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如何创新?我们可能需要一套反共识的方法论

2 评论 4789 浏览 20 收藏 18 分钟

本文以反共识为讨论主题,分析了什么是反共识的定义、原理、机制,以及反共识的案例与应用。

对我来说,李善友教授的办学理念让我印象深刻,他的理念立足于哲科思维,教会每个学员最底层的创新逻辑,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句黑话——“通过第一性原理,跨越非连续性,实现第二曲线”。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我们都有自身的思维遮蔽性,在第一条曲线内,这种思维对我们是有益的,而一旦遭遇非连续性,这种思维惯性则会使我们陷入囚徒困境,也就是教授口中常说的人类的“阿喀琉斯之踵”。

我们身边无时不刻不在遭遇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和非连续性,经过一年的学习和升级,我似乎又找到了另外一条创新路径,本文将以影响我最深远的创新思维模型——“反共识”作为核心主旨,通过描述其原理和运行机制,结合真实案例分析,探究其应用实践及使用边界,试图更好的将该模型“种”在脑子中。

何谓反共识?

1. 定义

“反共识”创新思维模型,主要是应用于人们在遇到瓶颈之后,找寻破局点的一种思维方式。应用诸如国家政策调控,企业增长乏力,个人职业瓶颈等场景中,也即我们混沌通常讲的遭遇“非连续性窘境”。

2. 原理

其底层的逻辑奇点来自于王东岳老师的哲学世界观【递弱代偿】的启发,愈原始愈简单的物种其存在度愈高,愈后衍愈复杂的物种其存在度愈低,并且存在度呈一个递减趋势,这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反共识”的洞见,同时也给予了我们一种“大尺度”看问题的思考方式。

3. 运行机制

它的整体运行机制来自于引言中提到的混沌黑话“通过第一性原理,跨越非连续性,实现第二曲线”,但是这句话太过于抽象,我用自己的话语重新转述一遍:

“一切事物背后发展起来一定有道理,而且背后有且仅有一个动力因。如果你找不到这个动力因的话,请按照大尺度的时间维度,看这个事物发展起来的轨迹,这样便于你找到最核心的本质问题,也是发现第一性原理的方式。而一旦你想创新的话,最好的方式就是,循序这个动力因,找到当前大家普遍共识但是违背这个常理但却正确的反向思考方式,然后跟着这股思脉坚定地执行下去!”

这句话中包含两个层次的反,第一种层次的“反”是反你的动力因,也即打破固有的逻辑奇点,第二种层次的“反”是沿着同样的逻辑奇点反你的推导方式,或者说是反你的执行做法。

反共识案例

1. 物理学发展史-“反”逻辑奇点

这里不得不提到三个在物理学上有重要贡献的人:亚里斯多德,牛顿,爱因斯坦。

亚里斯多德认为静止是物体的一个天然的秉性,即使当前物体在运动,最终也会停下来,静止才是物体最本质的状态。

而牛顿破除了亚里斯多德的逻辑奇点,他认为物体天生具有惯性,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它才会停止下来,这在当时世界是一个极度“反共识”的观点,但在现今被世人们广泛认可,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这一反共识的启发来源于“原子论”。

而爱因斯坦接着又破除了牛顿另外一个逻辑奇点-引力,创造了他的广义相对论,牛顿认为引力是和物体质量相关的,质量越大的物体,引力就越大,能吸引周边的其他物体,而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说的是一个大质量的物体会造成周围的时空场弯曲,在弯曲的时空场内,物体一旦运动起来,就要遵循最小作用力原则,跑最短路径,看起来就像有个引力存在一样,比如在一个蹦嘣床上放一个大铅球,这个铅球很重,会把床压得凹陷下去,然后把另一个小球抛在了床上,这颗小球就会开始绕着铅球转了起来。他的这一反共识启发来源于休谟的《时政主义哲学》,对于一切不能由感官直接探知的东西到底是否存在发出挑战。

