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2.0:以万物为列表能成功吗?

2 评论 10706 浏览 1 收藏 6 分钟

Web2.0 时代,豆瓣的中心非常明确,书影音就是广大文艺青年最关注的内容。而当那些文青人手一台智能手机时,却都不约而同地把豆瓣抛诸脑后了。长久以来,令用户魂牵梦萦的功能散落在几个独立的 App 中,豆瓣广播、豆瓣小组、豆瓣同城、豆瓣音乐人、豆瓣电影、豆瓣阅读… 死忠粉们不得不专门建立一个名为「豆瓣」的文件夹。缺乏一个统一且强势的移动端入口,这让老用户苦不堪言,让新用户犹豫不决甚至无从下手。豆瓣 2.0 的使命就是消除这些麻烦和疑虑,把分散的用户重新聚集起来,建立稳定的新用户获取渠道。

2.0 的姿势是这样的

最近发布的豆瓣 2.0 似乎找到了法宝:豆列。「汇集一亿人的生活趣味」,新版豆瓣的启动闪屏上这样写道。和数不清的影评、书评一样,豆列也是豆瓣活跃用户的 UGC 产物。它以事先拟定的一条线索为主题,由用户把相关内容收录进来,当兴趣相投的人偶然间发现这条内容时常常会喜不自胜。

然而,这似乎只是一个美好的假设。首次使用豆瓣 2.0 时,它会提示你关注感兴趣的豆列,影视、读书、音乐这老三样作为核心自然位列前三,旅行、美食、居家、涨知识等则作为消遣内容排在后面。进入首屏之后,你可能会大失所望:刚刚关注的豆列全部以瀑布流的形式一股脑儿出现在你面前。每个分类都只推荐一个豆列,顺序随机。这给我的感觉是凌乱和盲目,而不是愉悦和惊喜。

在发现标签页下,豆瓣的编辑每周还会手工挑选并推荐一波豆列,用户浏览时即可把感兴趣的内容加入自己的豆列。这种设计虽然看起来方便,实际上却提高了用户浏览的时间成本——你必须点进去看一遍才能知道这是不是想要找的。

作为豆瓣老用户,我最关注的书影音 (已阅/未阅) 列表,竟然被雪藏在了「我的」页面下,这不是本末倒置是啥?!另一个需要大力吐槽的是,豆瓣 2.0 自动把我的日记和相册「列表化」了。尽管我并不认为这些内容很适合列表形式,但还是自动变成了豆瓣机器算法的原材料,匹配值足够高就可能被更多人看到甚至关注。这又让我想起了那句话:「If you are not paying for it, you are the product.」,但豆瓣 2.0 的强制做法未免太明目张胆了。

应用设计方面,豆瓣 2.0 实在乏善可陈。安卓版采用了满大街跑的 Holo 标签页设计,浏览豆列时右下角的添加按钮简直不能再突兀。到了 iOS 版就把四个重绘的「button」移到了屏幕下方,一样的瀑布流展示一样的时间线内容。

事关品位,其次才是趣味

网站形态的豆瓣睥睨其它网站的资本,是它的品位和它用户的品位。很多年之前就对互联网「鄙视链」有所耳闻:看英剧的瞧不起看美剧的,看美剧的瞧不起看日韩剧的,然后他们一同瞧不起看国产剧的。这对豆瓣的核心用户同样适用,那些整日里念念不忘《瓦尔登湖》的文青怎么会和热衷《总裁很忙》系列的屌丝们一起开心地玩耍呢?!豆瓣 2.0 没能延续 Web2.0 时代带给用户的优越感,反而把列表和关注当作吸引用户的核心手段,严重忽视了用户品位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以万物为列表」策略成功的前提是,豆列能够提供具有稀缺性的高价值内容,更新及时且频率稳定。稀缺意味着人无我有,高价值则是让用户迅速找到他们想要的。是不是让你想到了微信公众号?有多少已建立好的豆列能够达到一天一更的频率?话说回来,用户关注的豆列是已经生产好的内容,而不是内容产出的源头,一旦发表很少再有后续更新。豆瓣需要通过算法不断向用户推荐豆列,而不是豆列创建者在推送。而一向淡化社交属性的豆瓣又不肯充分调动用户关系,这以上种种因素造就了今天豆瓣 2.0 不早不晚、不痛不痒的状态。

诞生、兴盛于 Web2.0 时代的豆瓣面临的转型困境也是很多传统 UGC 网站正在面临的,再加上大批既任性又「有态度」的用户,豆瓣在 2015 年的路依然不太好走。

 

来源:创见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豆瓣覆盖了文艺青年们的方方面面,同时不同人群的需求关注点并不一致,移动端豆瓣如何在有限的视觉范围及空间内为不同人群提供精准服务成为一大难题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