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号可发4次,远不止你想的简单!

1 评论 82445 浏览 4 收藏 8 分钟

昨晚微信服务号推出每月(自然月)发送4次的权限,我看到很多人在朋友圈转发此消息,但是都没有深度解析到这4次群发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今天我把昨晚在公号发的文章再次发到百家,让还不明白的同学们了解下!

今天微信对服务号的群发权限做了全新的调整,由之前的每月(自然月)群发1次改为每月(自然月)4次,具体规则如下:

具体调整:

1、为了增强和提升微信公众帐号的服务能力,所有服务号的群发次数由原来的每月1次改为每月(自然月)4次。

2、此外对已微信认证的服务号,开放公众平台高级群发接口,开发者可以通过高级群发接口实现更灵活的群发。这种定向化、智能化的服务能力将更加能满足细分用户的需求。

高级群发接口说明:

在公众平台网站上,为订阅号提供了每天一条的群发权限,为服务号提供每月(自然月)4条的群发权限。而对于某些具备开发能力的公众号运营者,可以通过新增的高级群发接口,实现更灵活的群发能力。

请注意:

1、高级群发接口暂时仅提供给已微信认证的服务号

2、不同于在公众平台网站上群发,开发者每日可使用分组群发或OpenID列表群发,但每个用户每个月最多只能接收同个公众号的4条群发消息。

3、使用接口群发,并不会影响公众平台网站上的群发次数,也就是说,接口群发次数和网站群发次数是分开计算的。但用户每月只能接收4条的限制仍生效,多于4条之后的群发将对该用户发送失败。

这段文字初看起来,可能有点难以理解,我来简单解释下:

1、每月(自然月)群发4次的权限,主要限制是在用户接收群发消息的次数,而不是公号的群发次数。其衡量标准是以每个用户每月最多只能接受同个公众号的4条群发消息作为标准,而公众号可以借助开发模式每天都可群发多次,但无论你怎么群发,每个用户每个月最多接收你4条群发消息,其他的群发将会失败!

2、OpenID列表:OpenID是加密后的微信号(由数字+大小写字母组合成的一组复杂字符串),每个用户对每个公众号的OpenID是唯一的。关注者列表由一串OpenID组成,一次拉取调用最多拉取10000个关注者的OpenID,可以通过多次拉取的方式来满足需求。通过OpenID分组的方式,要比人工在后台手工分组更加灵活、及时、精准、高效。

记得微信公众号刚推出服务号的时候,就有人问我是否要选择/升级为服务号,我几乎都劝告他们千万千万要谨慎,如果1是你的号不是基于用户对你的强需求,2是一定要服务号的高级接口才可以完成开发,3是有其他方式来引导粉丝关注,千万不要选择服务号。当然,也有人不听我的话,追悔莫及为时已晚。一是因为微信公众号的强达到、强提醒的功能,让用户养成了被动发现和阅读的习惯,如每月(自然月)群发一次,很容易被用户遗忘;二是用户关注的账号和好友越来越多,而服务号与普通好友的对话页在一起,很容易淹没在茫茫对话之中;三是大部分公号的粉丝来自于朋友圈,现在一个月只能群发一次,很多开发能力和活动策划能力弱的账号几乎失去了新粉丝的来源。

后来服务号为了在对话列表里能多提示用户,新增了一个功能,只要用户打开某个服务号,就算不做任何操作,都会排在对话列表的第一个,虽然这个做法对服务号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也没有这次增加群发次数,更能达到提醒用户、增强活跃度、提升服务能力的目的。

更精准、灵活、个性的群发,全面提升服务能力,经过这次调整,经过认证的服务号不但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自身群发4次,还可以在开发模式通过获取OpenID列表的方式,精准、灵活、个性化的群发给满足条件的用户,不会打扰到无关的用户,让每一次群发的价值最大化。这也就是我常说的,与其打动1w个与你无关的人,不如深深打动一个和你息息相关的人。(如果企业自己没有开发能力,可以选择专业的第三方开发公司,比如点点客:http://www.dodoca.com/)

企业需合理利用群发权限,我一直在倡导做微信要忘记营销、忘记急功近利,只有把用户真正的服务好才是王道。这次微信增加服务号的群发次数,并不是纵容营销行为,对于商家而言,应该是权利越大责任越大,需谨慎、认真、用心对待每月多出来的来之不易的3次群发。随着用户对公众号群发行为习惯的培养,他们对企业的精细化运营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企业滥用群发权限,用户不堪其扰,企业必然自尝退订恶果。

微信一直在打击各种恶意营销行为,近日,微信团队发布的《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也表明了微信方面的态度,该规范明确表示对垃圾和不良信息的禁止,同时鼓励向用户传送符合需求的有效资讯和信息,而不是滥发垃圾信息!

同时微信也在不断开放新的接口和权限提升服务能力,除了此次增加群发次数的权限,还有最近出来的支付接口,完成了微信公众号内的交易闭环。我相信大家只要跟着微信开放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下去,而不是歪门邪道、急功近利,必然能一起创造辉煌!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这是一篇软文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