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这两年,我花5000元买的4个教训

70 评论 45998 浏览 178 收藏 11 分钟

知道了太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直为别人的道理付费,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01

618电商大促的第二天,和同事交流购物心得,我说我买了四百多块钱的书。她们面露诧异之情:我一年都没买过四百块钱的书啊!

因为很多时候书籍也是同事代收,我才意识到和她们衣服、化妆品的买买买相比这两年有点不对了,或者说我的注意力发生变化了。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得到、在行等搅动着大家知识焦虑的神经;2017年这股风已经越刮越猛,知乎live、喜马拉雅付费课程等让大家觉得:原来改变命运的知识我只是还没看到!

在这股知识付费的浪潮中,我也带上钱包,紧跟步伐。但我不是上端的创造者,而是下端的消费者,当然这并不妨碍我前进,我一边付着费儿一边唱着歌:

“怎么大风越狠,我心越浪……”

当然最后都还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一两年我也不知道自己活得怎样,但是还是给自己算了一笔账,2016.1-2017.6,我一共:

  • 在知乎上买了46次讲座,花费大约为1500元;
  • 在微信上买了21个讲座,花费大约500元;
  • 参加了一个写作培训班,花费大约500元;
  • 在得到上买课程,花费大约300元;
  • 参加过两次早睡早起打卡群,花费100元;
  • 购买了几个七七八八课程,花费大约2000元。

加上一起总计花费大约5000元。

这些还不包括我每年买的纸质书籍电子书籍,要知道这方面我也是很疯狂的。

当然,我不能全部否定这些课程,至少在有些点上很受用的。但是这些讲座或者课程给我带来的最大结果是:因为花金钱了我自然会花时间在上面,每个讲座至少要一个小时。有的还会听两三遍,所以算下来我的时间成本大约是300个小时。300个小时差不多可以写一本书了。

现在流行说一个词,叫做智商税,意即为自己的低智商买单交的税。如果这样说的话,这就是我这一两年来交的一笔最大的智商税。

02

所以事实上写这篇文章我是害怕的,我害怕自己看到也害怕别人看到我的智商低。

回顾购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变聪明了吗?

我好像除了白头发多了几根、皱纹多了几丝、眼袋多了几两,生活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变化。我的生活品质没有上升、我的工作没有加薪、我的旅游梦想没有实现……

所以没人的时候我终于开始问自己:

我为什么会花费这么多时间精力金钱在这些课程上?这些付费课程真的值吗?

03

我使用“用飘柔就是这么自信”的大脑想了很久发现:一切的根源还是在于我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由此导致缺少判别力。

而这个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就是我5000块钱交出的智商税。

仔细翻看了一下这些付费课程,会发现大多是关于如何进行时间管理、阅读写作、高效工作的,可是我还是有拖延症,写作阅读能力仍待提升等各项陋习。

但是如果说一定要有收获的话,最重要的就是买了四个教训:

教训一: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捷径就是勤奋。

观看这些课程的标题你就会发现:大多是“一小时建立”、“一周学会”、“快速”、“转折”、“改变”、“命运”等字眼。比如彪悍一只猫的《普通人快速崛起的十大狠招》、李笑来的《1小时建立你的阅读操作系统》,Scott Young的《如何在短时间内掌握一项技能》等。

但是当你打着鸡血听完之后,生活其是不会快速改变的。作为一个普通人依然无法崛起、一个小时仍然不能建立好阅读操作系统,短时间内仍然没法掌握一项技能。

而我为什么热衷于听这些,不就是想走捷径吗?不就是想在短时间内就获知别人成功的秘诀吗?

事实上,就算别人把成功的秘密告诉你了,你依然是无法迅速吸收的。这背后多的是你看不见的努力。彪悍一只猫背后的付出你看不见、李笑来成名前在新东方教了多少年英语经历了多少试错、Scott Young在他的《如何高效学习》里面也说了:这些技能的熟练掌握足足花了两年。

所以,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捷径可言的,如果说有捷径,那也就是勤奋。

教训二:花时间多读经典,不要为无知买单

这个给我的最大启发是在读了《穷查理宝典》后。在读《穷查理宝典》之前,看到很多名词,比如思维模式、规模化思考、系统思维模式、复利效应等,我都觉得很新鲜,然后看到之类的课程赶紧买。但是读了《穷查理宝典》之后就会发现很多的理论都来源于此。

而你只要把这本书钻研透彻了,压根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听这些课程,因为这些课程都只是就这里的某个点进行讲解。

后来,我更是发现成甲、张辉、李笑来等的很多讲座都是围绕着这本书做论述。

而这本书的电子版我仅仅花了4.99元。

这本书如此,其它的呢?

所以与其去大量听一些零碎的课程,不如下功夫读经典,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是没有捷径的。你所偷的懒,总有一天会用另一种方式补回来。

教训三:很多道理早已经存在了,不要被新名词蒙蔽

随着付费课程的出现,你会发现新的名词越来越多,比如:

成甲的《如何靠知识管理获得爆发式成长》里面提出的“临界知识”概念,你事实上就会发现它就跟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换汤不换药;

周永帆的《记日记,一个小众成长的利器》,小众成长不就是比较少数人使用吗?

