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寒潮下,2B将迎来春天

16 评论 11805 浏览 42 收藏 9 分钟

在2C红利减少的情况下,2C巨头企业已经大量入局2B市场。为什么说互联网寒冬,2B企业却迎来春天?本文作者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我越来越看好2B运营了!

在2018的年尾,笔者下了这样一个结论。

做为一个2C领域连续创业多年的运营老兵,这样的结论当然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基于这一年我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我正在做的一些事情。

笔者在今年加入了国内商业智能领域第一BI厂商,也是从这里开始深入了解和研究2B运营这个领域。

下面笔者试着从5个角度去阐释为什么越来越看好2B运营:

一、2C红利减少,2B红利刚刚开始

2018年9月,即将20岁的腾讯,进行了组织结构的重大调整,发力自身并不擅长的2B领域。

与此同时,百度在人工智能、VR/AR领域发力B端服务市场。而阿里巴巴本身就是靠B2B业务起家,后来的阿里云、钉钉、菜鸟物流都成了B端细分领域的独角兽。京东金融悄则然改名为“京东数科”,美团把2B业务作为重要的发力方向。

这些巨头入场,形式上证明2B发展是硬道理,而围绕着产业的服务,比如金融,也会更加带动起来,对于行业是个好事。

正如马化腾说的:“互联网的下半场属于产业互联网。”在2C增长乏力,甚至纷纷下滑的形式下,2B的增长才刚刚开始,进入2B市场,意味着这些巨头们可以继续做着增量市场的生意。

二、经济形势下行倒逼企业寻求科技助力

年关将近,大家的朋友圈被各大互联网公司的裁员潮刷屏,很多人大呼冬天真的来了。但实际上,对于实体行业来说,冬天早就来了。

在这种经济形势下,不管是实体行业也好,还是互联网行业也好,必然需要开源节流,降本增效。这个时候,致力于帮助企业实现以上目标的B端服务的春天恰好就来了。

事实上我们也看到,在云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商业智能等领域,众多企业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却逆势而起,快速成长为独角兽甚至巨头,例如做云服务的阿里云、做人脸识别的商汤、做商业智能的帆软等等。

三、产品同质化严重, 需要更多的运营能力

不光是C端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B端产品也是同样的情况。在中国这种商业环境下,你更新了一个很好的功能,竞品很快也就有了。

而且B端市场的两个特性更是加剧了这种同质化的情况。

一个特性是B端市场很难产生一家独大,赢者通吃的情况。基本上是各个竞品之间各自有一块自己的优势行业,比如A公司服务了大部分政府市场,B公司服务了大部分的高校市场,C公司则服务了大部分的银行市场。

虽然大家营业额可能相差甚大,但是我吃到嘴里的蛋糕你也很难抢走。这就保证大家都有饭吃,都可以活下去,甚至是活得很滋润,至少不会像C端市场第一名以后的企业那样焦虑,随时都有被兼并和死亡的危险。这就意味着竞品有的是时间去研究你的产品。

另一个特性是,B端产品的版本迭代周期特别长,通常1到2年才会有一个大版本的迭代。而且越是成熟的产品,可以创新的功能点越来越少。这就产生一种现象,往往一款已经迭代了10年的成熟产品,一款新的竞品可以在2年内将他的功能抄得七七八八。

四、2B运营比2C运营具有更高的门槛

做2C运营的同学常常苦恼自己的工作似乎是没有什么门槛的,不像产品经理,至少要会个axure,会画一个原型图什么的。

也就是说,运营岗位好像没什么必要的专业技能,谁来都可以。

甚至有人说,因为做不了产品经理,才做了运营,如果以后有机会,还是希望能转产品经理岗的。

但是笔者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2B运营绝对不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做的。一个2C运营往往自己本身就是自家产品的用户,几乎不需要培训,就知道产品的大致功能和逻辑。

而2B运营则完全不同, 你在运营的产品基本上是你之前没有用过,或者顶多只用了皮毛的产品,一个2B运营往往需要半年到一年才能对自家运营的产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才谈得上去运营这款产品。

五、2B公司内部对运营越来越看重

很多早期B端公司内部早期是没有运营岗位的,因为对于一家B端公司来说,早期主要是产品和销售两只拳头打天下。

产品经理担负运营的一部分职能,写写文案,做做活动什么的。公司渐渐发展壮大后,也是先有市场部门,线下做各种大会、巡展、沙龙,线上发一些品牌宣传相关的文案,但是一般不会设置专门的运营部门。

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比如笔者现在就职的企业,产品线和销售线都已经相对完善了,则需要开始着手建设专门的运营部门,而且开出的薪水基本上跟产品经理岗是一个档次的。这也凸显了2B运营岗位的重要性。

总结一下:

一方面,在2C红利减少的情况下,2C巨头企业已经大量入局2B市场;另一方面,经济形势下行的形势下,能够给互联网企业和实体企业降本增效的2B服务公司将迎来春天。

这两方面的变化,都预示着行业对于2B运营人才的旺盛需求。

与此同时,2B运营也不像2C运营门槛那么低,有着非常高的专业素质要求,不可替代性也大大增强。这就是我越来越看好2B运营的几点原因。

当然,机遇和挑战往往是并存的,虽然未来2B运营需求将会越来越多,但目前2B运营还没有成体系化的方法论和技能体系,很多新入行的2B运营很大程度上要靠自己摸索,入行很久的2B运营老兵也很难输出自身业务以外的运营经验,笔者也是边实践边总结的探索过程中。

也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才会把自己运营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分享出来,希望帮助和认识到更多的业内人士,大家一起交流,相互学习。

 

作者:阮磊(微信baijiadishi),大数据行业B端产品运营,爱写作,爱交流。

本文由 @阮磊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帆软的峰会我参加过几次,产品在国内做得算是数一数二的,尤其在商业智能领域,比较符合国内企业的使用场景

    来自上海 回复
  2. 我也看好2B行业,2018年2C确实不太好做,很多公司都在成立创新中心,借助于科技谋求发展,在未来能够有一席之地~

    来自上海 回复
  3. 不知所云。。。

    回复
  4. 个人感觉文章泛泛而谈,有些空洞

    回复
  5. 市场增量不粗,C端吃存量市场就意味着运营(精细化运营)的价值就开始凸显

    来自河南 回复
    1. 赞同,本人在互联网大厂工作,前几年几乎都是基础建设,大量人才的引进,当基建工作完成后,就需要更精细化运营数据,这对人才要求就更高了;也能感觉到C端运营遇到平静后,公司都在探索B端业务,其实也是公司业务闭环行程的产物;

      来自上海 回复
    2. 瓶颈。。。

      来自上海 回复
  6. 第二个大标题,倒闭能写成“倒逼,文章不审核的吗? 赶紧改了吧辣眼睛

    来自北京 回复
    1. 就是倒逼啊,没有问题,哪里辣眼睛了。

      来自山东 回复
    2. 文章标题没错!你想歪了

      回复
    3. 三思而后行。

      来自安徽 回复
  7. 我觉得2b更应该偏向于供应链。物流 金融 保理这些垂直行业的产业链服务。也应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来自北京 回复
  8. 国内第一BI,果然是FineBi,帆软家的东西!!!

    来自广东 回复
  9. 2B可能更需要销售…

    来自江苏 回复
    1. 确实更需要销售,不过基于业务提升的产品和运营也还是很紧俏的

      来自上海 回复
    2. TO B运营这个词好像还用得比较少,更多是销售、市场、营销……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