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3个方法,教你快速打造自己的独特观点

7 评论 10923 浏览 84 收藏 16 分钟

在竞争如此激烈、知识经济尤其泛滥的今天,「拥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已经成为每个人必备的基本技能。然而,遇到询问自己观点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大脑空白,下意识附和别人的意见?看看本文介绍的三个方法吧~

一个独立的人,首先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来自别人类似的询问。

比如:

“你认为呢?”

“有什么别的想法或意见吗?”

“A、B两个方案哪个好,为什么?”

回想过去,我最怕的就是这种毫无防备的“奇袭”,特别是在集体讨论的时候,巴不得自己瞬间成为隐形人。

之所以害怕别人提问,并非是平时阅读或学习太少,而是在过程当中,我从来没有留出时间独立思考。

因此,当别人想从你那里得到“独特的观点”时,你满脑子里都是别人嚼烂掉的标准答案。

反之,这两年特别流行一个词,叫做:批判性思维。

所谓批判性思维,它其实是要求你站在不同的立场,采用不同视角,从而形成一种多元化思考方式的过程。

好比几年前,张小龙在一封内部邮件中提到:

我希望我们的日常工作,也是一个思辨的过程。我们提倡争论,在工作中通过辨理来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而非为了团队利益或者人际关系,从而放弃思辨能力甚至思辨习惯。进步,来自于思辨。

由此可见,在竞争如此激烈、知识经济尤其泛滥的今天,「拥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已经成为每个人必备的基本技能。

这,也就是今天我所要分享的主题:掌握3个方法,教你快速打造自己的独特观点。

一、重设前提

一个人的观点是怎么形成的?

通常来讲分两种:一种是被别人说服,另一种是被自己(经验)说服。

组织观点的过程,其实也是营销与被营销的过程;正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观点本身无对错。

然而,如果你看过《奇葩说》,那么也许就会发现,不同人所持有的观点却有新旧之分,或是独特与乏味之分。

那些被我们誉为有趣的人,当他们面对同一个问题,却往往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新奇观点。

如果你的工作与内容、营销、文案、创意、或者沟通有关,那么你也一定知道「独特观点」背后巨大的威力。

那么,究竟如何挖掘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呢?

倘若从辩证角度出发,任何观点的形都离不开3个要素:预设前提、理论依据、观察角度。

因此,当你想提出一个崭新的观点时,同样可以对这3点进行颠覆,即:重设前提、跨界诠释、切换视角。

首先,如何「重设前提」?

大多数人在表达观点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内部视角的局限,我们可以称之为“隐藏前提”。

例如,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应该玩游戏。这个观点的隐藏前提是:玩游戏会影响学习成绩。

在家长教育的过程中,类似的观点无疑简化了我们的表达,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我们的思考。

为什么家长反对孩子玩游戏呢?

其中可能有诸多原因,比如大多数家长根本没玩过游戏,他们把玩游戏等同于贪玩,孩子坚持玩游戏等于不听话等等。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这种观点,就需要打破其预先设定好的隐藏前提。

比如,其实每个时代都有孩子容易着迷的东西,过去可能是小说,玩具、电视,只不过到现在才变成了游戏。很多人小时候爱看电视,不照样考上了好大学?

所以你看,当我们把聚焦点放到了观点的预设前提,也就离答案的真相不远了。

再举个例子:

很多老一辈的人,说年轻人结婚就要门当户对。

这个观点同样有一个隐藏前提:即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儿,而是两个家庭的事儿。

很显然,这个观点未必是错。但倘若你想要找到新的观点,就要从对方的隐藏前提入手,而不能只是硬碰硬的说:我不在乎恋人的贫富!

二、跨界诠释

所谓“跨界诠释”,就是你可以尝试用某个领域的理论,去解释另一个领域的问题。

好比很多看过最新一季《奇葩说》的人,都特别喜欢其中一位导师:经济学家薛兆丰,他最擅长的就是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一切。

例如,节目里有个辩题是:毕业后混得normal要不要参加同学会?

薛兆丰的持方观点是:不去!他给出了一个很通俗的经济学理论依据,就是“时间成本”。

与此同时,他紧接着又作出了以下解释:

为什么毕业后混的一般的人才去同学会?因为时间成本低,即使去了同学会也不会浪费多少自己创造的价值,或者说也不会挣多少钱。

为什么毕业后混的好的人反儿不去同学会呢?因为时间成本太高,而不去同学会的时间也许能为自己创造更大价值,或者挣更多的钱。

通常来讲:由于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的关系,我们每个人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都会有各自的一套理论来源。

它即有可能是我们的局限,但也有可能是我们形成观点的有力武器。尤其是当你能有意识地将其跨界使用,去解释陌生领域的问题时,有趣的观点自然就产生了。

这就好比现在很多互联网大佬,喜欢用物理性原理来解释网络中的现象,比如第一性原理、熵增定律、非连续性、第二曲线等等。

这些看似高深的词汇背后,其实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万物相通”。

除此以外,不知你发现没有,很多所谓的认知高手,他们还具备另外两个能力:一种是把简单的词汇抽象化,另一种是把抽象的概念通俗化。

比如:让你解释什么叫做“成长”?

有的人说,长大了就叫成长;还有的人说,做你之前没做过的事情才叫成长。而罗胖在《奇葩说》中的解释却是:所谓成长,就是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沟,当你掉进去了,叫挫折,而当只有你爬出来时,才叫成长……

很显然,上述的例子中,我们是把一个简单的词汇抽象化了。

反之呢?