兰启昌的《如何用成长型心智实现你的人生跨越》,成长型心智就是积极主动思考模式。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新名词?当然是为了营销所需,人都是好奇的,也都是喜欢新鲜的,如果跟以前的道理一模一样,我为什么还要听你的呢?

太阳底下无新事。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道理都是早已存在并且不会变化的。你只要抓准了几条核心的,就已经够你行走江湖几十年。当然你也完全可以自己钻研透彻之后老酒换新瓶,用来忽悠新的消费者。

教训四:不要变成知识的囤积者,而应变成知识的行动者。

看到一篇文章,赶紧收藏;看到一个课程,赶紧购买。在知识面前,我们可能像打折促销一样,生怕错过。就像现在没时间,也会想着有时间了再看:这可是可能改变命运的知识啊!

因为是知识,所以我们购买起来比衣服等更加没有负罪感。

但正因为是知识,购买多了也会让我们更加迷茫和焦虑。

现在我打开知乎微信里面密密麻麻的课程,甚至不能回想起来每一个都讲了什么。但是我当初确实是花了时间精力听了的啊!

才明白,就像听了这么多知识,不去践行是完全没用的。事实上,也不是这些课程没用,每一个道理或者方法论都是主讲人的经验总结,而人家花了十来年甚至一辈子总结出来的经验,到你这里真不是一个小时听完就能让你改变命运的。

你必须一条条结合实际去行动。

  • 只有行动,才能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 只有行动,才能改变自己的知识焦虑。
  • 只有行动,才能产生属于自己的道理。

知道了太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直为别人的道理付费,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作者:小鹿快跑

来源:微信公众号:小鹿觅食

本文由 @小鹿快跑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所以,穷查理那本书,是在哪里买的?豆瓣¥50诶

    来自福建 回复
    1. 网易云阅读有哦,每天一小时

      来自浙江 回复
    2. 蟹蟹~

      来自福建 回复
  2. 不是很赞同作者的观点,虽然很多新“知识”产品都来源一些经典书籍,但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付费知识,都是通过一些人做知识“翻译”而来,变得更有趣,更易懂,让人更有毅力坚持学完。这大概就是现在那么多知识翻译官存在的最大意义吧?如果买一本书几块钱却无心学,学起来费劲,倒不如花一笔钱让自己更轻松学习。另外没花钱的学习,往往不容易被珍惜~这是真理~哈哈~ 😯

    来自广东 回复
  3. 讲真我在Google+上面看到你写的,当时还是蛮同意你观点的,但回过头来想一想你写的很片面。

    来自北京 回复
  4. 我觉得知识付费最好是付在跟你职业有关或者兴趣有关的领域,不然光看大道理和鸡汤纯属浪费钱,其实很多看似有用的大道理你敢说你自己不懂吗?花冤枉钱去听live去看讲座是没有剖析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缺少什么甚至连近两年的目标都没。所以独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来自广东 回复
  5. 哈哈,有共鸣。一般购买的付费类课程倾向于一些硬技能方面,可以从中知道方法,渠道和实践参考价值的。阅读经典,才能都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付费,可以通过付费,学习前辈大牛的经历,思考方式和一些方法论之后,加深对知识架构某一部分的理解。最后还是要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化为属于自己的知识,进行有价值的输出。

    来自广东 回复
  6. 经典。这是本文最大的收获。的确,好多道理和知识都已经积累了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千年,前人的理论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理解不一致,才产生了千差万别的条条道道。输入之后,在后排努力输出,定能取胜 😈

    来自河南 回复
  7. 我喜欢打的类比是:奶牛吃多少草不重要,重要的是,挤出多少奶?! 😀

    来自福建 回复
  8. 想不到,你居然是小编,想不到你是有这么多产出的小编 🙂

    来自上海 回复
  9. 确实是这样,这些碎片化的知识,在看到的的那一瞬间会很有触动,时间一长就全忘了,一方面是没有体系化的阅读和思考,没有把学到的理论用在需要做的事情上,并且不停反馈和校正,另一方面是现在知识付费的大多数课程,是根本没有用的,结合他们自己的经验把一些经典的理论翻新,这个从本质上,是一种剽窃,是一种知识和理论的再发散,而真正有用的,是那个理论本身

    来自上海 回复
  10. 不断学习可以理解,知识付费也可以理解,但是很多知识你学了但是却没有用起来,只是一时间的充实而已,并不能有实质而且飞跃的提升;所以我觉得一个独立的人格和一个独立思考的大脑会帮助我们自己更好的去做决策,也会帮助我们更好的去选择要学习的知识,掌握并且运用的知识对我们才有用,其他的很多都是花架子呀!

