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人的两项修炼:输入与输出

6 评论 9449 浏览 62 收藏 16 分钟

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不断输入知识,思维框架的构建需要总结输出去锤炼——这样去分析,我们就可以很快由上而下的构建产品修炼方法。

产品的修炼大多数时候在产品之外,当然是除了扎实基本功之外,要想做得更好,我们就需要比别人思考的更多。每个人都有自己小小的追求。每个产品人成长路径都不同,每个产品人所处的环境也不同。但也许在通往伟大的路上,如何修炼自己的产品技能,却有很多的共同之处。

其实,优秀与小白的差别本质在于两点: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

卓越的产品会有自己丰富的知识体系:产品、运营、设计、技术、管理、文学、艺术…..这些看似与工作无关,都会是成就伟大产品人的隐形因素。

而思维框架,指的是结合所获取的信息,综合思考做出决策的过程。思维框架决定了能否在工作中做出正确决策,当面对同样的信息时,卓越的产品往往由于拥有正确的思维框架,更能做出最优的决策。

知识体系是构建思维框架的基础,信息是思维框架运行的原料。

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不断输入知识,思维框架的构建需要总结输出去锤炼——这样去分析,我们就可以很快由上而下的构建产品修炼方法。

无论于产品修炼,还是个人职业成长,输入和输出都同样重要。

一、输入

产品修炼的输入指的是各种外界的信息输入,姑且当做知识信息。输入修炼,就是要积累丰富的知识信息。

产品的成长一直是伴随着知识输入的,随着我们做的项目越来越多,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其本质都是我们在逐渐丰富自己知识体系。而且很可能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知识体系会很垂直,一般会和我们从事的行业有很大关系。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输入的修炼,从而构建自己丰富的知识体系呢?

1. 阅读

阅读应该是一件用尽一生都应该去坚持的事情,身边很多优秀的人都会有阅读的习惯。用一段比较文艺的话来说,

读书本身没有什么了不起,但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世界,你还在追求个人的版块,你还有不满足,你还在寻找另外一种可能性,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说到底,读书是一种精神生活。

产品的书很多,一本优秀的书籍背后,都是一个优秀的灵魂。

当然书籍也分行业内和行业外的。

产品人不仅要为修炼专业技能,去看很多书,而且也为了从工作之外中获取灵感去读课外书籍。

专业内的可以方向性的阅读关于产品、交互、视觉、运营、管理、互联网行业类相关的书籍,还有就是行业动态的线上信息,这些是保持职业修养必须去做的。互联网信息更新速度快,不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很容易就掉队了。

现在已经不是“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了,必须不断的更新我们的知识体系,才会在职场上保持竞争力。

关于课外书籍,其实很多时候很容易被人忽略。

互联网其实是依附于基础科学基础规律的社会新形态,其本质并没有改变人类生存的基本定律。就像马斯洛心理需求层次理论,互联网到任何时候,这个定律都适用。

所以,基础科学的学习也许可以帮我们高屋建瓴的理解自己所从事行业本质。因而看看心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等等基础科学,也很有必要。

曾有个朋友说:

读书也没必要那么功利,读完一本书一定要学到什么,一定会带来什么利益。读书的好处在你读的过程中已经开始赋予你,在你读完之后他一直在影响你!

课外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呢?拿心理学举例,又分支包括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学、消费行为学等等,其实做社区或者社交产品我们面对的就是大众群体,社会心理学和群体心理学就会对我们理解用户的本质需求提供很大帮助;而如果是做商业化的产品,消费行为学就能让你多挖掘几个付费用户……

书最无用,书最有用,但读无妨。

2. 实践

实践出真知!如果阅读修炼的是格局,那么项目实践才是检验并催生新知识的唯一途径。通过项目实践去成长,这也符合很多产品人一贯的成长路径。而且很多人也是靠项目实践,去积累的自己最初始的经验,逐渐才开始去拓展自己的技能。

但是不同的项目,会有不同的经验提成。

比如负责一个运营需求的项目,可能你会和运营接触的比较多,你的产品思维里就会有运营思维的加成。

比如社区产品项目和工具类产品项目的区别在于,工具类产品一般很多会有明确的场景,这个时候就看各自产品的解决方案和产品体验。

而社区类产品项目,除了体验要好,还要设法深挖用户需求,还要配合好运营才能把一款社区类产品做好。

产品还是一个有行业垂直度的职业,不同行业的产品长期浸洇下的产品人在面对一个毫无参考的新场景时,一定会自带行业属性的产品思考方式来分析需求。

虽然,行业内很多招聘都希望直接能招到行业相同的产品,也导致很多产品人会一直在同一个行业去浸染。如果真的喜欢那还好,其实如果有可能,可以尝试新行业的产品项目,去改造下自己的思维,尝试新东西也会让产品之心“永葆年轻”。

毕竟,张小龙其实一开始是做邮箱的,谁能想到最后他做成了微信。

3. 交流

交流也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中和同事和领导的交流,和行业内的朋友交流,去听一些大牛的分享和讲座。交流其实也是一个思考和学习的过程,自己的经验和别人交流,得到反馈后可能会有新的思想加入进来。而且产品本身,也需要去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

