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脑洞:用户DIY的APP

4 评论 5021 浏览 20 收藏 26 分钟

我们在使用APP时,总会遇到许多不爽的地方。而其中绝大多数的原因也许是,因为目前的APP都类似于工厂生产的产品,是统一的、标准化的。由此,便开启了本文的脑洞,如果打破这种统一,允许用户像玩乐高玩具一样来DIY自己的APP,会不会更爽呢?

一、DIY脑洞来源

为什么我们常用的【朋友圈】却不在微信的一级入口?为什么微信首页更多按钮【+】放在右上角而不是左上角?

看到上面的问题,也许你会期待接下来会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抱歉,这不是本文想要聊的话题。

微信【朋友圈】不放在一级入口,或许是为了借着朋友圈的流量,增加【发现】tab下其他功能的曝光率,或许是为了突出微信的核心功能——即时通讯,或许是诸多考虑的最优解。

首页的更多按钮【+】放在右上角我猜是用右手操作比较方便,毕竟这个世界上右撇子占多数。少数服从多数是整体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但是,凭什么?

凭什么为了产品价值就要牺牲用户价值?凭什么为了右撇子的用户体验就要牺牲左撇子?(ps:我本人不是左撇子)

罪魁祸首就在于现有的APP遵循着“统一”这个铁律,每个用户使用的APP都是一模一样的,即使是几亿人用的国民级产品亦是如此。因此,产品的功能设计必须兼顾战产品价值和用户价值,产品经理就成了那个走钢丝的人,在这二者之间寻找微妙的平衡。

也因此,产品交互及界面设计必须照顾多数用户的习惯,设计师们在每个需求点上都要不遗余力地揣摩所谓的“多数人”的想法。

那么,为什么APP非得要像车间生产的产品那样一模一样呢?为什么不可以像乐高玩具那样允许用户DIY呢?

好吧,这才是我想说的。今天我们就开个脑洞,聊一聊用户可以DIY的APP,即每一个用户都可以组装、自定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APP,不妨叫D-APP吧。

二、现有APP的DIY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破天荒的脑洞,其实这种用户DIY的做法在很多产品上都可以看到影子。

1. 微信

微信中的【发现】tab的下的功能包括朋友圈、扫一扫、摇一摇、看一看、搜一搜、附近的人、漂流瓶、购物、游戏、小程序共10个功能。而这所有的功能是否展示在【发现】tab页中,是用户可以自主选择的。

在微信【我】-【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中,需要哪个功能就打开,不需要的可以关掉。只要你乐意,把所有功能全部关闭也是阔以滴。

顺便说一句,此前的微信是不支持关闭【购物】和【游戏】,这也很自然,这两个不同于其他功能,可是变现的重要入口。不过,当前的微信版本已放开了这一限制,而且最后一句“不会清空任何数据”的温馨提示真的太贴心了。不得不说这也算是很大的进步,点个赞。

2. 支付宝

支付宝首页的应用区是可以DIY的,用户可以将一些常用的应用添加到首页。支付宝内的应用包括便民生活(18个)、财富管理(7个)、资金往来(7个)、购物娱乐(6个)、教育公益(6个)、第三方服务(12个)共计6个类目56个应用,首页最多可添加11个。

在用户进行编辑时,系统会自动推荐用户最近使用过的应用,便于用户快速筛选出自己想要添加到首页的应用。用户不仅可以增减应用,还可以改变应用的位置顺序。

3. 百度

百度APP首页feed流的频道也是可以DIY的,类似于支付宝的应用,用户可以自由添加自己想要的频道到首页,同样支持拖拽改变频道排序。

还有一个可以用户DIY的功能——换肤,在百度【我的】-【常用功能】-【皮肤中心】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皮肤,从而改变自己APP首页的样式。

多说一句,这里的【常用功能】说实话我都基本不怎么用,所以说这是产品经理的“常用功能”,而非作为用户的我的“常用功能”。

三、为什么需要DIY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从传统的商品经济聊起。

当社会的经济比较落后或者发展刚刚起步时,比如: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八九十年代,当时商品匮乏,只要工厂把货生产出来就能卖得出去。

人们都穿一样的中山装、列宁装走在大街上,没人会觉得丢人,是所有人都满意这一款衣服吗?

