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朋友直播十几天就火了这件事儿

3 评论 6563 浏览 3 收藏 17 分钟

编辑导语:随着315上关于直播套路的曝光,直播平台进行了多次整改。如今想要凭借直播吸引流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今许多规规矩矩的主播和内容反而会更加容易吸引大家的注意,文章介绍了如今直播的风向和该如何去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从315曝光女主播男运营,到新规落地,几则整顿直播的通知,令各大平台倍感压力。大主播被盯得越来越紧,擦边球越来越难打,成为了直播未来可见的节奏。但与此同时,规规矩矩的主播、平台和内容,则大有日趋丰富之势。

关于直播的新生态,最近有个直观的感受和冲击:我的朋友偶尔播播,却意外火了。

就在不久前,我上海的朋友小水决定开个号,成为一个业余游戏主播。

没人预料到的是,小水天赋超群。直播不到一周,她就许多次在分时段登上了分区第一名,并且收获了20多名舰长;在2周以后,她的粉丝团已经破百,其中超过1/3都是舰长。冲动出道,意料之外地火了一下。

这令曾经自己当过主播,现在也仍在投入资金和团队组织开播,财务上却只能勉强打平的我自惭形秽。如果自欺欺人的话,我可以安慰自己说小水是个美少女,与我们的知识系列中年脱发主播是大不相同的。

但实际情况更令人惊讶,我不否认小水本人是个美少女,但其实直播里她连摄像头都没有开过——这位突然爆红的新人,并非是靠颜值获得关注的。

一、直播只属于俊男美女和下三路吗?

这个问题在今天看来太老了。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压根儿就不开摄像头的大主播早已比比皆是。除了直播早期清一色做秀场的时代,日后不论是抖音,B站几大直播平台纷纷深耕的游戏区,还是淘宝,小红书其他视频内容社区后期插入的各种生活、电商直播,都并不依赖纯粹的颜值。

至于那些几乎24小时不间断轮播的小频道,连主播本人是谁、是不是一直都是同一个人,影响都早已淡化。对于直播带货而言,在一个货和人扎堆儿的直播中心里,应聘者连轴转轮番上阵,好的继续不好的换下,压根儿就是日常模式;只要货还在、还能卖,主播人选甚至有很大的试错空间。

因为从来不开摄像头,显然颜值并非小水直播的看点。被我调侃的自家脱发知识主播,虽说没有小水这样一鸣惊人的战绩,但凭借扎实的知识基本功,也勉强做得下去,能养活背后好几个人的直播团队。

假如你偏要抬杠说小水至少还有甜美的声音,那么这位连发声都曾经很困难的姑娘还能直播,就完全是凭借本事了:

关于朋友直播十几天就火了这件事儿

如新闻所言,向晨曦是戴着呼吸机开播的,病情严重时一个月也说不了几句话。B站甚至还有另一位戴着呼吸机的主播朱铭骏,他是一位高位截瘫的消防员,坚持不懈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件,如今换了种方式继续救人。

关于朋友直播十几天就火了这件事儿

秀场是直播平台的起点和非常成功的模式之一,但随着市场成熟、观众大幅增加,需求分化后,主播当然也会分化。最显著的一个分野,便是快手、抖音带来了全新的下沉市场,彻底改写了直播早年的内容格局。

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赤潮某位作者由于常年在中关村上班,养成了在抖音观看“田老师红烧肉”和“吉野家”直播的习惯——这也许能让社畜的午饭增加一些风味。

而不久前写了卡牌定价的那位作者,则酷爱在抖音上观看东北战锤佬的直播带货,果然有钱人的爱好都是相似的。

关于朋友直播十几天就火了这件事儿

此外,在315晚会曝光直播“骗打赏”问题的同时,秀场直播的“大哥”问题再次浮出水面。抓住一个榜一大哥狠薅,是许多秀场直播难以避免也不愿放弃的套路。对于没那么财大气粗的年轻观众而言,他们其实更多只是有能力去支持一下自己喜欢的,能取得什么回报倒是其次;几个人对刷争夺榜一,不仅荷包压力有点儿大,也是年轻人心目中一种相当“油腻”的行为。

其实不管需求如何、模式能否持续,秀场归根结底就并不是所有人的共同爱好,这世界上完全不看秀场的重度直播观众比比皆是。虽然在口嗨的时候大家都喜欢“涩涩”,但不分场合的“涩涩”只会招致反感。

在电竞玩家盛事的S11期间,一些直播平台安排了俊男美女齐上阵的综艺节目“助兴”,结果就遭到了广大网友的口诛笔伐。部分网友认为综艺内容和电竞关系实在不大,有蹭热度之嫌;另一些则直指综艺内容低俗无趣物化女性,而就当时的大尺度直播内容而言,个人以为这个帽子也并非是硬扣上去的。

这个画面其实谈不上尺度,仅作内容风格示意

而真正大尺度的直播也从来没有彻底消失过。比如不久前被举报封禁的“欺凌女性”内容:

关于朋友直播十几天就火了这件事儿

也不得不令人反思,一味走下三路的直播,真的能代表直播行业的未来吗?

