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交互设计师的经验总结

11 评论 2754 浏览 52 收藏 16 分钟

本文作者身为交互设计新人,在一年之际,总结自己的工作经历,希望能够给小伙伴一点启发。

做交互设计师已经一年多了,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自己踩过不少坑,也向前辈们学过不少方法论。现在想基于自己的项目经历,拆解一下交互设计师的日常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希望能给刚刚入行的设计师小萌新们一点点来自过来人的启发。

一、需求获取

1. 需求分为几类?

需求一般由产品经理提出,产品经理会根据产品现阶段发展策略,结合市场调研、用户反馈等相关信息,制定项目需求,并输出需求文档。

需求一般分为三类:全新产品,新功能,已有功能优化。全新产品一般会交给有一定经验的中、高级设计师完成。新人交互设计师遇到的更多的会是新功能和对已有功能的优化。

这两类需求,往往团队内部对用户、业务有一定共识。产品给出的需求文档也相对详细(即使不详细,团队内部的信息资源也相对充分)。

新人交互设计师更多的需要了解需求的相关背景,明确需求的“业务目标”、“用户目标”,在和产品经理达成共识以后,提出更适合、更具投入产出比的方案。

2. 需求文档是什么?

对于新人交互设计师,读懂产品的需求文档是第一件要事。其实说人话,产品的需求文档的核心就是三个点: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怎么做这件事,做了之后会有什么效果。

一份需求文档通常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

1)功能背景

产品经理会描述相关使用场景,结合真实的用户数据,反应用户现在遇到了什么问题。并从用户和业务两个角度,说明目前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以及解决之后会带来什么好处。

2)需求列表

产品经理会描述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具体要做哪些功能,各功能的优先级是怎样的,是否要分阶段开发?

3)数据定义(选填)

如后台类的数据型产品往往需要由产品定义相关数据规则。

4)原型图(选填)

为了让相关方更好的了解需求,产品经理有时会给出原型图。

但对于新人交互设计师来说,这类原型图往往具有迷惑性,不能解决用户实际问题。一定要透过原型看本质,发现产品想解决的核心问题。

5)考核指标

通常由一到两个核心指标构成,用于功能上线后,验证实际的收益。这类考核指标其实也可以辅助新人设计师制定设计目标,衡量自己设计正确与否。

6)变更项记录

在输出需求文档后,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需求变更,产品经理或会及时通知相关方,同时将变更项记录在需求文档上,方便后期回溯。

3. 怎么做需求分析?

不同的产品经理写出的需求文档风格迥异(qianqibaiguai)。做好需求分析,有助于交互设计师找到核心问题,一次把事情做对。同时明确设计定位和思路,让一切设计都有据可依。

通常拿到一个需求,可以按照业务需求、用户需求、用户体验路径三个层次进行分析,最后的设计定位和设计策略就是需求分析的结论。

二、交互初稿

做完需求分析以后,可以带着问题和结论找产品经理沟通,跟产品做一次目标对齐,这种有的放矢的讨论往往更有效率,也会增加产品经理对你的信任感。

在确定了设计目标之后,就可以开始定框架了。需要构建用户的使用流程,设计用户如何一步一步完成任务。不用具体到交互细节,但是需要把整个任务中涉及到的页面串起来。输入页面流程图。之后就可以找开发负责人,确定技术的可行性。

交互设计师很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不懂开发逻辑,设计了一些开发难以实现的方案,然后反复改稿。跟开发负责人对接的目的就是:帮助你了解相关技术实现,并让相关方从技术的层面上提前帮你过滤重大问题。

当确认技术可行性之后,再去补充交互细节,之后及时还会有技术问题,都不会涉及大框架的改动,对于交互稿的修改程度也能降到最低。

在内审之前,交互设计师需要提前输出交互方案,交互方案包括 :需求分析、信息架构、流程图、交互逻辑。然后就可以提前通知相关方参加内审。

三、交互内审

交互内审的评审团成员由项目对应的产品经理、视觉设计师,以及团队内其他交互设计师构成。

1. 为什么要交互内审

交互内审的目的是内部过滤与需求不符、用户体验问题:

  • 从个人来看,有助于把控设计输出质量。
  • 从团队来看,有利于提升整个设计团队的设计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
  • 对于新人设计师来说,无论是自己还是其他人的交互内审,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验证的机会。

2.交互内审流程

1)评审前

需要提前通知评审团成员,评审团成员需要提前阅读交互稿,记录问题。

2)评审中

评审人要先告知评审范围,有逻辑的展示功能,同时在现场控场,收拢意见,定夺分歧。评审团需要保持专注,检查用户需求、业务逻辑的合理性以及用户体验。同时给出优化方向。

3)评审后

评审人将本次评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整理,公示,然后根据优化意见对交互稿进行修改。改动大时有必要发起二次评审,修改完成后,需要再次同步给评审团。

内审完成后,就可以组织一波交互外审了。

四、 交互外审

1. 交互外审目的

交互外审的评审团成员由对应开发、视觉、产品、测试构成。

交互外审的目的是敲定最终方案。

2. 交互外审流程

1)外审前

找对应开发人员提前过稿,过滤技术问题。

提前 1 天,发送邮件给相关方负责人

2)外审中

  1. 产品进行需求背景同步;
  2. 交互先讲解主流程;
  3. 交互再讲解具体交互细节;
  4. 相关方提问,讨论;
  5. 交互记录会上问题:有结论的,当场达成共识;没有结论的,会后相关方再讨论。

