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为什么不好用了呢?

1 评论 2671 浏览 10 收藏 17 分钟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吐槽“听过许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而干货亦是如此,作用甚是微弱。那面对“假干货”,我们又该如何辨别呢?本文将为大家展开一系列的解答。

这是一个笔者早就想写,但是迟迟不知道怎么下笔的选题,很多概念、模型在脑子里不断打破重组。

笔者自知才疏学浅,做不到大量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在本文中建立一个无懈可击的观点;但是在笔者想到一个逻辑后,便增加了抛砖引玉的勇气——如果说明一个问题,需要引入太多的事情佐证,那么不但会因为认知成本的增加影响传达效果,还会接连抛出更多的问题使原本的问题更加复杂。

所以笔者确定了本文的主旨,我们主要盘逻辑,不延伸到哲学;在有限的角度内尝试传达好最普世的信息。

本文讲什么:“干货不好用”这个现象的逻辑分析,对待干货的态度

本文不讲什么:干货的定义,如何识别干货,如何找到干货,如何用好干货

一、干货本来就不好用

“干货”和“好用”的定义和标准都是相对的,这里不展开讨论。也有很多人总结过干货的类型、如何识别伪干货等等,从不同的角度形成逻辑闭环;本文中也不再赘述,这不影响笔者论述和读者理解下面的观点。

如果有“干货为什么不好用”这种疑问,那么前置条件是默认干货通常来说是好用的,为什么笔者说干货本来就不好用,因为这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1. 用好干货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NBA刚刚引入中国时,央视在体育频道晚间档播放NBA的集锦。

那个时候坊间传言,美国有一个超高水准的篮球联赛,比赛里每个球都会投进。只看过NBA集锦的观众对于NBA的印象流,就像那些希望通过干货快速获得一些能力的人对于干货的认知。

而经常看比赛的球迷就会知道,比赛中投篮命中率超过50%就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得分点,三分命中率在40%左右的我们称其为神射手,“180俱乐部”(投篮、三分、罚球命中率分别为50%-40%-90%),更是凤毛麟角。

就算我们不去深入研究里面的科学道理(比赛时身体对抗激烈导致疲劳和肌肉僵硬、对手的防守策略和能力、客场球迷干扰导致的心理因素等等),在看过一定数量的比赛后,也会对比赛中的投篮命中率形成一个大致的常识,不会因为命中率不是100%就觉得球员能力不行。

而干货的内容就像集锦,把干货拿到具体的场景应用时像上了赛场。你遇到的问题和集锦中的不一样,如果你本身没有对干货涉及到的系统知识融汇贯通,只想着一板一眼的按照干货去执行,那么没有用好干货便是常态。

就算是刷机教程,事先匹配好了版本和型号,每一步都有说明和截图;还是会有很多人操作到中途被卡住,不得不搜索更多教程或者新出现的问题。

通常使用干货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

你看到一篇《3分钟掌握XXX》/《XXX看这篇就够了》,XXX是你了解不多并且觉得对你有用的技能/知识/理论,在你读完之后觉得还不错,于是在读完时间还没长到让你忘记这篇内容之前,你决定实践一次。第一次实践失败了以后,基本你就会放弃这个“干货”,得出不好用的结论,不会再进行多次尝试感受到“概率”。

“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这种谬论和自媒体吸引你点击阅读的修辞手法,通过满足高效便捷获取知识(事实上是“走到捷径,不劳而获”)的需求唤醒了人们“自我实现”的意识。

看上去门槛很低,其实山在门里面。

2. 影响概率的因素

接下来我会言简意赅,呈现一些尽量客观的事实或现象。一方面信息密度有些大,我不想再填充毫无意义的正确的废话;另一方面希望可以引发你的独立思考,自己去获取更多的一手信息。

(1)传达效果

1)干货的真伪

这里介绍包装成干货的两种情况:

  • 水货:洋洋洒洒的篇幅,翻来覆去的废话。不考虑读者需要的,自顾自说了一堆大道理。只是告诉你应该做什么,却无法告诉你怎么做。
  • 私货:确实存在或者让你觉得存在一些公认的事实和道理,但是核心观点是从自己主观的角度出发,目的是传播自己的观点,让你去扫文末的课程链接,让你去他的公众号回复关键字。

读者的判断能力和文章的叙述技巧,让不同的人对同一篇内容有不同的定义。这些伪干货被一些人当做真干货去使用,自然拉低了好用的概率。

2)知识的诅咒

我们一旦知道了某事,就无法想象这件事在未知者眼中的样子。当我们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解释给别人的时候,因为信息的不对等,我们很难把自己知道的完完全全给对方解释清楚。

这也是天才往往无法成为好老师的主要原因。

3)概念的概念

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是自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形成概念式思维惯性。在人类所认知的思维体系中最基本的构筑单位。

“一种常用家具,上有平面,下有支柱。可以在上面放东西、做事情、吃饭、写字、工作等。是由光滑平板、腿和其它支撑物固定起来的家具”

如果不把前面这段描述对应的事物起一个名字,那么你就不能很容易的记住它和在信息传达中使用它。

把上面一段话的描述压缩成“桌子”,并且在大脑里形成“桌子”等于这一段描述的映射,便完成了一次信息的升维,有利于节约我们的大脑存储空间,用来记忆更多的信息,提升认知的效率。

但是反过来说,这是一个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如果你对一些新概念没有感性认知的体验,直接接收了理性认识,信息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失真,就像盲人摸象。

很多的概念我们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的经常挂在嘴边,长此以往就会觉得我们真的知道我们在聊什么。你真的知道新零售、区块链、SaaS到底是什么意思么?

