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产生利他行为

0 评论 3139 浏览 1 收藏 6 分钟

上一次解释了什么是利他行为,而这种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呢?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我们经常考虑如何使用户更多的贡献内容,从而提供产品活跃度,其实这就是在考虑利他行为的动机产生条件。

利他行为的产生的情况为:旁观者效应、榜样效应,时间压力,相似性。

旁观者效应

在一个测试中,145名合作者共测试了1497次,他们乘坐电梯时装作不经意地掉落了一枚硬币。发现当旁边只有一名乘坐者时,他们得到的帮助的可能性为40%,当旁边有6名乘坐者时,他们得到的帮助可能性不超过20%。

这说明当旁观者数量增加时,任何一个旁观者都会更少的注意到事件的发生,更少的把它解释为一个重大问题或紧急情况,更少的认为自己有采取行动的必要。

这个理论其实在互联网中经常出现,就是所谓的精准信息投放,将信息送到关心这些信息的眼前,从而提高单位信息的价值。用户更愿意去付出行为深一步的进行了解。

例如Gmail的广告服务,在用户查看邮件的同时,右侧会显示邮件相关度较高的广告,这种就是提高用户注意度的最好诠释,从用户角度会认为这些广告是精心为我自己准备的,这也行比一个路边超长的广告牌更加有价值。

邮件内容是智联招聘的一则邮件营销广告,而Gmail右侧提供信息是招聘或创业性AD

另外,在社交类产品中,好友动态的产生也是一种变相的产生利他行为。好友动态与个人来说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将与自身无关的信息单向提供给用户,反而降低了旁观者数量,产生了用户对好友信息的利他行为,从而推动了交互行为的产生。

相反,一些平台化的信息即使用户注意到也很难使用户产生互动行为。用户会产生即使我不去管别人也会去帮助的心理。不愿回想的历史证明了这一心理,当戴安娜王妃发生车祸时,在场的九名摄影师人人都有手机,但只有一人打了报警电话。他们给出的解释很一致:以为已经有人打了电话。所以,将公共信息提供使单独且能产生注意的用户是提高交互行为的方法之一

榜样效应

实验发现,大多数人在看到其他人将钱投入慈善募捐箱后,也更可能照样去做。我们经常说产品热度是否足够高,而这种热度的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榜样效应。产品关系的建立其实也体现了榜样效应的作用,用户带动用户使用一个产品。虽然有一些从众心理夹杂其中,但是最重要的是好友作为榜样已经进行了行为。名人使用某产品,可以推动更多的用户使用,也是说明了这一点。

时间压力

简单的说,时间压力是指如果一个人在较宽裕的时间内注意到紧急需协助的情景,那么产生利他行为的可能性要大于拥有较少时间的人,即使时间压力较大的人注意了紧急事件的发生,但如果事不关己他们还是很难产生利他行为动机的。

相似性

人们大多愿意帮助与自己有共同特点的人群,其中包括种族、地域或者其他共同点。这个案例很常见,在评论或讨论类产品交互中,如果将评论者所在地域显示出来,“激战”的可能性将会大大提升,而同一地域的人群经常会站在同一立脚点进行对外反驳,从而帮助自己的一方取得言论胜利。还有直播观赛场景中,双方队友的支持态度也会产生利他行为,促使产生更多的交互。

小结

利他行为是帮助用户自发性产生交互行为的心理方法。在产品设计中,少量使用户产生利他行为是可以的,但一定把握其与利己行为的区别。利他行为的宗旨是更少的考虑回报或报酬而产生的行为,如果通过利益引诱而使用户产生行为动机则偏离了最终目的。望产品中多一些利他行为,产生更多有利于大众的互动操作。

来源:http://www.uiven.com/?p=746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