二、主播的双向沉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未来还没来,新规先来了。

4月1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平台游戏直播管理的通知》,对直播的规范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部分地区网信办也在同一天发布了《“清朗·整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更是将问题直指“色、丑、怪、假、俗、赌”等违法违规内容,箭在弦上。

擦边球或许永远有的打,但只会越来越难打。部分主播未来还能做什么,把秀场作为核心内容的直播平台如何保持平稳增长,其实从来都不是新问题——直播的头把交椅,换人太快了。

任何直播平台的红人榜,前十名往往是激烈易位的。曾经的一哥一姐如今已完全退出直播圈,甚至比还留在直播圈的情况更为常见——甚至很多时候并非因为竞争,不得不令人怀疑“头部主播”简直是一种毒咒。

头部主播总是“中毒”,背后的原因很多样,但有一点是没人否认的:目标太大,仇恨太高,路人缘不好,也更容易被有关部门抓典型。

这就造成了一个微妙的现象:对于主播而言,“宁为鸡口”其实是一种更安全的生存状态。在垂直领域当个不出圈的小天王,比在社会上成为“月入过亿”的“网红”要可持续得多。对平台同理:因为合同纠纷而崩掉的头部主播从不罕见,也许跨领域的大哥大既不好培养也不好管理,但只要能在自己平台做起来,“人无我有”的小领域之王,还是比较好把握的。

说起来容易,但平台本身有什么样的观众,能耕耘什么样的领域,是一个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现实。以秀场和游戏开端的几大直播平台何尝没有开辟过花里胡哨的新分区?然而,你很难想象游戏顶流不再是斗鱼虎牙,也很难想象何同学、罗翔之类在B站以外播起来。

平台本身的调性是最大的机会和局限。

无论是早年的一哥一姐,还是现在的带货网红,都有着鲜明的平台用户烙印——与其说他们呈现了平台气质,不如说平台塑造了他们,这在抖音、快手的主播身上尤为显著。但另一方面,平台如果拥有许多口味迥异的用户,也就有可能将头部主播的粉丝和流量分化给多个小众领域,避免永恒的“头部毒咒”。

分化是怎样实现的?说起来并不难,直播可以沉淀,沉淀也可以反哺直播。有人因为直播迷上主播的一切,也有人是先认识了主播,才开始去看直播——这在不仅是直播平台,也是视频内容社区的抖音、快手、B站尤为显著。

举个自家例子,我们培养的知识区主播,是通过视频积累了近百万粉丝后,才应邀开始直播的。而新人主播小水,也通过剪辑自己的直播视频,在上播时段外继续吸粉——在B站,这样的UP、主播身份切换,简直不要太多。

简单来说,如果想慢慢分化头部主播的价值,多样化的用户及需求(一般来说越年轻越多样),以及较完整的内容生态(视频、动态、直播),二者缺一不可。在这些方面,抖音和B站算是优势最显著的,被直播“新规”的影响,也会相对较小。

三、小主播的小工具

小水如果作为美少女主播出道,恐怕会直接淹没在网红的汪洋大海中。其实,如果不是游戏分区如此细化,各路玩家被精准引导,她一个毫无团队的新人主播也实在不太可能屡屡拿到分时段第一。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在于:平台的领域越多,分区越细,标签越完善,小众内容和围绕这些内容的小主播,就越有出头的可能。

关于朋友直播十几天就火了这件事儿

运气好的时候能冲个全区榜一

站在平台自身角度,在小众分区提供合理的推荐位,让运营时不时去“推一把”,效果也比在大区内卷显著得多。

仍然以B站为例,视频、动态和直播其实提供了相对精耕细作的玩法。视频是一种(相对)长制作周期、高制作成本、低发布频率的内容,但好处是很容易带来沉淀。

动态则完全相反,想发就发,发多少都行,可以用来填补视频和直播的空隙,唤醒沉睡的粉丝,也提供了一种与活跃粉丝互动的灵活形式。在这些补充下,直播本身更可以是“丰俭由人”的。

按照传统的“直播伦理”,播的频率要高,播的时间要长,刮风下雨节假日那都不能是借口——毕竟,传统直播的核心在于“陪伴”。但这种高要求不利于许多领域的主播发展。先不说无团队或者小团队主播是否能跟上这样的强度,秀场和游戏能天天播月月播,知识难道也行吗?那很快就会变成满嘴跑火车了。

对于开启更多直播形态,开辟更多主播领域,多样需求和内容生态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平台缺少成熟的沉淀手段及配套的用户习惯,就不太可能培养知识类、科普类等主播,这从“直播平台”和“视频内容社区”的直播风味差异就很容易看得出来。

此外,内容生态不仅指内容模式,也包括变现手段。在很有可能打赏要被有关部门严控严查的未来,纯粹的直播流量是否仍有以前那么大的价值,就是个未知数了。

相比而言,直播打赏、视频流量及电商(快、抖带货,或者B站“小黄车”)的综合收益,对于单独押宝礼物的主播,反倒是一种改善。

尤其对于那些可能平时还要上班,或者有自己本职工作和事业的主播来说,“高强度陪伴型直播”或许从来都不是可选的道路。

半主播半UP主的主播身份,在今日已经被证明可行,未来也将成为更多题材进入直播的窗口。

让我们总结一下:随着市场,尤其观众的成熟,多元化需求是市场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舆论和有关部门重视,低俗、攀比、刷单之类传统玩法,正在日趋不可行;再加上永远难以避免的头部诅咒,直播头部流量,是必然要不断分化的——这个是直播的分化。

而为了应对这种需求,为了能让更多小众题材加入直播,更多小团队和个人开始直播生涯,增加主播的内容形态、沉淀路径和变现手段也是题中之义——这个就是分化的直播。

不用很麻烦很累地做个大主播,也挺好。

 

作者:使马之人;公众号:赤潮AKASHIO(ID:AKASHIO);

本文由 @赤潮AKASHIO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能抓住用户眼球的不一定得是低俗的擦边,应该以内容为主,打造精品内容

    回复
  2. 直播平台还是得进行监管,不然像那种博眼球的直播还是会存在

    来自河北 回复
  3. 不露脸靠的就是个人魅力和游戏水平了,会整活和节目效果也是一大吸粉利器

    来自浙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