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看好微信的「深色模式」和「群待办」功能?

14 评论 20852 浏览 19 收藏 20 分钟

我为什么不看好深色模式和群代办功能?这个问题或许可以换成另外一个问题:微信为什么推出深色模式和群代办功能?本文作者重点分析了微信推出这些功能的背后原因和功能的实用价值,并总结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3月22日上午,微信iOS新版7.0.12 发布,上线了万众期待的「深色模式」。

此外,这次微信更新的iOS新版本,还包括微信群新增「群工具」「群待办」、「发语音优化」、「表情包优化」、朋友圈支持「跳到还没看的位置」等几个功能点。你更新了吗?你自己怎么看这几个迭代功能?

下面说说我从用户视角出发的一些看法:

一、「深色模式」优势并不明显,并不会产生什么用户价值

1. 「深色模式」是手机系统级控制,微信属于被动应对

通过系统设置深色模式后的界面效果

体验「深色模式」步骤:

  1. 把微信iOS端更新到V7.0.12新版本;
  2. 打开iPhone“设置”,通过“显示与亮度”,从浅色切换为“深色”即可体验;或调为“自动”,夜间自动适配;
  3. 开启后,微信内包括聊天、朋友圈、视频号、微信公众号等页面都将跟随系统转为暗黑色系。

目前微信深色模式仅是匹配系统设置,暂时无法在微信App内单独开关。且目前各个小程序页面、授权登录页等依旧为白底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适配。

事情起源于——日前苹果对App Store的审核条例做出更新,在向开发者发送的邮件中,苹果强调,在4月30日前,所有商店应用均需使用iOS 13的SDK开发,以完全适配iOS 13系统,包括支持深色模式等特性。

实际上,微信之前曾短暂上线过夜间模式,但随后被移除。微信团队前段时间还曾在微博上就此事幽默回应“你的夜晚太珍贵,我们不忍心占用,更不愿意成为你半夜醒来看手机的原因,愿你每夜好眠。”,可见微信对于支持「深色模式」的态度。

微信团队之前针对「深色模式」的回应

那为什么在iOS版本更新中,又全量上线这个新模式,我理解其实是针对苹果官方要求的被动之举。毕竟之前微信和苹果也有几次交锋,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并且面对苹果这种严格的审核条例,微信还真有可能面临下降的风险。

2. 「深色模式」不一定适合所有APP,平台官方强制要求支持「深色模式」,本身就是耍流氓

「深色模式」其实不是一个新鲜东西,通俗讲就是我们之前做的夜晚模式,这个在阅读浏览型或内容创作型产品上使用最广,比如小说阅读器的背景色,比如微博的换肤,再比如代码编辑器等。

这类的APP才需要长期启用深色模式,可以借助黑底白字的高对比度特性将用户焦点集中于界面当中的内容区域,使内容本身得以突显,而周围的界面元素则会隐退于背景之中,来让用户视线保持集中。其它大部分软件对于深色模式的需求反而并不强烈,为了支持而支持,就只能增加开发量。

虽说「深色模式」作为 iOS13 的特色功能,也为开发者提供了新的 API,使第三方应用也能更容易地适配深色模式。但「深色模式」在设计上使用了不同层级的黑色和阴影来体现层次感,和足够的对比度,因此要想设计得好也要花很多功夫。

除了iOS13外,「深色模式」也是最新的 Android Q 系统主打功能之一,Google 也是在去年才在 Chrome 浏览器中提供了新的夜间模式选择。

虽说如此,也不适合像网上有人说的那样,将「深色模式」作为设计发展的一个趋势。真正的设计趋势应该是结合产品和设计发展来做的事情。在我看来,「深色模式」始终只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而做的设计,甚至是重复的设计和开发,并没有加分,更谈不上设计趋势。

总之,这种「面子」而非「里子」的问题,手机平台采取一刀切和强制要求并且以下降为威胁,就是耍流氓。

3. 「深色模式」的优点其实并不明显,并不会产生多少用户价值,反而还容易被利用

微信这次适配「深色模式」之所以特别引人关注,说明用户的心智是被教育了:黑色模式能够改善续航、提高低视力和强光敏感者的可视性,以及让用户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更好地使用设备。毕竟用户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间较长,但凡有一点是优点就会被放大。

但实际并不一定是这样,据Google的测试数据显示,改善续航是和手机的屏幕材质有关。其中OLED屏幕的手机「深色模式」下续航确实有明显改善,单LCD屏幕的手机并没有什么变化。

Google的实验结果:深色模式对于LCD屏幕的iPhone7没有续航改善

此外,对于「深色模式」对用眼相关的改善,并未获得所有人的认同。基于现在的科学研究数据,并未发现「深色模式能改善我们对文本的可视性和可读性」,以及达到一些人宣称的「使用深色背景可以保护我们的双眼」的效果。

