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产品观(2):分解的艺术

1 评论 3768 浏览 18 收藏 17 分钟

编辑导语:面向对象的产品观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在上一篇文章中,作者为我们分享了关于面向对象的产品观中的抽象思维,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又介绍了分解的艺术,看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应该如何分解艺术吧。

现在我们来说一下构建产品的第二层:分解,分解层回答了WHAT的问题,告知我们这个产品要做什么。

面向对象的产品观(3):分解的艺术

分解是一门艺术,我这次的题目叫做:分解的艺术。为什么我要称呼分解为艺术而不是技术呢?还且听我慢慢道来。

分解的字面意思非常的简单,就是指将某样事务不断的分成若干个不同的部件。而运用在产品构建的工作中分解就是:将愿景不断的分解成为各个可以独立的可以满足的功能的工程。

分解的过程需要对你服务的用户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要有充分的想象力,能够随时代入你的用户,去感知他们在遇到了问题时会做什么,想什么。

所以,我认为分解是一门艺术,他需要一个产品经理有着艺术家一般的共情力和想象力。接下来,我来阐述一下分解的具体方法。

首先是分解的方式,分解的方式有两种:纵向分解和横向分解。下面我分别说明一下纵向分解与横向分解的具体内容。

一、纵向分解

1. 纵向分解的定义

所谓的纵向分解,就是根据产品的愿景,分解出产品应该提供哪些功能,这些功能又是由哪些方法来组成的。纵向分解是一种自顶向下的分析方法,从愿景到最底层不可分割的功能结束。

分解的层次分解也是分了层次的,分解的第一层是愿景分解,之后是模块分解,再之后是功能分解,最后分解成为不可分割的方法。

面向对象的产品观(3):分解的艺术

分解的4层次图解

分解的第一层就是将愿景分解为需要实现最终形态需要哪些必不可少的模块。然后将每一个模块分解为一系列的功能,最后再将每一个功能分解为不可分割的方法。

一系列的方法组成了功能,一系列的功能组成了模块,一系列的模块组成了愿景。

  • 愿景:产品的最终形态的简略描述;
  • 模块:最终心态的产品需要有哪些组成部分;
  • 功能:每一个模块都需要提供哪些功能;
  • 方法:实现功能需要经过哪些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是一个方法。确定方法的关键在于找到对比旧方法的关键提升点,给与用户远超旧方法的回馈,且新方法需要足够简单,用户使用新方法时,仅需要极少的切换成本。

2. 纵向分解的依据

那么纵向分解的依据从哪里来呢?

依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抽象层对用户需求的研究

在抽象层已经对用户需求进行了多个层次的抽象分析,根据这个阶段抽象出的用户需求,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抽象出的用户有多个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的需求都是不断细化的,而这些不断细化的层次,就是分解过程中不断细化的层次。

比如淘宝的用户可以分为买家和卖家,买家的需求是随时找到全国各地的商品。但是买家又可以根据购买习惯的不同分为家庭主妇、时尚达人、家庭主妇的需求是一口气购买全家人所需的家用物品,时尚达人的需求是第一时间抢到最新发布的秋季单品。

对于家庭主妇来说她的行为就是一口气打包多种商品同时购买,这时候她需要一个购物车。对于时尚达人来说,她需要的是一键快速购买,以便她抢在所有人面前抢到最新的单品,以上就是根据用户行为的不同提供不同功能与方法的例子。

2)竞品分析

需求绝大多数时候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用户在使用其他的产品时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产生了想要解决的冲动,这种冲动就是需求。

一个产品经理,需要去研究为什么竞品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去避免这样的问题,这样就会总结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同时,一个成熟的竞品,有许多已经经过验证的解题思路,可以直接拿来借鉴。这个并不可耻,事实上所有的大公司都是这么干的。

二、横向分解

1. 横向分解的定义

所谓横向分解就是将一个用户实现一个需求的全流程分成若干个用例,再将这些用例逐一分解为各自独立的场景,最后分解成为一个个不可分割的独立闭环,然后再独立的闭环中找到与用户直接接触的关键触点。

最后找到对应的方法,与之结合。横向分解是一个从前到后的分解过程,这段话里面包含的术语有:用例、场景、闭环、关键触点:

  • 用例:用例本来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术语,指代的就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使用场景以及功能的集合;
  • 场景:场景是指一个具体正在发生的事情,一个场景集合了时间,地点,人物,正在发生的事情等多个元素;
  • 闭环:闭环这个词来源于模拟电路学,指代的是一个从触发到接收反馈的一整个完整的循环电路。在这里我用来表示一个场景有着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流程;
  • 关键触点:就是指在某个场景闭环中,对用户影响最大的一个元素。在关键触点找到对应的提升方法,是一个产品成功的决定因素。

比如在安装家具的场景中,关键触点不是拼接部件,而是拧螺丝!相信每个安装过家具的人都被螺丝折腾的欲仙欲死过。后来电动螺丝刀出现后,瞬间就改变了整个家装行业,这就是关键触点与新方法结合的力量。

闭环是一个场景的必要条件,只有达成闭环的场景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场景,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场景就组成了用例,若干个用例就组成了用户使用产品的全流程。

2. 横向分解的具体操作

横向分解最难的并不是如何去解释概念,事实上这些概念只要读过几年书的人稍微理解一下都能看懂。

横向分解最难的是如何设置断点,也就是说如何将一个完整的流程划分为多个不同的用例,一个完整的用例又如何划分出各自独立的场景。设置断点需要产品经理对产品的愿景以及用户的行为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个需要不断的观察以及实践积累才能做到。

