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怎样转型产品经理?

3 评论 3205 浏览 162 收藏 12 分钟

大家好,我是robbin。最近我写了三篇关于产品经理的文章:「人人都能做产品经理吗?」,「产品经理究竟是做什么的?」,「产品汪和程序猿的相处之道」。

有不少读者问,我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希望培养自己的产品意识,或者希望将来做出一款优秀的产品,想转型成为产品经理应该怎样做呢?

一个优秀的技术人员,通常已经具备了产品经理所需要的基本素质:「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但是仅仅有好的起点是远远不够的,技术人员在思考产品的时候,很容易遇到一些误区,如果陷在误区里面出不来,那么会变成一个很糟糕的产品经理。

下面我们看看技术人员和产品经理之间需要跨越的误区:

20160201163034

秀智商的优越感

优秀的技术人员做产品设计,总是假设用户和自己一样的聪明,自然而然就会把产品界面和交互设计得非常复杂,让一般的小白用户难以上手。

有些颇为自负的技术人员甚至潜意识里认为:「那些垃圾用户我管他们作甚,我要做就要做有逼格的产品!」对小白用户不屑一顾。

其实无论是不是技术人员出身的普通用户,在接触一个新产品的时候,都是非常菜鸟的,都需要按照自己的习惯去尝试,技术人员不见得比其他菜鸟用户更善于发现产品的各项功能,更不见得对复杂产品能有更高的容忍度。

拿我自己为例,很多新款的比较复杂的电子产品和智能硬件,如果没有说明书,我也经常搞不定。朋友看到就会惊呼:原来IT大牛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呀!我说术业有专攻呀,不是我擅长的软件领域,我也确实外行嘛。

我十年前的时候创业做JavaEye网站——一个定位中高端用户的程序员社区——注册用户当时也有几十万,网站很多用户会经常对一些非常简单的产品功能搞不明白,不会用,反复找我求助。我挺惊讶的,没有想到即使是程序员里的中高端群体,其实也跟普通用户没有两样。后来我们总结出来一句产品经验:

用户的弱智是没有下限的

你永远不要假设用户是聪明的,用户的弱智程度永远超出你想象力的下限。所以,当你设计产品的界面和交互的时候,一定不要拿自己的经验去想当然,一定要假设是在给一个弱智做产品,尽量简化,让产品非常易用才行。

张小龙也有过类似的言论:

当我们研究不到用户需求时,我们就会说只要让我们自己用得爽,这个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一点。怎么样让用户用得爽呢?如果光凭一些体验的话,其实是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把自己当作一个傻瓜来用产品,傻瓜心态。

把自己当作傻瓜,这个挺难的,但据我所知乔布斯也是用这个方法,而且他这方面功力特别强,他能瞬间把自己变成一个傻瓜。我就不行,我要经过 5-10 分钟的酝酿才能进入到这个状况,这是非常难的一个功力。我观察公司里面有一个人也很厉害,就是Pony,他大概能在1分钟的时间内酝酿成。但是我发现我们的产品经理经常花了3天还达不到一个傻瓜的状态,所以他们总是太专家了。你要知道我们有上亿的用户,他没有这么多的背景,他们用这个东西只是第一眼的感觉或者用一次,一两分钟的体验就决定了。

同样,周鸿祎也感同身受:

最近微信产品的负责人张小龙的观点,他的观点,跟我几年前说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三年前我在主导这个话题,大道理是一样的,进入白痴状态或者进入傻瓜模式,你们每个人有没有一个按钮,能够快速地进入傻瓜模式,我在公司里很多时候讨论产品,我对产品经理一个挑战,也是因为我能够这么多年被用户骂得多,经常到第一线看用户的帖子,在微博做用户的客服,这不是为了作秀,为了保持真正掌握用户的想法,我最喜欢的杂志不是行业高端杂志,类似电脑迷、电脑爱好者、电脑软件,在地摊上卖的中低用户的普及杂志,上面有很可笑的文章,这么简单的功能早就用了,为什么写一篇文章教育用户,那是用户真的不知道怎么用。

马化腾(Pony),张小龙,周鸿祎都是程序员出身的、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只有当你跨越了傻瓜心态之后,才算是迈出了成功转型产品经理的第一步。

