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互联网公司做了啥?

6 评论 11307 浏览 46 收藏 38 分钟

抗击疫情,互联网公司在行动。文章文章盘点总结了互联网公司抗击疫情的相关举措和背后的科技向善力量,以及疫情对互联网的影响。当父母问你互联网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的时候,不妨给他看看这篇文章。

除夕,姑姑问我:快手上春晚了,听说发10个亿的红包,一个软件怎么这么有钱?我手机上有这个软件,从来没让我们付过钱啊!上春晚花这么多钱还不倒闭吗?还有那个微信,听说是腾讯公司的,腾讯很厉害我知道,但微信免费给我们用是在做公益吗?这就是你常说的互联网公司吗?你也是做这个的吗?

她的疑问,代表了很多十八线城市的叔叔阿姨,包括我的父母。

你是做什么的?你们做的东西怎么挣钱?有那么多的广告卖吗?每年毕业那么多大学生都去了一线大城市,都是说做互联网,我也没见到那么多产品啊?是不是都是一些小老板,做的小生意?所以,你们互联网是做什么的?你在里面能发挥价值吗?

我用N种方式解读他们的疑惑:为什么你们可以用微信聊天、用淘宝购物、用爱奇艺看视频?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你们手机的应用商店里?一个这样的App需要有多少角色、如何分工、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呈现在你们眼前?有多少你们看不见但享受到其便捷的产品?为什么你们看不到的产品活得也很好?

但他们好似有“选择性失忆”症,等我第二年回来,他们还会再问一遍。如果再看到“裁员”、“倒闭”的信息,又会劝你“回来考公务员”吧。

2020的新冠病毒带来了新的问题:马云捐了10亿,你们老板捐了多少?你们公司为疫情做了什么?你们能做什么?

今天的想聊的不是「我们公司」为疫情做了什么,而是「互联网为抗疫情」都做了些什么。

互联网公司的抗疫情行动

抗疫情的战场上:医生站在最前线,向病毒宣战、从死神手里抢人;工程师和生命赛跑,仅耗时10天,就让「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座医院拔地而起;生产线的工人们,为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日夜不眠的生产口罩;还有警察,在一线不畏生死维护社会治安;还有各路企业家、明星、慈善人士有钱捐钱、有菜捐菜、没有物资想尽办法也要搞到物资,送去一线……

在山的另一边,还有一群人,他们在用信息技术、求真向善的精神「保卫」十几亿的「抗疫后方支援队伍」。这个无形的信息力量保护的后方支援队伍,有你也有我。

1. 疫情实时动态

2020年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在央视发表了对这次“新冠病毒”的看法,大大提高了普通百姓对疫情的关注度。次日,丁香园迅速上线了「疫情地图」和「实时播报」,并对此产品不断进行更新,更多维度的展示更全面的信息。

后续百度App、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各大平台纷纷上线了「抗击肺炎」频道,实时更新全网关于疫情的相关动态。百姓可以在任意一个产品的「抗击肺炎」频道,看到最新全国各地区的新型病毒疫情实时动态(数据来源于各地卫健委)和科学防疫知识,还可在当前页面找到”专家解读”。

疫情地图:可以看到每一天、每一个城市,确诊人数、疑似人数、死亡人数、治愈人数;可以看到每一天的疫情趋势图;可以订阅你所在城市的疫情通知,第一时间获取新增和疑似信息。

疫情动态:可以在一个页面里,时间倒序查看所有的疫情相关信息,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地方政府的重大新闻,无需一个一个媒体查看,最大程度的节省了百姓的时间。

2. 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查询

2020年1月23日(钟南山央视采访后第三天),微信上线了“发热门诊地图”,这份地图可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63个城市。

除了微信搜一搜,百姓在今日头条、腾讯地图、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任意一款APP中搜索「发热门诊」可一键找到最近的发热门诊,搜索「定点医院」,可一键获取新型肺炎的定点医院名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百姓问诊的效率。

3. 疫情谣言鉴别

任何时期都会有钻空子、谋求一己私利之人,即便是如在汹涌、紧急的疫情之中,也毫不例外。有人为了博眼球、抢热点,将人们关注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发表一些“无由头“的”专家言论“和“小道消息”,这种粗劣文章,不仅让科学蒙羞,也损害大众对科学家的信任。