有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表明:如果是让「散光用户」在黑色背景上阅读白色文字,反而会比在白色背景上阅读黑色文字更艰难,尤其是字小的时候。此外,台湾大叶大学和德国帕绍大学也做过暗色和亮色背景下对用户屏幕可读性影响的测试。结果都显示,当深色文本处于浅色背景时,实验者的阅读速度反而更快,也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Reddit 的样式切换

即便iOS「深色模式」以及「原彩显示」功能,能够通过将手机屏幕调整至和四周环境光接近的色温色调,改善用户的可读性。并对强光敏感型用户,以及低光源环境下提供一定的帮助,但这依旧和护眼没有直接联系。

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医生Euna koo基于现有的资料数据,并不认为将屏幕色调变暗就能缓解双眼疲劳。相比色调,用户的使用时长和屏幕亮度反而是更值得关注的因素。

还有就是「深色模式」很容易被一些产品利用。比如像Spotify、Netflix 以及 Steam,它们都把深色背景作为默认设计样式,与其说的为了集中注意力,倒不如说是在利用用户的心理,延长用户使用时间,让用户陷入沉迷和上瘾。

实际上,伤眼本质上是手机的蓝光和频闪因素。千万别寄希望于用「深色模式」来改善我们手机使用习惯或保护我们的双眼。

如果真的想保护双眼健康,不如先说服自己,睡前放下手机试试?

我猜想微信为何前面一而再坚持不做「深色模式」,估计就是因为这东西在用户侧和产品侧两边都没什么价值,反而耗费人力。只不过这次和苹果的交锋,微信确实没有坚持住。苹果动了微信这颗钉子,后面其他产品都会无条件跟进。

二、「群工具」还好,但「群待办」目标指向错误,且违背小程序和微信的初心

1. 「群工具」有助于提升群事务的管理能力和协作效率

「群工具」是新版的另一大亮点,确实有助于提升群事务的管理能力和效率,但在我看来,就这么一个通用性的功能比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来得更晚了一些。看一下具体的入口:

微信群-群工具入口

在微信群聊界面,点击聊天输入框右边的「+」,可以在展开的面板中发现「群工具」选项,群内最近使用和群主/置顶的工具都会显示在其中,最多 20 个,点击任一工具即可进入并使用。

在这个面板中,群主/群管理员有「管理」入口,可以选择「置顶群工具」,最多置顶 8 个,且支持顺序调整,方便群成员使用。

右侧为群主/管理员界面

置顶群工具后,「群工具」面板将多增一栏「群管理员置顶」,重要价值的信息能够更为方便地找到,持续提升群协作效率。

群工具置顶栏

2. 「群待办」这个功能的设计,目标指向错误且违背了微信的维护用户价值的初心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我们来看微信为群设置「群待办」提供的两种主要的使用方式:

  1. 群主/群管理员转发小程序到群内时,可同时设置;
  2. 群成员转发到微信群的小程序,也会出现「设为群待办」选项,可由群主/群管理员点击设置。

注:目前支持的「群待办」类型仅限于小程序和群公告。

设置「群待办」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群主/管理员和小程序。由此可见,我们从「群待办」的使用逻辑来推导出这个功能的目标用户——是群主和管理员。也就说这是个中心化的功能,只有群主/群管理员发起后,群成员才能参与进来。

  1. 那我不仅要问,一个普通的微信用户究竟有多少个自己创建或管理的群?也就是说微信这个群代办的功能是不是只为少数特定用户服务的?
  2. 另外,目前把它的主要应用场景限定在小程序等的分享上。那我再问,群主或管理员分享小程序的频次到底有多高?当下适合增加「群待办」且群成员必须打开查看的小程序又有多少?它带来的价值到底能有多大?是否会存在滥用问题?怎么规避?
  3. 其次,群设置完成后,群待办会形成「强提醒消息」,通知全部群成员,并呈现在输入框上方。群主/群管理员可随时撤回某一条群待办提醒消息,而群成员需要长按删除,或查看后才能关闭。

「群待办」可实时查看群成员「完成」状态;而当成员查看完毕后,会在「群待办」相应消息处显示「完成」绿字。否则则会一直有「群群待办」提示显示。

未完成的「群待办」提醒

这里面就有几个问题:

1)是所有群待办的消息都必须是全部群成员都要参与的吗?对于不是必须查看,群成员不查看还消不掉提示(当然用户可以选择删除,但是单个删除的成本并不比查看低),这是否太过于强制和打扰用户了?

2)这样捆绑普通用户,不会招致用户反感吗,怎么样解决被打扰或因此带来的退群问题呢?

3)为什么一定是群主来设定「群待办」呢?难道群成员就真的没有「群待办」的需求吗?为了防止泛滥和打扰就把功能献给群主/管理员了?