不妨再举个例子:

我们知道经济学里的很多词汇都非常晦涩难懂,比如“低价产品偏爱优势”,后来有人给它翻译成了“口红效应”。

所谓口红效应,其实就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大家口袋里谁都没钱,但又不可能不消费,所以反而都会去买那些比较便宜的小件玩意儿,比如口红。

如何培养自己的独特观点?|3步方法论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把一个词汇翻来覆去解释有什么意义呢?

在我看来,语言是一种人类用来沟通表达的工具,他能让我们用最低的成本,去理解一个复杂的世界。但与此同时,语言也有明显的局限。

比如生活当中,即便是你与身边最熟悉的人沟通,好比父母、恋人、朋友、同事,你仍然会发现有些想法他理解不了,有些话说出去会产生误解。

正所谓一个再会表达的人,也无法教会一个人游泳。所以,当我们说出一句话的时候,势必可以从各种角度做出不同的解释。

而新的观点,或者说独特的思考,恰恰来源于这种交叉理解。

三、改变视角

切换不同视角,是所有辩论者最常用的一种底层思维模式。

对于很多内容创作者来说,它同样是一种强大的观念工具。

比如前两天有篇爆文《华为,你凭什么那么牛?》,随后就有人写了篇《华为,不需要你们吹捧》;

又如另一篇刷屏文章《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于是有人就写了篇《那些没有被屏幕改变的命运》。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同一件事情,当你处于不同的角度,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

再举个例子:

话说张大妈有一个儿子和女儿,并且一年前都结婚了。

有一次她约李大妈去跳广场舞,路上李大妈问:“张姐,你的儿子现在挺好吧?”

张大妈话匣子被打开了:“哎,别提了,我儿子可算倒霉了,去了一个好吃懒做、不干家务的媳妇儿,每天就知道打扮,家务全是我儿子干。”

看张大妈有点激动,李大妈劝道:“别气了,现在年轻人都这样。”

随后,李大妈继续问道:“那你的女儿过的咋样了?”

张大妈这回是眉飞色舞,一脸的得意:“呵呵,我女儿啊,可算是有福气、好命啊!她嫁了个好人家,家里啥活都是他老公干,就连吃饭都得女婿端给她,呵呵,我女儿可享福啦……”

所以你看,儿子和女儿的家庭家庭境况虽是一样,但作为母亲,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观点也大相径庭。

之前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问题:作家是如何获取灵感的?

事实上,我认为这是个伪命题。因为对于写作这件事来说,95%靠的不是灵感,而是理性。

所谓的灵感,不如说是选题,也就是看问题的视角。一个成熟的内容创作者,绝大多数时间考虑的都是“写什么”,而并非是“怎么写”的问题。

好比编剧史航曾说:“我们编剧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考虑到所有人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男一号。”

换句话说,一段故事能够广为流传,靠的从来不是突如其来的灵感,而是站在所有人的立场,不断揣摩各种人的内心理解。

再比如,你问别人什么是“营销”?

有人说,营销是主动的科学;还有人说,营销是被动的艺术。

当你面对的是一个互联网从业者,他可能会跟你大谈用户思维;而当你对面坐的是一个实体从业者,他也许聊得就是广告公关云云…

无论如何,尽管我们之前谈到过很多次“换位思考”,但它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般简单。因为真正要做的这点,许多人还差了一个“角色体验”。

比如,养娃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如果你没有做过父母,无论你再怎样想象,都无法确切理解其角色中的酸甜苦辣。

所以,毛主席才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这里的调查,并非只是纸上谈兵,而是设身处地的融入别人的角色,站在别人立场去思考的一种能力。

反之,如果你想在工作中成为一个“有观点的人”,那就势必要懂得随时跳出自己的思维框架,反复问自己几个问题:

  • 如果我是老板会怎么想?
  • 如果我是同事会怎么想?
  • 如果我是客户会怎么想?
  •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想?
  • 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他们会这么想?
  • ……

四、结论

正所谓“以己度人,不如以人渡己。”

一个独特观点的产生,从来靠的都不是灵感,而是反复训练、大量积累后产生的洞察。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奇葩说》里的辩手总能想出标新立异的观点?这些人不管站在哪种立场,为什么总能用自己的观点打动人心?

事实上,这些人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全部取决于长时间的“刻意练习”。除此之外,凡是精彩的观点也都是“有迹可循”的。

这就好比我们今天所分享的以下3点:

  1. 重设前提
  2. 跨界诠释
  3. 改变视角

 

作者:墨多先生,公众号 @墨多先生(ID:mrmoduo),北京大学硕士,资深产品经理,连续创业者,专注职场与个人成长,与10万职场人一起学习独立思考。

本文由 @墨多先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厲害,墨多先生 !

    来自广东 回复
  2. 门当户对这件事很难说,很多家庭,即便儿女说的天花烂坠,也是无济于事,对方穷就是穷,至于让儿女自己做主,即便这样说了,也很难真的这么做到(以上皆为对大多数家庭而言)

    回复
  3. 多琢磨刻意练习

    回复
  4. 这是一个技能,可以在讨论的时候用,但并不赞成拿奇葩说举例,奇葩说都是杠精,并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在职场上可能比较受用,能让一个人脱颖而出,如果是创业,我并不认为一个顶尖的经济学家能比雷军更能打造小米,万物皆可辩论,但还有一句话叫;‘术业有专攻’,不懂就是不懂。

    来自河北 回复
  5. 挺好的,分析的简单易懂

    来自北京 回复
  6. 对,我就超级怕开会时被问,有什么看法吗?天知道我脑袋空白……

    来自湖北 回复
  7. 很好,通俗易懂! 😡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