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搜索APP化寻出路:内容聚合与个性化

0 评论 5740 浏览 4 收藏 13 分钟

移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时代,传统搜索巨头如何博弈?首先当然是重新跑马圈地、划分版图,以及联合起来对新涌入者虎视眈眈。

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CN-NCI)报告显示,移动搜索已成为仅次于社交的第二大移动应用,使用率达到66.7%。传统搜索引擎谷歌、百度、搜狗、中搜等已在移动端开始排兵布阵,在移动搜索市场耕耘多年的宜搜、易查、儒豹则在发起新的攻势;背靠人民搜索的即刻搜索、中移动和新华社旗下的盘古搜索也纷纷参与角逐。

然而,挑战也随之而来。在PC上,搜索基本等于通用网页搜索,移动搜索则不同,垂直搜索占据很大份额。产品组织形式上,移动搜索以APP为核心,而不是Web形态。这意味着, 移动搜索必须丢弃传统面目,变身APP寻找出路。

搜索APP化

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下属研究机构BI Intelligence最近发布报告称,搜索市场细分化会让一切发生改变。搜索的未来依赖于消费者在移动设备上的行为方式,而消费者正越来越多地通过应用进行垂直搜索,内容主要集中在购物和餐厅等特定类别,这与基于地理位置的搜索紧密结合,“而这些搜索活动正在日益脱离搜索巨头的生态系统。”

搜狗CEO王小川也承认,“传统搜索到了无线上,98%是在做APP,2%在浏览器上和地址栏结合。”为了抢占市场,搜狗在移动搜索上的布局则是输入法、浏览器以及搜索无线化“三箭齐发”。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任何可以承载移动搜索的入口都成为必争之地,移动搜索平台的流量不再只被某一家或几家巨头掌控,这让中小互联网公司看到了曙光。

如今,用户在APP上所花时间早已超过Web,搜索功能演变为了APP的“标配”。比如用户要搜索商品信息必然会去淘宝、京东等电商类应用;搜索视频必然会去爱奇艺、优酷;搜索即时消息则会去新浪、腾讯微博等社交类应用,而直接去点击搜索引擎的用户少之又少。

这样的改变意味着所有的搜索巨头必须重新审视市场、转换思路。中搜总裁兼CEO陈沛认为,移动搜索不能照搬PC互联网的模式。这个改变要彻底,必须在产品形态、技术上发生颠覆性的改变。未来的移动搜索,甚至从表面上将不会再被用户视为搜索工具。“在PC互联网时代,用户只有几个简单入口,比如通过门户阅读新闻;通过搜索查找信息等。但在移动端,每个用户手机有好几屏的APP,每个APP都是独立的入口,实现一个特定的服务。这意味着,纯粹搜索产品只是若干个入口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而已。”这是陈沛描述的移动搜索面临的残酷生存状态。

他眼中的根本性的变化包括:首先,移动搜索必须个性化、甚至只为一个人服务;其次,必须更加主动、即时,不是人在找信息,而是信息主动、即时地找到人;第三,信息分享、社交化、圈子化特征显著,实现智能 搜索,核心是搜索引擎将 越来越通晓人类的语言和意图,为用户抓取他们最想知道的网页内容。

UC优视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永福认为,语音搜索、图像搜索、二维码搜索、语义搜索以及周边搜索等都已成为搜索的入口。早在2009年,谷歌就推出一款名为 Google Goggles(谷歌护目镜)的移动应用,能让用户用图片进行检索。用手机拍一座教堂、一座雕塑或者一个餐馆,等待图像识别软件在几秒钟之内扫描完毕,随即该软件就能提供这处地方或这件物品的所有相关信息。

在语音搜索上,苹果的Siri虽然遭人诟病,但也给用户展现了一种新的主流的搜索方式。而微软也演示过其Bing(搜索引擎)的全新语音搜索技术,在嘈杂的环境中,搜索引擎捕获用户的语音,识别速度达到0.43秒。谷歌的GoogleVoice,用户将无需手动输入,而其疑问将通过与机器对话等形式被直接识别。

内容聚合与个性化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搜索市场用户规模将达3.98亿。这个庞大的市场对于传统搜索引擎巨头来说,如果错过,代价将无法估量。

百度已经推出百度APP、百度地图、百度手机浏览器,试图打造一个以移动搜索为平台的生态链;搜狗手机地图、号码通、公交、路况导航、搜索、手机浏览器等近10款产品被陆续推出;奇虎360也推出了手机浏览器,作为其布局移动搜索的“前站”;中搜最近发布了5款移动产品,分别是搜悦、中搜V商、移动船票、应用宝典和第三代搜索移动版,以抢占移动搜索入口。