比如:钟南山感染新型肺炎,吸入病毒携带的二手烟可能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喝童子尿能预防冠状病毒,风油精、大蒜能杀死新型病毒,大量喝水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1月31日中午,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发布了一个研究结论:双黄连对新冠病毒有效。晚间,人民日报在微博也发布了有关双黄连的消息。许多百姓连夜前往药店排队,一夜之间全国的双黄连被抢购一空。

腾讯医典(辟谣专区)根据掌握的证据,发布辟谣文章:没有证据表明双黄连对病毒有效。仅3分钟,带来了1200万的访问量;文章发布30分钟,阅读量超过3000万。

发布之前,团队的人犹豫过是否暂停发布:不是对团队的科学论断没有信心,而是担心和人民日报“作对”,引发不可控的舆论结果。

两个小时后,网络上其他科学机构的辟谣文章出现了,而且很多网友都站在尊重科学证据的立场上。

——部分引自公众号:浅黑科技(史中)

随着疫情的发展,谣言传播得比疫情还快。“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为了降低谣言的影响力,各大平台纷纷上线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时辟谣」专区,比如今日头条的「鉴真辟谣」、丁香医生的「辟谣与防护」、360的「谣言识别」、新浪微博的「疫情辟谣」、腾讯新闻的「辟谣」、微信搜一搜的「肺炎辟谣」……

百姓可通过这些平台快速查询肺炎信息真伪,不仅能看到谣言发布来源,还能看到粉碎谣言的「查证要点」、查证发言人、发言人简单背景和发言时间。一定程度减弱了谣言的的负面影响,提高了普通百姓对信息的分辨技能。

4. 疑似症状在线问诊

互联网医疗平台在本次抗疫情行动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在央视接受采访后,为了缓解医院的接诊压力,减少百姓盲目奔波、暴露在医院人流中反被交叉感染的风险,各大平台纷纷上线「免费在线义诊」专区。

  • 2020年1月21日,平安好医生开通了新型肺炎问诊专区,由呼吸科专家针对该疾病进行7*24小时的答疑。
  • 2020年1月22日,好大夫(携手同程艺龙)在线推出「感冒门诊」和「冠状病毒感染门诊」,由知名三甲医院的医生进行在线问诊。
  • 2020年1月23日,微医发动全国的呼吸科、感染科、内科等三甲医院专家,上线3分钟内的极速问诊服务,3万+医生同时在线。(截止2月13日,已提供125万例咨询)
  • 2020年1月24日(除夕),丁香医生联动全国5000+三甲主治及以上医生,面向湖北地区用户,开展线上免费义诊,平均15分钟就能得到响应。

还有春雨医生、微信城市服务、今日头条、支付宝、京东、微博等产品都上线了在线义诊专区,增大了「在线义诊」在普通百姓中的曝光率。

免费在线义诊,汇集了关于新型肺炎常见问题的答疑,专家可远程为百姓进行初步诊断,针对不同的情况指导合理的应对措施,以便让百姓第一时间消除自身焦虑、做好科学防护,避免因恐慌带来盲目就医。

5. 特定城市人员流动情况

百度地图上线了百度迁徙数据,获得用户授权后可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等信息,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展示后展示在地图上。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看到特定城市的人员流动情况。(最早查询时间为2020年1月10日,春运第一天)

以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为例:百度地图迁徙数据显示,1月10日-1月23日之间,武汉人口的主要流出地为湖北省内的其他城市,黄冈、孝感、咸宁和荆州最为热门。可根据这类信息,合理调整和取消出行计划。

6. 快速查询同程患者

每一个新闻标题,都是一个防控疫情的关键节点。信息越多、百姓的判断效率越低。

  • 扩散!急寻这235个车次、航班同行人
  • 紧急寻人!急寻Z264、Z265列车同行人!

疫情开始,人民日报每天发布多条「紧急寻人」信息,用一篇文章、一张图片罗列出确诊患者曾经搭乘过的交通工具、车次、日期等信息。百姓需要对照着图片查询,这种查询既不方便,也有可能看漏、看错信息。

2020年1月27日,11点到23点,一款产品从研发到上线到刷屏只用了12个小时——输入日期、车次、地区,即可查询自己是否与确诊患者有过同程经历。

这款产品是成都一家公司「无糖信息科技」的创始人童永鳌和几位朋友临时组建的团队开发出来的。工具上线仅3天,累计访问量就突破了3500万次。

除了这家公司,360、马蜂窝旅游、飞猪、搜狗搜索、支付宝等平台,无论产品本身是否和出行相关,都上线了「确诊患者同行程查询工具」。百姓在任意平台输入自己的乘车信息(火车、高铁、飞机、地铁、公交车等),都能马上得到结果。

