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车能否成为服务行业的一匹黑马

15 评论 7695 浏览 45 收藏 19 分钟

编辑导语:据国家统计,2020年3月,全国汽车拥有量达4亿;车位的增加量与车辆增加速度不成正比,车位紧张,在城市繁华地段显得尤为突出;开车堵、停车难成为当下社会普遍的问题;本文作者详细分析了智慧停车能否成为服务行业黑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市场宏观分析(PEST)

1. P政策环境

马路边停车主要用于临时停车,不能长时间的停留,违章乱停收费只是一种辅助手段;马路边的整改现在也是为了安全的考虑,规范停车,安全第一位。

2. E经济环境

在高新技术加码下的智慧停车有了全新的变化,行业边界完全打开,从线上到线下出现了单一服务到多元服务场景的改变;与此同时,智慧停车场孵化出新的场景入口,如支付宝生活号、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等触点可以更好触达用户。

另外,停车APP通过海量的数据画像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的运营服务,从停车中的场景,不断延伸拓展至停车前、停车后的场景应用;如汽车金融、加油、美容、维修养护等场景的深化渗透,形成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贯通。

3. S社会环境

在有车族越来越多的今天,停车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大难题。

如下图,大部分的有车族认为在机场、火车站等场所会遇到停车难的问题,而有79%的有车族在商场会遇到停车难的问题;与此同时,上班族所在公司、外出时的大型广场等地是主要停车困难的地方。

数据来源:市场调研

4. T技术环境

  • 车牌识别技术:车牌识别是利用采集车辆的动态视频或静态图像进行车牌号码、车牌颜色的自动模式识别技术。
  • 车位诱导技术:车位引导技术是智能停车发展相当重要的一环,它能帮助车主快速找到停车位,避免盲目驶入,有效提高交通道路利用率、缓解车辆拥堵。
  • 无人值守技术:依靠停车场智能前端硬件搭建与运维平台远程托管功能的开发,无人值守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园区停车管理;一方面极大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基础工作人员配置,减少运营成本。
  • 无感支付:在”互联网”停车的环境下,很多停车场都通过铺设智能设备,对停车场的停车流程做升级改进,引导用户线上支付;这样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停车时间,对停车场管理也带来了便捷。
  • 大数据管理结合远程思维:基于对管理方与车主日常运营数据的不断积累,通过智能管理平台,将客户硬件系统联网,生成大数据平台,客户可远程维护系统硬件,极大提升客户的管理效率;同时大数据平台分析车流、客流、信息流,为客户的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促进客户经营转型,运营增收,大数据平台业务尤其适用大型联网的集团物业管理。

5. 用户群体分析

以下图片通过“网络问卷”对有车一族需求做了一个调查,参与调查的人一共有188人,有效问卷188份;虽然用户的基数不是很高,但是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年龄区间为31-40岁的车主占据了53.72%,这个年龄段的人正值事业的上升期,需要经常开车出门上班、应酬、旅游,所以停车位对他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必需品。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被认为消费能力较低的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据了25%,超过了41岁以上的车主总数;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在家里支持的情况下都会考虑先买一俩车练练手,这也间接性的增加了停车位的需求。

由图可见,74.47%填写问卷的用户都被停车位所困扰,占比总人数的3/4;这也侧面说明了随着现在汽车保有量跟不上停车位的需求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由3、4、5这几题可以看出,当有选择时用户更希望通过手机软件去找停车位,都愿意去尝试手机停车APP;相比较与传统导航系统,它能更加符合用户们对停车位的需求。

从这题可以看出71.81%的人希望可以通过手机提前支付停车费用,以此来更加确定停车位的归属感;总的来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线上支付来寻找停车位。

6. 总结

我们把目标群体定位于有车一族,这部分群体本身对方便停车的软件使用有所需求;同时其收入属于中上水平,有一定资金空余,特别是经常出差的群体,对于软件中可以解决停车麻烦问题的部分收费项目有较大的接受空间。

其次,这一群体相对来说更为新潮,经常接触手机软件等,对于新兴产品有较大的兴趣,借此停车软件可产生很大吸引力。

另外,这一群体之间的信息流动量巨大,尤其是网络信息的流动,当停车APP可以较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拥有一定用户量时,用户群体的宣传潜力将不可估量。

二、需求分析

1. 传统停车场需求分析

1)需求结构分析

消费升级带来的生活方式转变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出行;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尤其是私人汽车拥有量的不断攀升,产生了大量的停车需求,停车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停车产业化的发展,正逐步让停车资产恢复其应有的价值,同时也将会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发展,停车产业规模将迎来持续增长。

