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UI、CX、IA、IxD 纯属胡扯!

1 评论 4280 浏览 28 收藏 15 分钟

探讨UX、UI、CX、IA、IxD等概念之间的区别,根本毫无意义。

你是谁?你在哪儿?你在简历上的title写的是啥?为什么是那几个字?我想擦亮你的眼看一看:设计师的职位和方向与真实世界可(gēn)能(běn)是不匹配的。

首先,让我们观赏一下现状。

我猜你看过很多关于如何区分UX和UI、如何区分UX和CX、如何区分UX和产品设计等等文章。并且还看到了很多结构图用来标明各种设计师的分类,例如:UI设计师,UX设计师,交互设计师等等。那些内容写的都好可爱哦~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职位越变越复杂。

[译] 为啥我说UX, UI, CX, IA, IxD纯属胡扯

这张图充分反应了当前的现象,我希望大家好好体会一下。

如果你曾经搜索过这类的解释,你可能已经发现:它们都没很好地解释到底什么是“设计师”。

在忙着解释区别的时候,有一些很重要的东西被遗漏了——设计师的价值在哪里?社会目标或者商业目标是啥?如果这些可衡量的价值没有计算在内,这样的图片也顶多成为设计师们茶余饭后的闲聊谈资而已。

在了解什么是像素、字体和画布的人眼中,这更是无法理解的东西,对于我们的客户来说应该也是这样的感觉。(为了使大家更有带入感,译者在之后的内容中将把“客户”翻译成“需求方”。)

[译] 为啥我说UX, UI, CX, IA, IxD纯属胡扯

我记得我有天对着需求方翻了一个白眼,其实我是为了他们好,想让他们好好理解一下各种设计术语。

可如今我发现:是谁把需求方教育的那么“厉害”的呢?正是我们这些“厉害”的设计师。

比如N年前的我,当时我们正在积极的研讨UX、CX、UI、IxD等概念之间的区别,我们自己给自己挖了这么多坑根本毫无意义,因为这些东西都是纯理论上的解释(实际应用中要分的辣么详细简直毁自己)。

[译] 为啥我说UX, UI, CX, IA, IxD纯属胡扯

我有个理论,当代爆发对设计职位的重新划分其实是想逃避“美工的刻板印象”。也许在title前面加个形容词、或者把“设计师”换成“咨询顾问”、“架构师”或“分析师”是为了让别人不再对你说“把这个设计的好看一点”。

最新的趋势是把设计师叫成“产品设计师”(管它是什么意思呢)。这些日子产品似乎必成了“用户体验”的代名词。这不是恶性循环吗?远处那些“企业家”和“CEO”这些职位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的人,嘲笑着我们不断纠结于改变自己的职位名称。

[译] 为啥我说UX, UI, CX, IA, IxD纯属胡扯

其实如果你的工作成果根本没有具体价值,不管你的职位名称再怎么花哨都没用。如果设计师只会画框架、做原型、组织个工作坊,但却不能通过设计解决任何问题,那TA真的不算是设计师。

“需求方只关心你能不能帮助到他们的业务。”

那么设计师就是该做什么?如何平衡“精于一门手艺”和“学习各种设计技能”?如何定义“画画原型”和“影响世界”的边界?

目前比较主流的说法是:T型能力最适合一名设计师。意思是说设计师既要有自己精专的一个领域,又要有具备一定的其他设计领域的知识。

[译] 为啥我说UX, UI, CX, IA, IxD纯属胡扯

可是,我们活在一个奇怪的时代,有一大堆牛牛型设计师非常的diao的沉迷于自己的领域并且看不上其他设计能力。这种形态导致他们缺乏战略层面的思考,也无法牢记设计价值。

[译] 为啥我说UX, UI, CX, IA, IxD纯属胡扯

我经常听到:“我不做画icon的工作诶,我是交互设计师,我只是把原型画好然后交付给UI。”或者“我只是负责上色,业务上的问题最好问别人。”分得如此精细,说不定未来会出现“按钮设计师”、“扁平化图标设计师”、“顾客旅程图咨询师”或者“首席即时贴撕除员”了吧?

“如此坚定地将UX和UI设计师区别开,正如同把沙拉和蔬菜区别开,汽车司机和大巴司机区别开一样尴尬。”

设计思维是当前超热的话题,这引出了一个新问题。我把这个问题称为横线型设计师。他们热衷于参加各种各样的设计大会和课程,各个设计领域都踩一脚,但是却无法做出价值和深度。他们能说会道,在UI/UX/网站/移动端/桌面端的服务/数字领域/产品设计/管理等方面都有涉及。

[译] 为啥我说UX, UI, CX, IA, IxD纯属胡扯

也许你会反驳到:“这些职位名称听起来很厉害啊,而且公司就是要找做这些事的人啊”。Well,对现在设计程度来说的确是这样的,但是我们设计师要体现自己的职业尊严。

如果趋势逐渐变成“像素设计师”或者“PS设计师”,我们会把这个放在自己的简历里吗?虽然现在还没到那个地步,但是我们正往那条路上发展。

我觉得大公司们正在把设计师从设计工作的本质里剥离出来…… 精细化的分工导致设计师和设计师的分类多到像一个动物园一样。设计师们正流水线上做着一小部分的工作,让他们渐渐失去为最终目标而设计的能力。

