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品类到底该如何设计?

2 评论 39738 浏览 138 收藏 9 分钟

文章对设计品类的基本思路进行概述,与大家分享,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目前市场中的电商类网站为数众多,大到天猫、京东、淘宝,小到某一服务类、工具类的APP都有自己平台的商品/服务分类。那么我们在设计电商品类(在目前的互联网产品中,我将一部分O2O产品也归属到电商分类中了)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为什么要设计商品分类,那么接下来再去思考,我该如何去设计品类。

商品分类的意义

商品/服务分类在产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让供/采双方快速查找到自己所关心的品类,而且对于平台来说,也可以非常鲜明的定位平台自身服务的范围。那接下来我们细数一些品类存在的意义。

  1. 服务范围标准化。对于平台来说,进行了品类定义和展示无疑确定了服务范围。在大多数平台中,品类的定义是只能由平台来进行,这就让平台规范了基本的产品数据结构,对平台的管理起到了很强的控制能力。在定义品类的过程中,还将同步定义商品/服务相关的专业术语和范围,例如SPU/SKU/规格/属性/品牌/库存。这些基本术语范围的定义直接规范及影响了平台提供的服务范围。
  2. 快速发布及管理商品。供应商根据已定义好的品类,可快速发布相关商品。良好的品类定义也可以让供应商更好的进行商品/库存等项目管理。不仅如此,对于目前丰富多样的商品来说,已经定义好的品类和SPU将商品信息结构化。而避免标题或描述中大量介绍商品的篇幅。举一个反例吧,某一个手脚架的商品标题名称:建筑材料 首钢  防水4M 2人 通用100-90 不满意就退货 纯钢QAC800 手脚架。
  3. 方便采购方快速查找需要的商品/服务。查找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对于大型电商网站来说是多样的,我们通常理解为快速精确查找就可以了。其实用户的意向很多时候并不够明确,所以在查找过程还有模糊查找、商品对比等等。由于篇幅有限,不针对每个用户场景进行展开了。

商品/服务分类的实现思路

从上一个章节大家能看到实现商品分类无论是对供方、采方或者是平台自身都有非常明显的好处。但也不能断言说每个平台都是需要品类的划分,至少不是每个平台都需要进行严格划分的。简单平台和复杂平台,行业平台和全品类平台,单一服务平台和综合性平台种种平台类型的场景我们都要进行不同的分析和设计。那么,仅针对设计品类的思路,给出以下几个步骤。

1、明确及论证品类存在的目的和意义。

正如刚才提到的,做品类没必要生搬硬套,看别人有品类自己就一定有品类。品类的存在也有着限定范围、流程较为死板、维护成本高等缺点。选择与当前平台合适的方案才是正解。例如:

  • 一般电商:类目-SKU
  • 高级电商:类目-SPU-SKU
  • 更高级一些:类目-SPU-SKU- 标签

2、寻找值得借鉴的信息数据

简单来说就是寻找行业竞争对手。无论做那个行业,竞品分析还是必须要有个,找几个比较成熟,业务数据比较好看的对手。根据其他已经完成的分析,例如定位分析、用户分析、行业分析等数据做一个比较宽泛但是全面的了解。

3、比对各种方案的优劣、特性及适应性

参考同行业竞品或相似竞品,没必要上来就关心对方设计的东西对自己有多少价值。而是单纯的去收集和研究竞品在品类方面的处理模式,并总结出优缺点。这样几个竞品分析下来,你一定会有和原来完全不同的新想法。

4、设计本平台品类结构,论证品类设计模型

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同行业竞品的实现方式,相比这时候脑海中一定有一个自己的设想。设计品类是直接参考行业龙头的做法还是直接拿出行业品类规范或者完全重新设计一套?如果是种综合情况,我是按照材料划分还是应用场景或者是其他特征?每一种设计思路将会形成完全不同的品类设计结果。

在基本模型设计完成后,也要进行一些论证工作。虽然我们无法考虑到所有问题,但是已知的和可预见性的是可以合并进来考虑。品类模型设计的失败有可能直接导致用户体验差,流量上不去以及提供不了预期的服务。

5、设计品类的设计、更新以及维护流程

在发生技术革新、新产品/服务上市或者品类问题时,有必要对目前分类进行更新维护。但品类作为平台的基础数据,每次变动必然会带来联动性影响。如何在最有价值的时间进行调整而带来最小的代价,是在设计品类的过程中一并要进行考虑的。

6、完成品类管理和展示原型

这一步没什么需要详细进行说明的了,就是大家熟知的进行产品的页面设计了。基本需要考虑的有品类的前台展示和后台管理两个方面。当然,如果你允许用户定义品类,还需要更多的入口和管理。

品类实施常见问题

品类在设计和维护过程中,根据设计的思路不同可能会展现很多不同的问题。我下方枚举几个我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有几个可能也比较通用。大家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先了解一下并提前规避。

  1. 规范定义。SPU/SKU/规格/属性这些基本概念必须进行定义,否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2. 品类深度。4层树恐怕是用户能接受最深的层级了。
  3. 前后台的对应关系。前后台是一一对应还是一对多。也就是说前后台的品类不是必须相同,例如淘宝。
  4. 同名不同品的问题;同品不同名的问题;同品同名不同类的问题。
  5. 排序问题。我们当时参考了行业龙头给出的交易数量/频次进行排序
  6. 专业性问题。必须依照行业规范进行参考和设计。
  7. 其他类别。可以存在,但必须少量
  8. 类别上提。例如原本一个二级类别被提升为一级类别。那么必须要重新定义该类别的SPU。

商品分类在平台规范、行业引导、应用引导、平台关注方向和大数据等等各处品类都作为非常重要的基础数据存在。所以设计一个大家都接受、易用又适合当前平台的分类是非常重要的。我本次也是对设计品类的基本思路进行概述,大家如果对这个话题有疑问或者感兴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由 @两块钱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hello,能加你微信吗

    来自广东 回复
    1. 150196555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