就中搜的搜悦产品为例,它表面上是一个移动阅读APP,但本质上却是一个移动搜索工具。除了分类新闻外,搜悦让用户订阅感兴趣的内容,对每一条感兴趣的新闻内容,用户可以不断地进行扩展阅读,比如相关的新闻、概念、人物、视频,以及在论坛、博客、微博等社交网络上与好友进行分享、讨论,这实际上就是“社交化搜索”的概念。

做了12年搜索的陈沛将移动搜索看作自己10年之后再战百度的机会。他把自己的角色想成一个产品架构师,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了一个关于未来搜索的模型:用户进行搜索时,呈现在眼前的是有关他想看到的所有内容的一揽子方案,与此无关的将会被全部过滤掉。

比如,用户搜索表面上看,可能需要仅仅是针对微博、图书或是购物,但实际上他希望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价格比对,而非简单的罗列,这些都是现在搜索引擎所无法满足的。因此,搜索引擎不能再将搜索的目标停滞于寻找关联语句,而要深刻地理解用户搜索的目的。比如搜索热门电视剧《宫》,出来的结果可能是一个互动平台,粉丝们在新浪微博中关于这部电视剧的各种感慨,全都一目了然。

这个过程并不是传统搜索技术能满足的,需要让人工参与其中。“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内容生产模式,即众包的模式,吸引更多的人制作更丰富的内容。”以前,陈沛觉得最不可能成功的事情就是维基百科——怎么可能让大家来提供问题的答案呢? 但是维基百科却成功了。这给他的启示是,搜索也需要用“聚合”的概念,让每一个移动互联网用户都参与到内容建设中。

的确,移动搜索对玩家的要求正在不断升级,这早已不仅仅是一个搜索技术的游戏。首先,搜索引擎抓取数据将不仅仅来自普通网页,还将来自各类垂直的数据库与社交网站中的关键信息;其次,互联网数据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庞大的数据群是对处理速度的考验;再次,移动搜索时代要求玩家能够追踪分析用户的行为心理,这不仅仅靠搜索引擎捕捉,还需要多维度的网络平台资源。聚合是移动搜索的发展趋势。这个内容开放的平台让每个搜索结果不再由搜索引擎自己提供,而是由搜索技术和数据与用户的知识结合,所以每一个搜索的结果是互联网公司、个人和搜索引擎合作完成的。而且,每个用户可以把关键词和内容进行有机加工,成为更好的搜索结果,便于后来的搜索者来使用。

移动搜索下一步

众所周知,碎片化、社交化、娱乐化是移动互联时代的主要特征。移动搜索引擎的技术难度要远高于一般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如引擎的算法、数据库的建立、手机终端的匹配、运营商的壁垒都是未来移动搜索发展的关键。而另一方面,寻找更有效的商业模式也是目前移动搜索主要面临的问题之一。

搜索引擎巨头不希望仅仅靠广告生存,尤其是在移动搜索时代,过多且不合时宜的广告定然会引发用户反感,那么如何让广告成为内容,同时还能吸引用户,考验的是移动搜索领域的创新能力和隐藏在其背后的对于数据分析和挖掘的能力。

此外,不管是垂直搜索还是通用搜索,移动搜索要解决的问题一定不只是满足搜索这样的简单需求,而是在搜索内容背后一系列的分享信息,如网友评价、联系方式、路线等内容全部解决。所以移动搜索的未来是通过用户的关键字搜索来解决服务问题。这对于移动搜索引擎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商业机会。

LBS(基于位置的服务)被视为移动搜索的有力盟军。比如,百度地图除了传统地图应用的功能外,还与大众点评、去哪儿、携程以及其他O2O (线上到线下)第三方应用的功能深度结合。据百度内部人士透露,公司内部,对百度地图相当重视,从地图引擎、产品开发、云计算、推广和商业化等多个层面完善百度地图生态圈。

显然,搜索的最终指向依然是服务。2011年10月,腾讯搜搜上线了“优惠券”搜索,该功能覆盖了全国139个城市,收录了10万余条优惠数据,并且能够通过手机定位,帮助用户一键查看身边所有优惠信息。“转战移动互联网后, 搜索整个产业链会发生很多变化,核心是从搜索内容走向APP应用,最终将变身为服务,这就是搜索基因的重构。”陈沛说。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