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一个产品,要先知道什么是好产品

11 评论 18789 浏览 76 收藏 11 分钟

做好一个产品需要知道什么是好产品。enjoy~

我们创业的出发点基本都是产品,创业者都想做一个好产品,从而获得成功,但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如何做好一个产品?

因为这是两码事,一个是结果,一个是过程。过程往往让人痛苦不堪,但只有坚守过程才能最终取得这个结果。

今天我们来探讨:如何做好一个产品?

什么是产品?

为了做好一个产品,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产品?

市场营销学对产品的定义:产品是指能给用户使用和消费,满足用户某些需求的任何东西。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产品的核心是用户。

主流用户的变更

做产品经常要自问:谁是我的用户?如果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产品,就要搞清楚主流用户是谁?

我们经常会脱离用户单独去研究需求,容易产生一个错觉:自认为这是一个能解决需求的好功能、好产品,但实际上用户并不买单。

举个例子:

我的老师符德坤去考察的时候,一个生产荞麦的企业老板跟我的老师说,他家的产品特别好,他打算花500万进行品牌推广,因为他认为把生荞麦进行高档包装后就能卖个好价钱。我老师说:“这个东西花500万肯定打水漂,不信你跟我走”。他们去街上拦了20个消费者,问他们第一个问题:知道这个是什么东西?20人仅有4个人知道;再从知道的里面提出第二个问题:知道这个东西怎么怎么吃吗?4个人仅有1个人知道。可想而知,产品推出市场后肯定是惨淡收场,最终500万的推广方案取消了。

最近都在谈消费升级,普遍的理解是:生活消费水平提升,大家更愿意花钱。

上面例子中的产品可能就应用了消费升级的普遍理解,但实际上我们所说的消费升级,其实是主流用户变了,从而导致消费场景和消费习惯的变化。

什么是主流用户?

主流用户是指主要使用或消费产品的人群。

时代在变更,主流用户也遵循着十年一个周期在变更。

伴随着85-90后步入中年,经济自主权、生活消费的主导权也随之由85-90后接棒。

过去,75-80后是主流用户,现在是85-90后。

85-90后是这样一群人

  • 他们属于个体伦理主义者,这个群体是计划生育政策的第一代,家里就他一个小孩。按正常算,家里就有六个人围着他,而这六个人会把最好的付出给他们,因此他们的内心非常自我和孤独。
  • 父辈积累物质条件让他们几乎衣食无忧,这样一群衣食无忧的人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的终极命题:“活着有什么意义?”,所以他们有更加独立的思考能力,并且更加注重人文,捍卫自己的话语权。
  • 互联网伴随着这个群体成长,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和消费观念。还记得一句话吗?“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这句话就是这个群体的个性化表现。

现在是得85-90后者得天下,未来是得95-00后者得天下。

重新认识需求

前面说到,我们经常脱离了用户去研究需求,现在我们从用户出发重新认识需求。

从简单的文字理解来看:

  • 需:需要,想要,即缺乏感的表现;
  • 求:诉求,索求,要,即设法去达成的事情。

诉求从何而来?比如要买房,那么要买房的这个诉求是由居住、结婚等需要所产生。因为任何动机都有原因,不会平白无故地要买房。由此可以推断,求是由需产生。

需要从何而来?比如想买房,是什么情况下我们想买房?可能就是在:正在租房、刚移民、刚(准备)结婚等等的情况下。那么需要是由“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这里“在什么情况下”这个状态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场景。

需要的主体是用户,所以这里的需要是指用户的需要。

需求满足的不是单一用户的需求,而是一个类型用户的需求。

用户类型的组合维度有很多,具体如下:

  • 基本维度: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人种、肤色、国家、民族、职业等;
  • 经济维度:经济收入,可支配收入等;
  • 文化维度:宗教信仰,兴趣爱好等。

不同组合类型的用户在同一个场景下的需要完全不同,所以需要的产生又受用户类型的影响。

由此可见,需求是某类用户在一定场景下的需要并产生的诉求。

什么是好产品?

做好一个产品需要知道什么是好产品。

好与坏,是一个主观的印象,好与坏取决于站的角度的不同。

那如何看待一个产品的好与坏呢?

我认为有两个角度:用户和企业

  •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一个好产品的标准是有用、好用。
  •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一个好产品的标准是企业利益。

如何权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我相信这个命题一直是困扰着我们,但更多的是偏向于后者。

但我认为,如果没有用户的认可和选择,哪来的企业利益?

