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之信息架构:找不到,则用不到

0 评论 3164 浏览 11 收藏 7 分钟

未来存在于今天,只是分布的没有规则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很幸运的站在了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大方的享受着信息红利,当我需要旅行的时候,我不需要提前几个月就去购买车票,预订酒店,查看交通情况,互联网给我带来了足够多的便利和安全感;

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当我们享受着信息红利的时候,我们恰恰也被信息过剩所困扰。我们不停的刷着微博、微信、新闻,生怕错过某条消息,但是,实际上我们所能吸收的有价值的信息却越来越少,当信息越来越碎片化,我们越来越疲惫。

我们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但是,如何从中找到对我们有价值的信息却成了一个大难题。

当拥有信息比不拥有信息会给用户造成更大的痛苦和麻烦时,用户会倾向于不使用信息检索系统。

穆尔斯定律说,有了信息,你就需要阅读它,这就够烦人的了接着你需要理解它……理解了信息后,你很可能会发现你的工作是错误的,或者是无用的…….所以,可能没有信息,不使用信息反而能够避免出现麻烦和痛苦。

  当然,穆尔斯的本意并非真的是我们不要信息,而是说,我们关注的焦点应该从「创造丰富的信息」,转移到「解决注意力分散的问题」。人脑并未遵从「摩尔定律」,硬件一直在升级,但是,人脑的进化则异常缓慢。所以,要设计出有用的信息系统,必须深入理解用户及其社会背景。错误的用户模型,以及错误的信息搜索行为模型,导致大多数产品与成功失之交臂。

摩尔斯的这个理论,是《随意搜寻》这本书一个重要的理论起点。这是一本讲技术哲学的书,描述了在移动计算和互联网交叉口的信息与交互。

《随意搜寻》从人类的寻路简史讲起,将动物和人类在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中的导航方向,连接到21世纪的跨媒体寻路方式中。然后再通过「隐喻」为桥梁,对比人类在自然中的「寻路」与在 Web 中「寻路」的差异。最后通过描述可寻性和 Web 正在转变市场的形式,重塑市场的规则。

其中,有很多有趣的观点,比如:

从建筑环境中学到的一切内容对 Web 可用性同样适用。

在建筑学上,讲求在客人进入建筑之前,显示目的地所在区域的信息;在地图和路标上,不要显示过多条目,一般最多3条;地铁线路图之所以有效,在于其牺牲真实性,突出简洁性。相应的,在 Web 上用户并不是阅读,而是扫视。将页面分割为清晰的区域,提供多重导航,保持简洁,别让我思考。

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只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思想和行动中……这些管理我们思想的隐喻概念,构筑我们观察到的事物、我们对周遭的感受……我们思考的方式、我们的体验,以及我们日常生活所做的一切,都事关隐喻。

Web 是一个没有「空间」的公共场所……我们可以由此处去彼处,但是无须移动「距离」。可寻性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让我们随心所欲的在两者间概念转换。

根据六度/十九度分隔理论,人们会误认为在小世界里找东西很容易,这与真相大相径庭。不只是想要的人或文件离自己有六度/十九度之遥,而是所有人与文件都与自己有六度/十九度之遥。

正如蔡学镛在做序的时候所说,在这个一切泛滥的时代,除了人之外,公司、商品、手机应用….一切都需要 findability(可寻性)。

手机应用刷榜,为的是 findability;歌手买榜,为的是findability;网站做 SEO,为的是findability;竞价排名,为的是findability。连我们用心写 Blog,实际上也是为了findability。

未来存在于今天,只是分布的没有规则。

– 必须备注在最后的事情,

1、这本书写于2005年,不过其中很多的预言都变成了现实,包括 LBS 技术、社交软件、移动社交软件、分布式购物。

2、这本书的作者还写了另外两本书,《Web 信息架构:设计大型网站》、《搜索模式》。是的,你不必惊讶,就是那个所有从事信息、交互、产品工作的人都会奉为圭臬的书的作者。

3、这是一本哲学意味很浓厚的技术书籍,很难读,但是,确实是一本值得仔细读好几遍的书。

4、很多人都说「随意」是一个很霸气的词,而「随便」则是一个很屌丝的词,你可以借此感受一下「随意搜寻」的境界

哦,对了,这本书在豆瓣的地址《随意搜寻

来源:pmtoo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