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祭奠”兴起,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1 评论 8545 浏览 7 收藏 18 分钟

上半年的疫情严重,为避免民众扎堆,在传统节日-清明到来之际,国家推崇云祭奠。什么是云祭奠?当前“云祭奠行业”发展到什么程度?什么因素导致了发展现状?是否有其他出口?本文通过分析一个殡葬行业巨头:福寿园+三个云祭奠平台“心祭奠”“中国清明网”“族谱纪念网”来看当前云祭奠行业发展现状,并以此推测云祭奠行业的未来趋势。

2020,兵荒马乱的上半年结束了。随着央视新闻在7月1日发布的湖北新增疑似、确诊、现有确诊等全部归零,疫情防控真正进入常态化状态。而北京当前的疫情现状不过是日后常态化的一个小浪花缩影。

在疫情期间,云蹦迪、云睡觉、云撸猫,这些因“不能出门”而催生的新形态在网络爆发了狂欢,同样的,也影响到了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及它背后所承载的习俗。

以往,人们在清明节假期期间,返乡祭祖,陵墓叩拜,而今年,除了民众自身的考虑,国家也倡导绿色文明安全的祭扫方式,即“互联网+殡葬服务”来避免民众扎堆聚集。

那国家认为的“互联网+”是怎样的形态,民众是否接受?当前“互联网+”的云祭奠是否能满足人们祭扫的心理需求呢,长期来看,人们是否接受这种形式?另外抛开清明节这一天来看,亲人离世的长久悲痛是否有所寄托,人们是否有排遣出口?

01 云祭奠产品

1. 福寿园的“云上见”

民政部在清明节前发出关于祭扫工作的通知:

“……各地要充分利用殡葬服务在线平台,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积极开发推广网上祭扫、预约祭扫、远程告别等在线服务项目,开通殡葬服务机构移动客服端、微信公众号等服务渠道,提供更加便民可及的殡葬服务。鼓励通过网络祭扫、网上时空信箱、小规模家庭追思等方式,降低实地祭扫人数及祭扫活动聚集感染风险。暂停祭扫服务或限制性提供相关殡葬服务的地区和机构,要向当地群众充分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对确因特殊原因提出实地祭扫需要的,可提供远程视频祭扫等服务,满足合理需求……”

国家希望殡葬服务机构能提供互联网技术支持,而一些陵园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以殡葬行业巨头,殡葬行业上市第一股—福寿园为例,疫情期间开通了“福寿云~云祭扫”服务,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福寿园公众号,可搜索要祭扫的亲人名字或墓位编号进入逝者主页,可以在网上纪念或预约扫墓及预约他人代扫墓。

同时,福寿园结合VR地图,可供人们查看墓园实景。“天上人间,一‘网’情深”。“关不住的思念,云上见“。福寿园在提供线下实体店常规的服务之外,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让不能亲自到达陵墓前的人情感有了寄托,内心得到了慰藉。

截图摘自福寿园公众号

截图摘自福寿园官网

而更大一部分离开的人,是并不拥有像福寿园一样的归所的,他们所安葬在的地方,可能并不具备这样先进的技术能力,或者,他们的归宿本身就已经是星辰大海。他们在世的亲人,也需要一个情感的出口,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诉衷肠。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不依赖实体陵墓的网络平台早在十年前就很有先见之明的出现了。

2. 传统云祭奠基础服务

以中国殡葬协会合作,中国民政部指导工作的“中国清明网“为例,早在2009年,这一网站就已经存在了。同类型的,“心祭奠”“族谱纪念网”等也大都在2010年均已成型。这些网站有的紧随时代步伐,开拓小程序、二代优化网站,有的则依然保留着90年代的博客风格,恍惚间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但无论外观怎样,他们的运营模式与服务机制大体类似。

对用户而言,可以在平台建立纪念馆相当于是“墓碑”,可以装修“墓碑”且购买平台提供的免费或收费的“祭品”,可以留言、发表祭文或上传相册等作为逝者的私人空间永久保留;对于平台而言,则通过用户升级不同等级的“墓碑”,购买收费的祭品来完成盈利过程。