3)外审后

整理评审建议,处理争议问题,最终输出交互文档,同步相关方。

3. 交互外审注意事项

1)提案形式

本次评审面向的核心对象是开发人员。

为了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带入场景,除了完整的交互文档以外,可以使用PPT、axure、墨刀等工具快速搭建一个可交互的产品简单原型。先演示完整流程,再讲交互细节,可以极大的提升评审效率,增强相关方信任度。

2)提案心态

外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心态,因为开发是利益相关方,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他们可能会尽可能选择简单好实现的交互方案,并对实现复杂的交互功能产生质疑。此时,你需要对自己的交互方案有充分理解,实现复杂的交互功能一定要有不得不做的理由。

同时,在评审前,自己也要给交互方案中的各个功能制定优先级,抓大放小;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用最优的方式实现产品目标。

五、 交互输出

在输出交互文档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正确性

交互内审和外审都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评审团对交互方案的了解程度有限,交互设计师本身应该有一张自查表。对照检查,再次发现问题。自查表的参考维度可以参照尼尔森用户体验法则。

2. 完整度

交互文档对于开发和测试的同学来说,都是理解业务的主要途径。因此,文档需要包括主流程和分支流程、异常流程。其中分支流程和异常流程容易被遗漏,因此在输出前应该尽量补全。

对于一些极为边界的场景(只有开发和测试过程中才被发现),后期可以通过变更项的形式补充在交互文档里。

3. 可读性

除了功能上线后面对的真实用户之外,相关方其实也是我们的用户。因此使用统一的设计语言,遵循统一的标注规范,可以极大程度的提升相关方的阅读效率。

六、 跟进

当交互文档输出之后,在视觉、开发实现过程中,可能因为需求变更、技术问题、方案优化等原因,导致交互方案需要调整。

交互设计师要在交互文档中页记录变更项并同步给产品、视觉、开发、测试。变更项纪录包括以下几个项目:变更时间、变更前,变更后、变更人、相关方、备注。

七、验收

开发完成后,开发人员会根据交互稿进行一轮自测。之后,会在项目送测前,会组织交互、视觉、产品进行验收。

交互设计师需按照交互稿仔细检查开发的实现是否与交互稿一致,及时记录验收问题,区分优先级,并同步给相关开发。

验收问题分为3个等级:

  • P0 功能主流程问题,直接影响用户完成核心任务。A1送测之前必须解决。
  • P1 功能非主流程问题,A2送测前必须解决。
  • P2 视觉样式,交互优化问题,可以考虑下期优化。

八、上线跟踪

上线后,交互设计师需要整理本次项目中未解决的问题,纳入需求池。

通过 Friday 、用户反馈等多种渠道研究用户数据,针对核心问题建立转化率漏斗,进而验证自己设计方案的正确与否。

一些日常心得

作为一个交互设计师,每天面临这样的难题:要在规定时间内,用最优的方式达成目标。

在我的认知里,一个好的交互设计师,核心能力主要有3个:结构化思考、同理心、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

结构化思考是基于分析能力,面对复杂的需求环境,迅速归纳整理信息,找出核心问题和解决方案。

同理心是基于业务能力,能够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发现用户体验路径中的核心问题,为用户创造动机、排除担忧,解决障碍。

同理心和结构化思考力,都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是一个交互设计师新人一开始就应该养成的职业精神。

由于交互设计涉及的相关方太广泛,新人交互设计师在工作中往往会遭遇来自相关方的各种质疑。

产品会质疑你没有满足需求,视觉会质疑你的方案影响了视觉的发挥,开发会质疑你的方案投入产出比低,测试会质疑你的交互文档不够完整,没有覆盖测试用例的所有场景……

刚入行的设计师有时会有这样的心态,过分绑定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在评审过程中,一旦遭受了质疑,就会把这种质疑当做相关方的对自己的不认可,然后心态爆炸,大家各持己见,使评审一度僵持。

作为评审的发起人,交互设计师在评审过程中,应该保持第三者的客观态度。把交互文档看成是其他人的输出,而自己和相关方都是评审团,评审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应该投入产品比更高的解决方案。

抱持这样的态度,新人设计师能够获得更宽广的视野,快速成长,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与相关方之间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能帮助设计师快速融入团队,方便日后工作的开展。

以上就是我一年多以来的心得体会,希望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起深入交流,共同成长。

 

作者:三余,三分之一的交互设计师,三分之一的摄影师,还有三分之一的厨子~

本文由 @三余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赞,学习~

    来自江苏 回复
  2. 请问交互设计师画的原型和产品经理画的原型有什么区别呀

    回复
  3. 流程、方法很详细,值得学习~已收藏
    一年交互经验能做成这样很不错了,而且还能自己输出优质的总结。

    回复
    1. 谢谢鼓励~我也在努力学习中,把自己的日常总结发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来自广东 回复
  4. 很详细,很具体,作为新手,可参考性很大;

    来自北京 回复
    1. 谢谢鼓励,其中有些环节还可以再详细,之后我会持续输出总结,和大家交流学习。

      来自广东 回复
  5. 挺好的,加油

    来自江苏 回复
    1. 谢谢~我会继续努力的~

      来自广东 回复
  6. 学习了 请问评审团跟焦点小组差不多吗?

    来自广东 回复
    1. 你好,还是有很大区别哈。

      焦点小组 的参与者是 产品的潜在/目标用户。
      在需求分析阶段进行,目的是了解产品的目标用户群体,获得用户对产品需求或功能等相关问题的反馈。

      内审评审团的参与者是 团队内其他交互设计师。
      在设计输出阶段进行,目的是团队内部提前对设计方案的进行问题过滤。

      外审评审团的参与者是 项目组内的产品、视觉、开发、测试。
      在内审完成后进行,目的是相关方对设计方案进行最终确认。

      来自广东 回复
    2. 很详细 谢谢!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