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的“三大驱动”关系:产品、用户、组织惯性

20 评论 11108 浏览 130 收藏 10 分钟

产品、用户和组织惯性,这三颗太阳无时无刻不在撕扯着运营,每一个都试图捕获运营者这颗地球,让它围绕着自己旋转。

本文主要讲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围绕运营者运营周边的“三大驱动”的关系。我知道,很多朋友初看这个标题时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

  1. 何为“三体”?
  2. “三体”和运营到底有啥关系?

那么,为了解决这些疑问,首先笔者先来说“三体“这个概念。

一、“三体“ 概念源于何处?

”三体“一词,源于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同名著作《三体》。它讲述了太空中一颗类地行星,被三个恒星环绕,相互吸引,有秩序地做环绕运动的故事。

当类地行星和三颗恒星间关系相对稳定时,则为类行星的恒纪元,即太阳有规律地东升西落,地球平稳孕育生命。但当类地行星和三颗恒星间的关系时刻变化,出现乱纪元“时,地球生态将被打乱,太阳不再东升西落,文明随时可能终止,这对地球来说堪称是毁灭性的灾难。

二、产品生命周期的“三体“ 有哪些?

那么,如果我们将“三体世界”类比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系列工作中来,“运营”为类地行星,“用户、产品、组织惯性”为三颗恒星的话。

运营需要做的是,依靠组织惯性力量,利用产品来满足用户需求。

说到这里,朱朱有必要先通俗地解释几个概念:

  • 产品:即满足用户需求的软硬件系统,具有时间特性,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 用户:即为使用产品的外部人群,他们具有性别,行业,年龄等用户画像属性,驱动用户使用产品的原动力为需求。比如用户饿了的需求催生出了餐饮业,求知的需求催生了教育业等。
  • 组织惯性:即为企业的组织风格,企业文化等。这个一方面和创始人的基因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整个组织发展的历史有关。

一方面“运营”需要靠近“组织”依靠组织能量来实现功能交付;另一方面“运营”又需要不断靠近用户,挖掘用户痛点和需求。并且,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语言来驱动产品迭代。

产品,用户和组织惯性,这三颗太阳无时无刻不在撕扯着运营,每一个都试图捕获运营者这颗地球,让它围绕着自己旋转。如何在“用户、产品、组织惯性”三大恒星中,做到牵引和平衡,呈现相对有规律的“恒纪元”,是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综合当前热门产品以及笔者的一些经验,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大致划分为以下三种:

三、“三大趋势“是如何影响运营的?

三大趋势,主要是侧重于产品,用户和组织架构不同牵引。它们往往只专注于自身的领域,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具体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产品至上论

当产品捕获运营者时,产品至上论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团队里产品经理权限过大导致的。因为牛B的产品是组织追求的唯一目标,而产品经理即为“组织惯性“的组织领导时,往往会把团队带向这个境地。

这种情况下,运营、用户甚至是市场,都要服务于产品,即它们存在的价值为宣传推广及使用产品新功能,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交互。

细数当下,以“产品主导“驱动的产品确实很多,其中也不乏很多优秀的产品,比如腾讯旗下的很多产品。但是,如果运营只崇尚”产品至上“论而远离用户的话,可能会因为产品的过分雕琢,而导致最终的本末倒置。

举个例子:锤子手机的初代产品T1是一款设计极致的作品。设计者会抛弃自身的组织能力、用户需求、技术、成本等,去追求产品。但从运营者的角度来讲,在这个过程中太靠近产品,而远离了用户和市场。殊不知,忘记了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供用户使用实现市场盈利。

所以,这也是锤子的第一代产品T1销售量不高的原因。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产品应该如何做好良性牵引:

  1. 产品初期做好市场调研,用户调查,确保即将要做的产品是具备用户痛点的产品。
  2. 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在进行产品的功能迭代。

3.2 用户至上论

同样的,如果用户捕获了运营,可能会使用户的需求经由运营无限制的进入研发体系。即为“用户说什么是什么“,产品没有清晰的迭代思路。

虽说用户是上帝,但是不同的用户的需求有不同的偏向,甚至有的需求之间还存在互斥。如果对用户需求不加筛选,就贸然满足地话,短期可能无限量的加大产品、开发的工作量,更严重的还会拉长产品内测期,最终还是会影响产品的良性发展。

同样,继续举个例子:比如有用户希望摩拜单车的座椅和扶手具有自动加温的功能,这样在冬天用户骑行的时候不会太冷。

这个需求经过运营分析是一个普众性的呢还是个体的需求呢?

