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社区买菜,了解业务流程

13 评论 25603 浏览 118 收藏 15 分钟

经过这次战役后,用户会习惯网上买菜,未来应该还会涌现出很多公司进入到社区买菜的领域中。这里就简单梳理下这部分的流程,共同学习探讨!

前言

最近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城市的小区都不允许快递员上门送货了,用户只能到小区指定的地点进行取货。

多点、叮咚买菜、美菜、盒马等电商着实火了一把,每天的订单量都非常的多,他们都依托于超市或线下门店等进行接单、商品打包,然后由骑手抢单,最终送达用户。

经过这次战役后,用户会习惯网上买菜,未来应该还会涌现出很多公司进入到社区买菜的领域中。

这里就简单梳理下这部分的流程,共同学习探讨!

场景描述

从社区买菜了解流程

上图的业务流程我们都很熟悉,从供应商送货到仓或到店,再由零售商售卖,最终到用户手里,完成了一次购物。这里既有供应商到零售商(2B)的业务流程,也有零售商到用户(2C)的业务流程。

线上(线下)买菜的流程也是依赖于这些主流程进行的细化、完善,下面分阶段简述下各个部分。

1. 从供应商到零售商仓库

此部分流程对应供应链系统中的采购流程,前期由零售商选择供应商,然后下采购单将商品送到零售商指定的仓库。如果涉及采购退货,则由零售商创建采退订单,将商品退还给供应商即可。

在采购环节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控制商品库存及商品的自动补货流程,这涉及到销售预测、采购计划的管理,关于采购管理可以看下《电商后台:采购管理》。

2. 从供应商到门店

为了缩短供应链的环节及抢占线下市场,最近几年很多电商公司都在布局线下门店,供应商的商品直接送达到各个门店,以降低运输成本并保证采购单的达成率。

对于供应商送达门店的采购单来源有两种:

(1)门店的采购单

对于门店的采购单也可以称之为要货单(相对于零售商),由门店根据商品在店库存情况主动下单,系统根据门店要货单生成供应商采购单,然后由供应商将商品直接送达到各个门店。

由于供应商不会像零售商一样,随时下单随时发货,它通常会设置送货时间(如每周一、四送货此时门店周四至周日的要货单周二配送,周一至周三的周四送),具体根据每个供应商的备货、发货能力而定。

其次是承运商物流配送系统,如何将多个门店的采购单高效的送到是关键,这个有点类似于仓储系统中的拣货路径。

在《零售的哲学》这本书中介绍了711门店商品如何配货的,它们搭建了自己的物流体系,所有的供货商都统一由自己的物流车辆进行集货,然后按照时间要求和顺序统一进行送货,这样虽然自建物流会产生很大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还是节省了配送成本又提升了效率,目前国内同城配的物流公司很多,可以与他们进行合作,这样成本会降低很多。

门店要货单如果是由仓库配货则与供应商无关,但备货发货能力取决于仓库,而且关于财务结算只涉及门店与仓储所属公司主体的结算,不涉及门店与供应商的结算结转。因为零售商已经采购商品到仓,至于如何配货给门店则属于公司内活动。

从供应商配送到门店,首先要产生门店要货单,系统根据下单时间进行集单,生成供应商采购单。然后采购单会通过采购平台传直接传给供应商,由供应商进行单据审核确认、备货、发货等相关操作。

(2)用户订单

由C端用户通过买菜APP或平台下单后选择门店配送或到店自提,这部分订单通常对于时效要求很高,有商家推出及时达(半小时或1小时送达)等服务,也可以由用户预约送货时间。

此部分订单同样需要进行集单处理,如果不能满足用户配送要求,那么在下单时需要进行明显的提醒,避免用户投诉。

关于订单的处理流程首先需要根据收货地址或自提门店进行分单,然后根据这些订单中的商品再产生门店要货单,要货单产生后同样要遵循供应商和物流的配送规则进行集单处理,最终由供应商发货到门店。

3. 从零售商仓库到门店或用户

由仓到店或到C端用户的前提是商品的采购统一到仓库,无论是线下销售还是线下销售,商品都由仓库发货。区别是订单可以直接由仓库发货给用户,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京东、天猫等订单都是用商家从仓库发货给用户的。这就是典型的B2C订单,对于这种订单一般采用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

另外一种场景用户订单可以先到门店,然后由门店进行配送或用户自提的方式,这种场景与现在的社区团类似,门店或团长就是一个中转站点。

从仓库作业成本考虑用户订单需要先进行集单,然后由仓库根据集成的出库单进行拣货、打包、发货。当商品到店后,门店根据用户订单进行二次分拣,这就是B2B2C的过程,流程就是先集单,到店后再分单。

为什么这么做?