这个工具不是战胜新型冠状病毒的关键,却能让千万的百姓安心。

7. 周边疫情查询工具

为了方便大家做好防护,人民日报客户端与腾讯看点联合推出「周边疫情信息查询工具」。

在百度地图上,开启定位服务,也可以查看附近确诊病例曾经活动过的场所,没去过的可以避免出行,去过的可以提前预警。

这些工具收录了全国各个城市的公开场所名单,可以看到已确诊、已公开病例发病前的活动轨迹及逗留区域。

8. 全网口罩库存监测工具

有很多热爱代码、更热爱生活的人,用自己的方式来「保卫家园」。

我所在的公司,有一个开发同学,用爬虫(一种技术手段)对全网有经营口罩的平台和商家进行实时监控,如监测到后台库存有变化,立即(自动)发出通知给指定人和群。

这种工具看似很小,开发成本很低,但这是技术从业者在全国口罩都售罄的情况下为「保障大家安全」尽的一份心意。我相信,这么做的不止他一个。

互联网抗疫情「工具」的诞生

你一觉醒来,发现有了疫情地图;打了一会儿游戏,发现上线了在线问诊;追完一部剧,看到了同行查询、疫情辟谣。很多产品几个小时就上线了,即便时间仓促,创造它们的人,依然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事情做的科学和严谨。

1. 社会责任感

2020年1月21日,腾讯总裁办召开会议,商讨如何支援抗疫。不到1小时,腾讯医典成立了“新型肺炎应对小组”,紧急召回所有团队成员。

我们当时就决定,上线一个专题页面。

但是人们需要在页面上看到哪些板块呢?历史上发生的病毒传播事件,最典型的就是 SARS,于是我们紧急找来历史资料,研究了当年 SARS 发展的历史,发现一次传染疫情爆发,大概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 一开始人们感觉疾病距离自己比较远,最关心感染数字;
  2. 大家发现疾病就在自己身边,关心病毒传播的原理和医院的位置;
  3. 医院满负荷运转后,人们会开始恐慌,这时候谣言就有了市场,需要大量辟谣;
  4. 每个人情况不同,都会需要具体的帮助,例如自己在家的筛查、诊疗或者饮食锻炼的建议。

那我们就根据这几方面来设置页面板块!

——摘自公众号:浅黑科技(史中)

确定了上线什么板块(为疫情、为百姓),就到了下一个问题:要不要为自己做点什么?

2. 产品价值观

医典上线后,微信、腾讯视频、QQ浏览器等腾讯内部产品可以导流过来大量的用户。所有互联网从业者都清楚:一个产品没有留存就是死。

按照常规的产品运营操作,如果在医典页面增加一些互动、趣味板块,势必会提高用户粘性,疫情过后也能留住更多的用户。

如果是在平时,产品经理一定会抓住这波史诗级的曝光。但是在紧急状况下,如果做这些花哨的内容,肯定会占用产品和开发资源,对人们最迫切的需求却帮助甚微。

我们确实讨论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放弃掉那些留住用户的“技巧”,直接开发对用户最有用的功能。

比如:根据病毒的特征,老人孩子和孕妇这些免疫力低的人群是最需要防护的,所以我们决定,虽然这是少数人群,但要集中力量先为他们开发一个专区,保证他们能够直接找到针对自己的治疗信息。

——摘自公众号:浅黑科技(史中)

在常规的流量战场上,我们可以讲方法、用策略,可以为用户「定做」各式各样的「勾子」,想尽办法让他们多留一会儿。可生死面前,只有生死,没有留存。

3. 科技向善

如果你费劲心思写了文章发布到网上,只有寥寥数人阅读,你的邻居小王转载了你的文章也发布在网上,一下子获得10万+人阅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腾讯医典的每一篇科普文章、辟谣文章都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按照以为肯定会标注版权,以保证自己的流量不被“半路劫持”。

但是,即便有了微信和QQ浏览器等大流量的加持,还是会有很多人看不到这些内容。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开仓放粮”——把这部分文章版权“开源”出去,允许其他平台自由调用、转载。但是,把文章分流出去,很多人就会在其他平台上阅读了,这势必会影响医典本身的影响力。提出这个意见之前,我其实挺怕老板骂我。但是我仔细一想,我们腾讯不是一直在说“科技向善”吗?关键时刻,选择最能帮助全国人民的方案,而不选择对腾讯最有利的方案。我赌老板也跟我想得一样。

