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里,你该如何精准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评论 3943 浏览 16 收藏 7 分钟

现在社会大家都关注“表达自我”,却忽略“别人为何要听”。想让表达自我真的有效,首先是放下“自我”,去了解对方的立场、背景,进行语言和结构的组织,才能真正地输出自己的观点。

  • 开会讨论,很容易变成用情绪在沟通(撕x),最后比赛谁声音大,谁就赢,扁桃体随时都要发言(炎)。
  • 给同事/下属安排工作,要求已经写得详细,但对方始终Get不到要点,要么丢三落四,胸口那口老血随时喷薄而出。
  • 跟朋友聊天,说完一通,发现对面的人都在刷手机,礼貌点的还会随意点点头,此时除了无尽的孤独还有难耐的寂寞。
  • ……

因为“沟通不顺”带来的身心不畅,不是因为“别人不愿意理解你”,而是要可考虑“自己是否表达准确”。

这次分享的思维图,主要探讨的是,如何提高“表达精准性”,减少撕X带来的情绪病,或者是觉得无人理解的焦虑。

思维图

1. 看高清图、在线即时编辑内容→点击这里

2. 建议用电脑端查看、编辑。

接下来会对图中的框架辅以文字进行解释,能更好地理解思维图的结构逻辑。

第一,什么样的表达,才算精准呢?

  1. 不啰嗦:首先,听众要认可,或对解决他关心的问题有用,其次,不是反反复复都在说一个事。
  2. 易理解:简单来说,你从听众的角度,使用他们经历过的场景语言来表述。
  3. 有说服力,即没有逻辑漏洞,不会被轻易反驳。(逻辑推理的思维图见文末推荐)。

要实现这三个目标,可以结合心理学的若干认知理论进行探讨,会先简单举例描述,方便大家结合思维图快速了解。

  1. 可预知性:用【路标】提前告知听众如何理解信息,例如说明某次品牌活动的价值,提前说明从哪些角度,从而引导听众的思考方向。
  2. 抽象阶梯:高维信息空泛,例如理论知识;低维信息具体,例如执行方法;中维信息介于两者,例如自己的观点。如果表述长时间停留在某个层级,就变成喋喋不休。
  3. 知识的诅咒:你以为别人都知道你在说什么,其实别人不知道。例如最常见领导分配工作

(ps:后续会分享这些心理、行为认知相关的思维图。不仅可以应用在表达上,在营销策划、品牌规划都是通用的!)

第二,如何做到精准表达

首先,主题先行,即先讲出你的核心观点

1. 先用引言“取得听众认可”。

往往讨论会变成撕x,就是我们习惯直接讲观点,对方会误会是直接对抗,接下来,你多说一句他都认为“啰嗦”。因此,要先从对方的观点找到共同点,表达出大家是在共识上不断优化。其实事物的两面性是不断变化的,是不会存在绝对性的对与错,互相融合才有可能创新。

2. 讲观点要务实,切忌“抛书包”或者执迷于细节。即上面提及的“抽象阶梯”。对于一开口就是“xxx大师讲过”,“xxx理论你听过吗,它代表……”,相信会上的没有几个人不会在心里翻白眼。

其次,理由佐证,用结构代替线性思维

1. 如果你憋了一肚子的理论,这个时候就可以尽情地分享来佐证论点,但必须注意适当的讲解,避免“知识的诅咒”,例如对着一个开发同事,你一直说品牌营销理论是xxx,说服力基本为负——不仅没用还会被嫌啰嗦。

2.表达要注意结构化,而不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第一,要让听众“可预知”,太跳跃性的思维会导致混乱,例如大家在聊榴莲好不好吃,就不要突然提榴莲怎么跪;第二,内容避免线性化,金字塔和图中三种方式都是简洁有效的方法。

最后,执行方案要有一定可行性

正如前面提及的“抽象阶梯”,观点和论证都是中高维度的信息,停留太久会让听众觉得不可行而厌烦,变成是无效的表达。这也是为什么经常开会讨论时,总有些人侃侃而谈,从古谈今,你却只想让他赶紧闭嘴。

总的来说,现在社会大家都关注“表达自我”,却忽略“别人为何要听”。想让表达自我真的有效,首先是放下“自我”,去了解对方的立场、背景,进行语言和结构的组织,才能真正地输出自己的观点。

 

本文由 @菜头粿子园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沟通的前提是找对人,和组织好需要知悉的人更关键;
    用他们的话说和他们利益/kpi相关的事,哦哦对还有一条,别以为他们一遍能听明白 :mrgreen:

    来自北京 回复
    1. 哈哈,非常赞同你的这个说法!

      来自广东 回复
    2. 比心~尤其是涉及到了跨部门的协作和沟通上,即使你有owner意识,别人也不一定能有
      但咱还是得把事做成,这才是最难的

      来自北京 回复