此外,我们从这个功能的目标用户和它的主要使用链路来推测,微信产品同学做这个功能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解决社群内小程序打开低的问题,而不是为了解决社群管理和协作效率提升的问题。所以就设计了这么一个基于小程序分享、群主来设定且群成员又必须有点操作的功能,也是够狠的。

而且为了提升小程序的数据,更加生生强化了微信群的两种用户角色:一种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群主/管理员,一种必须全盘接受的群用户。

此时,想想当初小程序上线时,记得张小龙又一次讲到微信价值观的定义:

好的产品应该用完即走一个好的产品不是黏住用户,而是尽量让这个用户离开你的产品,大家同意吗?但是从微信的角度来说,微信一直希望用户能够合理的用微信,除了微信还有生活。

试问,现在是要否定这条价值观吗?这已经不是「用完即走」了,简直是「不用也不让走」——不管是否是用户需要的,必须要黏住用户,必须让用户更多使用小程序。很多群真的有那么多小程序和使用场景是需要群全员打开看的吗?为什么非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恶心用户呢?这是不是和小程序的初心相违背了。

其实小程序的打开率低的问题,原因有很多个层面。我理解应该回到小程序本身来找原因,小程序本身做的是否到位?包括小程序的入口、展示和推荐等。

关于群待办这块,很多人都倾向于从群主视角或者产品视角去解读,很少有人关注普通用户的体验损害了又该怎么算?尤其是作为微信12亿人使用的国民产品,不能不讲初心和逻辑。

3. 「群待办」正确的场景和思路

其实,当我刚看到「群代办」这个功能时,我一直以为它的目标是指向提升微信群任务管理能力和协作效率的,实在是没想到它主要是指向小程序打开率的。

所以我认为当前「群代办」的使用场景和路径不对。应该把群代办设计为任务管理向的,因为社群的场景就是远程互助/协作场景。所以「群待办」应该解决的需求点是——当你需要圈定群里面成员完成某项任务,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创建一个群代办事项,这个事项可以是公告,任务,或者仅仅是一个公众号页面、或者添加一个小程序页面。

「群待办」应该是一个固定的工具入口——就类似于钉钉里的ding一下或者新建任务,只要把场景限定好,完全针对于任务提醒以及完成情况进行管理,而不是在分享小程序的路径上加个这个功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社群的项目进度管理,提升远程互助和协作效率。

这样的路径才是顺的。从用户需求到我们的功能逻辑,而不是从我们要做个用社群提升小程序打开率的东西,然后套上个「群待办」的紧箍咒。

另外,「待办」,其实真没必要非要限定是在群里面,因为单个人或者一对一,都有这样的需求,可以做个通用功能让用户来做任务管理;

三、小结

总之,微信新版上线「深色模式」和「群代办」功能,或是没有坚持住自己的立场,或是产品设计与指向的目标不对,甚至多少有违背自己的初心和之前对外宣传的价值观。

#专栏作家#

阿外,微信公众号:波悟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10年互联网产品经历,关注社交/教育和新消费领域,聚焦行业分析和产品力建设。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论断的数据来自哪里?

    来自陕西 回复
  2. 关于群待办有几个不一样的观点可以交流一下~
    1.关于群待办的问题,我觉得它还是为群管理服务的,虽然是一个中心化的功能,但是服务对象一方面是群主、一方面是群成员,所以不存在服务少数人的说法。
    2.目前主要应用场景是小程序的分享,感觉确实有种提升小程序打开率的意图,但不妨碍后续拓展到其他的应用场景。
    3.群待办的强提醒功能,其实和@所有人是一样的逻辑,虽然有的消息也不是所有人都要看,但是在多人的情况下一个个@也是很麻烦的,个人认为显示在输入框上方并不影响正常的阅读信息,打扰没有这么大,当然可以简化用户消除它的步骤。
    而且我认同只有群主有这个设置权限,如果每个人都能进行这种强提醒的话才更有被滥用的嫌疑,如果群成员有设置“群待办”的需求的话让群主点一下就可以啦,就像我们现在如果@所有人的话也会找群主来帮忙。

    来自广东 回复
  3. 因为深色模式我决定升级了

    回复
  4. 微信喊你上网课了

    来自江苏 回复
  5. 最糟糕的就是这次微信给办公开了一扇门

    来自安徽 回复
  6. 微信群本身也不适合作为办公群,前有qq后有钉钉,分分钟被无数没用的群顶下去的办公群,置顶都置顶不过来。

    回复
  7. 写的好棒

    来自福建 回复
    1. 欢迎加波悟馆,多多交流

      来自北京 回复
  8. 群代办真是进一步模糊了微信和办公微信之间的定位,微信逐渐Q化

    来自日本 回复
  9. 呵呵

    来自北京 回复
    1. 看到这条评论我就放心了

      来自福建 回复
    2. 🙂

      来自北京 回复
    3. 加一

      来自广东 回复
    4. +1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