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水兑换”案例,看你能不能当产品经理?

68 评论 12964 浏览 233 收藏 15 分钟

人人都可以是产品经理,但并非人人都能当好产品经理。经典汽水兑换案例,告诉你产品经理的三阶能力;还有你能不能当产品经理?

楔子

“会写代码吗?”

“不会。”

“会写文章吗?”

“不会。”

“会ps吗?

“也不会。”

“好,明天来产品团队报道吧!”

什么都不会,就来当产品经理吧!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翻炒起,或者在某个业内的脱口秀节目上,或者在某篇刷爆朋友圈的热闹文章里。

最近,也有越来越多车联网领域的同行或朋友来问:

“你看看我,是不是也可以做产品经理?”

一脸诚恳,仿佛回应个“也许”都会遭受良心谴责。

那日活动,朋友带着一群小伙伴,又问起这个话题。

我看着手里刚喝完的汽水瓶,笑道:

“来,一道常规的面试题,你们试试。”

一、面试题

“话说有一小卖部,1瓶汽水卖2块钱,2个空瓶可以兑换1瓶汽水,4个瓶盖也可以兑换1瓶汽水。

请问,10块钱最多可以喝多少瓶汽水?”

特别说明的是:

  • 本文中没有此题的最终答案,请读者朋友不必心急往下滑
  • 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拿一张白纸一只笔,尝试在10-20分钟内完成解题

二、常识

拿到题目,第一反应是可以通过推算一步步算出来,我们把这种正常人下意识的操作,归入“常识“范畴。

常识,是产品经理的第一素质层次,是入门的门槛。

那么,就可能有读者问,这样就算入了产品的门?

是,也不是。

01 不是你的常识,是TA的常识

有人说,我就是正常人,我就代表了正常用户!

有人说,我怎么会没有常识?你才没有常识!

真是这样吗?

请将视线离开手机10秒钟,想想你平常都是怎么套垃圾袋的。

然后请再看看下面的小男孩是怎么套垃圾袋的。

【视频来源:抖音用户@Do more】

上图中在抖音爆火的小男孩套垃圾桶视频,播放量超千万,点赞数百万,原因是什么?

一个在平常生活中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场景,竟然还有跟大家不一样的做法,看上去似乎还更好。

先那样,再那样,就套好了垃圾袋,是你的常识吗?

也许又有人说,这也不碍事啊,又不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汽车上超大全景前挡风玻璃,可能是新潮科技发烧友的蜜糖,也可能是爱靓怕黑白富美的砒霜。

仪表上没有文字提示的扁平化按钮,可能是设计感追求者的蜜糖,也可能是萌新用户一脸茫然的砒霜。

【形形色色的汽车仪表盘图标,你能认识多少个?】

所以,对于产品经理来说,知道“常识就是这样的“,远远不够。

回归场景,具体是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谁在一起、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当前是怎么应对的,等等问题,都明确清楚,才是产品经理的常识。

当质疑用户怎么这都不懂时,也许更应该反思的是:“我是不是把自己的常识,当作了用户的常识?”

02 不是结果到原因,是原因到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先遇到结果或问题,再思索原因和答案,是再正常不过的情景。但是,作为产品经理,在熟悉这种套路的情况下,需要避免“存在既合理“的认知误区,更要避免“一切服从权威”的自卑。

曾经在某内容社区上,一位产品同行,大力夸赞微信朋友圈的”点赞“按钮设计,指出其收起设计非常之妙,理由大意如下:

“收起后增加了一步操作,产生了类似于[再次确认]的效果,给用户足够的缓冲以避免一时冲动就[点赞]的尴尬,这样既不过多增加操作成本,又体现了对用户心理的把握和体贴。”

后来,社区官方认证的微信产品同事正面回应,表示当时之所以收起设计,更多是因为排版上把按钮放出不够美观,“迫不得已“而为之。

由上可见,产品经理的常识,最重要是回归本源,理清问题根源,从需求出发正向推导,而非仅看到结果本身,便认为“存在即合理”,更不能盲目崇拜权威。

03 不是解决方案,是用户洞察

在给产品团队作设计思维方法论培训的过程中,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多轮反复强化后,在面对用户问题时的第一反应,仍会有学员是直接思考解决方案,而不是思考用户本身的需求是什么。