显然不是的,只不过当时大家对衣服的需求更多是蔽体保暖,只要满足了这个基本需求,就不缺消费者。

但是时至今日,情形就大不一样了,今天的你要是穿件新衣服出门和某人撞上了,那简直尴尬的不要不要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穿衣除了满足蔽体保暖的基本需求之外还有更多时尚、审美、炫耀等等其他的形式各异的个性化的需求。

当年,几套衣服款式就可以满足全中国十几亿人。现在,衣服款式多到数不清,甚至会为了一个普通消费者专门设计一件衣服,这就是趋势所在。当基本的需求得到普遍满足之后,越来越个性化的需求将应运而生。

回到互联网领域。当乔布斯老爷子把iPhone带到全世界面前时,移动互联网刚刚起步,那时候APP还是新鲜玩意,就像匮乏经济下的商品一样,APP都是一个模子做出来的,标准的、统一的。

只要能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就不愁没有用户,哪有时间管每个用户那些细枝末节的个性化需求,这就是发展早期的莽荒时代。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市场上的APP逐渐丰富、饱和再到过剩。到如今,那种粗放式发展的发展模式行不通了,不得不转向“精细化”运营,而所谓的精细化说白了就是更关注单个用户的需求差异,满足每个用户的琐碎的需求。

1. 从关注市场到关心用户

早期的APP市场可以比作一片待开垦的荒地,因此,产品经理首先关注的自然是整个市场的需求。

市场上外卖的需求没有被满足,那就赶紧做个饿了么APP出来。市场上打车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先弄出个滴滴APP来,哪怕1.0版的接单成功率只有50%。抓住市场的需求开发出APP,放心吧,一定会有用户买单的,也一定会有投资人买单的。

但是随着市场上这种“处女地”被一片一片开发,市场逐渐饱和,这种野蛮生长的机会越来越少。想要靠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和一个1.0版本的APP,已经很难再俘获大批用户了。

市场已经由蓝海逐渐变红,已经从跑马圈地转变到了对每一寸土地的争夺。想要获得新的用户增长,就不能放弃每一个用户,要抢夺并留住每一个用户,因此产品经理要将重心从关注市场转移到关心用户,并且是关心每一个用户。

2. 从服务群体到服务个人

正如刚刚说的,早期的产品是为一个人群服务的。由于市场上存在大量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出于理性的选择,也自然是抓大放小,产品升级加入更多的功能来捕获更多的用户群体。比如:滴滴从一开始的出租车,后来增加了快车、专车、公交车、单车等等,是在逐步扩展自己的服务群体。

然而,随着市场的饱和,当产品几乎已经涵盖了市场上所有的用户群,接近天花板了。拥有海量用户的APP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留住每一个用户,如果深耕每位用户的价值。因此,就要服务好每一个用户,让每一个用户用得更爽。比如:滴滴会记录下每位用户的常用地点和路线,这样用户在叫车时就可以用点选代替文字输入,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多说几句,在个性化服务方面,滴滴还远远不够。作为一个滴滴用户,我在下班点用滴滴叫车回家已经不下一百回了,但是我现在在下班点打开滴滴出行APP,依旧还是熟悉的界面,然后弹出一个我并不需要的专车打折活动的弹窗,难道不应该是一个询问我是否打车回家的弹窗吗?

3. 从模糊的百分比到具体的用户

前面提到的很多产品决策,大多是基于数字或者说百分比,也就是多数原则。即使到了今天,这也仍是跌破不破的准则。

用百分比的思维,几乎100%的人有社交需求,因此微信满足了所有人。但是如果聚焦到一个具体的用户,左撇子VS右撇子,年轻人VS老年人,喜欢绿色VS喜欢粉色,等等,每个人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微信只不过是找其中的最大公约数而已。

左撇子VS右撇子,虽然没有权威的数据表明在总人口中左撇子的比例到底有多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左撇子的百分比一定远低于右撇子(我们假设左撇子占10%)。小学生都会的比大小问题,90%>10%,产品经理自然也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市场上的产品都是为右撇子设计的。

这没有错!但是,到了具体的用户身上,这就不成立了。现实世界中的用户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比例,一个左撇子不是90%的时间用左手10%的时间用右手,也不是90%的概率用左手而10%的概率用右手,他只是习惯用左手!因此一个左撇子用户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别扭地学会适应,要么放弃使用。

所以,为什么很多APP有“夜间模式”却没有设计“左手模式”呢?

我相信会有的!

