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端产品差异对比分析

8 评论 25278 浏览 93 收藏 9 分钟

做产品以来,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后台、前端项目,现在做一些总结,希望对过往有一个概括。同时,也希望能给其他徘徊在后台、前端的产品从业者带来些借鉴,以便选择出自己真正适合、喜欢的产品方向。

想了想,既然本文定位在后台、前端徘徊的、或想了解两个方向的产品从业者,那么就从对比的角度予以描述一下两个产品方向的不同分析,以及个人对两端未来的趋势判断。

对比后台、前端,个人总结了一些如下:

一、都面向需求用户,但用户特点不同

无论是后台还是前端,其实都是面向用户使用的,这是产品的根本。前者是面向公司内部,后者是面向大众用户。要想把产品做好,都需要先把所面向的用户理解透,这才能是一个正确的开始。至于如何理解、从哪些方面理解用户,作如下几点举例:

(1)后台用户几个特点

1、后台用户对产品的熟知普遍有很大的驱动力。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压力,需要尽快了解业务,所以对产品的熟知速度、尝试愿望、效率要明显些。所以有时,你会看到一个少有注释语、字段甚至存在歧义的后台,但业务人员依然可以“硬解”,硬着头皮去尝试、理解。(这貌似是后台产品的福音。)这点告诉我们,后台产品其实可以为了提高迭代速度、功能完善进度,初期可以做得粗糙些。更多的可以通过培训来让后台业务人员熟知后台的功能含义。

2、无他选择,对UI、UE接受力、忍耐力较大。

公司内部的后台产品一般是无竞品这一层的考虑的。所以,业务人员使用时,为了完成本职工作也就接受、忍耐了后台在交互、UI层面的不足。(这也是后台产品的福音。)竞品分析对于前端产品而言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但后台人员少有直接的竞品分析,因为一般而言是难以拿到对手的后台系统的。这样一来,增加了后台竞品分析的成本。但辩证的看,也是因为没有了竞品参考、抄袭,有时也是比较难做一些比较陌生的功能。

3、需求较统一、明确,各异不多。

后台的用户毕竟是内部的、少数的,而且都是以部门、小组为单位的。一般而言用户的需求目的是一致的,各异的不多。甚至,一般不会遇到同一部门、各异的需求。如果有一般请业务部门确定最终即可。

4、角色众多。

后台产品在思考功能时,免不了对各种角色的权限功能分析。后台有一些敏感数据、操作,对业务人员有明确的限制。在后台功能规划中,要要了解清晰不同角色的权限是如何的,才能满足公司级别的权限要求。

5、公司阶段不同特点会不同。

随着业务的增多、流程的成熟,对后台系统也会有新的要求。例如:交互、主次、排版等等。大公司成熟的后台系统,就会测重后台的全面性、性能、体验,为的是提高业务人员操作的便捷性、通畅性、稳定性、持续性。这时后台产品可能更多开始考虑体验、样式、结构、排班等等。开始接近前端产品的思路了。

(2)前端用户几个特点

  1. 对产品功能的熟知驱动力较小,需要更多的引导、及时准确、便于理解的提示语、注释语、图文标识。所以,细心的UI、细微的交互是必要的。
  2. 需求目不统一、方向不明确,各异相当多。这个可能是前端产品最大的头疼之地,也是最能找到成就感之地。
  3. 竞品之多,可以货比三家。忠诚度永远建立在靠谱的基础上。
  4. 懒惰性、习惯性思维太明显了。改版要留心,不要动了用户的“奶酪”。
  5. 对流程的忍耐度低。碰见流程,都要引导。最好有预知的流程予以告之用户。
  6. 对刺激性强的东西反应敏感。例如:电商的降价文字、直播的网红脸图片、相亲的学生妹发型,游戏的霸气装备。
  7. 随心所欲。前端产品一定要多注意可操作流程交叉而导致的异常Bug。这是坑。
  8. 性能要求高。“反应慢”=“没饭碗”。
  9. 对隐私敏感度越来越高。
  10. 需要产品经理对数据有更多的分析,了解数据指标的意义,懂得如何运用数据作为产品功能的决策。
  11. 产品发布方式的不同。有时C端产品的改版需要灰度发布,步步试错,边观察数据边作优化。也可以通过A/B测试看到哪种需求方案更合适。

……

二、产品都复杂,复杂侧重点不同

  • 前端:复杂侧重点在于如何才能简化复杂。
  • 后台:复杂侧重点在于如何满足业务功能。实现的复杂:同步异步、中间表、接口等偏向技术层面。

后台可能更能考验一个产品人的架构能力。

三、都需要考核,考核标准不同

前端考核的比较明显,就是用户反映出来的数据。

后台的话,可能就比较麻烦了。各个公司可能都会不同。这里举几个例子:业务部门的匿名调研满意度,投诉情况,以及产品自己部门给小组打分等等。

四、都需要理解业务,但理解的目的不同

前端理解业务是为了更好的呈现给用户,让用户进入自身产品的业务中,并且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完善业务。

后台理解业务,是为了支持业务的后端处理、监控、增删改查,去实现业务。

五、终极趋向,两者殊途同归

个人理解,从无限长远来看,后台和前端会逐步的走到一起,一个标准。后台像前端一样,才更加的人性化。但后台要做到如此体验,绝非“一日之寒”。

六、从事哪个方向的思考

在选择哪个方向时,要从多渠道了解到不同方向的工作内容,避免偏听一方,立场不同大家给出的信息自然不同,最终还是要靠自己获取的全方位信息作出判断、选择。

并且,即使同是C端或后台,不同行业、不同属性的产品,要求依然不同,还会有更多细分。选择的公司不同,对C端、后台的要求也会不同。这里面还有更多的内容需要去获取信息了解。

总之,选择哪个方向,客观方面要考察清晰。同时为自己定位清晰,在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擅长什么的基础上,结合客观考察,作出最终的选择。

最后,祝大家都能够找到自己合适的方向,工作顺利、开心。

 

本文由 @IPM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17年初发文至今已两年半余,作者在此后是否对此文所讲内容有了更深入的见解?期更

    来自北京 回复
  2. 写的真好

    回复
  3. 前端pm是基于把用户当傻瓜,尽量精简,后端把运营当专家,注重结构和业务模块。

    来自湖北 回复
    1. 前半句说得很对。但我觉着,后台的用户也是用户,特殊情况下可以当做专家,但普遍而言,还是当成半个傻瓜来看较好。因为如此,才能设计出更高效、便捷的体验。后台的交互、布局也是后台人员操作时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

      来自北京 回复
    2. 其实我是传统软件出身,后端与前端的最大差别在于:前端考虑用户要什么,后端考虑我可以给运营什么?一个是化繁就简,一个是化简就繁。

      来自湖北 回复
    3. 前端考虑的是面,后端考虑到点,虽然这个区分并不明显

      来自湖北 回复
    4. 我也有过使用传统软件客户端、传统网站后台的经历,当时也觉着全面、丰富的功能,才能处理更多、更专业的工作。但后来接触互联网公司后发现,在侧重功能完善的同时,应更多追求“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良好的交互,简化的流程,可以为公司省去很多时间成本。尤其是大公司,本身流程、业务就重。简化也需要建立在能够完成工作的基础上,不同业务的简化程度也会不同。举个例子:to B的软件、后台市场竞争愈烈,大家其实都在体验上开始下功夫了。

      来自北京 回复
    5. 来自湖北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