这一点,在工程或技术背景的团队中,尤其明显。

【图片来源:ExperiencePoint-IDEO】

在第二步“观察人群“中,学员们就会不停地说“我们要给用户提供一个这样的东西”,而不是说“我们如何能够满足或解决用户的那个担忧或期望”。

没有用户洞察的常识,何来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

三、逻辑

如果你已经理解了“常识”的要义,恭喜你,你已经迈进了巨大的一步。

但是,打住,先再问一句:

上面的汽水兑换问题,解出来了吗?

如果没有,也不必太担心。

事实上,在笔者所接触的面试者和培训学员里,能够在现场用纸和笔把汽水兑换问题清晰地推算出来的:

  • 10分钟内,小于10%
  • 20分钟内,小于20%

【笔试和培训中的各种答题实拍】

这种层层拆解的能力,我们简单称之,逻辑能力。

逻辑能力,有两种层次:

01 推理性思维能力

推理性思维能力,即指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层层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你在高速路上突遇大雨大雾,你能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应对,或安全行车驶出高速,或应急停车人员撤离。

在产品工作上,若为智能汽车设计数字钥匙和自动化迎宾时,你应能够一步一步解决以下问题:

  • 该产品的核心用户和核心场景,是为谁而设计
  • 车主与临时用户使用相同或不同钥匙条件下,用户信息的同步机制和隐私保护策略
  • 传统机械钥匙、手机蓝牙虚拟钥匙、FACE ID等同时出现时的相互优先级关系
  • 用户先调座椅再启动车机或先启动车机再调座椅,对整个交互体验流程的影响
  • 用户在不同网络条件不同档位上可能触发的信息加载和储存逻辑分支场景
  • 账户联网登录时间长短,对数据同步和驾驶安全的风险及影响
  • 不同汽车电子控制单元在接收来自不同节点信号的不同逻辑规则

这些,都是拥有推理性思维能力的体现。

02 架构性思维能力

架构性思维能力,即指能够自上而下、先于具体问题而在系统层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近期天气变化大而你需要驾车出远门,你能提前规划行驶路线、绕开事故黑点、避开未知风险。

在产品工作上,你能在面对多分支复杂场景设计之时,高屋建瓴地确立系统性原则和底层逻辑;你能在设计大型系统之初,依据业务、产品和技术架构需求,理清各模块边界,提前消除实际开发中的重度模糊区域。

架构性思维与推理性思维的差异在于:

体现在汽水兑换这个案例上,有可能便是这样:

【汽水兑换案例中架构性思维和推理性思维的不同体现】

四、业务

业务是什么?业务能力又是什么?

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理解。

放在这里,产品经理所需要的第三素质能力层次——业务,定义为:

  • 对经济行为和商业价值的理解
  • 对行业规律和用户需求的洞察

01 共享车位的业务本质

前几年如火如荼的共享车位项目,很多人看到了车位供需的巨大矛盾,尝试推动私人停车场空置车位的共享经济,却未能看到社会形态中的核心因素:

网格型社会!

网格型社会,相对于社区型社会,表象上是高耸的围墙与开放的小区之分,实质上,却蕴含着隐私、安全、信任等等巨大的社会成本。

  • 有的团队,看到了低流动性下个人私家车位每月几百元的浪费,却看不到正是低流动性才培育了停车市场的巨大想象空间。
  • 有的团队,看到了高流动性下可能出现的巨大市场机会,却看不到高流动性下整个小区可能出现的巨大管理成本和安全风险。

02 商超零元购的业务本质

同样,近些年仍不时出现的“商超零元购”模式,当广告牌上写着:

如果你只是一名普通消费者,能否识别其中可能有巨大风险?