任正非有句话:

“如果哪里有利润,就到哪里去,就会迷失发展方向。如果不是为客户创造客户认可并满意的价值追求,而是企业认定的价值追求,那就必死无疑!”。

同理,如果不是为用户创造用户认可并满意的价值追求,而是主观认定的价值追求,那这样的产品必死无疑。

所以,好产品,一定是从用户出发。

产品的文化

我们创业的出发点基本是产品,很多公司在初创或中期仅有一个产品,因此产品实际上继承了企业的文化。一个好的产品如果没有文化,那么这个产品不能称为好,因为它是残缺的,没有灵魂的。那么产品文化包括哪些?我认为必须有这两个:使命和价值观。

产品的使命

大家肯定会很奇怪,怎么产品也要有使命?

存在即是合理。但为什么合理?为什么存在?

一个产品存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融资需要、给公司带来利润、满足用户需求等等。

这就像人生终极命题一样: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有什么意义?

那怎么给产品赋予使命呢?

我认为,使命是一个产品的灵魂,而它一定是超越了对名利的追求。

所以,使命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和出发,为用户解决了什么问题,创造了什么价值。

产品的价值观

我认为价值观最大的作用就是导向规范。它约束了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但实际上“不能做什么”更让我们无法抵抗。

微信掌握着海量用户,对于唯利是图的商人来说:微信是个摇钱树,通过海量的用户获得巨额的利润。微信的商业化如果让他们来操作,微信会沦为一个广告营销平台。广告和营销信息不断的骚扰用户,导致用户流失,微信最终走向灭亡。

张小龙在微信的商业化进程中有他对微信价值观的坚持:“好的商业化应该是不骚扰用户”,所以微信现在对于骚扰用户的行为严令禁止。

因此,价值观的核心不是我们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

最后我们来探讨,如何做好一个产品。

做好一个产品

我认为,能否做好一个产品,关键是人,是人对于产品的态度和价值取向。

很多公司领导人和高层都不怎么用自家的产品,甚至不关注。那么,怎么可能做好一个产品?对自家的产品都不用心,还期望基层员工帮您做好产品?

因此,做好一个产品,首先是从领导人和高层做起。随时随地的使用自家的产品,到市场一线去访谈用户,重视用户反馈、时刻把握用户体验、了解用户需求。营造重视产品、关注用户的公司氛围。

产品是艺术作品,是人生态度的表现,是人生理想所在,这就需要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把细微之处做足,把用户体验落实在细节和品质之上。

我相信,将心注入做好一个产品,一定是一个好产品。

所以,做好一个产品应是:

  • 自上而下地重视产品、关注用户;
  • 将心注入,关注细节和品质;

做好一个产品是将心注入,以用户思维去思考和行动。

如果您对产品有任何思考,欢迎与我分享探讨。

 

本文由 @William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来自湖北 回复
  2. 好与坏,是个主观的印象,做产品不是迎合和讨好所有用户,而是帮你的目标用户多想想,多优化。
    最好自己才是根本,共勉。

    来自广东 回复
  3. 以用户的角度思考与行动,这个同意。
    但注意避免把自己代入用户而忽略真实用户的画像,造成决策错误,定位错误,用户群错误。

    来自广东 回复
    1. 原文有提到,后面是删选了。

      来自广东 回复
  4. 有好的产品,没有良好的运营团队也是无用功
    我们的产品上线后一个月,运营才会慢慢的去反馈一些问题

    来自四川 回复
    1. 产品是核心,是根本,运营是手段。

      来自广东 回复
    2. 好的运营是半个产品经理

      回复
    3. 好的产品经理也是半个运营😉

      回复
  5. 产品的价值让一个产品的格调耳目一新,从文中学到很多,另外,有个问题,在文中做好一个产品模块中说到:很多公司领导人和高层都不怎么用户自家的产品(这里的用户是否是拥护?)。

    来自北京 回复
    1. 错别字,是:很多公司领导人和高层都不怎么用自家的产品

      来自广东 回复
  6. 从企业和用户角度出发,两者都属于好产品,只是绝大多数公司并没有重视这件事,反而认为两者是合二为一的观点居多,所以对之后的定位和迭代产生比较大的偏差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