随着推荐算法的出现和普及应用,让APP在内容层面上打破了统一标准化的桎梏。比如:今日头条利用算法给用户推荐新闻,让每个用户打开APP看到的资讯内容都是不一样的,但却是更符合个人口味的。

今日头条这几年的发展可谓如日中天,在BAT巨头之中还能独立发展成小巨头,让腾讯也开始忌惮。除了今日头条APP,更有爆款产品抖音,以及西瓜、火山等一系列成功的APP,究其本质都是基本算法的个性化推荐。这是推荐算法的胜利,其实是个性化的胜利。

现在打开一款APP,都是个性化的内容推荐,无论旅游、购物、交通、外卖均是如此。个性化是一种趋势,是大势所趋。如果APP的内容个性化需求大行其道,大放异彩,大获成功,为什么不更进一步,APP本身也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呢?

四、APP的DIY形式

说了这么多,接下来该进入正题了。如果APP允许用户DIY,那么到底有哪些方式来DIY呢?

下面进入脑洞时间。

1. 固定元素的替换

先从最简单的聊起。之前我们谈到的皮肤,就是对APP背景这一固定元素的替换,比如:微信对话界面的背景图的自定义。

除了背景的替换,还有什么可替换的呢?

比如:图标,微信的【发现】的icon是指南针,为什么非得是指南针,不可以是眼睛、放大镜、星球等等呢?哪怕是个指南针,我换一个款式可以不?

(这么多“发现”icon,密集恐惧症者少看)

其实很多APP在节假日等特殊时间也都会自己替换icon,产品经理们玩的这么嗨,为啥不让用户也玩玩嘞?

(产品经理才可以玩,不过也只有过年才能玩)

还有的话也可以把功能名称也换换,微信底部菜单栏的【我】不叫“我”了,改个自定义名字,叫【本尊】是不是可以呢?

不过这个DIY方式最好配上一键还原的功能,不然名字换多了用户自己记不住是什么功能就麻烦了。

2. 同一级模块数量增减

这个DIY方式似乎已经比较普遍了,从上面我们举出的例子就可以看到,微信的发现、支付宝首页的应用编辑,这些本质上都是对同一级模块数量的改变。

当然,目前APP的做法还是比较保守的,只不过是对某个页面内二级功能允许用户自由发挥,是不是也可以让用户对底部菜单栏进行增减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就是有些APP的底部菜单栏的某个按钮简直就是为了凑数放上去的。

拿支付宝来说,支付宝是我比较常用的APP,但里面所有的功能都是我需要的吗?

并不是的,我粗略估计了一下我的点击频率,【口碑】和【朋友】点击的概率加起来应该不到5%,这个比例还包括了我没事瞎点着玩的情况。对我而言,支付宝底部菜单栏的【口碑】就是个摆设。

但我并没有说这个它没有意义,这个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了,由于个体的差异,也许对于某些用户它的使用频率很高也未可知。而这恰恰就是问题所在,有的人需要有的人不需要,那么就让用户自己做决定好了,而不是产品经理代替所有用户来做这个决定。

我希望我的支付宝是这样的:

(没有了【口碑】【朋友】,看起来舒服多了)

进一步说,如果用户可以自由增减,那一个APP的底部菜单栏就未必只能有5个按钮,可以有6个、7个甚至10个,多出来的就是备胎嘛。用户喜欢哪个就加哪个,也省得产品经理拍坏了脑袋来决定到底放哪个了。

口碑不是我的需要,可是淘票票是呀。阿里也不止口碑一个亲儿子,淘票票、飞猪、虾米、优酷这些都给个机会嘛(再也不用担心老板加需求了,哈哈)。

3. 同一级模块顺序的调整

数量可以增减,那么很自然的,顺序也就应该可以调整。这个我们之前在支付宝首页应用编辑上、百度APP的频道管理也都看到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数量增减就一定支持顺序调整,你试试把微信的【看一看】调到【朋友圈】上面去。

所以,在这一个DIY方式上,用户可DIY的还不够。

比如:点击微信输入框右侧【+】扩展出来的功能中,一共有10项功能,可是第一屏展示的只有8项,还有【收藏】和【卡券】被放在了第二屏。如果这两项是我常用的,为什么我不可以把它们调到第一屏?

4. 元件位置调整

好啦,这个应该就可以解决开篇提到的左右手的问题。微信首页的【+】到底是放在左边还是右边,当然微信的产品经理已经作出了选择。

(左边看起来有点别扭,也许只是我们习惯右边了)

不过千万别以为这就有标准答案,我们看看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比较一下这二者视频的评论按钮设计的位置。两款APP同属于一家公司,但是一个放在了左边,一个放在了右边,这是为何?难道说一个产品经理是左撇子,另一个是右撇子?

