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互联网一年,我差点死掉

15 评论 21833 浏览 66 收藏 15 分钟

笔者从建筑业转行到互联网一年,除了在薪资上实现了翻倍增长之外,在个人的理想规划以及对于工作的热情程度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笔者将与大家分享:这一年中,自己对于互联网行业的一些认知,以及,自我蜕变、迭代的一些经验。

满打满算,我从体制内离开,到入行互联网已经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了,薪资翻了3倍,头发也差不多掉光了(哈哈)。

我想把这一年来,对互联网行业的认知、自身的蜕变和成长都分享给你,希望给迷茫中的你一条明路。

一眼望穿的未来,让我从建筑业到互联网

2017年5月,我正式打算转行互联网,只因为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未来。

2016年毕业后,我进入了一家建筑业排名第一的央企,从此面对的就是钢筋混凝土,当时在一个远离城市的偏远小镇上,唯一的念想就是空了去城里去看一看。

与很多刚去工地年轻人一样,刚开始的我满怀激情和梦想,希望自己未来有一天,成为整个城市的建设者。但是,残酷的现实是:自己亲手建起来的城市,我却不属于这座城市。

远离城市、消息闭塞,周围有的只是一群大老爷们,一大批为了生活而奔波的农民工。更可怕的是,随着房建行业的下行,建筑企业利润薄弱,很多时候都是亏本运营。未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不出10年,整个建筑业一片繁华的景象必将被取代。到那个时候,人到中年,又应该何去何从呢?

有时候站在房顶上,看着这座繁忙的城市,我常常在想:自己人生意义到底是什么?

留在这里,没人会说你是勇士;离开,也并不会有谁说你是逃兵。

现实和理想的矛盾让我开始寻找出路,那时候幸而一位土木的学长分享他从土木转行到互联网,然后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的历程。虽不说传奇经历,但却大大鼓舞了当时备受煎熬的我,经过详细的了解之后,我开始了自己的转行之路。

转行互联网一年,我差点死掉

辞职学习那段时间

我并不是一个聪明人,从零基础到转行成功,我花了3个月时间。

转行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你真的投入百分百的经历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即便不是理想的结果,也不会太差。

在打算转行的时候,千万别想万一失败怎么办,做好长期扎根这个行业准备。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不给自己留退路,找准一个方向all in,你一定能成。

成长就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断进化

在我即将入职的时候,一位学姐给了我这样一句忠告:入行不是终点,而是开始。

后来我发现的确如此:互联网是个需要不断自我进化,需要终身学习的行业,知识更新迭代的周期太快,作为从业者只有不停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速度。

所以,焦虑是和成就感并存的,可能一个玩法或者套路到了明天就失效了,一个产品今天还活着明天就死掉了。

如果你转行互联网是为了所谓的职场安全感,那里这不适合你——这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行业,唯一的安全感就是:你掌握一项能力是可以不断复用的,即便产品死掉,一样可以用在其他地方。

也就是说:“你必须快速建立自己的职场核心竞争力——人脉资源壁垒、职业技能、底层逻辑”。

就如同我刚开始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时候,是在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没有人带你,只有一个产品和业务方向,而我要负责把这款产品推出去,所以需要不断去咨询行业的前辈,去学习别人的打法,再逐渐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所幸自己经过一小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基本把产品的推广方式摸索清楚了,最终在市场测试的条件下,选择了性价比最高的内容营销。

事实也反馈,我们做了这个阶段正确的选择,产品业务在半年多的时间内提升了100多倍,我自己也有幸获得CEO的信任,帮助公司搭建市场运营部门,建立了相对成熟的业务体系。

在公司,目标和结果永远是第一位的。而创业公司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增长。

所以,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才能将个人价值最大化发挥。

关于入行以后的成长,我想分享这几点:

1. 先在站稳脚跟,证明自己的能力

如何站稳脚跟,我这里有3点建议:

