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可以被设计出来吗?

3 评论 6449 浏览 25 收藏 8 分钟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在Change Sciences上与我的同事进行了一项调查,这项调查包括一个8000人使用世界前250热门网站情况的在线研究,还包括1350人谈论使用积极技术的网络日志抽样,以及来自广泛年龄层和社会背景的535名代表的记忆实验,为了确定是否有可能通过设计来创造快乐。最后的答案是:Yes。

设计师喜欢用“开心”这个词,但是开心只是创造快乐的一部分。像一个智能的状态提醒或者是一张随你的选择而改变的图片,这样的小细节可能会被忽略或者不能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设计快乐,是在小开心和更高的产品目的之间取得平衡。苹果有这样的设计方针,并且贯彻于他们所有产品的每一个方面,即使是产品包装。Airbnb同样做得很好,他们聚焦于搜索的每一个方面,即使是一个低调的价格区间直方图也不漏过。

“设计快乐,是在小开心和更高的产品目的之间取得平衡。”

以下是设计快乐的三种方式。

1. 展示活生生的人

不管在那种经历中(存钱、社交媒体或者旅行),快乐的一个大来源是人与人之间互动。如果我们在一家产品公司工作,我们可能会考虑用点赞、评论和推荐来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但是这些并不足以创造真正的快乐。
“一个即使有缺陷,但是真实而有趣的人的声音也能创造一瞬间的认同和快乐。”
即使有许多其它事物也一起被展现,活生生的人也是抢眼的。在Modcloth上浏览服装照片就是个绝佳的例子,它真实而包容地展示人的存在。形形色色的活生生的人,让浏览变得更具魅力。它看上去不像是一个产品,更像是一个等待被讲述的故事。

0160609101606969

Modcloth会展示人们穿着这件商品时实际的样子

有部分可能是是意气话,一位我们研究的参与者说:“大部分的网站感觉上就像在自言自语。”

人们更想看到真实的人,而不是模糊的公司或者夸夸其谈的商人。一个即使有缺陷,但是真实而有趣的人的声音也能创造一瞬间的认同和快乐。在使用Slack时候就充满着这样的瞬间,这样的声音可以让你在团队中找到你想要的聪明人。

人们渴望真实的人与之间的连接,不管是正式的朋友社交圈,还说对某个人的匆匆一督。这些闪耀细微人性火花的新方式,是技术带来的积极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要贴心,但是不要干涉隐私

“许多快乐来自于科技仿佛能懂我所需的时刻。”

许多快乐来自于科技仿佛能懂我所需的时刻。一条合时宜的建议、一次自动的保存或者一项及时的服务让人们觉得自己备受关怀。然而,棘手的部分在于保持适度,不让它过于私人(干涉隐私)。

一个个人助理的好例子是Google Now,它能在前方堵车时候提交给予警示,能记住你把车停在哪了。我们研究的参与者表示,它更像一个“我大脑的扩展,记住我可能会忘记的细节”。

积极的设计利用个人数据来让人们觉得自己更聪明,而不是用来投放广告推销商品。

“设计快乐就是备至关怀,而非一味触及隐私信息。”

160609101628466

Google Now

当亚马逊让你知道你已经购买过这个商品的时候,当星巴克让你知道附近有家咖啡店的时候,你都感受到了帮助,但是无伤自尊。设计快乐就是备至关怀,而非一味触及隐私信息。

3. 留点空间来想象和创造

在某些方面,快乐的体验来自于填补不完整的事物。数百的人把在Facebook上看“纽约人”(译注:Humans of New York,一个摄影博客,主要拍摄纽约街头形形色色的普通人,在Facebook上大受欢迎)的时刻选为每天最开心的时刻。一位参与我们研究的志愿者所言很是恰当,“对我来说‘纽约人’是一个巨大的灵感,它只露出一个故事的冰山一角,让我可以不停地遐想”。

活生生的人,引人入胜的故事,没有结局的结局。

0160609101646178

Humans of New York

这不是简单的“选择自己的结局”,而是创造。

一个人与他们最爱的网站、应用或者设备产生联系最重要的积极情绪,就是创造。创造意味着他们能够放手去体验一个产品。下面是一些例子:

一个抵押贷款网站给你提供一个购房费用计算器,而不是让你简单输入信用卡号

一个健康网站向你展示了常见疾病症状的热搜排行,这些症状链接向常见的疾病的窗口,而不用牺牲个人隐私

像Shazam或者Pandora一样可以培养你发现音乐的音乐应用

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最积极的产品使用体验就是升级成为创造者的体验——照片、播放列表和视频等等,任何为创造留出空间的产品体验都能产生积极的情绪。

创造快乐

“当人们感到快乐时,他们会积极地行动,他们会付钱,他们会推荐,他们会做回头客。”
当人们感到快乐时,他们会积极地行动,他们会付钱购买,他们会到处推荐,他们还会做回头客。小的设计细节加在一起可以创造巨大的快乐。

对于技术而言,如何能让人们快乐呢?让人们彼此联系,让人们觉得自己更聪明而且有创造力。

 

译者@熊泽鹏

来源@简书

本文由 @熊泽鹏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确实,把握那个度是最难的。

    来自广东 回复
  2. 同受启发,感谢感谢

    来自北京 回复
  3. 很有启发,感谢感谢。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