——摘自公众号:浅黑科技(史中)

多一个人看到,就少一个人受骗。在为自己「铸造影响力」和为抗疫「打造隔离墙」之间,腾讯医典的伙伴们,毅然选择了后者。

与此同时,除了腾讯医典「版权开源」,还有很多平台「技术开源」,支持免费调用接口,以快速搭建产品、覆盖更多的百姓。

以上就是一个抗疫产品诞生的故事。你很轻松的就能使用这些产品,这些产品站到你面前却经历了百般博弈。而你之所以能看到各家产品“百花齐放”,皆源于「科技向善」的力量。

疫情对互联网企业的「打击」

疫情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灾难」,对于一些企业是「灾上加灾」。很多互联网小伙伴,在线上开工的第一天收到了公司的辞退通知;也有很多企业,在网上公布了自己的「剩余生存时间」。

很多人以为受这次疫情影响的多为实体企业,因为没有人,所以没有收入。比如餐饮、旅游(酒店、景区)、大型娱乐场所(KTV、影院、游乐场、健身房等)、线下培训机构等,以为只有“线下消费场景”是受疫情打击的「受害者」。

1. 在线旅游

疫情对OTA行业(在线旅游平台)的冲击非常之大。虽然用户在线上完成「服务选择」和「完成交易」,但产品的主要使用场景是在线下:在线上定机票、门票、酒店、报团、包车,不在线上享受服务(服务指坐飞机、住酒店)。

全国各省开启重大突出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部分铁路、航空运输暂停运营,旅客们纷纷拿起手机改签或取消行程订单。各大OTA平台纷纷推出免费取消政策,而在这些免退声明的背后,它们承担的是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方面,出于线上预订的特殊性,在为用户退改订单时,不少OTA平台选择先期垫付一部分款项,而越多人退票就需要垫付越多的钱,对OTA平台的资金承压是个不小的考验。去哪儿网CEO陈刚对此表示担忧,“目前包括航司、代理商、在线旅游平台等整个行业的现金流都吃紧,去哪儿网已经垫资近10个亿。”

另一方面,服务业人员迟迟无法复工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疫情下,原本应该是旺季的酒店、餐饮、旅游、航空等都陷入了淡季,国外全球多个国家出台对华限制入境政策,国内各省、各市、各旅游景点封闭,整个市场每天损失过亿,而且这样的情况还将持续两三个月。

——来源:驱动中国

面对这次压力,一些企业会采取「优化员工」的举动来「延长寿命」,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合理的裁员是可取的。公司发工资是靠现金流,没有收入、也不裁员,就会出现拖延工资的现象。裁员也是为了减负前行,为了更好的站起来。如果此时你或你的家人「中招」了,也可借此机会重新思考、重新选择。

2. 网约车平台

有这么一群人,以「开车」为生,在这么大家都不出门的时刻,遇到了一个两难问题:跑车,害怕感染;不跑,收入压力大。

跑与不跑都是「亏」,绝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不跑车“我们也不清楚乘客的状况,一旦染病,给家里带来的负担更大,还是先保障自己能够好好活着“。

对滴滴、滴答、曹操专车、神州专车等网约车平台而言,司机抽成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打车的用户少了、出车的司机少了,平台的整体收入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互联网企业的「出圈」机会

当然,除了遭受「暴击」的企业,还有喜迎「春天」的幸运儿。

老家的一个朋友问我:你说有些企业的春天来了,不就是因为疫情把人“圈”在家里了,所以才给了它们春天。等疫情结束,大家都可以出去了,谁还用啊!