我只能认为,这些按钮位置的摆放仅是出于美学考虑,而并非出于设计角度。只要这些元件摆放起来看着舒服就可以了,至于为什么要摆在左边而不是右边,这个问题用户没必要管,习惯就好。

其实,与其让用户去习惯、去适应,不如让用户去选择,把选择权交还给用户自己。

5. 操作方式自定义

安卓和苹果手机都用过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两个操作系统上微信的一些细微区别。比如:在微信首页想要删除与某人的对话,安卓的操作是长按,而苹果则是左右滑动。不同的用户的操作习惯是不同的,可是用户没得选。

反观在PC端,用户的选择权似乎更大。在使用PC时为了获取更多操作,通常点击鼠标右键即可。而使用触控板时为了实现点击右键的效果,有很多不同的操作。有的人习惯按触控板右下角,有的人习惯按左下角,也有人习惯双指轻点。

MacBook给了用户自由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强制所有人都使用同一种方式,在手机端APP上用户为什么就没有这种选择权了呢?

6. 操作路径的自定义

“老铁,双击666”这句话我相信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之所以会诞生这句话,就是快手的产品经理设计了一个快捷操作被用户用得很6,即双击可实现为视频点赞的效果。

如何换一个APP,双击微信聊天的文字会是什么效果呢?

是放大全屏展示该聊天内容,如果想使用删除功能,就要长按文字,然后再点删除。我身边存在这样一类朋友,微信聊天记录绝不过夜,作为这类有强迫症的用户,每天要进行无数次删除聊天内容的动作,如果能有自定义双击效果为删除或多选的功能,这群强迫症一定会很开心的,说不定会惊呼“我去!还有这种操作”。

除了这些快捷操作,还有很多操作路径该被DIY的地方。比如:你是【朋友圈】的重度(中毒)使用用户,每天打开朋友圈的次数比点【通讯录】不知道频繁多少倍,你一定希望朋友圈可以成为一级入口,被放在底部菜单栏上。

(会不会让我们“中毒”更深)

7. 功能效果的自定义

还是用大家最熟悉的微信举例子,微信接收信息可以设置“消息免打扰”、“置顶聊天”,就是属于效果的自定义。但是,还有许许多多的功能还有有待DIY。

比如:退出微信群,一旦退出微信群不仅是退出群,而且之前在该群里产生的所有聊天记录也会跟着全部消失。为什么产品经理会默认我们主动退群,就不再需要群里的聊天内容了呢?是不是可以让用户自定义退群效果呢?

同样的还有删除好友的功能,单向删除还是双向删除,这是一个问题?

让用户自定义吧。

还有朋友圈点赞后的通知,是不接收其他人点赞的通知,还是接收所有点赞通知的疯狂轰炸,也让用户自定义吧。

这个要列举下去,就太长太臭了。就列这么多吧。

五、总结

我开脑洞的这几种DIY方式,显然是不全面的,而我也并没有试图面面俱到地列完所有的DIY方式。在此,权当是抛砖引玉,我相信还有更多更好的方式。不放你也来开开脑洞,在评论中写下你脑洞的DIY方式。

然而,我最想表达的核心,其实是前文浓墨重彩地描述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APP走过了统一化、标准化的粗放发展时期,已然步入了个性化发展的阶段。

在未来,APP必然会更加开放,更加的个性化,更加地贴合每一个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更加服务于每一个具体的用户,让每一个用户用得更爽。

这就是趋势!

而我,也因此相信,在这样的趋势下,用户DIY的APP是大势所趋。虽然我无法预知它到底会以怎样的形式呈现给用户,但我确切地知道未来的APP必然会朝着这个趋势演化。

你看,小程序在做的,不正是制造了无数个小功能模块,再让用户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去DIY出一个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属于自己的微信吗?

正如那句经典: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本文由 @创想佳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大部分是赞成的,但是,像支付宝类的“工具类”产品,用户属于点击次数高,但是单次使用时间较短的现象,如果将导航tap让用户自定义区设计,往往会觉得费时费力。“朋友”“口碑”不去点击也不会影响用户的功能体验

    来自四川 回复
  2. 不得不说这是用户消费的转变,从产能过剩,关注产品到现在个性化订制消费服务,也迎合当前最新用户主体——90后00后对需求个性多元化的特点。

    来自广东 回复
  3. 从服务群体到服务个人,也许就是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到“个性定制化的匠人精神”的过渡吧,个性化是未来的趋势。还应该考虑的,就是每个人对个性化需求程度的不同吧,特别是新手用户,个性化形式一定要简单易用,否则就会给他们造成困扰。

    来自浙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