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产品经理要给自己的产品主动“设限”

1 评论 4725 浏览 5 收藏 10 分钟

编辑导语: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更多智能产品深入我们的生活,比如我们可以在酒店和餐厅看见智能机器人;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为之发展改变的方式也有很多,机器人产品经理要给自己的产品主动设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做互联网和移动端产品的时候,我们从来没主动想过什么时间、场景、条件下是产品必须不能用的;我所强调的不能用不是类似断网、没电、网速慢这种被动性的不能用,我所指的是由产品经理自己所定义的哪些场景不能用,是由产品经理主动设限的部分。

这么表述很难让人理解,尤其是刚刚转行而来的产品经理;每次在开产品评审会的时候,我会先听产品经理各自充分表达这方面的意见,然后再开始正式评审;后来经验慢慢总结下来,这套方法也可以作为方法论适用于其他领域的产品经理工作中。

那么,为什么机器人产品经理要不得不给自己的产品主动设限呢?设限的目的不是缩小产品功能、适用范围、降低性能,而是让产品经理清楚知道在哪些条件、场景、因素下,要对产品做额外的功能设计,才能保证正常的使用。

一、现实中的技术制约

无论是行业内的技术还是自己公司的技术,本来就有一个瓶颈限制;这个限制一方面是由于整体技术有待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是本家研发团队力量有限所致,这在互联网产品中可能具体表现为视频加载慢、播放卡顿,高并发时无法及时响应用户等等;但是无论如何软件类技术一定会有破解之道,bug或问题可以通过更新、上线、迭代的方法一个版本一个版本的修正。

但是机器人产品因为是一个硬件本体,如果问题或隐患是存在于硬件中,则很难通过远程的方式升级和改进问题,严重的话则需要召回产品或派驻工程师驻场维修;但碍于成本问题,无论是召回还是派驻都是解决方案的下下策。

这时,需要产品经理在PRD中,根据自己对目前研发团队所能实现的程度调整功能定义;比如,研发团队目前只能让机器人在室内地面自如移动,那么产品的PRD中就不得不对使用场景做限制;同时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中也要添加场景使用的约束条件,必要时还需要在机器人的外壳上、屏幕APP上、机器人语言表达上都需要做使用条件的提醒。

例如,我们可以在使用说明上添加一句话“本产品仅在室内平整地面使用”——在外壳的某些部位丝印类似的语句表达出场地要求,当机器人正在走出室内房间时,让机器人自己主动报警异常位置并做语音提示,方便用户知晓。

这些工作都是互联网产品经理不常接触的,有益之处在于:可以规范和教育用户的使用规范,延长产品寿命,降低产品后期故障率。

诸如此类的添加条件限制的声明,按照国家法规规定,这也属于企业产品免责手段,在日后如果造成产品伤害消费者的情况,也可以在法律层面维护企业和产品利益。

在机器人等硬件产品中,产品更偏向保守而不是激进。能用成熟的可靠的技术,则不会使用实验室最新技术;通过产品经理设计的一句话、一个提示符号,就可以让成熟技术优先使用,那是产品最好的研发路线。

二、现实中技术实现的效能0

假定我们的研发团队现在拥有了一套可靠的技术方案,接下来是否可以由产品经理基于它设计产品功能了吗?还是要等等,我们要看看这套技术方案所能实现的效果如何,使用范围如何。

例如,我们的移动技术方案在周围人多的时候就会大打折扣,而且短时间内技术有很难捅破天花板。

产品经理就需要在PRD中增加对这种情况的功能定义;比如,我们可以让机器人在遇到人多无法正常通行的时候说一句求饶的话,“我最近又变胖了,求求你给我让让路”;我们姑且把它成为求饶功能,这个功能可以在80%的场景中解决移动的问题,设计这个功能的效能比就很划算。

再如,我们的电池电量正常可以使用8小时,但是温度如果低于-30度时,电池就只能工作2个小时。

那产品经理有什么好方法吗?不知道你现在是不是能想到什么好方法?第一个方法,如果我的用户中只有2%是这种情况,那么我就不管他们了,为了2%的用户做大量研发工作不划算。

OK这样也合理,可是还有更好的方法吗?我可以在软件上设计任务拆解功能,把原先的长任务分解成多个2小时以内的任务,再接上天气预报的数据,让机器人在气温低于-30度时,会自动拆解任务,并且还会自动继续之前的任务往下做;这样带给用户的体验是不是就会改善很多,这样的机器人功能设计是不是更合理。

三、现实中技术实现的范围

在互联网和移动端产品中,研发出的成果需要做测试,才能最后发布、上架和上线;在机器人领域中,这一过程需要做些调整。

产品经理需要在测试工程师和质量工程师的配合下,对功能指标做集中调研和摸底;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国家或行业是否对此已经有具体的标准和规范,可以让产品经理设计和定义出更符合时代和现状的产品;摸底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现阶段可用的技术能在各种条件、因素下,所带来的使用效果的最大性能区间。

例如,经过严格测试,我们掌握了机器人摄像头能够采集识别的最远人员特征是5米;如果产品经理认为这个距离不符合产品要求,可以对研发人员提改进要求,研发人员对应改进和提高性能。

这部分工作为什么要在之前做?还是因为硬件条件限制,影响性能的未必只是软件、算法,也有可能包含硬件的更换和优化;如果都放在产品研发的最后阶段再测试,一旦发现问题届时再想修改调整,就工程量巨大,难上加难了;那时候产品硬件接近定型,模具也可能已经做好,产品回头代价太大;同样,国标行规的使用范围约束也是此类原因,早掌握、早定义,保证后期少走弯路。

四、现实中生产工艺的条件限制

互联网和移动端产品研发完成后,经过测试就可以上线发布使用了。

对于机器人产品而言,还有一个重要的一步——生产,生产中的风险有供应商、OEM厂家、装配工艺、物料检验等等;作为产品经理,其实并不需要你知道、掌握和擅长生产中的每个环节,这部分由具体的项目经理来负责,但是还是建议你参与生产部门的例会,哪怕只是看看会议纪要。

你需要了解生产中关于供应商和装配之类的问题,这样可以提前了解未来产品上市后的潜在故障和隐患,这为你下一步的产品版本优化提前规划好方向;同时,跟供应链的同事经常沟通,也可以让你更加清楚目前产品的成本、性能、使用上潜在的不足和隐患、生产周期、供应商物料的短板等情况。

对自己产品了解的程度越深入,越完整,越有利于竞品调研中更准确的对比分析行业同类产品,找到己方产品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也方便在后期运营阶段提前编制好运营手册。

 

本文由 @孛儿只斤的马蹄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我理解的机器人产品经理所负责的东西跟您表达有些出入,在机器人本体上要懂机器人的4大系统(执行机构、驱动系统、传感系统、控制系统),ID、结构设计、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设计一些小模块的硬件系统架构、软件系统架构,在应用层面上懂前端应用、后台配置。对行业场景理解与需求要有把控能力,这样才能在机器人行业里混得下去,要不然路太窄,容易边缘化。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