2)需求趋势分析

2010年,我国智慧停车市场规模仅为14.5亿元,到2016年市场规模已增至62亿元。

随着后期城市停车难、停车贵等问题凸显,智慧停车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需求;未来几年,市场规模以20%左右的速度继续增加,到2020达到154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3)停车产业智能化

“互联网+停车”打开了停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思路,促进停车产业的智慧化、信息化对于实现停车设施存量的高效共享和提高停车产业的运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推进智慧交通国家战略具有深远意义。

“互联网+停车场”将成为停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4)停车场运营专业化

随着停车价格的逐渐放开和停车产业化,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停车场由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转变为精细化、专业化的运营模式。

2. 智慧停车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几年,智慧停车市场规模将以20%左右的速度继续增加,并有望在2020突破154亿元。

目前智慧停车行业水涨船高,业内大部分都是新三板公司,但从立方、蓝卡、道尔等企业2017年的财报来看,净利数据增长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了下滑近4成的情况。

作为实现净利润2.09亿的领头羊捷顺,以及2018年预估营收达到5亿以上的实力派科拓来说,未来两强竞争的态势逐渐明朗化,市场也或将向这两家企业看齐,打造健康发展的智慧停车生态圈。

数据来源:七麦数据

总之,市场在增长,技术在创新,政策在支持,面对这样的大背景,智慧停车行业未来的发展将会充满无限想象。

由勇生智,将之不同,敢于挑战,则必得上智;想在智慧停车的游戏里激流勇进,趁势而上,没有一点实力,终是难以令人信服。

三、用户需求

1. 购物停车

1)节假日为购物停车高峰期:一般来说,节假日是人们购物停车的高峰期,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上班族”周末才有时间逛街购物其次,商家在周末的时候促销活动力度大,吸引消费者。

2)购物停车时间有限:据统计,商业区购物停车时间一般在2h内的比例较大,尤其是超市购物的目的性较强,停车时间较短。

2. 接送学生上下学

1)停车时间集中:一般来讲,人们接送中小学学生上下学时间较为集中,尤其是上学前的时间集中现象非常明显,下午放学由于某些学校各年级放学时间不同,故而时间集中现象得以缓解。

2)多为临时停车:接送学生的车辆一般将车辆停放在学校门口附近,让学生上下车;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校周边停车泊位紧张,短时间内无法容纳大量的停车需求,并且由于停车过程较短,导致大部分接送学生车辆选择占路临时停车的方式;相比而言,由于接学生的时间较为随机,因此接学生放学的停放时间一般比送学生上学的停车时间要长。

3. 居住停车

1)夜间停车集中:一般来讲,普通“上班族”具有早出晚归的特点;因此,居住区也具有该特点,早晨居民驾车离开居住区,下班归来车辆停放在居住区内;这就导致居住区夜间停车需求集中,停车矛盾更加突出。

2)停车地点较为固定:居住区内一般为长期居住人口,即使是租住居民也会在签约时间内固定居住;因此,居民停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于购买或者租用专用停车位的居民来说,停车地点是固定的,即便是居住区内没有固定停车位,一般也会将车辆停放较为固定的区域内。

4. 医院就医停车

1)上午时间较为集中:从病人就医心里考虑,都希望早点挂号就诊,尤其是外地就医患者,担心半天时间不够,会耽误第二天时间;且有些化验是需要空腹进行,因此医院就医一般都选择在上午就诊,也是在这段时间停车需求更为集中。

2)对停车便利要求较高:医院就诊病人中大部分患者行动不便,为了减少患者就医的步行距离,就医车辆停放最好能距离门诊较近,能够保证就诊病人较为方便地出入门诊;因此,就医停车在停车步行距离和停车地点的便利性方面要求较高。

四、用户场景与痛点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保有量日益增加,停车难、行车难已成为各大城市的大难题之一;在停车领域,车主最大的痛点是找不到合适的停车位,经常出现花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找停车位的情况,进一步地加剧交通堵塞。

另一方面,日前大多数的停车场使用人工收费的管理模式;用户在入口需要领取停车卡,出口需要使用现金支付停车费,收费时间比较长,过车效率非常低。

对车主而言,使用停车APP可能发生在以下场景:前往陌生地方时寻找车位,可能在始发地查找直接导航,也可能在目的地查找;不同车主对车位查找的需求不一致,有些车主需要的只是免费的停车场,有些车主需要的只是停车场;找到停车场后,用户需要的是快捷进入停车场的方式,便捷的支付停车费用的方式,以及在停完车后能够方便地找到车离场。

