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产业数字化升级:数字化平台须实现这三项基本功能

0 评论 4855 浏览 11 收藏 14 分钟

编辑导读: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一直是企业的重点发展趋势和推动经济变革的重要驱动之一,本文作者从当前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关键影响出发,对目前数字技术平台和传统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梳理,并提出了自己的三点建议,与大家分享。

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是近来的经济热点之一,其本质是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进行深度融合,使传统产业在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研发、生产、物流、销售等价值链环节中的降本增效,为企业带来新的价值增长机会。数字化是相对信息化、网络化的全新升级,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帮助,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都将朝着更快速、更高效、更经济的形态发展。

国家已出台多条鼓励传统行业进行数字化升级的政策,许多地方政府也为产业数字化升级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众多知名企业家和财经学者都将产业数字化升级视为未来企业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健康运行的必经之路。

一些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数字化升级,在改善员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客户价值等多方面受益。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甚至认为未来“每个企业都必须升级,完成数字化升级。”

近年来已有不少互联网企业都在布局产业数字经济,构建面向企业用户的数字化平台,如字节跳动旗下针对企业用户的办公平台飞书,阿里巴巴深耕三年打造的智能制造平台犀牛,都是对数字化升级的探索和尝试。这当中也有不少中小型互联网企业构建基于某些功能的数字化平台,如供应链协作平台。

然而,目前这些数字化平台所体现出来的功能,相比人们对于数字经济的远景展望,可以说绝大多数数字化平台都还处在摸索阶段,甚至连最根本的问题——为用户创造了什么价值——都在摸索当中。因为这些平台目前所能提供的服务和功能,换作利用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加上互联网大数据,也能够实现。

这一点可以从大量中小企业对数字化升级的无动于衷的态度上看出来。对于收费的平台,他们看不出有什么价值,而免费的平台,他们认为没有价值。

产业数字化升级面临的问题已在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与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联袂发布的《携手跨越重塑增长——中国产业数字化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自身数字转型能力不够导致“不会转”;二是数字化改造成本偏高、而自身资金储备不足造成“不能转”;三是企业数字化人才储备不足致使“不敢转”;四是企业决策层数字化转型战略不清导致 “不善转”;五是企业多层组织模式不灵引致“不愿转”。

针对这些问题,数字化平台要想帮助众多企业完成数字化升级,要从用户的角度去考虑,意味着必须实现三项基本功能:能为企业带来明显的、即时的价值;多用户协作及个性化功能模块;数据保密性和系统稳定性。这三项基本功能是层层递进的,其他功能都将在实现了这三项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逐步完善。

一、能为企业带来明显的、即时的价值

二三十年前,当中国全面进入信息时代的时候,众多企业也紧跟时代步伐,进行信息化升级,如使用办公软件、财务软件、客户关系管理软件(CRM)、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等。企业信息化升级的益处是立竿见影的,比如使用财务软件大大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出错的几率。

而当前的数字化升级无法为用户创造同样的价值。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先生在2019年3月发布于《清华金融评论》的文章《关于价值投资助兴实体经济的思考》中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传统产业原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并且不能很快带来投资收益”。

要想企业主动进行数字化升级,平台要做的不仅是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还要像信息化升级一样为企业用户创造明显的、即时的价值。这意味着无论数字化平台看起来有多高大上,都必须回归商业本质。如果价值模糊、或者在未来几年才能看到成效,对中小企业的吸引力非常弱。

即使一些平台采用免费使用的方式,吸引企业用户加入,也收效甚微。传统产业的企业家们也许不缺乏“伟大格局观”,但他们缺乏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数字化升级的勇气。他们不怎么喜欢画饼,更关注当下,一步一个脚印地打下基础。

数字化平台如何才能为企业用户创造明显的、即时的价值?这是所有数字化平台都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解决了这一问题,数字化平台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一些互联网企业从这个问题入手,却逐步演变成交易平台。但数字化平台毕竟不是交易平台,无法在此领域与行业领导者竞争。

那么,数字化平台究竟能不能做到:在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的过程中,还能帮他们创造明显的、即时的价值呢?这听起来有点像那种在家动动手指就能赚大钱的虚假广告,但实际上,要实现此目的并非不可能。

《报告》多次提到资源共享,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没有人能透彻地解释这个词所代表的确切含义。因此,我们先要将这个词限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利用闲置资源创造价值。

疫情期间的共享员工给了人们这样一个启示:当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时,将它暂时让渡给其他企业使用,可以为自己创造价值,如增加收入,渡过难关;同时,企业利用其他企业的闲置资源,也可以创造价值,如降低成本,解决人员短缺问题。参与共享员工的双方企业都创造了显著的、即时的价值。

企业不只有员工这一资源,还有其他各种资源。当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时,都可以利用起来,为自己创造价值,这是数字化平台可开采的一座宝藏。例如,供应链协同平台,可以帮助企业通过联合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从而创造明显的、即时的价值。

二、多用户协作及个性化功能模块

《报告》将产业数字化定义为:在新一代数字科技支撑和引领下,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价值释放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主线,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的过程。

数字化平台不是面向单个企业的网络平台,不是一家大型企业独自在平台上进行各种操作,那样的话大型企业完全可以利用内部的信息系统完成数字化平台所能提供的全部功能,并且更高效、更简便、更安全。数字化平台应是多个企业甚至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协作的平台,这就需要数字化平台提供多用户协作的功能,并且在受到保护的前提下,数据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共享。

《报告》多处提到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但这种带动效应不应该是权力驱动的,而应该是价值驱动的。数字化平台需要为多个企业用户提供可在平台上共同完成某项作业、解决某个问题的功能。只有提供了此功能,才能激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起加入平台进行数字化升级。

从技术上来说,在平台上实现多用户协作相当于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多用户协作功能,应不难实现。

此外,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都各具特色,数字化平台如果像交易平台那样为企业数字化升级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意味着数字化平台还需要提供个性化功能模块,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

平台为企业提供的定制化服务将是任务导向型或者方案导向型的,此功能与多用户协作功能结合起来,让多个企业用户能够在平台上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者解决某个问题。

三、数据保密性和系统稳定性

企业从内部的信息系统迈向数字化平台,势必要将一些机密数据置于互联网上,否则平台只能为企业提供一些简单的功能,既无法创造更多价值,也浪费了平台的资源。但企业将机密数据置于平台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同时,企业还会担心平台的稳定性如果出了问题,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现在能放在平台上的都是一些非核心数据,或者主要从互联网上找到的数据。

数字化平台对待企业的数据要像银行对待储户的取款密码一样,将保密性放在第一位,不允许他人或者平台内部员工查看。该数据可交由第三方云平台托管。

同时,系统稳定性也是平台需要考虑的重点之一。与面向个人用户的平台不同,面向企业用户的平台一旦出了问题而未能及时修复,可能给企业用户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数字化平台可为每个企业提供一个个性化网站,类似于交易平台的店铺,但该“店铺”能与其他相关企业进行数字化对接,真正实现“数据赋能”。

从这一点来看,未来的数字化平台可能会像现在的购物平台、社交平台那样,只有少数平台能够立足于市场。大部分平台将转变为业务外包商,提供某些定制化服务,或者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应当看到,目前我国产业数字化升级还处在初级阶段,对于“如何为用户创造明显的、即时的价值”的这一核心问题,还需要积极地探索和不断地尝试。这对于众多数字化平台来说,既是巨大的挑战,也蕴藏着无限的机遇。在这一升级过程中,数字化平台要回归商业本质,以创造价值为基础,为整个国民经济朝着健康的、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本文由 @李庆植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