借此文分享一下:为何此刻站在「风口」的企业,疫情过后仍然存在上升空间(相较于过去)。

1. 在线医疗

和疫情最为相关的就是医疗领域了,在本地医疗资源紧张、不敢轻易出门(降低感染几率)的情况下,直接迎来了线上问诊的爆发点。

2020年2月3日,医疗股掀起涨停潮,超级真菌、流感、病毒防治板块逆市上涨。互联网医疗的相关公司纷纷快速响应,开通了在线义诊,帮助用户初步判断是否为新型肺炎。一定程度减轻了部分人的焦虑、缓解了线下医院的服务压力、降低了交叉感染的几率,也让很多本地没有优质医疗资源的百姓,可以感受到“专家”的服务。

相关公司有:阿里健康、腾讯健康、平安好医生、丁香医生、医联、微医。这些公司/产品影响了三方用户。

  1. 对问诊用户:在这段时间,互联网医疗企业和平台,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组织、运营能力,通过大规模、集中爆发的用户服务请求,让一些「圈外」用户真真实实感受到互联网的便捷、互联网医疗的可靠。
  2. 对接诊医生:在线问诊也让医生感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好处。除了三甲医院的医生,还会影响到一些退休、自己创业、偏远地区疫情没有覆盖到地区的医生,他们的入驻一方面能提升平台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医生对远程医疗的认知。
  3. 对政府医院:很多医院、政府对远程医疗的态度从抵抗到试着接受、从中获益,如果疫情期间表现良好,日后定会得到这两方的支持。在官方力量的推动下,互联网医疗更容易走进社区、走进家家户户。

疫情结束后,大家感到不适,比如交替季节感冒频发,发热门诊挤爆(我自己就是有次发烧,晚上8点去挂发热急诊,排队排到外面,到11点才排上号。已经发烧虚弱更是要晕倒)第一时间可能是在线上询问专家,对病情进行初步诊断,紧急情况(不退烧也拿不到号)还可以给出更靠谱的解决方案(安全、靠谱)。

疫情推动了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教育用户,让用户直接的体会到它的安全、可靠、方便。未来可以针对医生开设培训通道,让医生可以快速上岗,有益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比如北京的资源和西部的资源差异很大)。

2. 在线教育

受疫情影响,各大院校、培训机构都面临着短期内无法开展线下教学的困境。

一方面是学习需求不减的学生和家长,一方面是为了自救的培训机构,一方面是迫切需要增长的在线教育企业。借着疫情的风,在线教育迎来意外契机,第一次拥有如此大规模的用户、让庞大的学生群体同一时期在家接受在线教育。

  • 优酷、钉钉联合发起“在家上课”计划:全国中小学生登录优酷、钉钉APP即可在家免费上课。
  • 腾讯教育应用平台推出了“腾讯课堂”,帮助教育机构快速构建在线直播、录播等授课方案。
  • 好未来,为湖北全省及其他疫区不能开课的学生推出校内同步免费直播课。
  • 作业帮制定“春季加油站计划”,春节开学的中小学生,推出春季校内同步直播课,完全免费。
  • 跟谁学、高途课堂联合武汉地区的中小学免费赠送20000份、价值2000万元的寒假正价直播课
  • 跟谁学,向全国的线下培训机构和老师提供在线直播工具“微师”。
  • 科大讯飞,向全湖北省中小学免费提供线上直播教学系统,把课堂送到家,让孩子停课不停学。

这次疫情,对在线教育的普及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长远来看,在线教育不仅改变了知识传播的路径,又拉高了教育的公平性。而突发的疫情,不仅仅将在线教育推到了风口,还拉低了行业的获客成本。

3. 在线直播

武汉火神山、雷神山的24小时直播,同时有5000万人在线观看。5000万网友一起上岗进行云监工,组建了春节最大、最热闹的聊天室,云监工们还自发的上下班。

不仅向全国人民公开搭建过程、同步现场情况、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一座情感桥梁,与其说是网友监工、陪伴医院,不如说是医院在陪伴网友,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缓解了封闭在家的社交焦虑。

支撑这场10天10夜直播、让各个机器互相Battle、24小时不间断的承载几千万人同时在线不崩溃的,是出色的技术。

这是直播生活,还有直播卖货、直播讲课,他们区别于新闻直播,你可以真真实实的感受到发生的每一瞬间,你会觉得你在跟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互动,他就站在你对面。

直播的「天花板」不断被拓宽,个人推测,2020年直播行业会再次引爆。

4. 在线协作

2月3日我就开启了线上办公,在正式开启工作之前,爸爸问我:你们在线上怎么办公?一直开着语音吗?你们要是需要一起做方案,发来发去不会错吗?