主要是成本原因,在商品配送过程中集中拣货、发货、送货的成本不仅于物流运输费用,还涉及的商品的包装、装箱与仓内作业成本。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用户买一瓶红酒,包装时需要有小纸箱,填充物,塑料泡沫包装袋等,层层包装;但如果是十瓶一块包装则要简单的多,消耗品在互联网电商企业中占比是非常大的。

当然仓储也可以不进行集成操作,即仓库完全按用户订单进行拣货、打包,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门店不需要进行二次分拣,门店的工作量大大降低。

4. 门店到用户

现在的买菜等应该都是依托于超市、门店进行配送,即便是从仓库发货也是按单进行拣货、打包,然后统一配送到各个门店,然后由门店进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由门店到用户的订单来源仍分为两种:

(1)门店无库存订单

这种场景是用户购买的商品是由仓库发货即门店无库存的情况。

前面介绍了从仓到门店的商品有两种情景:商品集单后送达即不区分订单,到货后由门店进行二次分拣;第二种是仓库按用户单个订单进行打包,然后配送到门店,到店后直接配送即可。

无论哪种场景,都节约了从仓到店的运输成本,同时提升配送时效。有的同学可能会说,都一样通过物流公司配送到店再由店到用户,这不是多此一举,为何不直接采用从仓到用户的配送方式呢?

其实这就是ToC与ToB的区别,虽然都是订单,批量送达或按单送达,在物流公司选择的产品类型是不同的,运输方式也不同成本也有所不同。

曾经与一位资深的物流总监沟通过,非常认同他所说的,我们不能用ToC的流程去做ToB的业务,因为每个行业都有其行业特点,选择不同费用有很大的区别,同时运输时效也不同。

对于从门店到用户,关于集单配送的商品进行分拣,这个流程比较复杂。

  • 首先,商品因为是批量到货,难免会有少发、漏发或损坏的情况,所以收货数量会有差异。
  • 其次,针对差异数量的处理是什么样的流程,例如,多个用户购买了同样的商品,优先满足哪些用户订单呢
  • 第三,对于用户订单商品缺货后,是走补发还是给用户退款呢,损坏的商品责任如何确认等等
  • ……

分拣完订单如何配送到用户?

1)门店自己进行配送

如果订单较少的情况下还可以,但是当订单量比较大时,门店自行配送很难完成,所以此种方案要结合门店的实际情况而定。

2)接入美团等第三方平台

这个就类似于外卖抢单的场景,通过系统的对接,由骑手抢单后进行配送,即便订单量大也没有问题,成本略高些。

系统对接也相关简单,流程是门店经过分拣完成后,将待配送的订单推送到美团等第三方平台上,并接收订单配送的状态,对于配送状态同时要更新到用户下单的APP以便用户可以查看订单的路由信息。

订单由仓到店再到用户如果是集单,系统的复杂度在于商品的分拣和配送部分,因为在分拣过程中要考虑订单的售后处理,在设计时要考虑很多细节。

(2)门店有库存订单

这种场景是用户的订单直接下到门店,由门店进行接单、拣货、发货。这里我们可以把门店看成一个个前置仓,用户下单可以选择门店,然后则判断门店商品库存,最后生成用户订单。

这个对于系统的难度在于如何使仓库商品及时分配到门店,门店如何保证商品安全库存,门店线下和线下商品是否采用共享库存。

目前很多超市都推出了APP或小程序引导用户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方式,如欧尚、永辉超市、物美等。多点是我常用的软件用户订单后会传送到物美超市后台,拣货后由多点进行配送,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多点平台上完成。

供应链的重要性

最近试用了下面的一个社区买菜、叮咚买菜和多点,截图如下:

从社区买菜了解流程

从社区买菜了解流程

在下单流程上都是一样的,目前都是送到小区的指点地点,通过实际下单,可以看出到货后的订单分配效率等问题。

对于社区型的服务,比拼的还是供应链,以买菜这种软件我们可以看下商品浏览、购物流程有大的区别吗?