五、智慧停车盈利模式

1. 平台收益

平台收益是共享停车位开发项目的基本收益。它的收益部分主要表现在:拥有停车位的雇主可以在共享停车位APP上发布相应的租赁信息赚取停车费用。

这个停车费用,一半归分享车位的所有人,另外一半则由平台和停车场协商分成。

2. 广告收益

广告收益主要是指线上广告收益。这是指,随着使用共享停车位APP的用户人群不断增多,自然会吸引相应的广告商在APP上做广告——这就能赚取相应的广告收益。

3. 周边产品收益

作为共享停车位开发项目的投资人,除了可以赚取平台收益和广告收益外,周边产品的经济收益也是一个重要的收益部分。

这部分收益表现在,平台投资人,可以在共享停车APP上售卖相应的周边产品,或是和相关的公司合作赚取收益。

六、智慧停车场的优势

  • 多种收费模式:包括支持大型停车场惯用的集中收费模式和通行的出口收费模式。
  • 多种停车凭证:ID、IC、条码纸票、远距离卡,满足国内各种用户需求。
  • 多种付费方式:支持现金交费,还支持城市一卡通、银行IC卡电子钱包、手机钱包交停车费。
  • 多重保障措施:脱机功能、手机收费功能等保障措施,达到车辆由进出、系统不停息。
  • 高等级系统运行维护:系统软件自动升级、故障自动报警、运城维护,降低系统运营成本。
  • 出入口灵活切换:在高峰期,通道入口或出口可以灵活变换,以解决高峰拥堵问题。
  • 支持嵌套系统、支持通道授权功能:大停车场中嵌套小停车场,并支持对停车场卡进行嵌套通道。
  • 多种防范盗车措施:车牌识别、图像对比、双卡认证防止盗车。
  • 强大的报表生成器:灵活生成贴近用户需求的多种规格报表。
  • 车位引导:停车场空车位引导功能、空余车位显示、可与城市级/区域级车位诱导系统联网,安装在每个停车区域中。

七、总结

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智能停车设施,设备销售、车场建设、政府购买服务、停车场管理运营以及停车后服务等,都是投资者和创业者的关注热点;智能停车场、路侧停车、立体停车和共享停车,则是投资建设的主要方向。

无论从政府角度出发还是从民生角度出发,智慧停车的市场都具有广大的前景,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智慧停车是各地政府、企业和民众多方共赢的必然选择,也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形象、推动产业升级和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必经之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由 @奈何花颜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提一个问题,如何确定这个共享车位的出租人是这个车位的主人,如果需要提供产权证明,然后如何核对真伪呢?物业方又要如何管理双方的车辆呢,要不要进行物业方的介入呢?

    来自广东 回复
  2. 共享自己的车位有很多问题,常客的化如何绕过小区停车场的拦截?业主调整时间如何传达到客户?临客超时停车了如何处理?就长租公寓来看,也是签合同整租业主的资产n个时间单位,来促使双方完成契约,如果只是共享自己白天用不到的固定车位,产生纠纷的可能行很大。大型商超的智能停车挺有意思的,目前已经有商场提供微信找车-指引了,如果可以引导停车也可以提供效率,司机可以进场扫二维码获得路线。

    来自上海 回复
  3. 16年的时候我曾有过这个想法,后面因为种种原因,,,,就望而却步了

    来自广东 回复
    1. 感觉这个行业还是需要慢慢发展,现在还需要很大的技术支持,但是肯定还是有市场的。

      来自湖北 回复
  4. 实际执行压力比较困难,共享车位收益率不足以让车为主动心去将自己的车位共享出来,并且停车场和社区的业主委员会对于非社区的车辆进入社区停车场意见较大,难以实施。。。

    来自山西 回复
    1. 现在普及程度还没有那么广泛,基本上只有一线城市或者超一线城市才能够推广,但是就个人觉得,未来智慧停车这个行业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

      来自湖北 回复
  5. 说句不当讲的 智慧停车还行但是不足以作为王牌

    来自北京 回复
    1. 随着现在人均经济的提升,轿车出行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但是现在技术还没完全成熟,不能达到那种效果,但是未来的发展潜力还是值得关注的。

      来自湖北 回复
  6. 看着还行,再接再厉

    来自湖北 回复
    1. 好的啦

      来自湖北 回复
  7. 车位除了公共车位就是个人或者开放商闲置的,谁来共享?

    来自湖南 回复
    1. 载入各地停车场数据,让车主们能够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停车场,双方各取所需。

      来自湖北 回复
    2. 那万一我突然临时回来,我岂不是没地方停了,我也不能突然叫别人开走。或者说我又暂时付费停在别人的车位。。。那这个公共停车场又有什么分别呢。共享停车位确实能解决一些停车的痛点,但是面临的问题比共享单车啊充电宝啊多得多,路漫漫其修远兮

      来自浙江 回复
  8. 有点小完美

    来自湖北 回复
  9. 还阔以

    来自湖北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