在家办公一周后,爸爸知道了:你们可以在视频会议中共享电脑屏幕,你们可以多人同时操作一个文件(还能实时显示)。爸爸又说:那你们可以一直在家办公啊。

2020年的这场疫情倒逼企业员工在家办公,一下子从「效率工具」变成了「硬性需求」。虽然在家办公是暂时的,但也借此培养了用户习惯,只要服务跟得上、体验做得不差、能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后续的留存率都会不错,长期来看会推进远程办公的发展。

基于此,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石墨文档、腾讯文档、Teambition等线上协同软件将会获得爆发性增长。数据显示,2月5日(线上开工第三天),阿里旗下的钉钉首次超越微信,跃居苹果应用商店排行榜免费榜第一名。

虽然远程办公的时代还没有到来,但线上协调软件的春天,已经来了。

5. 在线创作

1月24日(除夕),字节跳动花了6.3亿+请全国人民免费在线上看《囧妈》,借着这件事,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等字节系App会被超高频提起和讨论。

即便用户不熟悉App的各种操作,回乡的年轻人可以进行“现场教学”,这将会有大批非一线用户被唤醒。届时,不仅可以提升平台的DAU,还能激发了大量创作者的产生。

互联网的同学都知道,亲戚之间的口口相传比互联网营销广告的效果好几百倍。很多亲戚下载的各种软件不是看了广告,而是七大姑八大姨推荐。最典型的两款产品就是小年糕和拼多多,通过分享和好友助力,为平台带来大量用户。

只要能安利一个亲戚注册成为创作者,就有可能影响一个村儿。典型的场景是这样:姑姑发了一个抖音视频or头条文章,转发给自己的其他亲戚、同事、同学、好友群,让他们看下自己的作品,给自己点赞。其他有着相似画像的用户,产出“我也要”的心理,从而撬动一个又一个新的社交圈。

新的内容生产者,既能带来新的用户、也能盘活老用户。2020年的春节过后,增长空间值得期待。

除了触达新用户,「封闭」和「赋闲」在家的年轻人,也会利用创作打发时间,包括但不限于写文章、拍短视频、拍Vlog。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一些小的回报(曝光量和用户关注数据上来),势必会成为平台的忠实用户。

亲爱的家人们

聊到这儿,今天的话题就聊的差不多了,现在回归到主题,回答父母和家人的问题:我们能做什么呢?

我们可以搭建疫情实时监控平台,让亿万百姓看到每天的疫情增长情况。看到每个国家、每个省市、每个区县的疫情发展情况;我们可以聚集各个专家,建立辟谣平台,让那些借着疫情、制造噱头、捏造是非的新闻少误导哪怕一个人;

我们可以在线上上映电影、播放好的电视剧,满足大家的精神需求,让大家减少外出的躁动;还可以组织不同年龄层的用户在线上免费学习,满足大家自我提升的需求;

我们虽不是医生,没办法上一线治病救人。但我们可以加速信息流动,让更多的人看到一线的信息;我们可以集合各路名医,线上开诊,减轻你们的焦虑;我们可以辟谣和举报,减少一个人受骗。我们虽不是工程师,也不是精干的施工队,我们没有大量精干的劳动力可以去火神山现场,但我们可以让全国人民看到基地的进展情况,我们可以实行云监控,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为工地上的每个人加油。

我们也许不是学师范、进不了银行、无法打击犯罪分子、当不了百姓的衣食父母、没有铁饭碗、时时刻刻面临着失业和无业的风险……我们没办法解释为什么放弃朝九晚六、上五休二,而选择了九九六……你们总说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不知道我们做的事有什么价值,不知道能不能做一辈子。现在你们知道了吗?我们能做的是链接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的生活、保障我们的生活,这已足够奉献一生。

本文提到的产品我都没有参与,我和大多数人平凡人一样,安安静静的呆在家里,劝阻那些想要走访的亲朋好友,并坚决贯彻: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仅以此文献给每一位互联网人背后的父母,我们在用另一种方式为社会贡献价值,我们爱你们,我们更需要你们的支持和鼓励。

#专栏作家#

烧包鹿,微信公众号:产品经理小助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3年产品经理,互联网深度用户,善于分析用户。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漏了在线游戏和在线文学行业

    来自上海 回复
  2. 怎么没有写游戏行业呢,这次疫情赚发了

    来自甘肃 回复
    1. 哈哈哈 还是要突出互联网的社会责任感的

      来自北京 回复
  3. 好文章 😉

    来自上海 回复
  4. 在这个特殊时期每一个行业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贡献自己的力量 😉

    来自黑龙江 回复
  5. 作为互联网人,自己都看感动了。好文,写得好有味道 😉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