以兴趣为导向

技术人员做产品,特别喜欢以个人兴趣为导向,设计产品功能的时候,总是从个人的趣味出发,不太考虑到普通用户的口味。这样的产品很容易导致曲高和寡,用者寥寥。

还有些技术人员,因为自己掌握了某些很酷炫的技能,在设计产品功能的时候,脑子里面总想着怎样设计一个功能点出来,好把我这个牛逼的技术展示出来,这样我的产品就有核心竞争力了,不怕其它产品抄袭了。

例如我以前创业JavaEye网站,我们当时掌握了一项很牛叉的网页转成PDF电子书的技术,于是专门设计出来了一个博客出版PDF电子书的功能。

一经推出,顿时各种酷炫狂拽屌炸天,好评如云,不少人尝试着去玩。但是,然并卵呀,网络媒体就是取代传统平面媒体的,你这个功能做的再好,本质上也是反潮流的,所以最终叫好不叫座,使用者虽然有一些,但始终未能成为网站的杀手级功能。

而且这个功能的推出给网站的维护带来了不少的成本,从此每次网站改版都要耗费时间测试生成PDF电子书的兼容性,得不偿失啊。

而真正好的产品经理应该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考虑任何功能点,都有足够的理由支撑,要么不上,要么就要成为非常有用的功能。

一旦上线的功能没有达到预期,就要坚决地砍掉。产品就怕变得臃肿,功能点五花八门,眼花缭乱,每个功能点都说的过去,但是都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这样的产品会给用户带来很高的学习门槛,也会给自己的产品研发和运营团队增加不少维护负担,最终压垮产品本身。

因此做产品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而是为了产品的成功,从这一点来说,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都是实用主义导向的。

完美主义综合症

技术人员如果没有追求完美的心,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技术人员。然而带有「完美主义综合症」的产品经理是可怕的。

我自己就经常难以克服「完美主义综合症」,一旦心里设定了一个目标,就总是想达到心里觉得完美的程度。

但这对于程序员来说,绝对是美德,可以让你写出干净漂亮,bug很少的代码,在架构的扩展性上也留有了足够的余地。

但是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一行代码有完美的标准化,但是产品这个东西永远没有完美的可能性。

一旦产品经理陷入了对完美的追求,就开始了无止境的对产品细节的追求,强迫症一般拿着放大镜看产品的每个角落,试图扫除一些使得产品不完美的苍蝇蚊子。

在这个方面,乔布斯把很多人带到沟里去了。乔布斯追求完美的前提是:他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足够的预见性和洞察力,苹果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又可以在追求完美的同时,保障产品的开发周期、节奏和供货。

在不具备前提条件的时候,你试试看追求完美?罗永浩就被带到坑里去了,T1经历了漫长的周期才发布,在发布会后又缺货很久;T2在等到同时代手机过气快半年后才姗姗来迟,硬件配置就慢了一步。

以上是硬件领域,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很多时候下一项产品功能在推出之前,产品经理自己都很难预测是否会受到用户的欢迎,用户的口味是很难把握的。

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精益创业的做法:快速迭代发布MVP产品,快速反馈修改。在行进中开火,根据用户反馈来寻找正确的方向。

代码不能一上线到处都是bug,这样的代码根本跑不起来;然而产品不是一经推出就完美的,必须经常快速发布快速迭代来逐渐接近完美。

技术人员转型为产品经理,可能最困难的地方就在于克服自己的对于完美主义的强迫症倾向了。

总之,技术人员转型成为产品经理,应该记住的三点是:

「用户的弱智无下限」,「以结果为导向」,「MVP产品够用就好」。

 

作者:范凯(robbin),微信公众号:肉饼铺子(微信:robbinthoughts)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我怎么感觉在看苏杰的书一样 很雷同 ➡

    来自江苏 回复
  2. 产品经理是不是将每个产品打造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每个路径都是一个圈。一环套一环。让用户能在产品中存活下来。而且活得比较新鲜。产品经理是不是都要会讲故事?有头也有尾。

    来自北京 回复
  3. robbin大神,又来膜拜了。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