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用户行为的不只是认知,还有更深层的潜意识

4 评论 6756 浏览 27 收藏 8 分钟

“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行为70%受潜意识控制…”

以前,我被人问到什么是交互设计,我会回答:在商业价值和用户体验的平衡点设计用户的行为等等…

后来,我被人问到什么是交互设计,我会回答:基于用户行为设计用户对产品的认知等等…

而最近,我觉得这样理解交互设计似乎还是不够的。

从生活中的一个小案例开始说起。

案例一:潜意识对行为的影响

这是我手机里的一张截图,某天我走在路上时,忽然想确认一下明天是否会下雨,于是我准备打开墨迹天气看看,我向往常一样掏出手机打开应用,当我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并没没有打开墨迹天气,而是打开的支付宝,我怎么会犯这种错?

我的主观行为是想打开墨迹天气,于是我告诉我的大脑:

  1. 解锁手机找到生活那个文件夹
  2. 打开一个蓝色的app查看天气

于是我的手开始执行操作,我手机很少会离开我的手,这个操作对我来说太简单不过了,这操作没有经过我主观意识一步步判断就开始执行,由于我日常使用支付宝多余墨迹,习惯性就打开了墨迹,导致我最后犯下了错。

是我的的潜意识犯下了错。。。

我个人认为:在我们常说的用户体验中的认知之上还有一层对产品体验有很深的影响,即潜意识或者说是被动认知,这两者都取决与产品对人的影响,我们常说的认知则是人主观上对产品的认知。

我们都认同:大部分用户体验好的产品应该是使用流畅,学习成本低,没有阻碍的。即你想都不用想就可以完成任务的,也就是你潜意识行为就可以帮助你完成任务的。

案例二:潜意识对行为影响的原因

比如上图中的两段文字,当你快速阅读起来时,你会发现上面的文字更容易阅读,因为你已经习惯了从左往右阅读,你的视线潜意识就会按照你的习惯执行。而下面一段文字,你的视线就需要搜索才能找到文字阅读的开端,读起来就会更累一些。

小结:

不好的设计会让熟悉的体验者无意识的行为改变为有意识的行为。基于使用环境和上下文,增加用户认知阻碍,降低了用户使用产品完成任务的效率和理解能力。对于不熟悉该产品的部分用户,糟糕的设计可能会完全阻碍用户使用。

而好的设计则想反,用户很快就能在使用产品时进入潜意识使用状态,可能也就是常说的沉浸式体验。

潜意识对产品的影响流程:

这么说可能有些不完整,让我尝试用倒推法描述整个路径:

step1:对于一款互联网产品,当它进入到用户视野中时,潜意识就开始作用与你的认知了,比如大脑会习惯性的将不同形状的图层归类,识别出哪里是页面主题哪里是背景等等。你视觉焦点集中的地方很可能就是潜意识已经帮你决定好的地方,这就是潜意识对你认知影响的第一步,它包含了所有的细节。

step2:你开始主观判断一款产品,这时候你会开始认知,利用你平时使用互联网产品的经验或是生活的经验判断哪些东西是按钮,这是一个什么app,用户模型和心智模型匹配等等…

step3:当你大脑中有了认知后才会开始选择,比如认知了按钮后会选择点击还是拖动。

step4:使用产品,即最明显的用户行为,按照设计的流程完成任务。

step5:合理的反馈,比如按钮点击下的点触效果,页面的跳转提示,弹窗用alert还是dialog,支付成功等等…

step6:合理的反馈能让用户知道自己哪一步操作是正确的,哪一步操作是不对的,给予用户信心和安全感。

step7:当用户对自己行为有信心后,他才会觉得自己对于产品是可控的,恐怕很少有人会喜欢自己的软件不停自己的话吧。

step8:足够的控制感会让用户对你的产品产生信任。

setp9 & 10:让用户信任的产品最终才会让用户有依赖感,才会在众多选择中最后选择你,甚至放弃其他做的更优秀的产品。

运用到设计中去

如何把你的产品设计得更流畅,更容易被用户使用,体验更好呢?你需要把产品设计得能够更快被用户无意识或者半意识状态下能够掌握。

在设计中我推荐一种思维:即先从产品整体出发,至上而下开始设计;站在产品的大局上逐步拆分结构,各个结构之间要保证连续性;再逐级分为具体的界面,界面的元素的设计遵循格式塔原则;再下一级则是细节的反馈设计,信息传达等微交互。

最后我们回归到整体,开始从潜意识层出发,放空自己的主观认知,重新体产品,对产品检验修正,完善体验。

文中某些见解还比较不成熟,希望能和大家多多交流意见,共同探讨。

#专栏作家#

Placeless,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前携程交互设计师,专注于交互设计。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我觉得这不是潜意识,用墨迹天气却打开了支付宝,这是物理性的使用行为习惯。后面的那个设计流程图 讲的还是认知图示……用不着套潜意识的概念

    来自上海 回复
    1. 行为培养意识,意识作用行为。不能用安全否认作者的说法,只是过于把交互和潜意识连接紧密,反而会给人用力过度的感觉。拙见拙见

      回复
    2. 哪里哪里,有分歧才有思想的碰撞,这次文章主要讨论潜意识,对主体意识的关系影响没有说明,所以导致了这种误解。

      回复
    3. 标题也有说明,不止是认知,还有潜意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