看上去双方皆满足了自己的诉求,然而这一方式并不被大多数人接受。在当前粗制滥造的交互体验基础上,人们更会质疑,如此形式主义的祭奠,是否真正的让人们“心诚则灵”达到告慰的目的。

 截图摘自心祭奠公众号

此类网站提供的基本功能主要是:

(1)建馆

  • 免费的普通馆或者收费等级不同的其他馆;
  • 可选择单人或双人;
  • 个人/名人/事件纪念馆;

(2)装修

  • 背景音乐
  • 纪念馆首页背景
  • 网墓背景
  • 是否公开/是否开启密码

(3)亲友管理

(4)追忆空间

  • 人物简介
  • 纪念相册
  • 哀思留言
  • 追忆文章
  • 供奉记录

(5)在线讣告

  • 照片
  • 文字
  • 分享

(6)查看纪念馆

  • 查看自己管理的
  • 查看别人的

以心祭奠为例的功能全解

然而不管交互体验如何,让用户能入驻网站时首要目的。但考虑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死亡的忌惮,这类网站一般不会做大规模的广告与商务宣传,而采取明星人物、大事件的纪念馆方式让网站被传播。

例如纪念抗击疫情英雄,纪念黄家驹、邓丽君等等,既告诉人们,我们不会忘记先人的脚步,还有人记得他们,也提醒人们,在我的网站为他们送一份免费的礼物,为逝者生人祈福。

3. 云祭奠增值服务

当然,网站除了提供上述基础“网上纪念”服务之外,例如族谱纪念网,还提供百家姓、族谱录等其他文化科普类服务。

提到族谱,可能到我们这一代人已经相对弱化了,但仍有很多家族依然按照祖辈流传下来的“字辈”编排,前段时间我已经大学教授退休的老爷爷,即我爷爷的叔叔回乡整理了我们这个分支的一些来源,编订成册分发给了每一户,这时候我有想是需要一个计算机的管理系统的,纯纸质的内容很容易遗失也不便维护;想到新闻上一些历史名家的族谱也因为保存不当而无法再看,不免也觉得可惜。

另外,也有线上行业做到一个天花板主动触及线下实体的,例如心祭奠网,在建设纪念馆时可以选择实际的陵园。目前合作陵园尚未覆盖到全国,但标志着线上线下的打通。而一旦触及了线下,便可以和线下陵园合作,提供陵园的入口界代扫订单等;

还有的延展了殡葬文化,提到了这个经常会在老式月份牌中出现的“周公解梦”,像星座一样的玄学,分散人们离世亲人的痛苦,让本来虚无缥缈的“梦”有了归处。这个我不得不承认,我也做过这种事,梦到了一些不好的东西,百度查查有没有什么说道。而有亲人去世的时候,自己的恐惧、思念、痛苦化作了深夜的梦更希望有所预兆。

截图摘自族谱纪念网

02 谁在使用云祭奠服务?

一个十年前就出现的概念,为何在今年的疫情的“契机”之下,还是没有火爆起来?在未来的十年,走势会怎么样?

首先,使用此类产品的是一群比较特殊的人群。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讳莫如深,一般不会拿出来讨论。另外假如有排解欲望,愿意公开的,知乎话题,天涯社区,豆瓣小组;私密的保留自己的回忆的,QQ空间,自己手机的备忘录,都是可以承载自己情绪的所在。

除此之外,此类情绪具有“时效性”。亲友离世时,情绪从不能接受,到逐渐认识到永别的概念,到适应与习惯,偶尔在深夜中迸发的痛点,这个或长或短的适应过程,才是人们有表达诉求的时点。在后面漫长的时间里,只有一些特殊的事件,如生辰、忌日,清明、年关,以及自己的婚姻、生产等,才会想起已经离开的人。

