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交友产品的用户需求解析和发现

2 评论 8661 浏览 36 收藏 12 分钟

本着“对理想恋人的期待”的需求进场的才是符合当下用户的心智状态。

从素未谋面到花前月下,从“哈喽你好”到“宝贝晚安”,恋爱高手一天就能完成,而菜鸟们只有望洋兴叹。这个交友产品泛滥的时代给了男人一个拥抱全世界妞的机会,你能抱几个大长腿?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在异性交友产品中用户需求的看法。

一开始…..先罗嗦一句,异性交友产品我这里指的是花田,探探这样以婚恋为导向的社交产品,不要把有IM的就说是社交产品这是不准确的。

如果要问“为什么需要交友软件来交友”,不如问“为什么不用交友软件来交友”

有的产品经理会提到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提社会心理学说的“任何人都渴望沟通的”来肯定社交的重要性,这些都太宽泛。执着于找到一个“需要”的理由,倒不如花时间找出“拒绝”的理由。那些拒绝使用异性交友产品的潜在用户(男生女生)多数有着以下特征:

  1. 工作和学习会填满大部分时间;
  2. 现有异性关系可以满足沟通需求;
  3. 对交友产品的信用和安全有怀疑;
  4. 自身情感不成熟,有潜在的保护机制;
  5. 归属感得到满足(来自家庭、集体、事业等),建立其他人际关系内驱力降低。

本着“对理想恋人的期待”的需求进场的才是符合当下用户的心智状态

反推回来,那些日常出现在某恋爱交友产品里的用户的底层需求我总结为:就是色然而良好的教育和道德观点限制了我们心中对色的表达,这里译为:对理想恋人的期待。

  • 男生的期待:更专注于姿色,其次是性格、学识、活力、一些母性等;
  • 女生的期待:更专注于资源,其次是长相、沟通、忠诚度、品味等;
  • 共同的期待:对方更多的热情、忠诚,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吸引力。

本着“对理想恋人的期待”的需求进场的才是符合当下用户的心智状态。那些说因为“孤单寂寞 冷”、“宣泄情感”的,我想多数都是心理辅导中心的用户。当我们带着“对理想恋人的期待”的需求进场后,需求会因为个体差异(性别、人格、长相、资产不同)开始得到包装,即升级成两性用户之间如何吸引的问题。

吸引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需求能否得到快速满足。

用户之间的吸引力包括:

(1)被长的好看的人吸引

不解释。(评判人类的美和丑也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

(2)跟自己相似的人吸引

匹配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经济收入、当下的情绪状态、年龄、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地域距离。

(3)被价值高的异性吸引

  • 对女生而言的价值:男生的生存能力、资源背景、性能力。
  • 对男生而言得价值:女生的美貌姿色、温情亲密、生活态度、一些母性。

(4)被假装很爱你的吸引

这里指的是PUA (Pick Up Artist,把妹达人)高手对菜鸟故意营造一种吸引假象。如高颜值的女生在沟通过程中释放假性IOI(假兴趣指标)没经验的男生很容易被吸引,严重的会被骗钱骗色或男生故意展示出高价值时候,对识别到女生的IOI(兴趣指标)后并做出变向引导进入预定的框架之中,女生会不经意被这种钓着的吸引力吸引。

吸引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需求能否得到快速满足。用户在产品中搜索资料-即寻找目标的时候,动作行为常常会受到以上吸引力所指引。期间用户也可能会不断的平衡甚至降低自己最初“对理想恋人的期待”因为对一个理想的恋人的期待值,除了吸引力,还会受到对方接受自己的可能性的影响。坦白说,你是一个屌丝,尽管你期待一个像刘亦菲一样的恋人,但对方根本就看不上你,先醒醒吧少年。一个用户不断提升自己的吸引力是玩转交友产品的必修课,也是大部分高玩用户能在交友产品中撩到很多妹子的前提。 “探探”“如故”就针对匹配双方的吸引力为出发点,目的让双方更快完成对“理想恋人的期待”的需求。