综上所诉,我们看到这些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就是通过不断的反共识,在层次一中不断打破人家的逻辑奇点,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的创新和发展。

2. 互联网媒体发展史-“反”执行做法

好,忘掉刚刚物理学那个古老的案例,让我们把时间轴拉得稍微更近一些,互联网的出现主要是解决信息传播效率问题,那么我们沿着这个脉络,来大尺度看看中国互联网在媒体端这些年发生了什么。

早期的新浪网主要做的就是内容聚合,把一些纸媒,电视,杂志上的新闻轶事搬到互联网上,做好分类和聚合给用户们看,成为当时中国最火的新闻门户网站。

而之后百度从新浪的一个小的功能模块中抽离出来,摇身一变,首页的一个搜索框成为了整个PC互联网最大的中文检索平台,甚至还写入了中文的汉语词典,变成了搜索的代名词,每天人们都在上面检索着大量的信息,新浪原来的仅仅把内容聚合和分类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的需求了。

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又衍生出基于微信的公众号平台,用户只需要关注或者订阅,下次这个作者再有内容更新时,则会直接推送信息告知该用户,连搜索都不需要搜索了。

而到了如今的AI时代,不得不提的一个产品名叫“今日头条”,它的主要形态是根据用户在平台上浏览内容的行为,判断其内容偏好,推荐喜欢看的内容,这比之前又更加精进了一步,反着做,从人找内容,变成了内容找人,你连关注的动作都不用做了。

为什么在不同的时代,解决同样的问题,佼佼者们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大尺度的时间轴会给我们答案。你会发现某种趋势,越往后时代走的企业越主动,让用户做的事情越少,信息传递的效率越高,这其中存在一个不变的规律就是“用户需要更便捷”,而更底层的原因是“人性的懒惰和贪婪”,这才是最底层的动力因,平台需要不断的反着做,变被动为主动,因为用户现有需求一旦被满足,那么新的需求又会产生。

反共识的自身应用

对于我个人而言,学习的动力因在于“成效最大化”,原先我的学习方式和大部分人一样,去听课,去看书,但是之后会发现很多课听完就忘了,笔记做完后久不翻阅。而在我深刻理解到“反共识”的意义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的效果不在于你输入了多少,而在于你输出了多少!”。我们需要去进行刻意练习,将思维模型“种”在脑子里面,而不是简单只做知识的搬运工,而现在的我身上也发生着两大变化。

1. 思维之变

每次学习之后,监督自己将知识再加工,转化成自己的,同时应用到现实中,每一周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汇总和总结,不光要演说和写作,还要真实应用,说出来是对知识的转化,而做出来是对自己吸收效果的验证。我的学习方式可能比较激进,我并不是为了去做学问而学习,而是为了去切实的解决实际问题,我认为解决问题一定是有个流程和套路的,而它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论,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工具”,而什么东西可以帮助我们每个人生成能效最高的工具呢,这就是底层锻造工具的铁锤–“思维模型”,将学习拆解成2个动作–“学”和“习”,学高手的思维模型,练习自己的方法论。

2. 行为之变

①写作——听完课后开始写作

l刚开始的时候作业写得非常短,思维也没有深度,大概200到500字就完事;

  • 之后完成了第一次迭代,力图让作业的分析更加具有多层次多视角的内容,逐步训练自己表述结构化的能力,之后开始出现1500-2500字的作业;
  • 再之后完成了第二次迭代,让内容结构化之余段落之间还需要富有逻辑性,逐渐每次作业的评分也获得了上升,大约在4.5分左右;
  • 再之后完成了第三次迭代,是练习自己抓重点提炼核心的能力,也即把原先漫天大雪的2000余字的内容再缩减成500字左右能讲清楚的事情;
  • 而最近第四次迭代,是训练自己在短时间内抓重点的能力,也即课后的“限时作业”,倒逼自己在1小时内完成,只有经过这样高强度的输出训练,我认为才能把思维模型内化到直觉系统中去。

