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产品被侵权了,你会怎么办?

3 评论 16685 浏览 0 收藏 9 分钟

产品侵权离我们貌似很遥远,但对每一款产品来说都很容易发生,越成功的产品也就越容易遭遇侵权。产品侵权事件全面考验着产品经理的快速应变能力、逻辑思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而正因如此,一位优秀的产品经理,必定是能淡定应对侵权,并利用侵权事件对产品进行及时全面的优化,从而得以为自己工作增色的。

那么,万一我们自己负责的产品遭遇了侵权,我们可以做什么,又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产品侵权事件的类型以及应对方式。

初步认识一件事物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给它分类。个人认为产品侵权事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侵权,这种侵权对我们造成了直接损害。比如恶意盗取用户信息以牟利,就属于直接损害;另一类是间接侵权,虽然没有直接损害,但是对我们的产品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一定程度上剽窃产品的名称、视觉设计、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通过非正常手段降低开发和宣传成本。这类侵权虽然不能让我们蒙受直接利益损失,但实际上已经属于不正当竞争,严重者可能构成违法犯罪。

那么,作为产品经理,当自己的产品不幸遭遇侵权时,我们应该做什么?

1. 明确侵权类型

如果是间接侵权,那么侵权表现一般以产品逻辑、运营文案的抄袭和剽窃为主。这种时候就需要确定被剽窃的逻辑有哪些,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是直接侵权,那么不仅需要明确侵权类型,还需要第一时间隔断侵权链条,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虽然在这之后,上级给出的处理方案可能不鼓励甚至反对我们这么做,但一般情况下,在事件全貌明确之前,只要以维护用户/公司的利益为出发点,采取任何措施都在情理之中。

2. 报告事件最新进展,并向高层征求处理策略

产品经理需要整理出侵权事件的大致情况,以及草拟的应对方案,书面报告给项目团队所有成员以及部门高管。产品侵权这种事件非同小可,作为产品的直接负责人,一方面必须要第一时间将事件周知所有相关人员,另一方面事件决策权也必须上升到部门高层,事件影响严重者,甚至可能需要由公司决策层来得出应对方案。这时决策层最好能“双管齐下”,即给出短期+长期这两个层面的总体策略。(当然,作为下级,我们不能要求决策层去如何做,但我们可以给出初步确定好的草拟方案以供他们参考,尤其是在高层并没有给出明确策略的时候,我们更加需要这么做。)

其一为短期应急策略,在眼前事件的处理上优先级更高。这部分策略主要决定我们对眼下的侵权事件采取何种处理方式。如果需要高调应对,则需要诉诸法律和媒体,尽量提高事件的曝光率,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产品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还可以调动舆论谴责侵权方。如果需要低调处理,则应该尽量避免媒体和其他公司获悉事件情况,从而避免把事情闹大,以致对方产品徒增影响力。应对方式的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但最终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还必须从具体情况出发。

其二为长期反侵权策略,在眼前事件的处理上优先级较低,但从长远来看更为重要。如果以前没有遭遇过此类事件,那么这次的侵权事件正好可以帮助你建立一套标准的应对流程。我们来举这套流程当中可以包括的几个点:遭遇侵权事件后的工作流程、针对不同侵权情况的常用应急方案、谈判时的话术与技巧等。

3. 将具体应对措施落地

上级给我们定下了总体上的应对原则,接下来就需要由我们来将这些原则落实了。

首先,我们需要按照短期应对策略,进行对事件的处理。这部分主要包括产品层面上的处理,以及公司层面上的交涉。出于最大限度保护公司利益的考虑,我们需要先进行产品层面的处理,而后采取公关方面的举措。

产品层面的处理,就是指我们按照上级的指示做出一些调整措施,比如修复产品自身的漏洞、封禁可能被利用的API等等,视具体事件情况而定。需要注意的是,在作出相应处理时,最好能拜托技术同学留下一些数据层面的、足以说明侵权情况的截图。毕竟作为受害者,在日后双方进行谈判甚至诉诸法律时,我们手里握有的证据还是越多越好。

不过,仅仅根据眼前事件,来处理产品本身的问题,只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接下来的公关举措才是重头戏。这部分举措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启动法务层面上的处理程序,这是最基本同时也最不得已的举措,可以说是我们处理侵权事件的底牌。具备完善的法务后盾,可以保证我们在其他所有措施都不奏效时迅速启动法律追责程序。

然后是商务层面的警告,可以是一封公司间的邮件,也可以是一则关于侵权的官方声明或警告,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可以对侵权方形成一定程度的威慑。

最后是双方产品运营层面的直接交涉,用“谈判”一词也未尝不可。我们需要在谈判当中明确侵权方的责任,并让对方知悉我们的处理办法,以及作出必要的警告。在谈判当中应该留有底牌,避免对方获知我们产品的底层架构、盈利模式等商业机密。

4. 及时完善产品

最后,作为产品经理,有一件事情我们绝对不能忽略,那就是抓住每一个对自己产品进行优化改进的机会。如果是用户信息被盗取,可能是开发时在技术上留下了漏洞,应该如何完善?如果是产品逻辑被抄袭,那么相比现有情况,有没有更为完善合理的逻辑和交互方式可以使用?这些产品优化上的疑问,无一例外都是产品经理必须在事后给出明确解答的思考题。

最后,还是希望各位PM永远不要遇到产品侵权事件,毕竟市场上百家争鸣、公平竞争是最好不过的了。

本文为作者Eason投稿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附带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产品侵权这事很难说吧,尤其在国内这样的环境。。

    来自上海 回复
  2. 侵权举证很难吧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