我相信是个体的,因为如果是北方冬天汽车,很多人都穿的很厚,带着手套,至于车体自动加热意义不大。而南方的冬天更没有加热的需求,因为南方冬天一般也不冷。这不是一个普众的需求,如果用户驱动组织的化,这个需求可能就会被考虑实现,相比后果大家能够猜到。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更复杂的车身,更高的损坏率。

所以说,如果运营者过于靠近用户也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在运营中,其是牵扯到中大型系统开发的过程中,用户的需求必须经过整理筛选、分类。尽量去做一些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通用性需求,少做或不做小众需求。

3.2 唯上唯权论

最后一种情况,即为运营者被组织惯性牵引,变成“领导驱动”。这种现象即为运营工作出现唯上唯权者尊,简单说领导让怎么办就怎么办。领导决定运营工作。这种现象十分常见,我猜各位做运营工作的朋友,组织惯性一定在你工作中出现过。

如果你的领导非产品设计、运营、市场等出身,这样的现象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问题:

  1. 缺乏体系化的零散性需求导致产品缺少体系化
  2. 非专业性的干涉让产品设计缺少专业性

这样做的最重要的后果是,用户会敏感的感觉到产品的走向有,对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捉摸不定。很多B端做的公不错的公司,发现转型C端时很难,大致原因也是如此。

所以,在互联网公司,每一位运营同仁都面临了产品,用户,组织这三颗强大的太阳引力。尤其是很多运营岗位在整个团队中只是补充性的情况下,这三种外力更为强烈。运营者的三体世界时刻受着这三颗太阳的炙烤和撕扯!这是运营者的难题,也是体现运营者艺术能力的地方。

如何平衡这三种力量,让它们更好的服务于整个产品周期。除了在日常中做好牵引外,其实产品不同的周期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

具体呈现如何的趋势,请持续关注朱朱的后期的系列文章。

#专栏作家#

朱朱,微信公众号:朱朱生活实验室(ID:ixian888),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科班媒体出身转投互联网运营,多家自媒体平台作者,擅长从用户心理出发进行产品运营工作。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三体那是个数学理论,并不是源于一本小说。。

    回复
  2. 针对大家的两点疑问,朱朱解答下:
    1文章的原标题为《运营的三体难题:用户,产品和组织惯性》(上传后被产品经理小编修改了),所以文章开头会用三体做比喻
    2本文是系列文章的第一篇,至于这三大关系如何平衡,会在下一篇中具体说明

    回复
  3. 唯上唯权论这点倒是遇到了,公司本来做B端产品,后面慢慢准备转型做C端,然后老板就喜欢指挥,特别难受

    来自湖南 回复
    1. 这种情况我也经常遇到,咋说了只能站在专业的角度去和老板沟通分析吧,用数据说话!该坚持的要坚持,呵呵祝你好运!

      回复
  4. 虎头蛇尾的感觉,看到后边本来以为会有助攻的方法,结果没了

    回复
    1. 感谢亲的建议,具体的解决方案我会在下一篇中书写哦,欢迎届时关注

      回复
  5. 那我们该如何权衡产品,用户需求,组织习惯三者的关系?

    回复
    1. 在产品的不同周期,对这三者的关注应该有侧重点,朱朱会在下一篇文章中去聊聊这方面的问题哦

      回复
    2. 期待能将这三者串联起来

      来自广东 回复
    3. 下一篇就讲这个

      回复
  6. 硬扯关系

    来自山东 回复
    1. 感谢指正,只是工作上遇到的一些想法,然后总结一下

      回复
  7. 讲的不是特别好

    回复
    1. 感谢指正,只是最近工作的一点心得。

      回复
  8. 回复
  9. 你跟我说南方冬天不冷需求不大?我看作者怕是没来过南方吧

    回复
    1. 这是个普众性的需求分析呢还是个体的呢?我也相信只是作者个人的需求分析🤔

      回复
    2. 人家就是个比喻

      回复
    3. 本人现居西安,浙江和上海也呆过。体验来讲男方城市的冬天真的舒适,冬天也比较合适骑车。
      至于车座自动加热只是虚构出的需求,实际场景不大的😄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