②实战——将思维模型运用于实战场景

  • 应用李叫兽–“需求三角”的思维模型去进行用户需求分析;
  • 应用洪兰教授–“系统1系统2”的思维模型去进行产品设计;
  • 应用自我总结–“公式化模型”去进行项目管理;
  • 应用张丽俊老师–“杨三角”进行人员管理;
  • 应用程浩老师–“MVP模型”去进行产品迭代;
  • 应用李楠老师–“上瘾模型”去设计具体的运营活动;
  • 应用善友教授–“单一要素最大化模型”去进行公司内部战略创新。

反共识的边界及注意事项

反共识思维并不是指所有的东西都要反着来,而是要基于第一性原理,基于那些一直不变的规律上进行“反”,这种思维如果操作不当,就会适得其反,反而会害了自己。

1. 原则错误–反共识并非反常识

反生物钟:互联网时代,尤其是我们80,90后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常常熬夜加班到凌晨之后,然后第二天倒头睡到十点再去公司,美其名曰夜晚效率高,殊不知对抗“生物钟”,其实是在戕害自己的身体,或许你早已深切体会,按时休息,准点吃饭,精力就会绰绰有余;一旦违背则力不从心,生物钟长期紊乱可引发超重,抑制免疫力,诱发2型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这种反共识,其实缺乏自制力,放纵自我的表现。

2. 执行错误–反共识需要三环验证

虽然历史上大多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等都是反共识的,但是成就他们背后的是另一批千千万万反共识失败的人,要知道每一次创新有99%的几率都是失败的。所以当自己要采取措施时,需要被验证的,这种验证方式叫做三环验证,也即直觉,逻辑,事实。直觉是调用自己的感性系统,通过以往经验去进行快速判断,而逻辑则是调用自己的理性系统,通过第一性原理进行二次的逻辑推演,最后事实是基于客观世界的呈现(如数据的变化),一件事情真正到了直觉、逻辑和数据三环中间的那个交集,才是大概率会成功的创新,也是值得投入全力去做的事情。

古代《周易》中就有所论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在人生最高点的时候要时刻注意风险,在最低谷的时候也不要垂头丧气,“反共识”既有可能是最高效的创新,也有可能是最快速的消亡,通过三环验证,谨慎的ALL IN,如果未来的风险不确定性太高,则可以尝试用MVP(最小可行性产品)式的进行渐进性的创新,逐步迭代到反共识的终极形态。

写在最后,一个玩笑性的猜想

在目前的世界观中,我们在网上进行浏览,点击,购买等行为产生的各种数据,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其实是价值不高的,所以我们也未过多关注,顶多有时候我们会被未知的陌生电话给侵扰,开始关注信息的隐私性。

而未来如果世界观开始发生反转,我们公民的数据所有权意识建立后,则会使得整个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不属于那些巨头,而属于我们这些实实在在创造行为和数据的互联网公民。

目前互联网大佬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收益,核心原因是他们赚了用户数据的价差。而这一过程对于用户而言就是个黑匣子,用户给互联网企业创造了数据;同时企业拿这些数据,去训练大数据算法,做推荐系统,服务更多的人和企业进行变现。这已然是进行了商用,但是企业却从不需要给用户付费或者是分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企业主打免费牌去吸引用户,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企业可以去做补贴,促进用户在平台上继续留存,可能这一部分钱本来就是该给用户而没给的。

未来不可知,马云爸爸说,阿里有最大的资产是数据,而当未来基于价值交换的“区块链”技术成熟之后,可能谁拥有的数据越多,反而变成了最大的负债,我非常期待行业中有这样“反共识”的黑天鹅出现,O(∩_∩)O哈哈~

谢谢大家的阅读~~~

#专栏作家#

囧囧有神,微信公众号:jspvision,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18年度最受欢迎】专栏作家,起点学院导师,成均馆大学企业讲师,混沌大学创新翰林。10年互联网经验,产品运营专家,Team Leader。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嗯 写的好 有收获~ 😉

    来自上海 回复
    1. 谢谢支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