋友圈,更好地使用它打造自身形象。

一、朋友圈是个入口

微信是一款社交软件,朋友圈是满足我们社交需求的一个入口,哪些人的哪些动态可以出现在我们的朋友圈里呢?下面从人和内容两个角度展开。

什么人可以进入我的朋友圈?我又可以看到谁的动态?从人的角度来讲,基于是否主动展示朋友圈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完全关闭朋友圈:在发现页面关闭朋友圈入口,相当于屏蔽所有人的动态,同时自己不发朋友圈,不会在他人朋友圈中显示自身状态,即屏蔽自己动态。

二是完全开放朋友圈:发现页有朋友圈入口,对内不屏蔽任何人动态,对外让所有微信好友能够接收(或可以查看)到自己的所有动态,开启朋友圈更新提醒,并且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

三是半关闭/半开放朋友圈:这种状态介于前面两者之间,根据参与朋友圈的程度分为三种情况:

  1. 一种是打造基于自己的朋友圈,主要是发表自己状态,不关心他人动态,在发现页关闭朋友圈入口,但可以从我的相册里进入发表个人动态,这个动态会显示到被允许查看朋友圈以及没有屏蔽自己的好友朋友圈中。
  2. 一种是浏览别人的朋友圈,主要是刷别人的动态,评论或者点赞,保留发现页的朋友圈入口,但很少发表自己状态。
  3. 还有一种是选择性发表朋友圈,从时间上和好友关系上进行选择,时间上设置对好友三天可见或者半年可见,在好友关系上通过选择可浏览的联系人设置朋友圈动态对谁可见。

其实朋友圈的入口不会被完全关闭,即使关闭发现页的朋友圈入口,也不妨碍我们主动点开他人头像查看对方朋友圈。从微信的页面设置上可以看出(如下图),我们可以四个一级菜单进入朋友圈,只不过进入需要的流程不同,从“发现”和“我”界面进入朋友圈只需要一步,这与不同界面的功能侧重不同有关。

从朋友圈里展示的内容上讲,从形式上可分为文字、图片、影片、文章、音乐、H5。通常我们发布的原创内容不会被微信屏蔽,一般从第三方平台分享到朋友圈的链接存在被微信拦截的情况,比如抖音短视频不可以直接分享到朋友圈,要将短视频保存到手机本地,再上传到朋友圈中。还有一种情况是分享到朋友圈的文章由于内容违规被微信处理,虽然不能查看具体内容,但在被处理之前分享到朋友圈的仍可以显示标题。

张小龙设计朋友圈的初衷是希望用户分享图片而不是文字,如果从朋友圈主页面发表状态,通过点击右上角的相机图标进入编辑状态,点击后出现的是“拍摄(相片或影片)”“从手机相册选择”“取消”三个选项,而不是给用户提供图片或者文字选项,如果想发表纯文字,需要按住相机图标一秒才可进入文字编辑状态。

无论从发表状态的入口图标设计上还是表达形式的选项上,都可以看出张小龙希望用户用图片、影片记录生活,而非单纯的文字。因为图片更容易吸引人,而且相比于文字更容易编辑,用户参与朋友圈的门槛较低,使得朋友圈成为我们关注的入口。

朋友圈是进入圈子的入口,而且进入门槛很低,进入朋友圈仅仅是我们了解好友的一个途径,使用朋友圈则是展示我们人设的途径。

二、朋友圈是推广人设的平台

朋友圈是一个平台,虽然微信相对于微博里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强连接,但出于多种关系,很多未曾谋面的人成为自己的微信好友,2018年通讯录朋友人均比三年前多了110%,每个月有10.8亿个活跃用户,朋友圈不单单是个人发表情绪的私人场域、熟人场域,它逐渐成为公共场所。

在微信上了解一个人,除了进行聊天外,朋友圈不外乎是第二种途径。多数情况下,我们在不了解一个人时,往往通过朋友圈去了解对方。按照了解对方方式的便捷程度,从方便到复杂,本文对朋友圈的构成要素进行以下排列:头像>朋友圈内容>昵称>朋友圈封面>个性签名。

通过观察自身196位好友的头像,本文将头像分为风景类、抽象画类、明星偶像类、自拍类、孩子类、动物类、卡通类、网络非主流人物类、广告类九类。

对于朋友圈具体内容,从发布内容的呈现形式上看,有文字、图片、影片、文章、音乐、H5,通过不同的组合搭配,有11种呈现方式。相比于纯文字,我们更倾向于看图片,此外文字+图片更受青睐。

朋友圈从发布至今,从整体上讲,平均每个人花在朋友圈上的时间是固定的,不会随着好友数量的增多而增加时间(张小龙2019微信公开课)。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不可能具体看一篇长文或者长视频,根据内容对用户的吸引程度由大到小,本文对朋友圈内容形式进行如下排列:文字+图片>图片>文字+视频>视频>文字>文字+音乐>音乐>文字+文章>文章>文字+H5>H5。

此外,对于图片的数量,以1、2、3、4、6、9张为宜,在排版上较为合理。并不是数量越多越好,图片数量多容易分散人的注意力,如果不点开具体照片,不能一眼看到图所传达的内容。

从发布时间上看,根据《2015年微信生活白皮书》可看出:人们对于朋友圈的关注集中在起床时、午休时以及下班后。集中在7点、10点—13点,17点—22点。因此在这些时间段/点发布动态相对容易获得他人注意。

对于新加的好友,我们会注意其昵称,但为了方便查找到对方,我们通常会修改备注。如果自己的昵称在别人那里是按照对方的备注显示的,对于展示自身形象的作用不大。

至于朋友圈封面和个性签名,处在很隐藏的位置,进入好友的朋友圈界面才能看到,因此这部分设置不是展示给别人看,而是给自己看。

三、朋友圈是个出口

朋友圈是个公开场所,2017年下半年“逃离朋友圈”的呼声响起,朋友圈不再是随心所欲表达自己的场所,很多人感到压力而转向围观而不参与的状态。据统计,如今已经有超过1亿微信用户设置了“朋友圈仅三天可见”。

基于微信平台的看一看、视频动态正是引导用户走出朋友圈,回归到真实的状态。

“看一看”与“朋友圈”都处于“发现”界面,在排列顺序上,“朋友圈”处于顶端,但是“看一看”与转发文章到朋友圈起着同样的作用,用户可以对喜欢的文章点“好看”并且发表感想,这些在“看一看”中可以展示给好友。在早期,人们大多数通过阅读别人分享的文章获得信息,不喜欢主动阅读文章,现在大家会主动阅读文章,形成自己的阅读偏好。

“视频动态”的提醒直接出现在朋友圈顶部,提示的文字是“朋友的新动态”,点击进入可以看到好友发布的小视频,该视频在公开24小时后会自动存入个人影片,仅自己可见,其他用户在看到他人的视频动态时可以点击泡泡进行互动,除此之外无其他互动方式,同时点击泡泡只会对发布视频动态者所见,其他好友看不到。

视频动态展现的是最真实但不一定完美的一面。接受者可以对小视频进行评论,或者点气泡(类似点赞功能),而发布者没有进行回应的入口,这样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用户的使用压力,不用考虑如何回应接受者的评论,只需要发布想发的小视频就可以。

无论是“看一看”还是“视频动态”,分担着朋友圈的部分功能,即转发文章和发布视频的功能。未来朋友圈呈现的内容会出现新特征,文字+图片的呈现方式或许更吸引人。

 

本文由 @ Beth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正版图库 图虫创意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

    来自北京 回复
    1. 一起加油哇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