    来自江西 回复
  11. 知识付费是对的,不断学习的心也是对的,不对的是没有选择合适的内容,合适的方式,一味地靠量去填充自己,然后感觉自己比周围的人都要努力,自我感觉良好,其实根本没有学到多少实质的东西。 😯 默默的装逼

    来自四川 回复
  12. 作者在文中的读的多不如做的多观点还是很赞同的,因为我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不过给更多的是,我会边做边读,边干边学,然后不断的调整,微调整,最后才知道方向何处。
    还有一点不同的观点是,道理都是差不多的,但是理解却有百种,千种的不同,所以不同的作者也会在原有的基础知识上搭载自己的经历,再此得出新的内容,只不过那类分部讲解的书,就不会像经典一样细细研磨,泛读而已。如果可以能否交个好友,我的信longshaoye122

    来自上海 回复
  13. 知道很多道理还过不好一生,问题的根本就是出在“知道”上,你只是知道而已。就好比你知道:生气前要数数字,这样就能冷静下来了。问题是你只是知道,从来没去用过。所以这句话不如换成:用过很多道理,发现生活原来有很多技巧,人生如此美好。

    来自北京 回复
  14. 吓得我只点赞不敢收藏了 😮

    来自上海 回复
    1. 同感 哈哈

      来自北京 回复
  15. 坦率的讲,大部分的人的需求不是学习知识,而是一种自己觉得自己在努力学习(提高)的体验,所以现在很多所谓的读书群、付费读书会甚至扩大到一些知识付费的App,营造的就是让大家觉得自己在努力学习的(伪)心态。在现在互联网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任何信息都能在产生之后迅速的传播,那些所谓读书分享群的读书笔记,通常都是要分享到朋友圈或在群里自嗨,传递的就是:看,我在努力学习,我还为此花了不少钱,我还输出了东西写了笔记呢(我比你牛逼,还不赶紧点赞)。

    来自广东 回复
    1. 哈哈 是这样

      来自河南 回复
  16. 看,花了5000元确实学会了独立思考呀 🙂

    来自北京 回复
    1. 哈哈哈哈哈

      来自广东 回复
    2. 😀

      来自北京 回复
    3. 说得好有道理哈哈哈

      来自北京 回复
    4. 😯

      来自北京 回复
  17. 利用碎片时间拓展知识的宽度,利用专业时间挖掘知识的深度,与知识付费的现象不矛盾。就如我们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上,每天阅览不同的文章、也有时候交费进行专业培训一样。

    来自湖北 回复
  18. 知识付费是好的,只是内容太差,反而一些免费的公开课质量更高

    来自广东 回复
  19. 【免费,每日稳定更新】 得到app 喜马拉雅 免费分享了
    得到app 每日听本书,付费专栏,免费每日稳定更新,要的来+V信 A123111222pink 速来,一起终身学习

    来自广东 回复
  20. 打脸,啪啪啪

    来自广东 回复
  21. 说到心坎了。家里的书买了很多,而且这几年成了一个购书狂,潜意识以为买了书,就以为自己学到了东西。其实只是自欺欺人罢了,买的越多,焦虑越多。

    来自香港 回复
    1. 专业的杭州户口代办,靠谱,低价,可信赖,有需求请联系V信:15七113六05七八

      来自北京 回复
  22. 确实说到了点子上面。我也曾经知识恐慌过。过后在回头复盘的时候发现,其实大家将的核心都差别不大,只是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包装。然后在一个关键点引爆。让自己觉的这个知识很新颖。很有创意,值得付费。

    来自广东 回复
  23. 用得到有些时日,个人感觉最重要的不是填鸭子式的知识点获得,而是知道了书籍的梗概,清楚了读书的方向。

    来自广东 回复
  24. 真相了,经常收藏好文,最后总是忘记了,根本不会再去细细读阅学习
    还让我想起,真的总是经常有人私信问如何做产品经理,我觉得都是在寻找捷径
    成功没有捷径,勤奋是最好的捷径 😎

    来自浙江 回复
    1. 小明同学最后喝到水了吗

      来自广东 回复
    2. 哈哈哈,是个梗 😮

      来自浙江 回复
    3. 哈哈 所以最后要怎么说成为一个产品经理呢,我觉得最基本的你得要教人家如何找到一个产品的工作吧!

      来自江西 回复
    4. 然而找到一个产品工作不是别人教的,是靠自己的

      来自浙江 回复
    5. 我是大水王~群里多发言哦 :mrgreen:

      来自浙江 回复
  25. “一切的根源还是在于我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由此导致缺少判别力。”
    扎心了……
    谢谢分享!

    来自上海 回复
  26. 多读经典,多积累创造力。

    来自北京 回复
  27. 做了个课程测评,以及几轮迭代,我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来自江苏 回复
    1. 感同身受

      来自北京 回复
    2. 是的,目前已经进行5轮哈!反馈不错。

      来自江苏 回复
  28. 哈哈 艾力的时间管理课我也买了,还算挺有用的,之前都没有系统梳理自己的时间管理知识体系,零零散散~

    回复
  29. 我记得是罗永浩在新东方做了多年英语老师不是李笑来样。

    回复
  30. 知识付费不是衣橱里的衣服,在你用的时候随时就可以从头脑里提取出来学以致用化为自己的知识网络,而是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买得起的口红,在你的智商欠费时,及时地缓解你的知识焦虑。“看,我又比你们多懂了一点,离大牛更近一步了呢!”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