在生者特殊的基础上,逝去人的“存在”的方式也不同。陵园、墓地、坟头这些实体前,生者更愿意捧一束真花、点一柱真香来面对面虔诚的供奉;而随着人们观念的开放,天葬、海葬这种不留痕迹的方式将会增加,“云祭奠”也才会有些方向。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6世界卫生统计》,中国人均寿命达76.1岁,推算可得出对应年龄层为1944年前后出生的人群,其家人子女一般为60、70后人群。这个年龄层的人对互联网的认识主要是电商团购与微信,利用互联网决策与传达信息、表达情感并不被认可。但当80、90后成为社会中流砥柱,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大大增加,也更能接受不用奔波返乡,更加环保健康的“云祭奠”方式。

当前,“心祭奠”官网提示有“60W网上纪念馆”,“531W访问量”与“328W祭扫量”;“族谱录纪念网”提示有“580947531次祭扫量”,数据量也不断增加;从网站的留言来看,人们对网站表示感谢,认为平台让亲友的哀思有了寄托,大部分人也接受“收费”模式,对网站需要运维成本表示理解;

除此之外,除了将亲友以非线下的方式聚在一起,将同病相怜的人聚集在一起,当看到自己的纪念馆中有游客祭拜,也会替自己的亲人略感安慰:这世界,除了我,也有其他人感恩你来过。

另外,用户一旦进入这个平台,做了开设纪念馆的决定,便成为了忠实用户。当用户邀请亲友来祭拜时,用户量将以几何倍数增加并且不会流失。平台不受地域限制,没所谓一线、二线城市的划分。只要网站服务器撑得住,用户访问量只会越来越大。

03 云祭奠行业发展方向

对企业来说,人们的眼泪、思念不值钱,虚拟物品背后代表的金钱、代扫订单赚取的佣金才是企业存活的依据。因此在保证了人们的情感发泄出口基础上,联合保险公司推出“绿色生命契约”,发展老年关怀服务;另外有的组建论坛互助小组,对于需要心里排解介入的人,扩展心理咨询服务。

尽管目前的交互体验并不好,但这些网站大都“坚守底线”,不做广告投放业务来赚取佣金。但其实随着用户量增多,网站需要的资源扩大,网站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基础上,还是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赚钱方式。毕竟人们本就担心自己亲人的信息会一下全无,假如真发生这种情况,将会对网站的信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另外,要扩展企业的发展方向,仅提供比较虚无的“网上纪念”还是远远不够的。是否能与线下陵园有更深入的交互,线上线下互通,让依赖互联网的新一代人能不亲自到实地而能在屏幕这一端看到屏幕那一端;是否能提供一套相对完善的线上线下一条龙服务,让刚失去亲人的人可以稍微的纵容自己的悲伤;是否能将殡葬服务透明化,规范化,流程化,而不是在失去亲人的基础上再被割一刀而无处诉衷肠;是否能整合殡葬相关的手艺人,例如“哭丧”“入殓师”让专业的人做专门的事。

当然,这些都是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从计算机与互联网中的一代人成长起来了,我们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度更高,我相信,在这几年铺不开的内容会随着人们观念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变得更为可接受。

中新网称,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报告预测,到2020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若以60岁及以上作为划定老年人口的标准,到2050年,中国将有5亿老年人。

人的老去无法阻止,而其他疾病、天灾人祸导致的死亡也不可避免。同时,土地资源的稀缺势必会让传统的土葬发展其他形式,回归自然。互联网已经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死亡的艺术,这个“蓝海空间”,同样充满了可能。

04 总结

本来,祭奠看似告慰死者,实则宽慰生者。在生与死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之中,人们通过自言自语、自说自话可以短暂的获得内心的平和,对过去释怀,重新拥有继续前进的力量。

从这个角度上, 云祭奠给了人们一个发泄的空间,让一批同病相怜的人走到了一起,互相宽慰。人们是有诉求的,也希望网站能做的更有一点人情味,更从用户角度出发。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可能。

 

本文由 @困困生活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老师好,能联系上你不?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