而我本人也试着总结出一套简单的设置断点的方法,或许可以让大家在真正分解的时候少走一点弯路。

在我看来,设置断点的关键在于找出闭环。也就是找出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流程。任何一个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一定都会出现多个不同的场景闭环,每一个闭环的结束点,就是关键的断点。

比如我曾经做过的一个旅游产品,他们的用例就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面向对象的产品观(3):分解的艺术

  1. 第一步:去哪儿:这个堪称所有人旅游前的第一次灵魂之问,在这一个用例中,包含了找攻略、找景点、找路线等多个相互关联的子用例以及衍生出来的不计其数的场景;
  2. 第二步:怎么去:在确定了去哪儿之后,就是找交通工具了,是自驾,还是飞机火车?每一种选择都对应着后续截然不同的场景;
  3. 第三步:住哪里:确定了目的地,也订好了交通工具,接下来就是更重要的部分了——住哪里。这个用例相对简单的多,无非就是选择酒店,是五星级还是青旅;
  4. 第四步:玩什么:这个就是目的地的旅游景点大全。涉及到制定路线,购买门票等多个不同的场景;
  5. 第五步:好玩不:在旅游归来的途中,大家基本都会有对旅程有或多或少的看法,这时候就需要吐槽或者给好评,就衍生出了一系列与评论有关的场景。

实际上,目前没有任何一家旅游类的互联网平台可以囊括如上所有的用例,每一个用例基本都对应了一个业界巨头。

3. 纵横结合

分解的两种形式:横向分解与纵向分解,他们是硬币的一体两面。

每一个功能都能找到适用的场景,同样的,每一个场景都可以找到它适用的功能。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纵横结合,将场景与功能一一对应。说完了分解的两种形式,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分解的其他方面。

分解的要素分解的要素有四个: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

面向对象的产品观(3):分解的艺术

分解的四要素

相信如果大家对数据库设计有一定的了解的话,会发现这四个要素与数据库事务的四要素相当雷同。

实际上分解的四要素就是从数据库的事务中借鉴而来,因为我发现数据库对事务的描述与产品的功能设计不谋而合,在后续功能分解的工作中就使用了事务的相关思想。

  • 原子性:原子是组成物体的最小物质。原子性就是指分解到最底层的方法以及场景都是不可分割的独立个体;
  • 一致性:横向分解与纵向分解的结果最后都是可以一一对应的,不会出现驴头不对马嘴的情况;
  • 隔离性:分解出来的方法以及场景都是相互独立,不会互相影响的;
  • 持久性:分解后的每一个方法以及场景都会产生持久的影响。

所以每一个方法或者场景都需要确定他们的前置条件(触发条件)以及后置条件(可能产生的影响)。

4. 分解的原则

分解需要遵循MICE原则,即:相互独立不重复,完全穷尽无遗漏。

5. 功能分级

分解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出产品的功能分类与级别,一个产品分为基础功能、核心功能、必要功能和辅助功能。

  • 基础功能:就是指登录、注册、升级提示等所有产品都会有的通用功能,属于产品的最底层功能;
  • 核心功能:就是用户使用你这个产品时想要达到的目标,比如滴滴打车用户的目标就是打到车,所以他的核心功能就是叫车功能;
  • 必要功能:是指不影响用户核心需求的实现,但是可以提供其他的价值,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或者发掘新的玩法,如微信的订阅号功能;
  • 辅助功能:是指那些锦上添花的功能,这些功能一般不会影响用户的核心使用路径,但是在某些节点触发时可以让用户眼前一亮,比如微信聊天是发送“生日快乐”时的蛋糕特效等;
  • 基础功能不可或缺却使用频率极低,核心功能不但使用频率高而且极其的重要,必要功能对于用户体验有这很大的影响,辅助功能属于锦上添花。

在对功能进行分级的时候,基础功能定为0级;核心功能定1级;必要功能定2级;辅助功能最低,定3级(在计算机程序中,级别越低越好,0代表最高级)。

6. 创新七字诀:代合调改用消排

在将用户的需求分解为对应的功能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你会发现用户需求早就已经在现实中有了成熟的解决方案,这时我们就需要针对已经存在的解决方案进行创新。

而创新如何做,我个人建议可以使用著名的创新七字诀心法:代合调改用消排。

  • 代:替代,目前这个功能是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 合:合并,将两个有关联的功能合并到一起;
  • 调:调适,哪些地方可以调整;
  • 改:改变,改变原物的某些物质如意义、颜色、声音、形式等;
  • 用:用途,是否可以找到其他的用途;
  • 消:消除,原物是否可以变小,或者消除某些功能;
  • 排:重排,重组或重新安排原物的排序或把相对位置对调。

以上就是我对分解这一步的全部解读,限于本人的文笔,有些段落可能读起来会有些生涩,还请各位不要见怪。

分解层确定了产品最终要做什么,解答了WHAT的问题,是之后HOW的基础。抽象和分解都是平时少有人关注到的层面,但是又无比重要,所以我花了很大篇幅去介绍和阐述。

分解之后,就进入了HOW的阶段,HOW的第一层就是组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探究《组合的奥秘》。

 

本文由 @木道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写的很好

    来自四川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