平台的牵线搭桥(媒介性)固然重要,但满足“对理想恋人的期待”的需求其实是用户之间表现出来物质价值和情绪价值。

  • 情绪价值就是让一个人跟你聊天的时候或者做某事让对方有情绪波动的程度,如跟你聊天让我感到开心,你的表演让我感动到落泪。
  • 物质价值就是你能提供对方多少物质,资源方面的价值,如给女朋友花钱。

女生的需求会从一个长择的角度出发,会专注物质价值,但对男生能提供多少物质价值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女生会先专注于情绪价值。因为女生知道,情绪价值是不稳定的,最终还是更专注于物质价值。18-24岁以下女生在异性交友产品中体现出来的交友意愿、紧迫程度并不高(相比24-30之间的女性用户),反而在众多男生追求下,识别谁最会聊天的能力(情绪价值)比较强。

男生的需求在初期选择上会一如既往的专注于姿色,或专注更多的不同的姿色(不要问为什么),很快会上升为变成如何获得姿色,通常扮演起追求者的角色来。

有人统计说1个女性用户可以拉新7个男性用户。我说一个情绪价值高的男生用户可以留住10个女性用户。本人功力尚浅,1个月内仅通过提供的自有的情绪价值同时泡了3个妞并成功见面。我并没有提供物质价值,但情绪价值已经满足了女生早期需求。而女生只展示出自己的姿色来匹配我的审美需求即可。(跟女生见面后并没有进挪升级)

一个情绪价值高的男生用户通常可以满足产品中女生用户需求,从而获得了加深了解的机会。通常一对恋人中女生跟你主动提出分手时,那可能是你满足不了她对“对理想恋人的期待”了,即满足不了物质价值或情绪价值了。

“对理想恋人期待”模糊的用户,有情感辅导的需求

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找一个什么样的“理想恋人”,自己如何展开一段和陌生女生的对话都很费劲的用户还很多,哈喽之后就尴聊,嗯嗯以后就无语,然而你的破冰游戏设计,让我们成为了两个傻子。屡屡受挫的用户从如何找到一个“理想恋人”的需求,转移到如何要提升自己的需求。为了这些带着模糊需求的用户在受挫的那一刻及时得到辅导和补充,并成功回归战场,如何找到自己想要的——-是我等好好思考的。

被众人关注的两个用户成为恋人的机率更大

  “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感情源自于我们的内心”(摘自《乌合之众》)。

有些用户的情感是被动的、在易受到环境(人际关系、时代政策、舆论压力等)的影响从而被迫的去接受。举个栗子:在一段旅途中,因为互动游戏脱引而出的一对男女在大家的起哄和关注下,短短几天就升温成了恋人。这样的场景我们是不是似乎在哪里见过呢?那些被关注的用户已经脱离了内心“对理想恋人的期待”的需求,但一样找到了爱情。所以说爱情也是冲动滴,是不分国度不分年纪的。产品中若能把握这样的需求,避开个人用户体验难统一的问题,把群体心里效应发挥极致,将令人期待

玩了这么久交友软件从来没用过分享,我没有分享的需求

快速升温的一对单身狗在交往过程中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归属感,满足自己被重视的心里需求。杏仁核、海马体、神经回路和前额叶皮层积极参与带动了幸福感上升,这个时候有展示的欲望去分享照片。但是!我还没找到对象。我不想让别人以为我是一个泡在频繁寻找新欢的产品里的人!所以在产品中拿捏用户的需求时,也要考虑到需求的私密性,或许还带了些许的自尊,点滴的人格和现有人际关系脱敏等因素。

爱情没有逻辑也不需要逻辑。以上是在下平时对产品用户的思考和研究,更结合了自身的丰富的交友经验与大家分享,能否有些新的灵感?欢迎探讨。最后用一句前辈、一位优秀的创业者的话结束:

“我是个文艺青年,只有文艺青年才是好的产品经理。”—— 茅侃侃

 

本文由 @有果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没看完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