1)了解公司的业务,及其竞争情况

公司的业务是做什么的,目前行业竞争情况是怎么样的,公司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不同行业,不同的竞争情况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公司的发展路径是不一样的。

例如:你进入一家新兴的电商平台,但是这个行业已经有很多巨头,那这家公司就注定了很难做成像京东、淘宝这样的大平台,顶多成为某个领域的小而美的产品,做某一个垂直领域——例如:生鲜、00后市场、母婴等,挣一些他们不挣的钱。

这个时候,初创公司互联网运营的目的找到种子用户,进而验证产品的模式是否能够走通。

所以,这个阶段公司不是要把业务量瞬间爆发起来,而是小心验证,快速迭代,如果证明模式可行后,接下来才是快速扩张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增长阶段。

在这个阶段,公司是野蛮成长的,核心目标是:快速的用户增长和业务增长。所以,增长就是这个阶段的最主要任务,而其他的所有事务,都是为了增长而服务的。

所以,我们这个阶段在做汇报的时候,不求PPT有多好看、数据多么完整,而是好用、核心数据完整,你更多的时间需要放在更核心的事情上。

至于公司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稳定的阶段了,这个时候,把用户价值最大化、品牌价值最大化就成了重要的事情。

2)小步快走,快速验证和反馈

初入一个行业的时候,除了公司已经给到的培训,我们始终要养成一种“自我迭代”思维。

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多去思考一些公司业务逻辑相关的内容。然后找到自己岗位的核心指标,刚去公司的时候就是将这个核心指标做好。

然后,在自己工作的职责内,小步快走,找到最有效的出成果的方式。

3)法无禁止即可为

第一次听说这句话是从暖石的CEO张君那里,意思就是说:凡是没有规定不可以做的,都可以去做。

这点我的感受很深刻,刚开始我进入公司的时候,本来是负责广告投放,但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产品目前还并没有具备投放条件。所以,在工作之余测试内容营销,经过测试之后发现:这条路竟然很容易就走通了,于是扩张团队来把内容营销这件事情持续做了下去。

说这句的意思就是告诉大家:不要被自己的岗位所限定,当你认为某个事情或者业务值得做的时候。先去进行小范围的测试,然后反馈给上级,如果这件事情值得持续做,那么你很有可能就会这个业务的负责人。

2.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在任何一家公司,一个人的能力永远是比不上一个团队的。你可以全面发展自己能力,但一定有一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举个例子:

关键明老师入行以来,一直从事文案工作,从月薪300的文案小白,到后来进入奥美,离开奥美出书、自己创业,一直都沉浸在文案领域。

虽然关老师在新媒体、社群运营方面都是高手,但是人们认知他是基于文案大师这个IP。

在工作之中更是如此,即使是CEO也不是全能的,很多能够成为CEO的人,不是因为他的各方面能力很强,而是战略眼光、管理能力突出。所以,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个互联网从业者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例如在运营领域:

分为新媒体运营(新媒体又可以进而细分为微博、知乎、微信、抖音头条等)、产品运营(优化和迭代产品)、用户运营(用户活跃、留存、付费、口碑等)等等多个方向,很少有人精通多个方向的,因为运营这个圈子涉及的领域太广了。

那么,在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就不应该见一个运营岗位就去试试,而是从一个垂直的领域做起,成为管理层之后再考虑横向技能的拓展。

3. 把死磕的精神发挥到底

我们刚开始准备做知乎的时候,其实大家是没有底的。但是,我有一个优点,特别适合互联网:这就是死磕精神。

不会没有关系,其实很多东西非常简单,只是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拆解就可以做到。

例如,做知乎运营:

首先是把知乎的推荐机制扒出来,了解知乎平台的底层内容推荐机制、规则和惩罚,这对于我们在平台做推广也有非常大的帮助。当这套规则拆解出来之后,然后就是选择对应领域的话题机及其热门回答进行拆解、复制。