你可以尽情地反对我的言论,但是每一个设计师都必须参与过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即使他们精于某一个领域)。从更高的层面来讲,设计方法论在各个领域本来就是相通的(学会一个就能触类旁通)。

“不同行业可能存在不同的设计方式,但核心是一样的:调研、设想、验证、实施。”

如果你敢自诩为设计师,那我相信你就应该承担起完成一整条设计流程的使命,即使每次只能做一小块。如果只是icon和原型设计的很精美,但是最后用户使用到的产品还是很糟糕,那就说明你并没有出色的完成工作。

自我澄清一下,我并不是推崇人人都要成为一个设计通才而反对设计专才,我只是指明目前我们遇到了这样一个设计行业的迷思而已。貌似设计行业是所有行业中工种分工最不明确的一个了。

写到这儿,我想回归到文章开篇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会被冠以那些职位名称?

这个问题引出了另一个有趣的观察:从前的设计师都是在有所作为之后,才给自己定义职位名称。早些时候,职位名称被用来表达各自的工作方式,因为设计移动界面和设计微波炉的理念几乎无异。

马西莫·维格纳利(Massimo Vignelli)说:“如果你有能力设计一,那你就能设计二、三及一切。”方法论才是最关键的东西。花几步才能得出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我们如何衡量利弊?商业角度上,如何帮助需求方赚到更多的钱?

[译] 为啥我说UX, UI, CX, IA, IxD纯属胡扯

我们应当能够证明自己认为的东西是有可测量价值的。有时候设计师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并不能立马变现,但却可以吸纳更多的忠诚用户。忠诚度和信誉度会为公司带来长远的经济利益,我们的任务就是展示其中的可能性。如同下棋一样,你越是深谋远虑,越有获胜的可能性。

我们每天都在讨论设计的价值,价值却不断的流失。Photoshop, Sketch, 完美像素,顾客旅程图,视觉语言,光是这些工具并不能让我们成为真正的设计师。正如给你榔头和锯子也成不了木匠一样,只有成功解决问题或者贡献价值的时候我们才是设计师。

可惜队伍里总有人拖专业后腿。网上有个流行的段子说:“你这活儿总能找到更便宜的人来做。”

[译] 为啥我说UX, UI, CX, IA, IxD纯属胡扯

幸运的是,还是有些方法可以帮助你提高设计的可靠性:

1. 称呼自己为“设计师”

世界迅猛发展,唯有“设计师”一词不变。如果网上搜索“XX设计师”,要当心可能会搜出一堆设计工具或者方法,正是这些将你的视野局限起来。

从古至今需求方就没想要找“原型制作师”或者“按钮设计师”,他们想要的是“市场侵占者”、“问题解决师”和“钞票复印员”。如果你正好有这些能力,那就真是掌握的世界的命脉了。“设计专才”是件好事,但阻碍你掌控全局就变成了坏事。我个人倾向于称自己为“设计师”,之所以我在设计界面(而不是房子或者衣服)只是因为我公司所在的行业如此而已。

2. 展示价值,而不是任务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很多工作可能没有有形的产出,但是你把“设计一款金融产品的界面”改成“优化金融产品注册流程转化率提高一倍”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再比如:把“设计一个物流行业的VR产品”改成“此VR应用估计可以节省高达40%的交付成本。”在经济领域(节省成本)和民生领域(提高生活品质)都能展示设计的价值。“我成功地完成……”要比“我以前做的是……”更强大,更注重结果。

3. 创造并收集设计影响的证据

需求方永远都会挑战你的设计,项目越大,设计带来的业务风险也越大。所以,我们要从设计能影响商业和用户的证据中学习并将这些证据提取出来。

最近就有这样一个案例: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的一项研究——设计思维是如何影响IBM的经济表现的?

另一方面,设计价值有时候也会被传成神话。我们无法将设计具象的提取出来并说:“设计师工作一周,公司就能多赚一万美元。”这种想法在设计相关的书中是不存在的。设计师有责任将传说用真实的调研代替。

推荐读物:

许多拥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设计师激励了我写出这边谦卑的文章。你也可以了解一下他们的观点,可以对当今设计世界的动态有更广泛的了解。(很遗憾都在墙外)

  • Mike Monteiro ,“你被骗了”,2015交互大会上PPT的录像。他有一个思想是说:帮助设计师完成工作的一切都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
  • Mike Monteiro ,“设计的迷失一代”,一篇关于设计师行为准则的文章,描述了在养家糊口和设计原则中的抉择。
  • Alan Cooper,“当公司质疑设计价值”,一篇关于设计师不能用钱来衡量工作价值的文章。

最后来一张“Father of Visual Basic”的推特:UX Design是啥?不存在的。

[译] 为啥我说UX, UI, CX, IA, IxD纯属胡扯

注:

1. Mike Monteiro,Mule Design创立者,著有《设计工作室生存手册》一书

2. Alan Cooper,“VB之父”、“交互设计之父”,国内最熟知的应该是《About Face:交互设计精髓》一书

 

原文作者:Slava Shestopalov

原文链接:https://medium.muz.li/design-types-7d75839a20ea

本文由@Jesse Zhou 翻译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我太认同这个观点了

    尤其是,别给自己贴标签.再外行眼里就是你矫情.

    设计师就讲出:我主导了那些设计, 改善了什么问题, 提高了哪些转化. 这才是真本事.

    加油作者!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