如果你是一名商业产品经理,能否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它可能是个金额杠杆方案!

同样,当在某个网站获得购物返利觉得占便宜很爽的时候,你是否理解,返利的商业本质是什么?

当看到某种新的前端技术夺人眼球让人兴奋的时候,你是否确定,当前业务的核心重点是什么?

当听见有人喜欢不一样的设计风格的时候,你是否清楚,用户关心的核心诉求是什么?

当一下觉得别人那个做得挺好,一下觉得自己这个用得挺爽,你是否有足够的定力告诉自己:

  • 什么,才是你的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 什么,才是用户心智中对你的产品的定义?

这,就是业务能力。

五、共生

可能有读者朋友看完,会有这样的疑问:

“怎么感觉常识和业务,这两种能力有点像啊?”

是的,常识和业务,

  • 相同之处:都需要对产品领域有深刻认识,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
  • 不同之处:业务需要更高的统筹能力,把分散个体的行为抽象成群体的共性,并发掘出商业机会。

常识、逻辑、业务,三者的关系,是自下而上的逐级成长关系,更是相辅相承的共生关系。
而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对基础常识的认知程度,还到不了需要比拼专业能力的阶段。

所以,到底几瓶汽水,你算出来了吗?

你,能当产品经理了吗?

 

作者:唐寂; 公众号:刀法入兵(ID:daofajia)

本文由 @唐寂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问题:两个空瓶兑换汽水时 包含瓶盖吗

    回复
    1. 空瓶不包括瓶盖

      来自广东 回复
  2. 20瓶。。。1分钟就算出来了

    来自广东 回复
    1. 高手,这是真的高手

      回复
  3. 20瓶

    来自广东 回复
  4. 题目的隐藏信息:一个空瓶可以换两个瓶盖,所有可以把空瓶转化为瓶盖,最终结果是17,剩下一个空瓶,一个瓶盖。

    来自广东 回复
    1. 是的

      来自广东 回复
  5. 允许的情况下,还不止16瓶。

    来自广东 回复
  6. 16瓶,情况允许17瓶

    回复
  7. 15瓶,2分钟算出来的,不知道对不对。

    回复
    1. 2分钟算出15瓶,非常厉害了。还可以再考虑一下分支场景。

      来自广东 回复
  8. 15瓶,如果允许情况下可以是16瓶!

    回复
  9. 一瓶汽水2元,一个空瓶子1元,一个瓶盖0.5元。剩下的就是汽水钱了,也就是一瓶纯汽水0.5元,那么10元钱可以喝多少瓶了,自然是20瓶了。

    来自浙江 回复
    1. 简单明了,就是这样。

      来自广东 回复
  10. 13瓶

    回复
    1. 可以贴一下推理过程,但也明确告诉你,如果不是喝不下了,只换13瓶是不对的。

      来自广东 回复
  11. 13瓶对吗

    回复
  12. 10/0.5=20。这里面,一开始有多少钱似乎不关键,大家想下,在交换的过程中,本质上什么发生了变化? 钱和商品(汽水)的所有权发生了交换。在不断交易过程中,通过规划合理的“借贷”,最后瓶子和盖子必然都能回到老板哪里(因为它有回收价值),汽水必然都进到了你的肚子里。只要计算出汽水的实际单位价值,用总本金去除就得到汽水的量了。瓶子和盖子在这里其实就是金融衍生产品,资金空转,做大了M2,最后就是抬高了物价。说白了,如果我让你现场喝完,只拿饮料,不拿瓶子盖子,没有了交易瓶子盖子的环节,本来我汽水整体定价可以更低(我直接定价0.5元,你现场喝完20瓶就可以走了,换啥换。区别在与,这个例子里面,瓶子和盖子在交易过程中价值一直固定,没有折旧,如果有贬值就肯定喝不到20瓶了)

    来自广东 回复
    1. 终于等到点破经济价值的评论了,赞!