就是通过这样一个机制,我们做的内容多次登上知乎热榜,单篇内容在全网阅读量百万+的比比皆是,也给公司业务发展带来了长足的推进。

所有停留在浅表的勤奋只能叫作重复,对底层逻辑的分析和拆解、复用应该是每一个运营人必须具备的能力。

因为热爱,所以工作成为生活

我还在工地的时候,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在转行两年之后达到年薪25万。

现在看来,转行一年差不多就实现了。

不过,并非所有事情都是好的,例如:现在开始掉头发、焦虑,一个行业,高薪必定意味着高压。

这也是为什么这篇文章的标题会叫:转行互联网一年,我差点死了。

首先是工作和生活,几乎已经不可分离。

转行互联网一年,我差点死掉

在公司加班的日子

转行互联网一年,我差点死掉

深夜的地铁

在我转行之前,我一直很羡慕那种在工作之外有自己生活的状态。但真正进入互联网领域之后,我发现生活和工作几乎不可分离了。

工作日会把精力主要放在工作上面,回家后学习充电,做一些有利于自己职业成长的事情。

周末则是会进行输出,坚持做好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过偶尔也会忙里偷闲,和女朋友出去吃饭逛街,享受一下周末的惬意。

但是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忙于工作、学习和提升自己。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互联网是个相对公平的行业,但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行业。

所以我也一直坚信这句话:“也许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阶层固化、马太效应,但亦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互联网给了普通人最大化的试错机会和最小的试错成本,找对了方向,并且坚持下去,我们终究会成为那3%。”

人一定可以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作者: little强,微信公众号:小强职场说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1xE7mej-qRl0bieW4Yp1CQ

本文由@小强职场说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感谢作者大大的分享,读到这篇文章的您,

    如果想具备系统产品知识技能,
    有一套体系化的个人项目作品,
    想工作和求职,都更加的顺畅!

    那体系化的学习训练就很有必要,
    点这里,先看看公开课: http://996.pm/7GVQ4

    来自广东 回复
  2. 有鸡汤文嫌疑,没有任何干货,大而空…

    来自广东 回复
  3. 多有趣,15年开始写专栏,19年告诉我转行互联网,整篇文章只有一个细节,暖石网ceo张君,不得不说暖石网的运营做的够牛的,转行互联网最低门槛就是互联网运营,张君打着转行运营的名号,收割啥都不懂的各种小白的韭菜,多没劲啊,知乎软文发腻了开始找人在我是pm发,这样的文案,是暖石网的学员必做之作业,没意思,真没意思

    来自辽宁 回复
  4. 15年开始写专栏,然后17年转互联网????我怎么有点搞不懂呢

    来自四川 回复
  5. 鼓励下兄弟你,我是09年毕业的先去的中国建筑,当时一直在河北做项目,天天面对就是钢筋混凝土,做木工工长,长期在外地,在10年初下定决心进入的互联网,最开始去的新浪,那会从微博开始做起,做渠道运营,后来经历了百度,58,小米。所以看着文章还是蛮有感觉的

    来自北京 回复
  6. 16年毕业都这么有干劲 15年毕业的我 怎么还能在互联网做一条闲鱼

    回复
    1. 同15年毕业的咸鱼~

      来自四川 回复
  7. 说了这么多你能不能上来就说清楚,你转了互联网什么岗,运营还是产品,我看完就觉得你说了这么多可能是做运营的,感觉你的文章写的毫无条理性和逻辑性。。。

    来自上海 回复
  8. 秀的一X!营销!!!

    来自湖北 回复
  9. 印象中在知乎在看到过,赞

    来自广东 回复
  10. 在这个求职迷茫的时期,感受了了坚定的力量。

    回复
  11. 很棒

    回复
  12. 继续你的精彩,比较实在的内容

    回复
  13. 每一句话都很赞同,加油!

    回复
  14. 感谢分享!同为转行者,从你的文章中感受到了力量……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