贾老板还在国内的时候,不少人言之凿凿地解释“生态化反”。

4)实践的感悟

  • 小马过河
  • 游泳教练没办法在教室里教会你游泳
  • 你无法通过眼睛和耳朵感受到生孩子到底有多疼

(2)接收效果

1)认知的层级

  •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 知道自己不知道
  • 知道自己知道
  • 不知道自己知道

如果你是一个产品小白,那么随便一个前辈给你讲一些基础理论和实战案例,效果可能都要比你去看俞军、张小龙的理论要好。

2)学习的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是耻辱。

  • 好奇心和热爱,让你能有更多的动力克服更多的困难
  • 荣辱心和胜负欲,让你能不断鞭策自己做德更好

一篇干货不足以唤起你的学习态度,自然不会有与之对应的回报。

3)经验的积累

  •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任何一个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实验的佐证。他们或者是直接建立在科学家们大量实验现象的发现、观察和探索之上;或者是学者提出了大胆的设想或理论模型,甚或在演绎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的预言;但是不论这样的理论看起来是多么合理,在数学上又完美无缺,但是在得到实验验证之前,它仍不能成为科学的定论。

(3)匹配程度

1)场景

  • 何不食肉糜
  • 望山跑死马
  •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 请你相信,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2)环境

  • 刻舟求剑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你可能什么都没错,你只是老了
  • 有人靠教人如何赚100万赚到了100万;还有的人真的赚到过100万,后来他发现这种方法赚不到钱了,于是他把方法做成课程

3)属性

①人的属性

名校毕业生告诉你学历不重要,大厂高管给你讲因为做新媒体得到很多猎头注意,马老师说他不爱钱。这些话你真的听听就好,我相信他们在表达这些观点的时候都是真诚的,但是他们没办法为每一个受他们影响的读者们量身打造千人千面的发展路径。

②技能的属性

学习是一件反人类的事情,努力不一定能换来回报。正因为如此,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才具备稀缺性,可以为我们赋能,建立壁垒,使自己具备稀缺性。

不过这还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通过道听途说便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事情,不能说绝对不存在,那也需要你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达到相当的认知层级。

③更多的未知因素

未知因素是你在当前的认知中觉察不到的,与之相反的类似于在合同中常见的人为不可抗力因素。

比如投资公司请微博粉丝上亿的的娱乐明星演电影,如果档期排在了2020年春节档赶上了疫情爆发,那么复盘电影“失败”的原因便相对简单,因为疫情这个很明显的人为不可抗力因素。

(这里的“不可抗力因素”,是法律语境中的一个描述,在某些场景下本次疫情可以被判断为“不可抗力因素”,具体还要看在不同个案中律师对于证据和法条的梳理以及法官的判断。在生活语境中,疫情当然不是人为不可抗力,我们有绝对的信心战胜疫情。)

如果没有这么明显的影响因素,那么再层层深入的分析,同档期的竞争对手太强?院线排片不够?宣发没有做好?这个明星的号召力和在微博上有出入?电影本身质量问题?

影响因素越明显,你锁定的原因就越聚焦,复盘逻辑就越清晰。影响因素越难以察觉,你就会罗列越多的影响因素做假设,从而越迷失越难以判断。

这里的复盘逻辑是指我们老老实实的客观科学的倒推,尽量剔除“背锅”这种受主观因素影响的逻辑,“都怪本泽马”这种复盘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4)信息漏斗

林林总总的原因,造成了信息漏斗的现象。信息漏斗有不同的版本,无论中间具体环节的内容是什么样的,只希望你可以了解经过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上影响因素,信息漏斗存在的事实。

二、如何对待干货

对于“干货”的需求是符合人性的,贪婪、懒惰、追求完美。

如果真的有一篇内容,在看完之后就可以瞬间理解或掌握某一领域的运行逻辑,执行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每个人乐此不疲的点开一篇又一篇“干货”,收藏了就是看过了,看过了就是做过了;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因为这些“干货”变得更好,于是感叹“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不要迷信干货,对行业的知识和经验抱有敬畏之心,干货不能替代系统的学习。

接收干货前,要明白干货面向的人群,现在一些比较良心的内容,会在开篇前说明这篇内容适合哪些人,能解决什么不能解决什么,避免预期不对称,同时也能帮你更高效准确的分辨出适合自己的信息。

1. 想系统学习的领域

当做考验,衡量你独立思考的能力

倒推输出干货的人的流程,追本溯源。形成输入-输出,此时更能体会到这篇内容的角度、观点、经验是否适合当前的你。

干货作为切入点,用来分析作者的思考方式,为什么他能想到你没想到,差的是认知还是经验,还是那个领域的知识体系。

2. 没接触过的领域&只是感兴趣的领域

当做触点,拓展你认知网络的节点&当做资讯,丰富你见闻谈资的储备

不要因为贪婪盲目的收集干货、要带着问题或兴趣去接收干货,问题或兴趣即是你此行的目的,目的的不同,导致诉求不同。

  • 带着问题而来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衡量的标准是是否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 带着兴趣来的,是为了丰富眼界,衡量的标准是是否丰富了眼界

两者投入的精力也全然不同,不要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囫囵吞枣以后,抱怨这个东西没有用。

三、更深的感悟 更高的追求

术决定下限,道突破上限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

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的像一位大师,却要用一生去学习画的像一个儿童——巴勃罗·毕加索

 

本文由 @紫原新之助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厉害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