      来自广东 回复
    2. 惊现金融大咖! 这么懂经济啊,厉害厉害

      来自陕西 回复
    3. 受教了

      回复
    4. 受教了

      来自浙江 回复
    5. 佩服佩服!我把它当成一道数学题了,还纠结要不要先赊一瓶,又怕条件不允许。

      来自广东 回复
  13. 不好意思各位,我喝了20瓶,借来2瓶出来,最后剩2瓶盖4空瓶把借的两瓶还上

    来自上海 回复
  14. 赊20瓶,喝完20个空瓶抵10瓶,20个瓶盖抵5瓶,剩下的5瓶刚好10块钱

    来自浙江 回复
  15. 我的答案是15 用时应该在10分钟以内

    来自陕西 回复
    1. 手里的一瓶三盖就不换了?

      来自广东 回复
  16. 文章见功力

    来自四川 回复
  17. 我感觉这篇更适合B端pm学习😃很多人都只知道人人都是pm,而疏忽了不是人人都能做好pm

    回复
    1. 架构性思维,确实在B端更为重要;同时,架构性思维不仅仅是指技术架构或功能架构,也包括对上层业务和用户目标的理解。所以,C端PM同样也是需要。

      来自广东 回复
  18. 我觉得怎么让用户觉得好喝才是重点吧

    回复
  19. 我比较关心买了这么多汽水,是否喝的完

    回复
    1. 哈哈哈哈,叫上一群朋友把汽水换成啤酒,也许就是够不够的问题了。

      来自广东 回复
  20. 这个就是业务本质的问题了 💡

    来自广东 回复
  21. 是的,老板借的话,可以继续兑到干干净净

    来自广东 回复
  22. 如果老板愿意借得话….可以喝更多,
    比如, 最后:
    1瓶盖 1空瓶; 问老板借一瓶, 喝完, 最大饮料数+1; 得2瓶盖 2空瓶;
    2瓶盖 2空瓶; 2空瓶兑换得一瓶, 归还老板; 剩余2瓶盖

    来自上海 回复
    1. 可以借的话,就是回归到经济价值的本质了,不会有剩了

      来自广东 回复
  23. 有物品:钱,汽水,饮料,空瓶,瓶盖

    要计算得到结果,必须统一度量衡。这里用钱(用其它的维度也可以),统一规则如下:

    2元=1汽水
    1汽水=1饮料 1空瓶 1瓶盖
    2空瓶=1汽水
    4瓶盖=1汽水

    所以
    2元=1汽水=2空瓶=4瓶盖

    所以
    1空瓶=1元
    1瓶盖=0.5元

    所以
    1饮料=0.5元

    接下来
    起始值=10元(第一瓶喝之前的状态)
    最小终值=1瓶盖 1空瓶=1.5元(最后一瓶喝完的状态)

    所以
    最大饮料数量=(10-1.5)/0.5=17

    回复
    1. 不好意思,产品有bug,提示失败,重复提交结果评论了多次

      回复
  24. 剩余一空瓶三盖并不是问题结束,向老板借一瓶新的,喝完还有2空瓶四盖,两空瓶换一新的还回去。不用再说了吧。

    回复
  25. 所以你们换算出了多少瓶水

    回复
  26. 我只想说,文章上面显示1月1日凌晨四点发布?

    回复
  27. 30秒都没用

    回复
  28. 不好意思,30秒口算得出….

    回复
    1. 如果放到初中就口算出来了,但现实问题是,3个瓶盖没办法换到一瓶汽水

      回复
  29. 哈哈,厉害!
    所以你是逻辑推算能力异常厉害,还是一眼就看到业务的本质?

    来自广东 回复
  30. 逻辑推理去解决问题是我常用的方法,搭建框架的能力和习惯,是我要学习的;
    出现一种问题,习惯于出最直接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思考用户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他的真实诉求是什么;看完之后,受益良多

    来自北京 回复
    1. 感谢用心阅读并留言回复!
      架构性思维能力,通常也是通过推理性思维能力培养起来的,两者相辅相承,和谐统一。
      共勉~

      来自广东 回复
    2. 说的很多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