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产品人写的经济学系列(三):稀缺性、分配、价格

0 评论 6259 浏览 6 收藏 9 分钟

编辑导语:在产品业务项目运行流程中,产品经理需要依据市场环境、用户需求等因素进行方案的调整与后续产品的优化迭代升级。其中,产品经理可能需要利用一定的经济学知识来指导方案的打磨。本篇文章里,作者介绍了产品经理可能会用到的稀缺性、分配、价格等经济学知识,一起来看一下。

一、稀缺性

有一家专门生产板凳的厂家,其生产原料为木材。由于其产品的质量好、设计时尚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常常供不应求。由于处于沿海地区,其所需的特别类型木材,往往需要到偏远深山里获取。

对于消费者来说,板凳就是一种稀缺商品,板凳在数量和供给量上,是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

经济学所研究的是稀缺资源如何配置。所谓的稀缺,并不是字面意思的短缺。经济学认为的稀缺,是指自然中某些资源,在面对人类丰富多样的欲望、不断升级和变化的需求中而言,在数量多少、供应量上相对而言都是不足的。

稀缺资源在市场上流通和交易,通过价格机制对其进行配置,达到稀缺资源流通到最需要的地方。这就是价格和稀缺资源的关系。其中,市场的供需关系,又能影响价格的变化波动,这就是三者的关联。

既然稀缺资源是要流通到到最需要的地方,这就涉及到经济学上的关键的3个问题: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如何生产?

  1. 生产什么:就是市场要满足需求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包括了生产的类型、数量等等。
  2. 为谁生产:生产流通的最终对象是谁。
  3. 如何生产:生产的设备、技术等方面。“如何生产”指的是这条路应该如何走,才能更快达到目标,解决的是效率和成本的问题,怎样用更少的成本、更高技术的生产方式获得产出。

稀缺资源本身可能是单一用途,也可能是多种用途。

例如:土地可以用来建设足球场、也可以建设花园、酒店、商品楼,更可以建立工厂,土地是多种用途的资源。而某些特殊的钻头只能用于在海洋或隧道中的开采,那么这就是单一用途的稀缺资源。

二、分配

稀缺资源分配,交易偏好排序。

稀缺资源如何配置,跟需求的偏好排序密切相关。

偏好排序是需求优先级的象征。上文讨论到了,稀缺资源和价格机制、供需是密切相关的。

这里的逻辑和复杂度较大,我们简化下这样的模型。

假如某个市场上只有 5 家专门生产生活日用品纸巾的工厂,其中 2 家还拥有生产打印用纸的生产线。每家工厂出售的纸巾质量和售价相差不大,型号也都是双层抽纸。

其中的一家厂家,我们暂且称为 A 工厂,其研发部门专门研发了 3 层抽纸,纸巾采用了更先进和可用于溶解为肥料可降解、对环境突然有促进作用的原材料制作。不仅生活可用,也可以用于施肥、公益等。但市场售价并不改变。当地所在的地方位于市郊结合,有种植的区域,如果纸巾用于降解肥料,则可以省去了许多施肥费用。

该地区的人对性价比的追求比较高,又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很快 A 工厂生产的商品很快变抢购一空,A 工厂将用于生产打印用纸的生产线,挪动一条出来生产该特色纸巾。其余 4 家厂家的纸巾供应量不变,但很快也产生了库存的堆积。不得不通过降价的方式促销,清空库存。

此时,A 工厂发现了市场的广阔、消费的供不应求,于是该类型的纸巾的价格继续上涨。价格反映了稀缺资源配置的实际情况。

案例中可以发现,由于消费者对 A 工厂的纸巾的需求偏好,比传统的纸巾的偏好更强,他们更愿意拥有这样的纸巾。

即使原来的传统纸巾也是稀缺资源,也在维持一定的市场供给平衡,但由于创新机制的作用以及对人需求的洞察,A 工厂生产了更加能满足这些人偏好和需求的纸巾商品。于是,整个市场最后面,纸巾的生产逐渐过渡到这类的用纸上,其他的厂家根据该纸巾的特点去研发新年的生产线,在此基础进行竞争。

消费者对稀缺商品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偏好既反映了欲望的类型,也反映了需求的方向。

三、价格机制

经济学关注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价格机制作用下将会激励市场将资源分配到最有价值的地方。

在市场的供需关系中, “供大于求、供小于求”往往是常态。常见的限时购、限量版等,则是提供了供给上的限制来营造营销噱头,从而获得经济收益。

真实的市场情形下,供需关系或导致价格的变动,供大于求,购买一方更主动,会以更低价格选择供方,供方为了减少过剩损失,价格会下降,促使更多人购买。

反过来,如果供小于求,则主动权在于供方,供方的商品稀缺,导致购买人愿意出价更高去获得商品,此时抬高了价格。价格升高,供给继续上升,此时逐渐往供大于求的天平倾斜,价格也因此逐渐回落,往复循环。价格是供需的晴雨表。

价格和成本密切相关。商品的价格形成,跟市场上有多少人购买密切相关。

所谓的商品的成本是该商品在其他用途上的价值。

例如:如果生产者生成出同样的一台电脑,那么电脑的成本是使用同样的材料和人工在其他用途商品上的价格。也就意味着,商品的成本实际上是一种“替代物”,是将资源投入到其他地方所带来的商品价格。这个价格就是其他用户想要购买所支付的价格。

本系列课写作参考了以下的书籍,特此感谢: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托马斯·索维尔著
  • 《微观经济学》高志文、朱晓东主编
  • 《第一本经济学》罗伯特·墨菲著
  • 《资本论》卡尔·马克思著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薛兆丰著
  •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著
  • 《经济学原理》张维迎著

#专栏作家#

阿艺师傅,微信公众号:锌产品,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曾担任国内某top知识付费平台B端产品经理,负责过亿级用户平台的产品设计的工作。对系统设计、系统思考等方面较感兴趣。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