有人说产品人的成长,好公司不如好项目,好项目不如好领导。领导的作用就是在你成长过程中,随时和你保持沟通;帮你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在你还不知道方向的时候,通过他的经验,快速的帮你成长,不掉坑。

那么,保持和各类优秀的人的交流也是成长的一个途径,而且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有时候书上懂得再多,自己做项目总结的再多,不如身边朋友一句言传身教来的爽快。产品人学会和别人交流很重要,向别人请假问题,解答别人的问题,都会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上述三个方面,基本上囊括了产品职业成长中的知识体系输入途径,大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验。仅从经验积累的角度讲,时间足够,大多数人可以成长到同一个层次。但是,很多人成长的快,而且很多人在几年后会明显和同档位的人职业素养会好很多,这就不得不说,输出的重要性了。

二、输出

一个产品的价值积累在于输入,但是真正体现价值的却是输出。

知识经验的输入只是积累自我价值,输出才是放大自我价值,而且同时,输出也是自我价值的又一层次的提升。

输出是最好的修炼;因为你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拿出来碰撞,一定会有与自己独自揣度不一样的火花。

输出也有很多形式,下面的一些小习惯,也许会让你受益。

1. 思考

我们每天都会被输入很多信息,很多可能都来不及消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线城市发展的快节奏,形成了快餐文化;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是缺乏深度学习及深度思考。

要想在一个行业,做到专家级别做到卓越,仅仅靠每天的几口”快餐”喂饱自己是不可能的。

思考作为自己内在的输出,其实是将自己的信息通过自身思维体系再造,总结出更有价值的东西;同时,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认识和思维方式的升华。

深度思考一些东西,不能永远只是“人浮于事”。

有三个习惯,可以和大家分享:刻意练习、深度学习、深度思考——这些都是现在很多人缺乏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工作一族。

不同于写作或者讲座,思考是自己内在的输出,让知识在自己的思维体系里,不断流转,不断改造自己。这种成长方式,其实是人覆盖整个人生阶段的成长方式。只不过,作为产品,我们可以把这种方式刻意提出,当做职业生涯快速成长的方法。

2. 写作总结

用自己的方式阐述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看法,算是总结。

总结的习惯会有很多种,有的人会喜欢写写公众号,有的人会写写读书感悟,有的会定期做工作总结,也有的人会在自己看完觉得好的文章写上自己的评论,或者转发带上自己的看法——这都是或多或少说明有总结的习惯。

定期的思考一些问题,总结一下关于产品工作的感悟,思考自身产品发展方向等等,都是能够受益匪浅的。

产品工作本身的丰富性,和接触到的人和物的多面性,都会提供很多思考的素材。

做个留心的人,总能发现很多对自己成长有利的点去总结思考。尤其是能够坚持去思考的人,一定会有很多全新的收获。很多东西在你总结,或写下来的过程中,都会缕一下思路,会让你对很多事情认识的更深刻,也会时不时产生新的灵感。

有空写点东西,或短或长,或总结或思考,都可以帮助提升个人的认知。

3. 交流

又回到交流,在输入中的交流主要是请教和学习。

在输出中的交流,主要指利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别人成长,或者和别人交换自己的看法。

交流是一个双向的,我们和优秀的人交流,能学到优秀的人思维方式和对某些事情的不同的看法,那些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经验。

同样,我们也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输出自己总结的认为有效的知识,为别人提供自己的价值。

产品人要善于分享自己的经验,打造自己的影响力和个人品牌,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输出都会帮助你成长。

4. 实践

输出的实践是指将的思考运用到项目实践当中,这一点很重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时候我们理论知识很到位,却在实践中到到处碰壁。

很多人都会犯理论毛病,以为读了干货就能成为卓越的产品,这是很大的弊病——我们所有的理论学习,远不如实践的成长来的快。

尤其是当我们建立的一定的知识体系的时候,把他输出到项目实践中时,我们会对原有的认知有更深刻的体会。如果能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将自己的理论知识逐步的运用到项目中,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指导实践,同时又通过实践来提升认知的正向循环。那样的成长机会与路径,将是很好的助力。

三、全文总结

产品工作相对于其他工作来说,由于工作复杂性,对综合能力的要求相对高。

其实,很多产品人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成长得很快,跟他们不断的向自己输入新的知识,并不断总结输出自己的认知有很大关联。

输入是基础,很多产品人通过不断自我学习和总结,建立了自己庞大的知识体系,涵盖了产品、运营、交互、管理、项目管理等等。输出是将自己的知识体系经过思维改造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体系,输出给别人,同时运用到产品实践中——都是提升价值的成长方式,二者缺一不可。

在个人成长中,方法很多时候依赖的是一如既往的坚持——并不是今天看了一本书,明天写了一篇稿子就能成长为优秀的产品。

希望我的思考,能给很多产品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和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提供参考,共同进步!

#专栏作家#

独步天涯客,微信公众号:Fightersky,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青年创业者,懂产品,会运营,爱设计的斜杠青年。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希望有更具体更落地的实现手段

    回复
  2. 方法论~

    来自广东 回复
    1. 方法论是毒药

      来自北京 回复
  3. 一个人的内涵就是:知识体系+思维框架

    来自广东 回复
    1. 我也觉得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