未来竞争应该是在保证商品质量的财时解决供应链的痛点。

商品,有一些商家商品不行,那么他们即便物流等再强,那么其在开始就输了,所以菜品的新鲜度和质量要保证。

同时是价格,对于像买菜等社区电类电商不能脱离开大众用户,像一些定位高端的门店等似乎竞争力不太强,都在寻求转型。

供应链痛点,从交付能力来看三个方面即车辆的满载、配送的时效、交付的完整。从仓到店,店到用户或供应商直送等各种模式的尝试,都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供应链的节点从而提升物流效率。在通过集单或分拣等过程中,在为了仓储批量生产的同时也是为了充分利用物流运输车辆,提升满载率和时效。

在用户订单的合单和分拣以及充分利用门店库存也是为了提升商品交付,所有的这些都是围绕供应链进行的。

总结

零售的本质是什么?这么多年来O2O、新零售、无界零售、社区等模式层出不穷,但对于用户而言就是快速、便捷的购买到自己喜欢的、合适的、便宜商品而已。

目前的买菜如此,未来从流程、从系统上都是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交易,从供应链上优化。

 

作者:倔强的大萝卜;公众号:倔强的大萝卜

本文由 @倔强的大萝卜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没看完,就第一副图来说,盒马、叮咚等并非这种如此,而是自建供应链加上前置仓的模式!

    回复
    1. 确如您所说,后续我找找具体的资料再比较下,依托门店的一般都是前店后仓的模式,超市也是如此。盒马,叮咚具体什么样确实没深入了解过,为了保证商品快速到店并解决店的存储空间,仓库前置是好的办法,这就形成供应商直送到仓,然后依据店和订单需求在离用户近的距离快速拣货,送货,店可以看做用户,库存通过补货调配,这是我的理解;未来共享前置仓库模式也可能会有,有的仓储物流在尝试。

      回复
    2. 前置仓虽然叫“仓”,但本质不是仓,而是店,需要更上一级的配送中心

      来自福建 回复
  2. 一方面要做客户习惯养成的工作,让线上有更多的流量才会产生一定的订单;另一发面,又考验着商家运营成本的精简化,菜品这一块损耗大、利润透明,能用较低的利润空间把行业坚持下来才能建成最终的体系。

    来自山东 回复
    1. 是呀,销售的GMV主要是靠流量、转化率、客单价以及复购率等几个关键因素而且获客成本这么高的情况下如何留存是关健;在运营成本上蔬菜生鲜的损耗占比很大,再考虑运输、配送等成本,利润的确很低,比拼的是商家如何粘住用户,提高客单价,同时降低采购成本,管理上就尽可能的减少损耗,如果是门店还要考虑人效、坪效等方方面面,想想都难:(

      来自北京 回复
  3. 我感觉后续的趋势应该都是上文的门店有订单有库存的模式(前置仓)。靠厂家进行一件代发,基本上是无法保障物流效率的。

    来自浙江 回复
    1. 是的,应该都是基于这种模式的,我图中用到社区买菜是依托于一个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他们以销定采,然后配送发货。多点、盒马等都是以超市作为仓库的模式。

      来自北京 回复
  4. 社区买菜目前是刚需,没有办法,但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品质问题,疫情过后将很快过气,城市里摊贩式的菜市场逐渐式微,超市才是王道。

    来自四川 回复
    1. 随着疫情的好转,现在社区买菜的平台也在逐渐改变,对菜品、包装、组合都做了调整,他们利用这次机会抢占了不少新用户。

      来自北京 回复
    2. 我不认为这些新用户有多强的粘性,比如我上周不得不给我一千里外湖北的爸妈网上买菜,因为他们用不来,一次买了一千多的菜,一共5单,其中有2单有严重的错发漏发,又得沟通退补。疫情结束后,我爸妈就再也不会在这些平台买菜了。再比如我的一些年轻同事,纯粹是待在家没事,跟着抖音学做菜买的,疫情过后,他们也不会自己做饭了。

      来自四川 回复
    3. 你说的这种情况有,而且是普遍存在的,待疫情过后可能仍是去菜市场或超市为主,但是因为疫情这些聚集型场所也会有所改变,对于普通人有些习惯也会改变,如果依托门店卖菜的将1~3公里的一些用户通过品质、送货等一系列手段粘住,应该也会好的,最主要的是供应链的几个关键环节如何把握控制。
      在如今获客成本这么高时候,这次对于社区电商还是很大的促进的,后续只能慢慢看,而且竞争仍是很大的。

      来自北京 回复
  5. 自从搬到了偏远的小区住之后,亲身感受到社区生鲜的好处,一直很看好社区生鲜

    回复
    1. 社区电商市场很大,刚需,尤其目前;后续随着供应链的优化会成熟的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